您的位置 首页 启发俱乐部

肉蛋奶为什么这么便宜?

今天是周末,咱们来聊点跟吃有关的话题。

正好我听顾衡老师在他的课程《顾衡讲好书》里讲了一本书,叫《人造肉》,讲得非常有意思。关于“人造肉”的内容我之前也听过不少,从技术、商业等角度谈的都有,但是这次听顾衡老师的解读,还是让我眼前一亮。

对,这就是顾衡老师的特点——哪怕是一个你觉得自己很了解的东西,听完顾衡老师的讲解,也会有全新的认识。

这本书总共有4讲。今天咱们先来听听第一讲。好,有请顾衡老师。

你好,我是顾衡。

这周的书是《人造肉》,作者是美国人道协会的副总裁保罗·夏皮罗,这个人道协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保护组织之一。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但是它背后涉及的问题却很烧脑。

一说人造肉,你想到的肯定是寺里庙里的素斋。

但是今天咱们说的人造肉不是这个,咱们说的是从动物身上取下细胞,然后放到培养皿里培育,做出来的是100%的真肉,这个叫细胞农业。

在培养皿里培育肉,最早提出这个念头的是19世纪末的法国化学家马塞尔·贝特洛。

过了30多年,也就是1931年,丘吉尔当时是英国的财政大臣,他写了一篇文章说:“50年后,通过在合适的培养基里分开培植鸡胸肉和鸡翅膀,我们就不用荒唐地为了吃这两个部分而饲养一整只鸡。”

按丘吉尔的预测,这一天的到来应该是在1981年。从今天看来,他显然乐观了。

不过,我们不应该太过苛责丘吉尔的乐观。因为从技术角度上来说,用培养皿,或者用更大的装置,比如生物反应器来造肉,其实不算太难。

早在1999年,NASA可能是受了《星际迷航》的启发,委托北卡罗来纳大学做了个项目,看看有没有办法让宇航员在太空也能吃到新鲜肉。

出于我不能理解的原因,北卡的科研人员选择了金鱼。他们在金鱼身上取了些肌肉细胞放在培养皿里,成功培育出了一小块金鱼肉。然后,他们用平底锅把这块鱼肉煎了煎,闻了闻,确实是鱼肉的味道。虽然最终谁没都敢尝上一口,但是这个试验,也算是成功了。

你可能要问了,细胞农业这东西既然不是很难,那为什么没有早点搞起来呢?

这个问题,有点像在问人为什么没有进化出翅膀。新技术从发明到推广,和生物进化一样,都要遵循一个低成本的原则,用古尔德的话说就是,“用现有的材料先凑合”。

人类驯化动物,以获取毛皮和肉蛋奶,已经有一万年的历史了。任何养殖和驯化技术的改进,都不可能无视这一万多年的历史,一下子就上个全新的、颠覆性的新技术。

技术的进化也要遵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么个规律。一直到补丁盖补丁,实在是弄不下去了,才会有个崭新的技术出来,给整个行业来个大颠覆。这是细胞造肉为什么没早点搞起来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就算不搞人造肉,在让肉蛋奶降低成本这件事上,目前我们干得也相当不错呀。

自从学会了驯化动物这一万多年,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数量如此之多、价格如此之便宜的肉蛋奶,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今天所选择的技术方案:工厂化养殖。

说到工厂化养殖,故事要从1923年说起。这一年,一个叫塞利亚·斯蒂尔的美国主妇订购了50只小鸡,结果对方发错货了,发来了500只小鸡。斯蒂尔决定把500只小鸡都留下来,试着规模化养殖。3年后,她的养鸡场规模就达到了1万只。

这在当时可是个不得了的事情,因为即使是到了1930年,鸡鸭鹅猪牛羊都算上,美国农场平均拥有的动物数量才23只。

二战以后,工厂化养殖就全面兴起了。工厂化养殖让肉蛋奶的价格下降到了什么程度,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情况。

咱们都知道,布雷顿森林协议是1971年垮台的。垮台之前,美元叫美金,因为35美元可以换一盎司黄金。垮台后的这50年,美元超发了54倍,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在这50年间,美国一栋房子的价格涨了15倍,汽车价格涨了14倍。但是,牛奶价格却只涨了3.5倍,鸡蛋和鸡肉的涨幅连一倍都不到。

也就是说,如果以房子、汽车这些实物作为锚定的话,今天美国鸡肉和鸡蛋的价格,只是1971年的6%多一点。

工厂化养殖带来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我们中国人才是最有切身体会的。

就拿我自己来举例子吧。我小时候,父母双职工,家里三个孩子,月薪加起来100块出头,这在当时算是中等偏上的家庭条件了。但是呢,我印象中就没见商店里卖过鸡蛋,买肉是凭肉票,每次去都要对卖肉的笑脸相迎:“师傅,麻烦您给我来点儿肥的,越肥越好。”

为什么要买肥肉呢?因为当时每人每月只能凭票买三两豆油,炒菜根本不够,所以需要把肥肉熬成猪大油来作为补充。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能想象那个年代的日子了,肉食的匮乏,今天只在语言里还能看到遗迹。

比如贵州人说某人遇到了难以置信的好运气,会说他“吃屎都遇到油渣了哟”,因为当年,用肥肉熬油剩下的油渣,是孩子们难得的美味。

前阵子,我有个云南朋友吃饭的时候冷不丁冒了一句,说:“家财万贯,不吃鱼汤泡饭。”桌上有个孩子不理解,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就解释说,因为鱼汤泡饭太美味,会让人多吃一碗饭,于是把家吃穷了。孩子又接着问:“为啥多吃一碗饭,家就变穷了呀?”你看看,代沟啊,这天就没法聊了!

当年,为了能吃上蛋白质,我家养了八只鸡,养鸡的重任就落在我的头上。我每天放学都要去拔鸡菜,剁碎,掺上玉米面,还要定期清理鸡窝、掏鸡粪……总之很辛苦。但是回报也很丰厚,每天我能捡到六枚鸡蛋。

我到今天还记得,我家的邻居姓杨,和我爸爸是同事,当时是几家合用厕所厨房的那种邻居,关系很亲密。杨叔叔经常笑话我爸爸,说老顾你就为了口吃的,让孩子干这种贱业,斯文扫地斯文扫地啊哈哈哈。

关键吧,这个杨叔叔还挺有文化,每次都能弄个金句出来,什么“生活像一杯茶,苦中一缕清香”啊,什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啊,听着特别是那么回事儿,说得我们全家抬不起头来。

有一天,杨叔叔提前下班,看见他两岁的女儿站在厨房,手里拿着一个蛋壳,用手指蘸那里面残余的蛋清,送到嘴里舔。杨叔叔一把抱住他女儿,嚎啕大哭。从那以后,我拔野菜的时候就多了一个伴儿。

今天,咱们中国人每人每年要吃掉半头猪,鸡的存栏量接近70亿只,其中11亿只是蛋鸡,差不多每个中国人屁股后面跟着一只蛋鸡,专门下蛋给你吃。那么,一只蛋鸡一年下多少枚鸡蛋呢?300枚左右。

蛋鸡之外就是肉鸡了。肉鸡一般只需要养6-7周就出栏,现在最高记录是39天就出栏了。所以,如果肉鸡存栏数是50亿只的话,那么每年出栏的差不多还要再乘个3,甚至再乘个4,算200亿只。

和杨叔叔抱着女儿痛哭的那个年代比,今天,我们中国人肉蛋奶的人均消费量提高了12倍。这个数字之所以没有再进一步增长,实在是因为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吃出了一大堆,再多也吃不下去了。

5000年中华文明,中国人不仅吃饱了,还第一次吃好了,这个惊人的成就,正是拜赐于猪和鸡等动物的工厂化养殖。

我们中国工厂化养殖的规模惊人到什么程度,别的不说,就说得多少饲料吧。

说到饲料,其实我们肉蛋奶的价格还可以再降。因为养鸡的饲料第一位是玉米,现在咱们国家的鸡饲料玉米,九成靠的是自己种,国家为了保护农民,给农民补贴,把玉米价格维持在1.4元/斤左右这么个高价位,前些年更高,得两块多。如果换成靠进口的话,美国玉米的价格只有我们的一半。

但是饲料中的第二位,也就是大豆,几乎全靠进口了。2020年,中国大豆进口超过了1亿吨。这些大豆不进口,由我们自己来种的话,根据大豆品种不同,需要4亿到8亿亩不等。而我们国家的耕地,总共才19亿亩。

所以说,我们今天这么高水平的肉蛋奶消费,如果没有国际贸易,玉米大豆都要自己种的话,根本无法维持。虽说不至于要舔蛋壳,但是方便面里想加个卤蛋就加个卤蛋的豪横,怕是也难以为继了。

那你说,工厂化养殖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猪肉和鸡蛋,穷人也吃得起了,盖茨他们为什么还要投资植物肉呢?为什么还会有人研究用培养皿制造肉呢?好,我是顾衡,感谢你的收听。咱们下期见!

内容听完了,我是罗胖。

很多顾衡的同学都有一个感受,就是有些话题并没什么意思、有些书只看书名就知道永远都不会翻开;但如果顾衡讲,那就愿意听,愿意了解,因为顾衡一定用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语言,带你走近这个领域、打开一个新世界。

听完这一讲,或许你也会有这样的感受。

你在得到App首页搜索“好书”两个字,就能看到这门年度日更课程《顾衡讲好书》。推荐你现在就加入,让自己接下来的一整年时间,有一个渊博又可爱的老朋友陪伴。

好,罗胖精选,明天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