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精选

王立铭:“鸡娃”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今天的内容来自于王立铭老师的《脑科学50讲》。

我们今天要聚焦一个很多人都特别关心的话题,这就是孩子的大脑。咱们都听过那么一句话,说,儿童的大脑可塑性是最强的,像什么“3岁看小”“7岁看老”,说的都是这件事。

但是话说回来,这些说法真的有严谨的科学依据吗?孩子的大脑发育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以及基于这个过程当家长的又应该做点什么?

关于这些问题,咱们这就有请王立铭老师,请他来跟咱们展开讲讲。

你好,我是王立铭。

这一讲,我们来聊科学育儿,再具体一点,就是这么两个概念:关键期、延迟满足。

关键期你很熟悉了,无论你是家长还是孩子,肯定听到过类似的说法,“几岁到几岁是语言黄金期”“某某阶段是孩子成长最关键的时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等。而延迟满足,用咱们老祖宗的话翻译一下也很好理解,就是所谓的“先苦后甜”。直到今天,这两个概念在育儿界仍然非常流行,近年来更是出现了所谓“鸡娃”的风潮。

那么,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讨论了感觉输入、运动输出、学习和记忆的脑科学原理,在这个背景下,关键期和延迟满足这两个概念有价值吗?这一讲,我们就分别来讨论一下。

概念一:关键期

先来说关键期。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关键期(critical period)这个概念在脑科学里确实成立。

咱们就拿感觉输入来举例。视觉研究的两位先驱人物,大卫·休伯(David Hunter Hubel)和托斯登·维塞尔(Thorsten Nils Wiesel)早在1963年就意识到视觉系统的发育是存在关键时间窗口的。

如果把初生小猫的一只眼睛眼睑缝合,让它们从出生起就看不到任何光线,那么即便之后拆掉缝线,这只眼睛接受到的视觉信号也无法有效传入大脑。这是因为虽然在出生时猫的视觉系统基本结构已经发育成型,但视网膜到大脑视觉皮层的突触连接和神经网络,需要借助视觉信号的持续输入才能最终完善。

对猫而言,视觉系统发育的“关键期”是在出生后大约4-12周之间,在这个时间段内,可能仅仅几天的缝合就会严重影响这只猫的视觉功能。而在这之后视觉系统已经可以正常工作,再度剥夺光线输入影响就没有那么大了。

咱们人类也是一样。假设有个孩子出生之后就患有白内障,那他就需要在3-5岁之前完成手术,否则之后即便摘除了白内障,也已经无法形成有效的视觉能力。

更为常见的一个情形是所谓的弱视。这种疾病往往是因为孩子的双眼视力存在明显差异,或者可能是斜视,导致大脑倾向于只依赖某一只眼睛的视觉输入,另一只眼睛的视觉输入通路就无法有效形成。

而纠正这个问题的关键期一般认为是在8岁之前。一个常规的治疗手段是遮盖优势眼睛,强迫大脑使用来自另一只眼睛的视觉输入。虽然这个方法听起来简单,但是它的治疗效果确实还是很不错的。

除了感觉输入存在关键期,脑的输出也存在关键期。

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是“十聋九哑”,说的是从出生起就听不到声音的孩子,语言能力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但反过来,成年之后的突发耳聋就不会影响语言输出。这个现象本身其实不难理解,因为语言的学习是需要模仿的。

但更重要的发现是,如果在婴儿阶段,最好在2岁之前,通过植入人工耳蜗部分恢复孩子们的听觉,他们的语言能力就可以很好地发育,和正常的孩子无异。但如果人工耳蜗使用得太晚,孩子们的听觉固然还是能部分恢复,但他们的语言能力却再也无法赶上其他孩子。这就说明语言能力的形成也有一个关键期。

这个讨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学习外语是否也存在关键期。因为按照上面的推理,想要把外语熟练掌握到母语水平,需要在语言关键期就开始接触和学习外语。例如有项研究发现,从中国和韩国移民美国的孩子,到美国的年龄越小,英语水平越接近母语水平,但7岁之后到的就不太可能追上了。

当然咱们也不否认,的确有很多人在成年后通过学习,也能熟练掌握多门外语。但有研究发现,人们在说母语和说成年后才掌握的外语的时候,调用的大脑皮层区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可能说明了小孩子学说话和成年人学外语使用了完全不同的学习模式,学来的语言技能自然也存在差异。

其他的关键期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整体来看,人脑的输入、输出和学习技能都或强或弱地存在所谓的关键期概念。错过关键期之后,有些能力的缺失可能完全无法弥补,例如视觉输入;有些则可以部分弥补,例如音乐和运动技能的学习;还有的可以通过其他的脑机制弥补,例如语言输出。

说到这,你可能会问,在过去几十年里,有很多——也许是太多——的育儿专家、教育机构利用关键期这个概念,向家长们兜售各种赢在起跑线上的秘诀和课程。他们说得对么?

我的看法是,也对,也不对。

对是因为脑功能发育的关键期确实存在,不光我们讨论过的输入、输出和学习能力,像社交、情感、价值观各个方面可能也都存在关键期。

那不对在哪呢?不对在于,

想要充分利用这些关键期,把孩子送到一个个分门别类培养某某能力的培训班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因为事实上这些能力本身就存在广泛和深刻的连接,彼此的发育关键期自然也就交织在一起。

因此,

更好的方法可能是,让孩子们在童年充分暴露在更丰富多样的环境中。

最好这里既有感官刺激、也有知识学习,有娱乐玩耍,也有社交互动和情感交流。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们的脑能从周围环境充分提取到度过关键期所需的各种刺激。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开展的佩里学前计划(Perry Preschool Project)和卡罗莱纳初学者计划(Carolina Abecedarian Project)都做了类似的尝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以卡罗莱纳初学者计划为例,研究者们做的事其实很简单,他们给新手爸爸妈妈提供指导,让家长带着孩子们学歌谣、读绘本;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带着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

这些操作今天来看一点也不复杂,但效果却惊人地持久。从婴儿期进入这两个项目的孩子,长大之后教育、收入、家庭、健康各个方面都要好于同龄人。

概念二:延迟满足

我们再来说说“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ation)。这个理念来自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实验”(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你可能也听说过。

在197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沃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找来了几十个3-5岁的孩子,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个小棉花糖,并给了他们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随时就能吃;另一个则是如果你愿意忍耐15分钟,你就能换一个更大的棉花糖。

在当时,米歇尔这项研究的主要发现是:想要忍耐更长时间,真正有效的策略不是硬顶,而是转移注意力——不要总盯着棉花糖不放。

但就像我们现在所认知的,这项研究产生了一个意义更为深远的副产品。

在10多年之后的1988年,米歇尔又重新研究了这些孩子长大之后的表现,发现那些能坚持到15分钟、换取更大奖励的孩子,成年之后看起来认知能力更强、更有成就、情绪也更稳定。

2012年的一项研究甚至还发现,当年那些更能坚持的孩子,成年之后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功能也更强。我补充一句,这个前额叶皮层,一般被认为和高级认知功能有关。所以说白了就是,那些更能忍耐的孩子,看起来似乎确实更有智慧。

因此,这个和“关键期”一样流行的育儿理念就被提出了:想要培养更成功的孩子,需要从小锻炼他们的延迟满足能力。要让他们认识到,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才能换来更大更长远的成功。

这个理念听起来和咱们中国的传统智慧很相近,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自然也容易受到中国家长们的欢迎。那延迟满足到底靠不靠谱呢?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延迟满足能力确实有价值。

从咱们之前几讲的讨论中你可能已经知道了,即时奖赏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巴甫洛夫式学习中推迟获得奖赏的时间,或者在斯金纳式学习中让鸽子们做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奖赏,它们也能学会,但奖赏的价值就得升级,或者换句话说,需要更大的延迟奖赏。

这个概念有点像经济学里说的“折现”(discount):同样是100块钱,明天的100块钱可能只相当于今天的95块,因为时间本身也是有价值的。

脑科学研究发现,在等待延迟满足的过程中,小鼠脑中奖赏中心的多巴胺神经元会持续高度活跃,代表了对未来奖赏的预期。

行为学研究也发现,更好的延迟满足能力,可能对应了更少的自发冲动,以及更少的精神疾病问题,例如注意力缺陷、焦虑和抑郁等等。甚至还有研究者利用延迟满足的方法来训练存在注意力缺陷的孩子,确实也能看到一些行为方面的改善。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延迟满足代表着小的即时奖赏并不能有效刺激多巴胺系统,因此我们就能更好地聚焦于那些真正重要的奖赏之上。

但是请注意,

延迟满足能力强本身是个好事,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总是需要有意识地去训练孩子们的延迟满足能力。

一个原因是自发冲动固然有破坏性的一面,但很多时候也是创造性的源泉。你肯定也不希望孩子们都只是冲着既定目标努力和忍耐的成功学机器吧。

更重要的是,在棉花糖实验中延迟满足的表现,可能的影响因素是很多的;孩子们长大以后的成就,影响因素就更多了。事实上我们很难在两者之间找到明确的因果关系。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个孩子愿意忍耐15分钟,可能是因为家庭条件不错,从小就不缺一块棉花糖,自然他就不会急吼吼地非要马上吃进肚子不可。

事实上,2018年有一项新的棉花糖实验就发现,孩子们的表现几乎完全可以用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来解释:有钱人家的孩子就是能坚持得更久。而很显然,在现实世界,这些孩子也确实能在家庭的助力下更容易取得成功。

还有,2013年有项类似的研究也发现,孩子们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人们是否信守承诺,他们是否真的在等待和忍耐之后能获得更大的奖励。如果大人们总是言而无信,那孩子们自然会倾向于选择先顾眼前。

这些研究其实从另一个方面强调了早期家庭和教育环境对孩子们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至少对于绝大多数正常孩子来说,与其专门训练他们延迟满足,不如提供一个更富足、更可靠、更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更有价值。

总结

好,这一讲我们讨论了“关键期”和“延迟满足”这两个流行的育儿观念背后的脑科学基础。还是那句话,

与其围绕这两个观念刻意对自己的孩子做些什么,我其实更希望你能够在这两个观念的脑科学指导下,给孩子们一个更丰富多彩、更安全可靠的童年。

毕竟我们虽然把人脑比作一个智能计算机,它能够接收感觉输入、产生运动输出,并且利用学习和记忆机制对输入-输出模式进行持续调整和构建。但是,从生物学意义上说,脑又和我们熟悉的所有机器都不一样,它是“活生生”的。

它需要时间生长,也会面临无法逃脱的衰老;它在打击之下可能会出现故障,但它的其他部分却有可能及时救场;它内嵌了一套与生俱来的认知模型,但同时也能时刻响应环境和经验的变化。

这些具体的信息我们会在之后的模块陆续展开。但在这里,我想先告诉你的是,考虑到这些不同,我们或许可以重新检视我们对待脑、对待人、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

参考文献

[1]WIESEL T. N. & HUBEL D. H. (1963). EFFECTS OF VISUAL DEPRIVATION ON MORPHOLOGY AND PHYSIOLOGY OF CELLS IN THE CATS LATERAL GENICULATE BODY.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26, 978–993.

[2]Mischel W., Ebbesen E. B. & Raskoff Zeiss A. (1972). Cognitive and attentional mechanisms in delay of gratific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1(2), 204–218.

[3]Mischel W., Shoda Y. & Peake P. K. (1988). The nature of adolescent competencies predicted by preschool delay of gratific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4), 687–696.

[4]Johnson J. S. & Newport E. L. (1989). Critical period effect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influence of maturational state on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Cognitive psychology, 21(1), 60–99.

[5]Kim K. H. S., Relkin N. R., Lee K.-M. & Hirsch J. (1997). Distinct cortical areas associated with native and second languages. Nature, 388(6638), 171–174.

[6]Neef N. A., Marckel J., Ferreri S. J., Bicard D. F., Endo S., Aman M. G., Miller K. M., Jung S., Nist L. & Armstrong N. (2005). Behavioral assessment of impulsivity: a comparison of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38(1), 23–37.

[7]Nicholas J. G. & Geers A. E. (2007). Will they catch up? The role of age at cochlear implantation in the spoken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to profound hearing loss.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 JSLHR, 50(4), 1048–1062.

[8]Pinkston J. W. & Lamb R. J. (2011). Delay discounting in C57BL/6J and DBA/2J mice: adolescent-limited and life-persistent patterns of impulsivity.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125(2), 194–201.

[9]Reed D.D., Luiselli J.K. (2011). Temporal Discounting. In: Goldstein, S., Naglieri, J.A. (eds) Encyclopedia of Child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Springer, Boston, MA.

[10]Casey B. J., Somerville L. H., Gotlib I. H., Ayduk O., Franklin N. T., Askren M. K., Jonides J., Berman M. G., Wilson N. L., Teslovich T., Glover G., Zayas V., Mischel W. & Shoda Y. (2011). Behavioral and neural correlates of delay of gratification 40 years late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8(36), 14998–15003. 

[11]Kidd C., Palmeri H. & Aslin R. N. (2013). Rational snacking: young children’s decision-making on the marshmallow task is moderated by beliefs about environmental reliability. Cognition, 126(1), 109–114.

[12]Conti G., Heckman J. & Pinto R. (2016). The Effects of Two Influential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s on Health and Healthy Behaviour. Economic journal (London, England), 126(596), F28–F65.

[13]Watts T. W., Duncan G. J. & Quan H. (2018). Revisiting the Marshmallow Test: A Conceptual Replication Investigating Links Between Early Delay of Gratification and Later Outcom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9(7), 1159-1177.

[14]Gao Z., Wang H., Lu C., Lu T., Froudist-Walsh S., Chen M., Wang X. J., Hu J. & Sun W. (2021). The neural basis of delayed gratification. Science advances, 7(49), eabg6611.

[15]Han Y., Yuan M., Guo Y. S., Shen X. Y., Gao Z. K. & Bi X. (2022). The role of enriched environment in neural development and repair. Frontiers in cellular neuroscience, 16, 890666.

好,内容听完了。

王立铭老师的《脑科学50讲》,现在已经更新到44讲了,马上就要完更了。这就意味着现在加入的话,一周之内就能够一口气学完。

同时,还能够免费领取一份科学用脑清单。

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

“脑科学”

三个字,就能看到王立铭老师的《脑科学50讲》的订阅入口,推荐你现在加入。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