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精选

年度图书:慈禧太后的西逃之路

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今天的内容来自得到听书。正式开始之前先提个醒,今天4月26日是破万卷节的最后一天,晚上24点一过,优惠活动就要截止了,电子书年卡即将涨价到229元,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抓紧了。

好,回到咱们今天要听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太后西奔》,讲的是晚清庚子事变。光听书名《太后西奔》,你就知道这本书的戏剧性非常强。同时,这本书也入选了咱们首届「得到读书人选择奖」,要知道全部入选的书才只有6本,那这本是其中之一。

而且还有个事非常有意思,这本书的作者谭木声老师是法律学出身,做过经济学相关的工作,同时又是位历史研究者。而这本书的解读人陈章鱼老师早年是工科出身,做过职业的工程师,现在又成了职业的读书人。你看原作者跟解读人是不是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涉猎广泛,而且见解独到。

好,话不多说,接下来咱们就听听这本《太后西奔》。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陈章鱼。今天我要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太后西奔》,它的副标题是《帝国晚期的仓皇与激荡》。这本书讲的是晚清在1900年的历史。

可以说,我们对这一年的历史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中学历史课本上,有相当的篇幅都在讲这段历史: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逃往西安,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是扎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刺。

不过,如果用更细致的眼光再看一下这段历史,我们又会发现这段历史中有很多问号。比如,慈禧太后在这一年几乎是向世界各国宣战,她为什么突然这样激动?清政府一向镇压农民起义运动,可是为什么这一年突然支持义和团呢?慈禧逃往西安,前后也有一年多时间,可是在我们印象里,除了留下一堆关于小吃的传说,还有那口珍妃井,好像就不知道别的事情了,那这一年都发生了什么?

想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再细致一些,带着放大镜去看这一年。好在,这一段历史距离我们没有那么遥远,所以留下了大量的史料。这本《太后西奔》的作者谭木生,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博士生,学术研究方向就是晚清政治史。他在这本书当中,梳理了大量史料,按时间顺序为我们还原了1900年庚子事变的前因后果。在一些关键的地方,他写的甚至不是“编年体”,而是“编日体 ”,详细讲解了每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打开这本《太后西奔》,带着放大镜再看一遍庚子事变。

想要弄清楚这段历史,我们要从1900年1月24日说起。按照农历是己亥年的腊月二十四,还有几天就是庚子新年了。可是紫禁城里没有欢快的气氛,因为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突然在这一天抛开皇帝,单独召见了宗室亲贵、大学士、军机大臣、尚书、侍郎等重要臣子,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她打算换皇帝。

慈禧太后的理由是,当初只是因为同治皇帝没有儿子,这才立了光绪皇帝,当时天下就有不满的声音。没有想到前年康有为等人谋逆,打算把我杀了,皇上竟然赞成,实属大逆不道。现在我决定,另立他人为皇帝,大年初一就登基。

这么突然的决定,大臣们也不知所措,史料记载现场是,“无人敢奏对,缄默甚久。”

首先打破沉默的是大学士徐桐。徐桐是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的老臣,如今已经年过八十,慈禧太后恩准他紫禁城坐轿,太监扶着上朝,可见他的分量。徐桐对慈禧太后的提议表示支持,并且建议,皇上退位之后,可以封为“混德公”。

就算不懂封号背后复杂的学问,我们至少能从“混”字听出来,这可不是个好封号。确实,徐桐之所以会这么建议,因为他和光绪皇帝之间有矛盾。

早在十二年前,广东举人康有为进京参加科举,那一年徐桐是阅卷官之一,他对康有为的评价是“如此狂生,不可中”,所以那一年康有为落榜了。又过了几年,广东举人梁启超进京参加科举,徐桐已经是主考官了,有一位阅卷官极力向徐桐推荐梁启超的卷子,但是徐桐对梁启超的观点也甚为厌恶,让他也落榜了。因为徐桐,康有为、梁启超终身都只是举人。没有想到又过了几年,光绪皇帝竟然和这两人走到一起搞起变法。在徐桐眼里,光绪就是个昏君。他当然支持让光绪退位。

徐桐一发言,慈禧太后有了台阶。老佛爷宣布了接下来的安排,她打算让端郡王的长子继承大统,她还说,端郡王素称恭顺,以后要经常入宫,指导督促其子读书。其实不论是端郡王,还是他的儿子,在当时的朝局里都没有太多存在感,不过是提笼架鸟听京戏的富贵闲人。不过老佛爷既然觉得可以,别的大臣也不敢再反对。换皇上这事儿,似乎三言两语之间就要定下来了。

突然,有人出来反对了。

发言者是另一位大学士孙家鼐,他是咸丰年间的状元,还做过光绪皇帝的老师,他当然是向着光绪皇帝的。他举出了两个让慈禧太后难以反对的理由。一个理由是现实的,南方各省接到这个消息,未必都能听话,万一有总督巡抚造了反,那就麻烦了。另一个理由是祖宗章法,清朝皇帝就没有宣布太子的习惯。当年康熙皇帝两立两废太子,惹出个九王夺嫡的乱局,所以雍正皇帝继位之后就确立了秘密立储制度,皇帝生前不立太子。总之,不论是祖宗章法,还是现实政局,立太子换皇帝,都是不合适的。

咱们可以想象慈禧太后听到孙家鼐的发言后,脸色得多么难看。情急之下,她甚至说,皇室的问题是满人的问题,汉人不能参与。清朝统治者用了很多年才淡化的满汉之别,如今又被翻了出来。为了压住大臣们,慈禧甚至让人把光绪皇帝请来,让光绪皇帝亲口告诉大臣们,他自己也同意太后的决定。

不过闹到这一步,慈禧太后还是没有强行让光绪退位。只是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旨,封端郡王的长子为“大阿哥”,将来继承皇位。

可以说,这场腊月二十四的立储会议正是庚子事变的导火索。当时有一位史官说:“

甲午之丧师,戊戌之变故,己亥之建储,庚子之义和团,名虽四事,实一贯相生,必知此而后可论十年之朝局。

咱们捋一捋慈禧太后的心路历程,大概是这样的:甲午年,光绪皇帝孤注一掷对日开战,结果一败涂地,这让光绪想要改变清朝的政治体制,于是有了戊戌变法。后来慈禧发现,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等人竟然在谋划围攻颐和园杀死自己,光绪皇帝至少没有阻止,这成了她的一块心病。于是,才有了换皇帝的想法。

你可能会问,庚子事变的主要参与者是八国联军和义和团啊,换皇帝这事儿再大,也是慈禧太后和官员们在争论,列强和百姓又是怎么卷进来的呢?

咱们还得把时间再往前调一调,说说这场立储会议之前的事。

一年多之前,戊戌变法失败,原本已经常住颐和园的慈禧太后重新回到紫禁城,相当于从退居二线又回到一线。从那时起,光绪皇帝要退位的传言就一直没断过。慈禧是农历八月初六重新掌权,没过两天就有御史上密奏:“皇上得罪祖宗,当废。”到了八月初十,宫中下诏,说光绪皇帝从四月份开始,身体就越来越不好,用药也一直不见起色。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问题。前几个月光绪皇帝都在锐意改革,怎么突然就成了老病号呢?从九月初三起,朝廷更是每天公布光绪皇帝的病历,似乎在给光绪皇帝的生命倒计时。

这个时候,满朝文武坐不住了。

比如军机大臣荣禄,慈禧重新掌权之后,让荣禄负责北京城里最重要的军队,他应该是此时慈禧最信任的大臣。荣禄并不同意换皇帝,可是又不愿意当面顶撞慈禧,他给慈禧出了一个主意,可以先私下里问一问地方督抚,看看他们支不支持。

结果发现,地方上反对的声音很大。

比如两江总督刘坤一,他是湘军出身,属于跟着曾国藩带兵打仗那一拨老臣,资格老、威望高、脾气硬,敢于直言。慈禧太后刚刚重回一线的时候,他就上了一道奏折,里面说“伏愿我皇太后、皇上慈孝相孚”,翻译过来就是希望你们母慈子孝,互相维护,为天下之表率。这就相当于给慈禧打了一针预防针。这一次荣禄询问他的意见,他又给朝廷发电报,再一次阻止慈禧行废立之事。

刘坤一具体说了些什么,今天的我们只能凭借各种回忆录来了解,有人说刘坤一在电报里写了一句话叫“君臣之分当尊,夷夏之防当严”,还有人说这句话“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难防”。不管刘坤一具体是怎么说的,意思倒是非常明确,换皇帝不仅不符合一直以来的政治伦理,还会引发国内国外诸多猜疑。

慈禧太后曾经想过釜底抽薪的办法,曾经下旨让刘坤一来北京觐见,很可能要架空他的权力。刘坤一坚决不去,理由是老臣痔疮犯了,慈禧却也奈他不得。

还有李鸿章,此时的李鸿章已经七十多岁,甲午战争之后他的声望一落千丈,慈禧太后只给他保留了一个大学士的头衔,其他实权一律拿走。甚至在大冬天让他视察黄河,感觉是想把老头熬死。可是在戊戌变法之后,慈禧还是不得不重新起用李鸿章,让他担任两广总督。

本以为经过这一次人生起伏,李鸿章肯定会对自己言听计从。但是当慈禧派人去探探李鸿章的口风,看他愿不愿意支持换皇帝时,李鸿章的反应是拍案而起,坚决反对。

除了各地督抚,荣禄还有另一股力量可以利用,刘坤一说“中外之口难防”,该让外国人开开口了。

英国驻华公使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提出,希望派外国医生确认皇帝的身体情况,出具一份健康证明,让各国使团都看到。不久之后,一位法国医生在意大利翻译的陪同下,进宫为光绪皇帝进行治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皇上有些小毛病,但是没有什么危及生命的大病。这份报告的原件今天还存放在比利时外交部的档案馆中。

你看,中枢的大臣、地方的督抚、外国的使团一起阻拦,慈禧太后才没有在回宫之后马上废掉光绪帝。但是,她一直没有放弃。地方督抚坚决反对,可是又不好动,那就先把身边人都换成自己的支持者。前边提到的端郡王、徐桐等人就是这样被重视起来,他们的子侄、亲信逐步围绕慈禧形成了一个小集团,全力推动废光绪,立新君。而荣禄则被边缘化了。

过了一年多以后,慈禧又把换皇帝提上日程,这就是开头提到的,庚子新年前几天的那一次御前会议。在慈禧看来,先册立大阿哥,无非是步子走得慢一些,让事情有个缓冲期,皇帝还是要换的。但是,对于荣禄、李鸿章、刘坤一这些大臣来说,有这个缓冲期,就还有机会,一定要让慈禧彻底断绝这个念头。

于是,支持太后的,支持光绪的,想换皇帝的,不想换皇帝的,在庚子年展开了新一轮博弈。

慈禧太后作为一个精明的掌权者,有着自己的盘算。现在想要换皇帝有三重阻力:中枢的大臣、地方的督抚、外国的使团。中枢大臣,不听话的她可以换掉;地方督抚,她虽然暂时不好动,至少也可以凭威望压服,就是这外国使团不好办。

一个证据就是,册立大阿哥之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向各国公使发出正式的照会,结果各国都没有回应。此时负责外交事务的端郡王,私下让人通知各国公使进宫朝贺,各国也没有动作。慈禧和端王本来就有些心虚,现在各国的反应更是让他们觉得,洋人反对这件事。

不过,根据现在可以找到的史料,其实各国对于慈禧的阻力,可能没有她自己想象得那么大。

首先说英国,英国确实阻拦过慈禧,戊戌年如果不是英国出面请医生为光绪体检,可能那个时候慈禧就已经废掉光绪皇帝了。但是过了一年之后,英国的态度已经松动了。因为他们发现,太后复出主政这一年多时间,虽然停止了各种新政,但未对英国在华利益造成任何损害举动。而且此时,英国正在南非和荷兰人的后裔打一场大战,争夺在非洲的利益,史称第二次布尔战争。这个时候没有太多的精力插手中国的事务。立大阿哥后,日本的驻英公使打听过英国的态度,得到的回答是,英国不打算给清廷任何劝告,实权早已掌握在慈禧手里,光绪是否在位,并没有多大区别。英国只关心自身的利益。

再看德国,德国前一年和大清签订条约,占领了胶州湾。刚从慈禧太后这里获得这么大利益,此时没有必要再起冲突。

美国也没有兴趣干涉,在美国看来,慈禧和光绪之间只是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不会影响中国的商业发展,美国没有必要干预。

俄国原本就比较支持慈禧,这一次当然也不会反对。法国和俄国已经结成联盟,在全球一致行动,也不会干预。

只有日本确实采取过一些行动。因为此时的日本政坛流行一种“日清提携论”,一部分日本政治家认为,试图取悦西方的时代结束了。日本应该帮助中国获得富强。这样,中国可以和日本一起对抗白种人。日本曾经征求英、德、俄、法等国意见,想联合各国采取一致行动,施加压力,结果各国都没有回应。

所以,当时各国的反应,基本上都是静观其变,并没有明确地反对。那怎么在慈禧、端郡王这些人看来,就成了外国人在向他们施加压力呢?

一方面是有人有意为之。主张废立的端郡王、徐桐等人对洋务一窍不通,熟悉洋务的大臣基本上都反对废除光绪皇帝,于是,反对者利用信息差,自己不好阻拦慈禧太后时,就说是洋人的态度。

另一方面,当时各国在华的外交使节,整体的业务素质确实堪忧。

甲午战争之前,各国驻中国的公使往往是“中国通”,甲午战争之后,这些中国通在几年的时间内被集中调走。新来的公使们对于中国缺乏了解,比如英国、法国的公使,都是非洲事务的专家,德国公使克林德虽然曾经在中国工作过,但是在这一次担任公使之前,已经十年没有和中国打过交道。

不仅公使们对中国缺乏了解,下属们的水平也让人发愁。比如德国使馆的翻译,中文水平相当差,以至于公使夫人都看不下去了。意大利使馆当时的翻译更是坦白,他只学过中国语法,不熟悉中文发音。

总而言之,当时的情况是太后的亲信们不熟悉外交,各国的公使们不熟悉中国,使馆的翻译们不熟悉中文。

这么多的不熟悉,使得朝廷和各国根本没法顺畅沟通。熟悉洋务的大臣们一遍一遍告诉她,换皇帝就会引起外国的反对。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也在努力,旧金山、新加坡、悉尼等四十六个城市的华侨公开呼吁英、日、美三国“代救光绪”。于是慈禧自己认定,各国的态度是她换皇帝的最大阻力。现在她迫切需要一股力量,能和外国人抗衡。

而这股力量,正在民间悄然兴起,就是义和团。

义和团最早流行的地区是山东的西北部,这是山东最穷的地方,穷得连地主都不多,当地社会是一盘散沙,人口流动性极大。戊戌年山东西北许多地方遭遇水灾,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水灾之后又遇上旱灾,青壮年劳力无粮可吃,无事可做,这时候只有参加义和团才有可能吃饭。

这些底层百姓发现,当时官员欺负百姓,可是唯独害怕信天主教的人,因为教会背后是列强在撑腰。民怕官,官怕教,一些信教的人仗势欺人。于是义和团就把传教士和教民当做自己首要的敌人。

义和团虽然诞生在山东,但是因为袁世凯后来做了山东巡抚,镇压手段极为残酷,义和团于是向北流入直隶,最终在直隶生根成长,得到了百姓的共鸣,一时之间,连街上卖蚕豆的都换了吆喝语:“铁蚕豆,炒了个熟,先杀鬼子后烧楼。”这股风逐渐从直隶吹进了北京城,吹进了紫禁城,吹到了慈禧的耳朵里。

庚子年四月底,义和团打下了离京城只有七十里的涿州城,涿州连接着北京和直隶总督驻地保定,涿州被占领后,北京和保定之间的电报和火车都中断了。从这则史料我们能看出来,此时义和团和朝廷还是水火不容的。不过对于慈禧来说,没有永恒的敌人。五月初,太后派大臣前往涿州,看一看义和团有没有可能被朝廷所用。得到的回答是“民气可恃”,老百姓可以给太后您老人家撑腰。尤其是端郡王非常支持义和团,他甚至真的相信那些刀枪不入的仙法。在他的大力推动下,慈禧决定,欢迎义和团入京。

义和团入京之时,徐桐不顾老迈之躯,亲往城门迎接。老人家双眼闪着光芒,喜悦地说:“中国自此强矣。”很多王公贝勒自己也加入义和团,腾出府第作为活动基地。一时间,民间盛传老佛爷也入了团啦,徐中堂当了团里的老师,于是各州县各乡村义和团民纷纷进城在京内遍设团坛,不下数百处。

此时北京城里的局势是,太后怀疑洋人反对她换掉皇上,洋人怀疑太后有意利用义和团排外,太后怀疑洋人真的能被义和团的神通制住,义和团认为自己的神通真能制住洋人。

五月初,各国公使决定,从天津调兵进北京保卫使馆。事后看来,这是慈禧心态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慈禧太后和一些大臣看来,虽然义和团喊打喊杀,但是当时北京的外国人并没有现实的危险,使馆也没有被围攻。于是慈禧认定,这支军队是要来武装推翻她,她必须进一步采取行动了。

五月二十日,慈禧召集群臣开会,开口说的就是:“局势纷扰至此,洋人兵船都开到大沽口了,这一战恐怕是免不了了。你们大家伙儿今日各抒己见,从速奏来。”

不过,因为大臣们意见不一,这一次会议并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

第二天,慈禧太后又召集群臣开会,大家心里清楚,是战是和,看来这一天要做决定了。让人没想到的是,会议开始时,慈禧是抹着眼泪给众臣看了一份外交照会。大家看完都很吃惊,照会的大意是三条,第一,中国的兵马钱粮以后要归各国管理;第二,各国派兵保护慈禧的安全;第三,各国派人参与清朝政府的决策。

这三条实在是太过分了。端郡王、徐桐等人纷纷发言,一定要和洋人决一死战。

史料记载,当时太后看着跪在下面的群臣,高声说:“你们诸大臣都听见了。我为的是江山社稷,方和洋人开仗。万一开仗之后,社稷仍不保,你们今天都在这里,要知道我的苦心,知道不是我一人送的天下。”都到这份儿上了,太后还想着甩锅呢。

这场会议还有一点诡异之处,会后一些大臣私底下讨论,发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没收到过那份外交照会,军机处也不知道这个事情,相当于当时的外交部门和政府中枢都不知道这个事情。那这份照会是从哪来的呢?

后世史学家分析,其实这是上海一份英文报纸发表的社论,被当时上海的一位官员看到,当成独家情报汇报给了荣禄,而且不是三条是四条,最后一条就是希望慈禧把权力交给光绪。荣禄想利用这条假情报给慈禧一些压力,让她认识开战之后的严峻形势,断了这个念头。于是单独把这条情报上奏给慈禧。结果弄巧成拙,反而让慈禧下定决心与各国开战。

庚子事变的诡异之处,就是各方为了防止形势恶化采取的措施,结果都让形势更加恶化,为阻止不利之事做出的努力,却引出了更多不利之事。

两天后,朝廷向各国公使发出最后通牒,24小时内离开北京,德国公使克林德前往总理衙门交涉,结果在路上被枪打死,局面进一步恶化。

五月二十五日,朝廷发布诏书,向十一国同时宣战。北京城里一片乱象。两个月后,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

慈禧其实还留了一手,除了义和团,她在几个月前还让甘肃提督董福祥带兵进北京,她希望这支军队成为对抗洋人的重要力量。当时北京城里的民谣唱道:“芝麻将,下白糖,鬼子就怕董福祥。福祥足,两头峭,杀了鬼子拆铁道。”结果,八国联军打进城中,董福祥的军队一天之内大败。北京城里的民谣就变成了“芝麻将,下白糖,鬼子最恨董福祥。福祥足,跑得快,未曾开炮就先败。”

农历七月二十一日,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逃出紫禁城。

后来慈禧太后在一路向西逃跑的路上,曾经对身边的官员绘声绘色描述过那一天的场景。其实,在这一天早上,慈禧还不知道洋兵已经进了城。已经有子弹落到宫里,可是在慈禧听来,还以为是哪里的猫在叫。直到有臣子冲进宫中,催促慈禧快跑,她才惊慌起来。这时光绪皇帝正在某殿祭祀,慈禧赶紧派人把他找来。一帮太监宫女七手八脚帮太后和皇帝脱下朝服,换上普通人的衣服,再簇拥着他俩从故宫的后门逃跑。来不及收拾衣物和金银,只来得及叫上皇后和部分妃子,还有大阿哥,赶紧逃命。

因为事发突然,几乎所有的王公大臣都是早上来上朝时,才知道太后已经跑了。有的人赶紧跑回家,匆匆收拾一下,前去追赶太后,比如端郡王。也有人留在北京,比如徐桐,几天后他在家中自杀。

还是说慈禧,慈禧太后一行人是早上逃出紫禁城,中午来到了颐和园稍作休息,下午接着向西北逃。

那天下午下了一场雷阵雨,除了太后、皇帝和皇后坐在车里可以避雨,剩下的人,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高官显贵,全被淋成了落汤鸡。

到了黄昏,一行人逃到了现在北京的昌平区,那会儿叫昌平县。没有想到,昌平县令跑得比太后还快,整个县衙已经瘫痪。幸亏县里有一家富户,是开镖局的,给太后一行人提供了住处和饮食,又连夜用黄布赶制了三顶轿子,供太后皇帝和皇后乘坐。

这一夜,慈禧能看到北京城里火光冲天,所以第二天不敢多做停留,继续带着大家往西北逃去。第二天夜里更苦,一行人只能住在居庸关外一个小山村里。太后只能在山村的民房里喝小米粥打地铺,虽然是夏日,但是山区的夜晚还是很冷,只能烧些庄稼杆取暖。至于其他大臣,甚至有忍饥挨饿,露宿野外的。

等到第三天,慈禧来到今天的河北怀来,终于看到管饭的了。怀来县令听到消息,前来接驾。

怀来县令此时大概是战战兢兢的,因为怀来现在也挺乱的,自己原本给太后皇上准备了酒席,结果被乱兵给抢了。没办法,只能让人熬了三锅小米绿豆粥,没想到又被乱兵抢走两锅。现在只能拿一锅粥招待太后了。没有想到慈禧听完之后的反应是:“有小米粥,甚好甚好,可速进。患难之中得此已足,哪能较量许多。”

这位县令叫吴永,慈禧看他懂得礼数,就一路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处理事务。这一路上还和他絮絮叨叨讲了很多话。前边咱们说到的这些,大多来自吴永的回忆录。

八月十五日,慈禧一行来到山西太原。山西巡抚率文武官吏出城三十里跪接,进入省城后把巡抚衙门改做行宫。慈禧这才算是结束了风餐露宿的奔波。慈禧和光绪在太原住了整整一个月,之所以住这么久,是因为大家对于下一步如何行动意见不一。慈禧面前摆着三个选项:回北京议和;派人议和,自己在太原等待谈判结果;继续西进。

其实在北京城破的第二天,一些大臣就自发寻找与洋人接触的途径,后来慈禧也派大臣回到北京,还下旨从南边请李鸿章北上主导谈判。

北京的大臣曾经汇报,各国对太后并无恶意,议和不会太长,请太后就留在太原,不久就可以安全返回北京。

那为什么慈禧又去了西安呢?史料记载,光绪皇帝在太原时曾经提出来,请太后在太原休养,自己回北京议和。有历史学家分析,皇上要独自回京的想法,很可能触动了慈禧的底线。她担心光绪回到北京之后,会得到洋人和大臣们的拥立,自己的权力会被架空。于是她决定带着光绪皇帝走得更远。

九月初四,慈禧抵达西安。陕甘总督把自己的衙门改成了行宫,行宫里有侍卫二百五十人以及太后和皇帝的一切仪仗。还有临时的军机处朝房、六部九卿朝房、侍卫处。朝廷在西安重新开张。

慈禧传旨,以往南方运到北京的贡品,如今改运西安。西安行宫虽小,但是御膳房和北京完全是一个规模,一百多人伺候着太后吃饭和喝茶,慈禧的每顿饭有一二百道菜肴,每天花费二百多两银子。太后又从小米粥变回了锦衣玉食。

史料记载,十月初十是慈禧生日,之前有大臣商议为太后祝寿,一位爱新觉罗的宗室厉声反对。于是这一年,太后在西安静悄悄地度过了自己66岁生日。

不过局势闹成这样,总要有人来收场,谁来负责和各国谈判呢?这时太后又想起了李鸿章。

当时人们对李鸿章就有误解,以为他是个油滑的老官僚。但大清亡了之后,遗老遗少编写清史稿,给李鸿章的评价却是:“自壮至老,未尝一日言退,尝以曾国藩晚年求退为无益之请。受国大任,死而后已。”不过李鸿章虽然不推托事情,也深知朝堂游戏规则,他一个汉人大臣独自担不起这个责。他上奏慈禧,请求长期负责外交的庆亲王奕劻、军机大臣荣禄回京主持会议,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共同担任议和大臣。这些是李鸿章北上的最后条件,太后已经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资本了。于是,李鸿章进京与洋人谈判,签订条约。这段历史,我们过于熟悉也过于痛心,就不必再讲述一遍了。

第二年八月二十四日,西安行宫。黎明时分,中门大开,鼓乐声大起,这一天,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启程回京。

和来时的仓皇不同,慈禧这一次选择了不一样的路线,慢慢悠悠走了两个月才回到北京。十月二十九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紫禁城的乾清宫召见王公百官,似乎一切恢复原状。

但是,真的能恢复原状吗?

孙中山先生的回忆,可能最能说明问题。他说庚子事变之前,家乡人知道他在搞革命,但是都把他当成乱臣贼子,希望他革命失败。1900年10月,趁着庚子事变,孙中山先生在惠州起事,这一次革命虽然也失败了,可是人人觉得惋惜。

就在慈禧太后回到北京的整一个月前,李鸿章去世了。那位接待过慈禧太后的县令吴永,还曾经做过李鸿章的幕僚,在民国时,他不仅讲述了太后西逃的种种细节,也回忆了李鸿章晚年说过的一段话:“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笼,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这段话虽然是李鸿章在甲午年说的,却也适合作为庚子年的注脚。这场乱局之后,人人都觉得,这个国家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了。

到这里,这本《太后西奔》,我就为你解读完了。

既然我们的故事从立大阿哥的那场会议开始,最后也交代一下大阿哥的结局。大阿哥进宫之后,骄奢放逸,慈禧也渐渐看出他的不成材,慢慢与他疏远。和谈之后,更是不受重视。在回到北京之前,慈禧撤去他大阿哥的名号,降为公爵。来到西安时,他是太后、皇帝、皇后之后的第四重要的人。回去时,他排在第三批返京队伍之中回到北京。

迫于洋人的压力,他的父亲端郡王被治罪,不过慈禧还是保住了端郡王的性命,只是把他发配新疆。端郡王一直活到了民国,七十三岁死在了异乡。

这位被废掉的大阿哥倒是长期生活在北京,父亲去世后,他只能靠亲戚的接济度日。据北京城里的老人回忆,三十年代有人看见过这位大阿哥在街上卖酱菜和臭豆腐。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好,内容听完了。

在得到听书,我们汇集了各个领域的专业读书人,组成了一支专业的解读团队,每天为你讲解新书好书。而今年获得「得到读书人选择奖」的6本书,得到听书都已经全部解读完毕。我们在文稿末尾附上了这6本书的清单,你可以关注之后慢慢听。

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

会员

”两个字,就能够看到得到听书跟得到电子书这两个产品的订阅入口。现在,还有优惠活动,但是只截止到26日的晚上24点。感兴趣的同学可得抓紧了。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下周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