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精选

冯雪:睡眠的底线和天花板在哪里?

你好,欢迎来到今天的《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今天是3月21日,也是世界睡眠日。仔细想想,这个日期其实挺巧的,你看,倒数3、2、1,然后人就睡着了,这多好啊。但事实上,正在被失眠困扰的人可是不少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数据,据说全球有超过27%的人存在睡眠障碍,要么是熬夜,要么失眠,要么睡眠不足。

因此今天,为你请来一位健康专家,冯雪老师。在冯雪老师的《家庭健康管理100讲》中,就有专门针对睡眠的专业建议。而且你听完之后,也别忘了转发给身边的朋友,正好是世界睡眠日,大家一起来提升睡眠质量。

来,咱们有请冯雪老师。

你好,我是冯雪。欢迎来到我的《家庭健康管理100讲》。

健康是做出来的。这一讲,我们继续来讲一讲你每天都要做的事,睡觉。

你每天睡得怎么样?睡觉很重要,你肯定知道。可是除了睡觉,你每天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运动、吃饭、喝水、上班、带娃、保持好心态、打游戏、写PPT……压力大的时候,我们第一个牺牲掉的,往往就是睡觉。

但在医生看来,这些事情里最最重要、最最不能牺牲的,非睡觉莫属了。你可能听说过“生命在于运动”,也知道“水是生命的源泉”,这些为什么都不如睡眠来的重要呢?

睡不好的坏处,可不止是让你没精打采。

我们医生有一个反向思维,就是在所有事里,没有了哪个,生命会最快走向终点,它就对健康最重要。

不运动、饿肚子、心态不好,一时半会儿都出不了大事。盘点下来,最不能缺的就剩下三样:

补水、运动和睡觉。

要是完全不补水,人肯定很快就不行了,但是考虑到我们的食物里多多少少都会含有水,所以极限的缺水在日常是很少见的。同样,要是人完全不运动,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肌肉也会萎缩,但是这样的极端情况几乎不存在,我们起来上个厕所、走到隔壁办公室、下楼吃饭等等,多多少少也都有运动的成分。

但是,睡觉就是单纯的睡觉。医学界认为,睡眠是人类健康的支柱,对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平衡、认知能力和情感稳定等方方面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睡觉是我们日常的行为中,最没有替代方案,最需要去认真对待的。

令人遗憾的是,睡不好觉在我们当中,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

我当医生这么多年,这几年感受到的一个变化就是,虽说心脏病、中风,背后一直都是生活方式导致的。但是过去,心脏病的门诊里都是胡吃海塞的大胖子,可是最近10年,我接诊的患者中,大胖子一年比一年少,而有睡眠问题的却已经接近了七成。睡不好觉,已经占到了这些心脏病人生活方式问题中几乎最大的比例。

睡不好觉的原因有很多,咱们也不用太苛刻,要求每天都有婴儿般的睡眠。在这一讲,我会依托大量的研究,和你一起找到睡眠的底线和天花板。底线就是,再不济我们也不能突破的下限,天花板就是,想要达到最好的睡眠,我们应该睡成什么样。只要你的睡眠在这个范围内,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就行。

我给你从睡眠的三个要素来讲,分别是:睡多久,几点睡几点起,以及睡眠的环境。

黄金睡眠:7-8小时

先来看,我们到底应该睡多久?这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先说底线。

结论是没有那么严格,但有一个合理范围,在6-8小时之间。不要少于5小时,也不要超过9小时。

睡少了肯定不行,但睡多了有什么关系呢?来看文献。

一项基于中国慢性病40万人9年的随访数据发现,与每天睡眠时长7-8小时的人相比,每天睡眠时长小于5小时,发生中风将增加10%,脑出血将增加19%;而每天睡眠时长大于10小时,风险增加基本上是一致的,中风将增加12%,脑出血将增加23%;每天睡眠时长不到5小时或者超过10小时,心血管病风险都将增加23%。

还有来自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过长,糖尿病、癌症、肝病、抑郁症、痴呆、帕金森病、关节炎,等等疾病的风险都会增加。不足5小时,风险增加在30%-40%之间,而超过9小时更糟糕,会增加50%以上。

所以,在睡眠时间上,咱们有一个底线。就是平均下来,一天总的睡眠时间千万不要低于5小时,也不要大于9小时,否则死亡风险大概率要高过常人的一半以上。总的来说,大部分的研究,都锁定在6到8小时之间。

那么在这个范围里,有没有一个最佳的睡眠时间呢?从多项研究综合来看,睡眠时间由短到长,疾病风险和死亡率都是先下降,后又上升,呈现一个“J型关联”。那就意味着,应该有一个最佳睡眠时间,是疾病风险最低、死亡率也最低的点。医学家汇总了多项研究后发现,这个最佳时间几乎全部都指向了7-8小时左右。

比如,上面那项40万中国人的研究就发现,每天睡眠7-8小时的人,心梗、中风、脑出血的风险都是最低的。在一项119万人的综合分析研究中,每天睡7-8小时,心梗风险比每天睡小于5小时的,下降了56%。还有一项针对延长寿命的研究,发表在心血管的顶级刊物《循环》(Circulation)上,发现睡够7-8小时,仅此一项就可以延长5年的寿命。

所以,如果你想打个60分,你的睡眠时间可以是5到9小时;打个80分,就在6到8小时;

如果是接近满分,那就应该是在7-8小时左右。

入睡时间&起床时间

我们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几点睡、几点起。

这个问题重要吗?确实重要。调整好它,会大大提升你的睡眠效率。就好比,同样都是每天睡7小时左右,但你把这个时间调整好,就拿到了加分项,跑赢了同样每天睡7小时的小伙伴。

为什么几点睡几点起很重要呢?原理就是,人类的生物钟受到自然光的影响,合理的入睡时间、适当的睡眠时长以及规律的生活作息,对于维持生物节律的平衡至关重要。

2021年11月,英国牛津大学在《欧洲心脏病学会》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显示晚上10:00-10:59是人体自然进入睡眠状态的黄金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入睡,有助于显著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迅速进入深度睡眠,促进身体修复和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预防慢性疾病。

按照最佳睡眠时间7小时左右计算,最佳的作息节奏就是晚上10-11点之间睡,早上6-7点之间起。你看,刚好确保获得足够的睡眠,而且跟自然的生物钟保持同步。

当然,有人说我工作忙,10点钟真睡不了,怎么办呢?别急。刚才说的只是最佳选项,不是底线。相对于非常严苛的睡眠时长底线来说,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发现,你几点睡几点起就会特别糟糕。也就是说,你是选择晚上九点半就上床,还是熬夜到凌晨一两点,只要能睡够7小时,总的来说,影响不会太大。

但是,也有些证据表明,晚睡会影响代谢。因为晚间十二点以后我们的脂肪代谢是最活跃的,胰岛功能的修复也是在此刻进行。一项纳入了13000多名被研究者的实验发现,每晚睡一小时,胰岛素抵抗(HOMA-IR)就会上升1.3%,晚睡也被发现与一些早发冠心病有关。因此,还是建议你尽量别熬过12点,如果你已经有高血糖、高血脂、肥胖,或者家里有糖尿病的家族史,熬夜对你就尤其不合适了。

如果你没有这些问题,是不是想几点就几点睡了?别急,

这里还有一条清晰的底线,那就是你要保证自己的睡眠是规律的。

说得具体一点,就是你今晚几点睡、睡几个小时,那么明天后天,你的平均入睡时间和醒来时间,最好波动不要超过1小时。

一项基于全球1.2万余名成年人、超过200万个夜晚睡眠数据的研究发现,睡眠不规律,会明显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入睡时间点提早或推迟34分钟以上,高血压的风险都会增加32%;醒来的时间点提早或者推迟43分钟,高血压的风险会增加8.9%。除了高血压,睡眠不规律对于冠心病、中风,还有你的情绪波动、抑郁焦虑,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

如果你不得不熬夜,也要尽可能把它熬得规律一些。

睡眠环境

第三个要注意的方面,就是睡觉的环境。

相比于睡眠时长和睡眠节律,环境方面的注意事项就显得有点琐碎,属于锦上添花。关于睡眠环境,光线调暗、远离噪音、保持卫生,这些大众的方面你都知道,我就不说了。我来告诉你几个重要且冷门的:

第一是室温

这对我们的睡眠质量真的很重要。

如果房间太冷,我们要用很厚的被子来包裹身体,才能维持温暖,这会导致入睡困难和浅睡眠。房间太热也不行,这是入睡困难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确保房间温度合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入睡,进入深度睡眠。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建议,室内温度在16℃-19℃之间最为适宜。

第二,要注意被窝的温度。

研究表明,被窝温度在32℃-34℃之间是最容易入睡的。

过冷的被窝,需要我们的身体长时间耗费热量来取暖,这会极大地干扰睡眠。在夏天铺个凉席,基本就是这个温度了。但冬天,你在上床之前,被窝是很难达到这个温度的。今天,这个问题已经被电热毯很好地解决了。不用担心上火干燥,睡觉前把电热毯预热一会,上床关掉,就是最容易的解决方案。

第三,你还要注重湿度。

不管你用不用电热毯,湿度都会影响睡眠的质量,还会影响一部分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理想的卧室湿度是在50%-70%之间,用加湿器就可以做到。加湿器怎么选、怎么用,我后面会有一讲专门告诉你。

总结

好,关于睡眠的底线和天花板就讲到这里。

睡眠是我们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直接影响着,我们会不会在人生路上与那些重大疾病狭路相逢。

我希望这一讲,可以让打拼路上的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奋斗方式。只要守住底线、讲究方法,咱们也可以少睡一些,也可以熬夜,但不需要以健康作为代价。

今天的小行动是:这一周不管你有多忙,请你把入睡时间调整规律,用上面我们介绍的方法,睡个好觉。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交流,也欢迎你把这一讲分享给你身边爱熬夜的朋友。

好,内容听完了。

特别强调一句,在冯雪老师的《家庭健康管理100讲》课程中,还有很多关于睡眠的方法和技巧。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

“健康”

两个字,就能看到这门课的订阅入口,推荐你现在加入。

同时,假如你已经加入这门课,并且觉得有所收获,那么也非常推荐你把这门课分享给身边的亲友,大家一起为了健康而学习。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