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精选

MBTI能准确描述你的人格吗?

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最近,得到听书上线了一个新专题,来自王芳老师的《人格与自我》。王芳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教授,而这回王芳老师的《人格与自我》主要将为你讲解几本心理学方面的好书,而今天我们要听的是其中的一讲,是关于最近这一年特别火的一个话题,就是MBTI。

最近网上不是有句话吗?就是,你是I人,还是E人呢?这个I人和E人,就出自这个MBTI。那当然了,这个叫法流行归流行,但是回到严谨的专业层面,这个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又对不对呢?接下来咱们就有请王芳老师来跟你讲一讲。

你好,欢迎回到“名家讲书”,我是王芳。

今天为你带来的第一本书,名字叫《我们何以不同》,作者就是我本人。这本书还有个副标题是“人格心理学40讲”,这就清楚标示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人格心理学这一现代心理学重要分支领域的概述。对我来说很特别的一点是,这本书的内容部分基于我每年给北师大心理学部本科生开设的人格心理学课程的讲义。为了让学生听懂,虽然课程里包含了很多理论和研究内容,但我尽可能用贴近生活的语言来讲述,所以变成书之后,我很希望它一方面有教科书一样的逻辑性和体系感,另一方面又不至于让你感到艰涩难啃。只要你对自己、对人格、对心理学感兴趣,都可以把这本书作为入门读物,从它开始,走上专属于你的自我探索之旅。

全书开篇,我引用了法国作家欧内斯特·迪姆内特的一句话,他说:“人格是关于我们如何有别于宇宙其他部分的知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书名会叫《我们何以不同》。生而为人,无论你姓甚名谁、出身哪里、身价几何,你都永远拥有一个谁也拿不走的珍贵属性,那就是独一无二。这本书便聚焦于每一个你、我、他的独一无二,尝试回答一些或许你正在好奇的问题,比如,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和别人究竟有哪些不同?这些不同对于我及我的人生来说又意味着什么?这也刚好对应于最经典的关于人性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往哪里去?我也就顺势借用了这三个问题,来串起整本书的内容,把人格心理学这门以探索“人之谜”为己任的学科多年来积累的智慧放置其中,组织为三大篇章,希望能够通过一个个经典理论与现代研究,辅助好奇的你慢慢寻找并接近属于自己的人生答案。

从第一个问题开始。我是谁?如果不使用任何社会赋予的身份,你会如何向他人描述你自己?或许你会脱口而出:我是一个I人,或者E人。当你这么说的时候,你已经在用特定的人格属性来理解自己了。这两年,随着MBTI的现象级爆火,令“内向-外向”这个人格第一维度更加深入人心。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内向-外向的区别在于心理能量获取和投注的方向不同,内向者的能量多投注于内心世界,而外向者多投注于外部世界。当遭遇能量消耗后,内向者从向内的思考、感受和体验上补给能量,而外向者则从与他人互动及外界活动中“充电”。虽然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着对于活泼开朗等典型外向特征的期待与赞许,但就像左右利手一样,内外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先天的性情差异,内外向各有各的优势,大可不必分什么高下,将内向看作一种性格缺陷加以污名化,更是极其不科学。鉴于人类这一物种内部高度的复杂性,这个世界上其实并没有所谓“正确”的性格。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去了解每个人格特征的意义,了解它在哪些方面让你做出怎样的反应,同时也理解一个和你不一样的人为什么会和你做出不一样的反应。其实说到底,让大家做自己就好。

说回来,尽管MBTI在近几年热度惊人,但在人格心理学领域中,最受学界认可的人格描述模型却花落旁家,名为“大五人格”。顾名思义,大五人格由五个基本的人格特质组成,分别是外向性、宜人性、神经质、尽责性和开放性。与划分了16种人格类型的MBTI有所不同的是,大五人格的五个特质就像调色板中的五种基本颜色,每个人身上都拥有这五种颜色,只不过大家表现出来的深浅浓淡各异,错落组合起来,便形成了每个人独有的画作。这就明显有别于MBTI各个类型之间决绝分隔和互相排斥的关系。而大五人格之所以更被学界所认可,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多是连续、渐进的程度差异,而非壁垒分明、非黑即白的性质差异。因此,将人分成有限的几类或十几类并不科学,也难以捕捉到人与人之间非常细微的差别。另外,不是A就是B,不是I就是E,这种简单二分法其实忽略了极端的人只是极少数,而绝大多数人处于中间——既I又E,可I可E。我们本来就有根据不同情境选择不同行动的灵活性和弹性,我们并不是不假思索地被某种预装的人格系统或者写好的程序控制着机械地做反应,而是可以思考、可以调整、可以改变,这恰恰体现出人类心智的高级之处。

回到更加科学的大五人格模型,在书里我详细地描述了其中每个具体特质的内涵特征、典型表现,也介绍了和它们有关的一些有趣的研究结果。比如说,那些非常nice、友善、人缘很好,也就是高宜人性的人,会赚钱吗?那些特别谨慎、靠谱、负责任,也就是高尽责性的人,会活得更久还是更短?在书的最后也附上了一个简短的大五人格测试,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不妨去测一测。在大五人格之外,书的这一部分里还介绍了一个画风迥异、主要用于描摹相对人性阴暗面的模型——暗黑人格,它包括三个代表性特质,分别是自命不凡的自恋、腹黑算计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以及冲动冷酷的精神病态。

无论大五人格还是暗黑人格,这些人格描述模型都试图通过有限的几个核心人格特质来表征我们常常谈论的性格,并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标定为在同一个特质上程度的高低。这种在不同特质上细密的多样性令人类得以在各种情境中做出丰富的应对。面对无比复杂的生活,任何一种特质都不可能在一切情境下具有绝对的优势或劣势。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管什么人格模型或者测验,都只是帮助我们理解自我的工具,而不应该成为限制自我发展的牢笼。如果我们太依赖于某个工具,甚至开始有了绝对标签化的思维方式,例如,XX就一定这样,XX就一定那样,那就不是在认识自己和他人了,而是在消解人的复杂性,同时禁锢人格发展的可能性。人格及人格发展就像一条流淌的河,既有稳定的河床又有变化的水流,更重要的是,它会在自我和外界事物的不断碰撞与交融中努力完成归一向海的自在与统整,不到生命终结那一刻,它都不会停止发展与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格”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动词,它既刻画着我们在生活中惯常表现出来的特征,也蕴含着我们在一系列特定情境下进行适应、调整与创造的可能性,就像我在书里写的:我们永远都在“成为”,可以被描述,却无法被定义。

接下来,进入本书的下一部分。它对应的哲学问题是:我从哪里来?这一部分尝试回答,人与人为什么如此不同?人格的独特性从何而来?究竟是哪些力量将我们打磨成了现在的样子?简单来说,每个个体都是诸多因素经过极其复杂的交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微观如遗传、生理,宏观如社会、文化,远到漫长的进化史,近到刚刚发生的一件事,都可能影响到我们的人格。例如,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人格的差异大概有40%~50%可以用先天遗传因素来解释,大五人格的五个特质也都有对应的大脑功能区域。如果一个人大脑的特定部位受到损伤,就可能出现人格上的明显变化。这些都说明我们的独特性有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时至今日,那些曾帮助人类在漫长岁月中保持种群繁衍的进化适应的力量,仍在以不可见的方式影响着我们。好比人格特质的多样性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同程度的特质表现在进化的过程中都发挥过各自的功能。像高度的神经质,它伴随而来的焦虑的确会在安全情境下带来不必要的身心消耗,然而在危机四伏的远古,我们的祖先正是因为对无处不在的威胁保持警惕,才得以在强敌环伺的险境中生存下来。当然了,现代人不再面临那么多的捕食者,不过一旦真的发生危险,高神经质的人依然可以依靠他们灵敏的威胁监测和响应系统而获得更高的生存概率。类似地,其他特质同样存在利弊两面。换言之,在不同情境下各有优劣势的特征都被自然选择,个体差异就这样保留在了种群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格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漫长进化史馈赠给人类的礼物。

不过,这种多样性好像也会带来一些“副产品”。比如,不可否认,在众声喧哗的当下,正是这些人与人的不同带来了诸多的纷争。刚才说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多样性是进化适应的必要条件,其实在心理和社会的意义上来说,独特与差异同样不可或缺。这个世界就是有各种生命以各式各样的形态存在,对此保有好奇、保持开放,面对和自己不同的意见,不一定认同却表示尊重,也就是彼此不同但能相互理解,允许有和自己不同的存在,或许才是面对纷争的理性态度。换言之,减少纷争的办法恰恰不是消灭差异,而是看到差异并尊重差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因为真正的和谐正是由差异与不同组成的。

千人一面不如风情万种,每个个体都是造物者的光荣,在人格意义上说没有高下,也没有美丑,只有不同,也只是不同。

在生物性因素之外,我们的早年经历、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文化同样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例如近些年被广泛讨论的原生家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命早期的经历可以为后续独特的人格与自我体验奠定基础。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在书里详细介绍了代表性的依恋理论。这一理论将养育者看作婴儿的安全基地,如果做得够好,这个基地可以为宝宝提供来到人类世界最初的安全感和信心,进而帮他们顺利开启自己的人生之旅。所以说依恋的质量至关重要。心理学家估计,约有三分之二的孩子能够与他们的养育者,主要是父母建立起安全型依恋。如果建立起了安全型依恋,就好像获得了“内心的一罐金子”,可以为孩子后续的人格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反过来,没能形成安全依恋也不意味着前路就此暗淡。心理学家们强调童年,是为了让父母们重视童年,而不是为了让孩子们困在童年。书里也介绍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它们表明,早年的影响并不一定伴随一生,人们完全有能力在不断学习、体验和思考之下带领自己走出童年的负面影响。

在家庭之外,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时代背景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形塑我们观察世界、构建自我的方式。例如,人际关系紧密的东方文化令我们相互依赖,让我们更容易发现事物之间隐含的关联,也更善于看到事件背后情境的力量,并更多以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及在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来定义自我。文化之于我们,就像水之于鱼、空气之于人,虽然很难察觉,却细细密密将我们包裹其中,令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其影响。

总结而言,正是在这一系列或先天或后天的因素交织作用的合力下,我们才成为了现在这样独一无二的样貌。但是,哪怕掌握了一个人所有的基因信息、家庭经历和文化背景,仍然难以决断他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基因的确推动我们走向某个方向,环境也许在那之上又添了一把力,但这依然不代表我们非去不可。因为

人类永远有机会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学习能力挣脱本能与经验的束缚,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过去的已然过去,而想要知道未来的方向则需要洞悉那些推动我们往前走的力量。这就来到本书的第三部分,也是终极三问的最后一问:我要到哪里去?在这部分,我将人格心理学历史上的一众大师汇聚其中,通过他们的经典理论回应人格的动力来源,即人们到底在追求什么,诸多人类行为背后的驱动力又是什么,人们如何受到一些基本动力的激发,从一个静态的社会演员变成了一个积极的行动者,乃至,什么是生而为人的意义。

率先隆重登场的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弗洛伊德。在这位杰出的心理学家看来,人格的动力来源是心理能量。心理能量储存在不同层级的意识中,包括充当前台最容易被观察到的意识,被当作缓冲内存的前意识,以及秘而不宣、引人遐想的潜意识。请你注意,这里两个概念的读音相同,前一个“前意识”是“前方”的“前”,后一个“潜意识”是“潜水”的“潜”。后一种潜意识无疑是弗洛伊德理论的精华,在他的论述中,潜意识好比硕大却沉默的冰山基座,深藏于海平面之下,却对心理与行为影响巨大。它就像通往地下室的黑暗入口,收纳了见不得光的欲望与冲动,并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通过精神疾病症状、梦境、口误等形式表现出来。潜意识理论刷新了人们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认知,强烈动摇了人们一直以来对于理性的确信与坚持。于是后续围绕着它展开的争议从未停歇,在书里你会看到现代心理学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全面检验,结论有证实亦有证伪。去芜存菁,弗洛伊德对于人性的非凡洞见还将长久地指导人们认识自己的实践。

书里随后出场的人格心理学家都或多或少地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传统做出了反叛,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是,他们不再将人视作被原始能量或童年经验决定的“命运接受者”,而是转而对人的自主性、自由意志与终身发展抱有积极乐观的预期。例如,坚信人可以从自卑走向卓越的阿德勒,提示人们即便到了中年依然可以由未来希望引导着向前走的荣格,呼唤通过创造性的爱与劳动获取积极自由的弗洛姆等等。等到人格理论发展到人本主义取向,对于人的乐观期待与强烈信心更是得到了彻底的发扬光大。在我们耳熟能详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人类可以随着心理发展的阶梯拾级而上,直至自我实现。而且这种看似境界高远的状态并非遥不可及,在马斯洛看来,自我实现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使命。只要我们不惧怕这种使命的召唤,敢于承担相应的责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能够成为的人。书里详细介绍了马斯洛所描摹的自我实现的人的特征,也给出了朝向自我实现目标的努力路径,你不妨对照着了解了解,说不定也能从中受到鼓舞。

与马斯洛理论中强调的“做自己”相映成趣的是,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更看重“找自己”。在他的理论里,自我不仅代表着我们对当下的评价,也可反映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分别对应“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当一个人的两种自我之间相去甚远时,便会陷入自我怀疑与不满之中。理想自我的内容不一定都是现实和理性的,它可能来自养育者有条件的爱,或者源于“应该的暴政”,也就是各种让我们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的外部价值标准。因此,在罗杰斯所倡导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取向中,心理咨询的目标并不是帮助人们实现理想自我,而是让人们接受现实自我。这种接受不等同于自暴自弃,而是相信人们在卸下自我责难的重担后,反而能以更轻盈的身姿迈向改变与完善。

然而,人真的可以改变吗?有的人就不怎么相信这一点。在人格心理学家凯利看来,不相信这一点的人持有相对封闭的建构;在另一位人格心理学家德韦克看来,这些人持有一种对于人的“实体论”观点或者固定性思维,即不相信人身上的各种属性,如人格、智力、能力等是可塑的。以他们的逻辑,既然人不可改变,生活中便到处是大大小小的考试,每一个细微的言行都会成为检验我是天性愚钝或天赋异禀的证据;既然人不可改变,一份不完美的答卷就会成为永久的案底,那么就得小心翼翼只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既然人不可改变,一旦朋友或伴侣犯了错,就一定还会再犯,只能终止关系换个人从头再来……想想看,这些是不是很多人在生活中不敢尝试、害怕失败、患得患失或者对他人一会儿“上头”一会儿“下头”的原因?相反,如果持有对于人的“增长论”观点或者成长性思维,即相信人是可变的,是可以凭借努力持续发展的,心态是不是就会稳定很多——既然人是可以改变的,那么即便当下没做好,下一次再努力就好了;即便对方犯了错,也可以再去磨合与经营……这样想的人会更愿意接受挑战,也没那么容易被自己或别人的失误挫败。你会看到,我在书里提及的绝大多数人格心理学家都是增长论者,他们怀抱着对于人性本质和成长发展的强烈信心,用他们各自擅长的方式提供了我们看待自己、他人和世界的视角。他们的理论就像照射在同一个物体上不同角度的光线,合力帮助我们将人格理解得更清晰和透彻。

如果要问这本书,尤其是那些经典理论,对于今时今日的人们还有哪些启发,我想更重要的是把它们置于此刻,结合当下的时代特点与社会现实,让经典回应现在。在书里,我也尝试用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讨论了一些当今社会中的热门话题。例如,将金钱视为万能解药的现代人是否真的能从财富中获得幸福?不同于哲学思辨,书中引用了诸多实证研究的结果来说明财富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提示着,我们对金钱的看法、我们能否跳脱社会比较的怪圈以及我们如何花钱,这些东西要比金钱本身更能影响幸福。在崇尚“搞钱”的当下,这些研究结果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即如何让财富成为实现美好生活的工具,而不是让我们自己成为累积财富的牺牲品。

除此之外,书中也涉及了我关注的这个时代极具特色的一些议题,例如,从癔症到焦虑症再到抑郁症这一过程背后昭示的心理疾病的社会演变、大型传染病流行对文化与人格的影响、性别差异的生理性与社会性、打工人的被剥削与自我剥削、大数据时代下的隐私与伦理问题等等。总之,我特别希望人格心理学的这些智慧,可以持续茂盛地生长在今天这片天空下。

在这本书出版之后,我有时候会想,它会以一个怎样的角色出现在读者的生活中呢?或许对于信息极大丰富的现代人来说,书架上已经不乏极具指导性的工具,或者也不是那么需要一碗疏解情绪的鸡汤。于是,我更希望这本书像一位平和的朋友,与你展开一系列安全、积极的对话,分享知识,也分享生活中的感受,传递给你真诚温暖的关注与支持。在这个追求实用与效率的时代,我们从出生起便不停受到来自他人或权威的指点与评价,在社会期望和规范的巨大压力下,向内探索和向外冒险的触角常常来不及探出,就被焦虑、迷茫、徘徊压倒,进而让步于那条最多人走,因而也最安全的通道。但愿这本书可以给你一些勇气,让你相信自己才是面对与评判自己生活的唯一权威,你曾经度过的、现在正在经历的、未来还将迎来的独一无二的人生历程,唯有自己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鲜活兴味所在。基于此,这本书在我看来不是什么人生指南,也不是用来应对任何考试的教辅资料。我更希望给你带来一场充盈着积极关注和共情理解的陪伴,在此过程中,你可以勇敢而坚定地将目光投注自身,以一种松弛、开放、接纳的姿势体会并思考我们何以不同。就像我在全书最后所说的,虽然时至今日,人格这个领域中依然充满了谜题,人类对于自身的未知也依然远多于已知,但正如星云的美丽来自它的多变与不可捉摸,人类追寻了千百万年的问题无法从一本书或一门学科里找到答案,它注定成为每个人终身的志业,值得用生而为人的全部体验去探寻与回应。在这仅此一次的宝贵旅程中,希望你可以用得上这点点滴滴温和柔软的心理学的力量,并不虚此行。

我是王芳,谢谢你的收听,祝你一切都好。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好,内容听完了。

在得到听书,你能听到各领域名家以及专业读书人组成的解读团队,为你每天讲好书。截止目前,得到听书的“名家讲书”栏目已经为大家上线了15门内容,涵盖了历史、管理、经济、军事、心理等各个领域。得到听书的会员可以直接收听,不需要额外付费。

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

听书

”两个字,就能看到得到听书的订阅入口,推荐你现在加入。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