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精选

顾衡:欧洲的第一缕文明之光在哪里?

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今天的内容来自顾衡老师主理的年度专栏《顾衡讲透欧洲史》,而且今天我们要回答一个非常根本性的问题,这就是,欧洲文明,它的起点在哪里?那说到欧洲文明,很多人会先想到英伦三岛或者是法国、德国这些国家。

但是顾衡老师说,欧洲文明的起点其实并不在这些地方,而是在一个叫做克里特岛的地方。克里特岛是哪呢?它是希腊南边地中海的一个小岛,那么,这个过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克里特岛为什么会成为欧洲文明的起点呢?

来,咱们有请顾衡老师跟你说一说。

你好,我是顾衡。上一讲我们回顾了欧洲的史前史。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人类祖先于五万年前走出非洲后,在欧亚大陆上大致分成了三支:

一支沿帕米尔高原南麓去了印度、东南亚,最终进入南中国;

另一支北上到了高加索,在这里又分成两支:一个分支继续向东到西伯利亚,最终进入北中国,另一个分支向西南进入欧洲,成为北支欧洲人。这个北支欧洲人,就是古罗马人所说的蛮族;

第三支先是在大河入海口定居了下来,最终因为环境的破坏,不得不溯河而上,在大河的中游,具体说来就是在尼罗河三角洲和两河流域的新月带,被绑死在土地上,完全依靠农耕生活。

农耕定居生活带来了社会分工、城郭、金属冶炼和文字,也带来了为神祇们盖房子的冲动。我们千万不要低估神庙,或固定祭祀场所的重要意义。神庙的建立赋予了一块土地神性,让人对土地产生深深的忠诚和眷恋,从而强有力地塑造了一块土地上所有成员的共同体意识。

说回欧洲。上一讲最后我们说到,当文明之火越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来到欧洲后,它选择的第一站并不是临近的色雷斯,而是300公里开外的克里特岛。这是为什么呢?

这一讲,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农业的发明,迄今为止已经有一万年左右的历史了。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种植遗迹在约旦河谷的杰里科,也就是《圣经》里说的耶利哥城附近的纳图夫部落。这个部落的生活方式很可能是半定居的、所谓的“常回家看看”的模式。纳图夫人春天种下小麦,然后就出去采集,到秋天回来看看,小麦长出来就收,没长出来就算了。即使是到了今天,巴布亚-新几内亚也仍然有部落保留着这个“常回家看看”的生活方式。

这种在农耕和采集之间来回切换的模式,解释了农业为什么是多地起源的。比如我们中国人在公元前7500年独立驯化了稻米和小米。印第安人则是公元前3500年驯化了玉米、马铃薯和南瓜。最早的农业种植当然是埃及和两河流域,他们于公元前8500年驯化了小麦和橄榄。而说到中国,司马迁在《史记》里说,中国最早发明农业的是周人的祖先后稷。可是后稷的儿子不窋就“去稷不务”,并没有从事后稷从事的农耕,一直到不窋的孙子公刘,才又“复修后稷之业”,也就是回到了“务耕种,行地宜”的农耕模式。由此不难推测,农耕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时候,也经历过“常回家看看”这种农耕与采集来回切换的模式。

说完几句中国的闲话,我们把目光收回到近东和欧洲。

“常回家看看”模式虽然有利于农耕技术的传播,但是却不利于文字的诞生。

农耕是文字的母亲,这是不假,但是定居这个父亲,也同样必不可少。

这解释了为什么最早的种植出现于1万年前的约旦河谷,可是最早的文字却是出现于5000年前的苏美尔,二者并不重合。

欧洲也是同样的情况:小麦种植在8000年前从两河流域传到了安纳托利亚和小亚细亚,过了1000年,与近东毗邻的欧洲地区比如色雷斯,也出现了最早的农业。但是,欧洲最早的文字却不是出现在色雷斯,而是出现在公元前1800年的克里特岛,与最早出现农业的地方并不重合。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猜一个可能是,欧洲最早出现农耕的地区,比如色雷斯、阿提卡和伯罗奔尼撒半岛,都是“常回家看看”的模式,种植只是补充。即使食物来源对农耕的依赖很高,也不过就是自己种自己吃,并没有贸易。如此一来,就没有记录的需求。

克里特岛之所以最早出现文字,恰恰是因为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它就向埃及出口羊毛,并从埃及进口谷物和奢侈品。贸易需要记录,这催生了文字。

所以早在公元前1900年,克里特岛就出现了象形文字。过了100年多年后,又出现了更复杂的线形文字A。虽然克里特的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都没有被破译,但其内容很可能都是对贸易的记录。做出这个猜测的理由有三个:

首先,最早的文字,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也是生意经;

其次,500年后克里特岛出现的线形文字B被破译了,内容也是生意经;

最后一个理由是,克里特岛最早的文字缘起于和埃及做生意,却没有照搬照抄埃及的文字,这说明克里特人的文字并没有与埃及人交流的功能,他们自己能看懂就行了。咱们可以想象,即使是象形文字,有一些一定是与发音强相关的。比方说大柱子在泥板上刻一个符号,提醒自己二栓子欠他五块钱。如果大柱子是个北京人,他可能会画一只手捂着嘴。可是如果大柱子是个上海人呢,他可能会画个小人在拉屎。后来发展出来的线形文字,则是在象形文字基础上根据发音进一步抽象的结果。为什么线形文字A破译不了,而线形文字B能破译呢?是因为线形文字B是根据希腊语的语音发明的,而线形文字A之所以破译不了,是因为古代克里特人说的米诺斯语失传了。

农耕定居的生活方式在埃及和两河流域逐渐发展壮大,到了公元前3000年,中东已经出现了城市,埃及甚至建立起了最早的王朝。城市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贸易的效率,拓展了贸易的范围,对原材料的需求,带动了整个爱琴海海域的发展。

克里特岛是爱琴海上最大的岛屿,面积8300多平方公里,和武汉差不多大,位置绝佳。它的西北方向是伯罗奔尼撒半岛,正北方是阿提卡,那里有铜矿和银矿;东北方向是安纳托利亚;向东经过塞浦路斯,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和黎巴嫩,那里盛产的香柏木,正是缺乏木材的埃及最需要的。更重要的是,它距离埃及只有160多海里。作为一个原料集散地和贸易中转站,克里特岛实在是太理想了。

简单总结一下,早期“常回家看看”的农耕模式并不利于文字的诞生,于是欧洲最早的文字并没有出现在色雷斯这样的农耕区,反而是发达贸易的带来了记录的需要,让欧洲最早的文字出现在克里特岛。

除了文字,对于文明来说还有一个要素必不可少,就是城郭。

在这个指标上,克里特岛有些特殊。

它有七个修建于公元前18世纪的宫殿,每个宫殿周围都围绕着一群居民区。其中最大的克诺索斯宫殿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里面有1000多个房间,结构非常复杂,它周围的居民区规模也达到了45万平方米,人口大概在1.5-5万人之间。但是,克里特岛没有城墙。克里特岛的宫殿曾经毁于地震,后来重建过。所以公元前18世纪的这些宫殿,就被称为第一宫殿时期。在第一宫殿时期,宫殿与宫殿之间并没有道路相通。这七个宫殿最重要的出口商品都是陶罐,风格却各不相同。可见那六个小点儿的宫殿,并非克诺索斯的附庸和下属。至于为什么宫殿外没有城墙,合理的推测是没有必要。

虽说有七个宫殿,又有欧罗巴啊、米诺斯啊之类的传说,但是我并不认为克里特是一个王国。具体理由,我在《顾衡讲好书》介绍《文明的崩塌》时已经详细说过,忘了的同学去复习一下。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克里特到底是不是一个王国,《古典欧洲的诞生》的两位作者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是他们旁敲侧击、拐弯抹角地,给出了否定性的暗示。说克里特没有国王,我觉得最强的证据是今天我们发现了很多埃及、亚述、赫梯和巴比伦国王彼此间的通信,马里国王还给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送过一双皮鞋,这双鞋正是克里特的产品。但是,我们没有发现有谁给克里特国王写过信,也没发现克里特国王给谁写过信。

如果克里特没有国王,这些宫殿是干什么用的呢?我觉得克里特只是个贸易加工基地,就像今天的工业园区。大家都是一门心思发财,对别的都没什么兴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克里特没有大型宗教建筑,祭祀用品都是便携式的。搬个烧烤架到山上去,找个山洞给神烤个猪头,敬完神再把烧烤架搬回家。另外,克里特人的墓葬也非常简朴,陪葬品基本上都是用泥捏的。在政治分化程度高的地方,权贵阶层的炫耀性墓葬是普遍现象,但是在克里特并没有发现这个现象。

可是如果只是个贸易加工基地,那克诺索斯宫殿为什么要搞得那么复杂,那么大呢?

我国著名学者刘俊男老师最近提出了一个“神邦”的概念,用来指只有神权,却没有国王来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政治体制。比如,古犹太人士师统治时期就符合这个神邦概念。

不过,你要说咱们的三星堆是神邦,我还将信将疑。因为在三星堆我们发现了八个祭祀坑,在它周围也发现了大型建筑的地基。有可能当时三星堆的居民都住在窝棚里,只给神盖了个大房子。可是克里特人却是相反的,他们根本不舍得盖神庙,敬神只是临时搬几个桌子板凳的凑合。这么看的话,说它是神邦,好像也说不过去。

所以那七个宫殿,其实就是今天的CBD+仓库吧。因为即使在最大的克诺索斯宫殿里,也没有找到板上钉钉的祭祀场所,反而有很多地方被确认为仓库,存放着粮食、油和手工业所需要的原材料。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克里特岛独特的地理区位,使得它贸易发达,不仅基于记录贸易的需求催生了欧洲最早的文字,也基于贸易和仓储的需求诞生了独特的宫殿。这样,文字和城郭——文明所需要的最硬的两个要素都有了。

从文字和宫殿这两个角度来说,公元前18世纪开始,克里特岛就有了这两个要素。但是线形文字A并不属于印欧语系,所以严格说来,还不能说从公元前18世纪起欧洲就算进入文明社会了。那么,欧洲人是什么时候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字的呢?好,我是顾衡,感谢你的收听。

好,内容听完了。

关于这门《顾衡讲透欧洲史》,我觉得至少有两个加入的理由。第一,是它能够让你用一年的时间搞懂整部欧洲史,毕竟理解欧洲是看懂世界的关键一环。而第二个理由就要说到这门课的主理人顾衡老师了,他特别擅长用轻松的方式为你搞懂那些艰深的大部头。

而且你现在加入这门课还能够享受早鸟价,具体的优惠方案已经放在文稿中了。

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

欧洲

”两个字,就能看到《顾衡讲透欧洲史》的订阅入口,推荐你现在加入。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