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精选

刘勃:孔子如何解决身份难题?

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今天的内容来自《刘勃的国学课》第二季。

我们要说的是孔子,可不是那个已经成名,已经成为一代大家的孔子,而是那个正值少年壮志的年轻时的孔子。这个时期的孔子正好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大难题,也就是身份认同问题。而且关于这段历史,《论语》里很少有记载,但这个故事,即使今天回味起来,也是相当的耐人寻味。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咱们先不剧透了,来,有请刘勃老师给咱们讲一讲。

你好,欢迎来到《刘勃的国学课》。

上一讲结尾留了一个问题:孔子小时候没有得到父亲的家族承认,都不知道自己的爸爸葬在哪里。

这一讲我们就来看看,孔子是怎么认祖归宗的。

英雄传说

讲孔子之前,先讲一个古希腊的英雄传说,雅典最伟大的国王忒修斯的故事。

话说,雅典老国王,埃勾斯,没有儿子,他的兄弟却有50个儿子。

这是眼看着自己一旦去世,王位就归人家了。埃勾斯想瞒着妻子,悄悄再婚,希望生个儿子,将来继承他的王位。埃勾斯把自己的心思,吐露给好朋友特洛曾的国王庇透斯。无巧不巧,庇透斯得到一则神明的指示,说他的女儿埃特拉不会有公开的婚姻,却会生下一个有名望的儿子。

于是埃勾斯就到了特洛曾,和好朋友的女儿埃特拉结了婚,几天后,埃勾斯就回雅典去,临行前,埃勾斯把一把宝剑和一双鞋放在海边的一块巨石下,对新婚的妻子说:“如果神祇保佑我们,并赐给你一个儿子,那就请你悄悄地把他抚养长大,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等到孩子长大成人,身强力壮,能够搬动这块岩石的时候,你将他带到这里来。让他取出宝剑和鞋,叫他到雅典来找我!”

后来埃特拉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忒修斯。忒修斯长大成人之后,母亲把他带到海边,这小伙子力大无穷,一下子就把巨石拿开了。于是母亲告诉了忒修斯他的身世。

于是忒修斯拿起宝剑穿上鞋,出发找爸爸去了。

身份难题

为什么讲这个故事?你注意到没有,这个古希腊的英雄传说,其实和我们上一讲说的孔子的身世,尤其是《孔子家语》里的最正大光明的那一版,长得很像。

首先,忒修斯和孔子一样,爸爸年纪很老,妈妈年纪小,爸爸还早就有一个正妻。

然后,这个婚姻,忒修斯的故事里,秘密的,孔子这边,爸妈是所谓“野合”。

并且,两个故事,都透露出相同的气息:就是在竭力想把不体面的事情讲体面。

希腊人相信神,就把瞒着老婆不可告人的重婚,讲成是神明的指示。还强调了,老丈人特洛曾国王,对朋友变女婿这事,是认可的。

孔子这个,也强调了孔子的外公对孔子的爸爸的认可,最后,孔子出生,还被讲成是向神祈祷,才得来的儿子。

还有,雅典人还传说,忒修斯其实不仅是他爹的儿子,也是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前面我们也讲过,孔子也被讲成是天上的黑帝之精。

不管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在讲述自己的精神偶像的身世的时候,还是很有共鸣的。

接下来,孔子也要面对和忒修斯一样的问题:找爸爸。

三种说法

孔子少年时代的事,《论语》里很少。这个也正常,徒子徒孙写老师,当然是老师成名以后的事多,早年的事情少,尤其是早年的事似乎还有不少尴尬的地方,更不便多说,尤其是不便在正式场合多说。

但学生爱讲老师的八卦,大概也是天性,所以《礼记》里保存了不少,司马迁选择了一些,写进了《孔子世家》,所以我们看到这样一条记录: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出生不久叔梁纥就死了,因此孔子无法确知父亲的坟墓在何处,是母亲没有把父亲埋葬的地方告诉他。

和上回说的“野合”一样,这条记录,也让后世的儒生有无数争论。

因为如果这条记载属实,就说明孔子青少年时代,从来没有给爸爸上过坟。

这无疑是不孝,而圣人又是不可以不孝的,所以必须要把问题给圆过来。下面简单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圆法:

第一种圆法:孔子的妈妈十七岁嫁给叔梁纥,叔梁纥去世的时候,也就不到二十岁,太年轻了。小寡妇上坟,是很容易引起猥琐男围观的。所以当初叔梁纥下葬,他妈就没去,当妈的自己也不知道,就没法告诉儿子了。(司马贞说)

这个说法明显不通,春秋时代风气挺开放的,女子的自由比后世大得多,所以不用这么自我封闭。而且这个说法引出了新疑点:孔子妈妈没去,但家里有别的亲人去了啊,孔子为什么不问那些亲戚呢?

第二种圆法:《史记》的这段记载整个儿是胡说八道,孔子肯定是扫墓的,所以爸爸的墓在哪儿,他知道。由孔子不知道爸爸的墓在哪儿这个设定,触发的其它剧情,当然也全部不可信。(崔述说)

这么说话,就没法聊了,那就只能承认,孔子的早年一片空白,啥可靠记载也没有。注意,持这种主张的人,其实也不是找到了什么过硬证据,他的逻辑就是圣人不可以有不体面的事,宁可一片空白。

第三种圆法:上坟是后来才有的习俗。古人就是在家里,对神主祭拜一下,不特地去墓地,而且古人的坟墓不堆土、不种树,无可辨认。所以不扫墓才是正常的,当然也就没什么不孝的。(钱穆说)

这个说法听起来很有学问,但是,文献里对古人是否到墓前祭扫这事,记载是自相矛盾的;结合考古发现,则可以大体可以推论,在墓前祭扫的习俗一直都有,不是后来才发明的。所以这一说也不对。

一种推想

破解问题的关键,反而在第一种圆法引出的那个新疑点里:孔子不知道自己的爸爸葬在哪里,为什么不去问那些亲戚呢?

孔子和忒修斯一样,也是妈妈带大的。孔子父母的关系,是“野合”,不管怎么理解,这个关系不像是正常的婚姻关系。所以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去世后,孔子就跟着妈妈,住到姥姥家去了。

孔子姥姥家在哪里?今天尼山附近,还有个颜母庄,当地民间传说,这就是孔子的姥姥家。

《荀子》里,就有孔子家在阙党的说法,阙党就在今天曲阜孔庙的东侧,著名学者匡亚明先生、李零先生都主张,这里才是孔子的姥姥家。根据考古报告,这个位置是在鲁国故城的西南角,当时是穷人住的地方。也就是说,孔子小时候,是城里的穷孩子。

不管怎么说,孔子是和姥姥家的人生活在一起的,和爸爸家的人,没往来。

为什么会这样?按照中国传统家族的那点事的套路来推想,倒是会觉得非常合理。

叔梁纥自己,是希望有一个健康的男孩,好继承家业的。但是有人未必希望。

按照《孔子家语》的说法,孔子的爸爸叔梁纥,本来有一个妻,生了九个女儿,一个妾,生了一个残疾的儿子孟皮。颜徵在带着孔子进门的话,两个儿子都是庶出,孔子身体素质完胜,谁是家族继承人,没有悬念,所以叔梁纥原来的妻妾,要把颜徵在母子赶走。

这是一种可能,还有更大的可能:孟皮有残疾,他本来就不足以继承门户。孔子的父亲字叔梁,按照伯仲叔季的排行,说明上面至少有两个哥哥,而且可能还有其他兄弟。

把颜徵在母子赶出家门,叔梁纥就绝后了,兄弟们就可以来分他的家业。即使是《孔子家语》这份最伟光正的记录,颜徵在也不过是叔梁纥的妾。为了分去世的兄弟的家产,活着的兄弟们对有儿子的妾可以有多狠,古代相关史料,真是可以读得人毛骨悚然的。

所以叔梁纥一死,颜徵在和孔子的地位就得不到承认,她这才带着孔子住回娘家。如果告诉孔子,你爹的墓在哪里,孔子自然要去祭扫,于是就可能和孔家的人遇到,于是就可能起冲突。

也许是软弱,也许是骄傲,总之,颜徵在绝口不提这事了。

孔子是孝子,母亲不愿意说,孔子就不问。这么理解,就和《史记》原文完全对应上了。那就把《史记》接着往下看: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郰人輓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的母亲去世,孔子把母亲的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

“五父之衢”,曾经有前辈学者半开玩笑地翻译成五老胡同。五父是五个老人家的意思,没问题;但严格说来,衢不是胡同的意思,四通八达的大路,才叫衢。

五父之衢在曲阜城的东南,这个地名《左传》里也多次出现,鲁国的贵族开会,乃至国人盟会,最后会到五父之衢来举行一个仪式,诅咒那些胆敢违背盟誓的人。前面讲,孔子出生前十一年,鲁国的三桓搞军队私家化,把鲁国的军队瓜分了,这件大事的最后一道程序,就是一起到五父之衢来诅咒。

所以,这是一个人流量很大的地方,也是一个充满可怕诅咒的地方。

孔子把母亲的灵柩停在这里做什么呢?向人打听,自己爸爸的墓地在哪里。

有个老太太,是当年叔梁纥当郰邑大夫时治下的老百姓,儿子的职业是出殡时替人家拉车的,也许当年叔梁纥的尸体,就是他拉的,所以老太太知道具体位置。

老太太看见高高大大,看起来又很憨厚诚恳的年轻人,最有爱心了,这位大妈就把具体位置告诉孔子了。

孔子终于把母亲和父亲合葬了。

身份确认

《史记》就写了这么多,但有个问题,要把颜徵在和叔梁纥合葬,不是找到墓地就可以的,要得征到孔家人同意。当年他们能把颜徵在、孔丘母子赶出家门,现在他们能同意吗?

所以孔子来这一出,不仅是要找死去的父亲的坟地,而且要找活着的自己的身份。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件事的视觉效果:当时孔子大概十五六岁,但他个子是超高的,一个个头比普通人高一大截的少年,带着一口棺材,堵在路中央,不停问过往行人:“我想把妈妈和爸爸合葬,可是我不知道爸爸的墓地在哪里,你们谁能告诉我?”

这件事太容易成为新闻了:有个半大小子,已经高得大家得仰望他,在那里问爸爸死哪儿了。

孔子是个制造轰动效应的高手,孔子的这个特点,后面我还会反复提到。尤其是,他看起来完全不是个会制造轰动效应的人,这效果反而就更好了。

孔子在五父之衢这么一出殡,闹得曲阜城中尽人皆知。孔家人当初怎么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的烂账,就被重新翻出来了。

叔梁纥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战斗英雄的名头是有的。曲阜城就那么点大,认得他,记得他的人,还是不少的。看见高高大大的孔子往那里一站,勾起许多人的回忆。

这段日子里,孔子找爸爸这件事,一定传遍了曲阜城内的大街小巷,而且中国文化从来都是最同情孤儿寡母的,所以同情心无疑会在孔子一边。

孔子给自己的伯伯、叔叔们制造了巨大的压力。

总之,

这一事件之后,孔子是“郰人之子”,叔梁纥的儿子这个身份,确定了。不再是姥姥家的野孩子了。

好,内容听完了。有个特别提醒,今天是《刘勃的国学课》第二季权益升级的最后一天,只要加入《刘勃的国学课》第二季,就能免费获得《〈诗经〉朗诵·54首》,这是一个音频产品,朗诵人梁皓明老师,曾经获得过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很多听过的同学都说,梁皓明老师的朗诵带来的是不折不扣的享受。

假如你已经是《刘勃的国学课》第二季的同学,那么现在可以点击文稿,文稿的末尾有领取链接,只要点击就能够马上领取《〈诗经〉朗诵·54首》的音频。

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

“国学”

两个字,就能看到《刘勃的国学课》第二季的订阅入口,推荐你现在加入。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