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021|军工产业如何推动高端制造?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2023年第一个交易日,军工股票大涨。第二个是,国内脱口秀行业第一份《促进脱口秀演出市场规范发展倡议书》发布。

先来看第一条。2023年开年,1月3号首个交易日,国防军工板块就迎来大涨。板块内一共13只股票涨幅超过3%。其中,长城军工、雷电微力上涨5%,西部超导、中国长城、卫士通等上涨4%。这些名字你可能有点陌生,但是,你可以从中体会到,军工板块的整体涨势。

好,消息就是这样。我们看看能从中学到什么知识。

一直以来,在股民中都流传着一个说法,军工股虽然确定性强,但属于看不见、摸不着的。说白了,就是大家都觉得军工产业很神秘。

但是,最近,我正好看到了两篇文章。一篇来自对天弘基金的高端制造基金经理李佳明的采访,他常年研究军工产业。还有一篇,来自公众号星海情报局。这是我最近看到过的,关于军工产业分析比较透彻的好文章。他们都提到了同一件事,那就是,军工其实并不神秘。因为军工的本质,就是高端制造业。今天,我们就结合这两篇文章来聊聊,军工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产业?

首先,为什么说军工的本质是高端制造业?注意,这句话的重点,不仅仅是高端制造这四个字,也包括最后这个“业”字。言外之意,军工其实也是一个行业。它也像其他行业一样,有产业链,有协作网络,也跟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航母。美国最先进的航母叫福特级航母。它的背后,有超过2000家公司,而且干什么的都有。除了老牌的军工企业,还有做窗帘、做屋顶防水,甚至还有劳务派遣公司。再看咱们中国,情况也有点像。比如山东舰的配套单位一共有532家,其中非军工的社会配套单位有412家,包括国企、民企、科研院所甚至学校。

说到这,你是不是感觉,军工离咱们的生活近了一点?再看一个数据,你会觉得更近。很多典型的军工企业,其实在业务范围上,并不是完全以军工为主。比如,海军装备的龙头企业中国重工,国防订单的收入比例只占它总收入的20%。再比如,中国最大的武器制造企业之一,北方工业,这个比例是22%。而一向被称为中国军工电子国家队的中国电科,这个比例是25%。那么,他们还有哪些其他业务呢?其中一部分,其实是军用技术的民用转化。

我在文稿里,附上了一张工信部和国防科工局综合司联合出版的《军工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也就是,哪些军用技术已经成熟,可以民用,值得推广了。你可以去看一下。即使咱们看不懂其中的专业名词,但是也能明显感受到,军用技术向民用普及,这件事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要普遍。

而且军用技术往民用转化,这件事其实一直存在。比如,我们都知道,最早的计算机,埃尼阿克,就是一台军用计算机,后来这套技术才普及到民用。再比如,以前手机上使用的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也就是CDMA,最早也是为军用通信研发的。再比如,实时翻译软件,最早也是为了军用研发的。因为打仗的双方,往往说着不一样的语言,因此实时翻译就特别重要。再比如,GPS定位,还有今天已经普及的航拍无人机,最早都是军工产品。

顺便说个有意思的。就连西服袖子上的三颗纽扣,据说也是从军服发展来的。据说是当年拿破仑带着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好多士兵冻得流鼻涕,就拿袖子擦。拿破仑一看,这不行啊,你拿军装擦鼻涕,有损我军威啊。拿破仑就想了个办法。先给士兵发手帕。同时,再往军装袖口朝上的一面,钉上三颗纽扣。你只要一擦鼻涕,扣子就硌鼻子,看你还怎么擦?后来,这个设计被沿用到了西装上,直到今天。

好,言归正传。我们想说的重点是,过去有人觉得,军工产业像一只吞金兽。但是,从这个角度看,军工产业更像是一个庞大产业链上的引擎。它的发展,能够推动周边连带很多行业的发展。供应链推动着军工的前沿技术发展。而这些前沿技术成熟之后,又回过头来反哺整个产业链。

那么,又是什么因素,在驱动军工行业的发展呢?根据李佳明的说法,军工是一个国家的防盗门,一个国家需要保护的利益越多,一个国家的军工行业就越发达。这是一个总体逻辑,并不复杂。但有意思的是,中国军工行业的产业投资逻辑,最近几年在发生变化。

简单说,过去的军工投资,是由概念和事件驱动的。比如,要造航母,就有航母概念股出现。要造飞机,就有飞机概念股。但是今天,军工投资,正在逐渐变成业绩主导。也就是,投资者能看到扎扎实实的业绩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制定投资策略。

比如,前两年,有一个数据很受投资人关注,这就是中国很多军工企业的合同负债明显上涨。合同负债,其实就是客户提前支付的货款。因为你还没有交付产品,因此名字上就带着负债这两个字。其实这是好事。很多军工企业,都呈现出了合同负债增加的趋势。比如,制造发动机的航发动力,还有做教练机的洪都航空,都分别增加了几十到几百亿的合同负债。

而且长期看,中国的军工很可能还会快速发展。你看,十年前,中国国防的支出是6700多亿元。而中国的GDP占当时全球的5%。而今天中国GDP已经占到全球的15%。假如等比放大,国防支出将高达20000亿元以上。但2022年咱们的实际国防支出是14000多亿元。因此,很多人就预测,未来中国的军工还会加速发展。

注意,这不仅意味着军工发展,而是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比如,战机多了,意味着需要的发动机和航电设备更多。而发动机和航电设备增加,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合金材料和电子元器件。

最后,你发现没有,今天的产业链,已经不能叫产业链了,它已经成为一张缝合了从投资到研发,从制造到出口等无数节点的大网。越是高端制造,这张网上的节点就越多。从这个角度看,没有哪个产业可以单独崛起。一个产业发展的同时,一定会拉着这张大网,一起往前走。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就在上个月,国内的13家脱口秀俱乐部,联合发布了一份《促进脱口秀演出市场规范发展倡议书》,笑果文化、单立人喜剧、笑嘛喜剧都参与了制定。关于这份倡议书,有这么几个描述。

首先,因为脱口秀行业越来越火,但因为发展快,也开始滋生问题。比如内容不当、擦边、抄袭,等等。这份倡议书,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这份倡议书的目的还在于建立上台演出标准、发掘培养喜剧人才、规范脱口秀培训市场、规范演出经营行为等等。

假如你有兴趣,可以去网上看看。但是,我读完这份倡议书之后,其实就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一行挺难的。你看,这些规定,其实都是为了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

脱口秀这碗饭不容易吃,好多人都知道。尽管根据《2022脱口秀营销白皮书》里的调研,中国脱口秀俱乐部的数量,在2018年还是个位数,到2021年已经有179家。而且整个脱口秀演出市场的规模,早在2021年就已经达到4亿元左右。但是要知道,全中国全职从事脱口秀工作的人,直到2022年,也不过1500人。注意,这里说的是全职脱口秀演员,业余爱好不算。

我曾经跟几个朋友,攒过一场脱口秀开放麦。现场请了几位专业演员。仔细聊完才发现,当天一共12个人上台,除了我们几个纯业余爱好的。平时经常说脱口秀的有6个人,其中5个人都有一份主业,比如大学老师、财务会计、创业者。真正全职做脱口秀的,只有1个人,而且他还同时是一间剧场的老板。按照其中一位演员的说法,你得每天睡四个小时,足够拼命,足够走运,才有机会被脱口秀综艺淘汰。

那么,脱口秀到底难在哪?最近,我看到刘润老师的一篇文章,很受启发。看完有一个体会,就是吃这碗饭,你面对着两种难。第一种,是当网红的难。第二种,是当明星的难。这两种难,你至少得选一种。

所谓当网红的难,就是你必须得一直出新作品。你看,网红的本质是什么?不是在网上就一定叫网红。根据刘润老师的说法,网红的本质,是跟流量站在一起。也就是,流量往哪去,我就往哪去。什么新,就追什么。这就意味着,你不能停。你得长年累月出新东西。这个难度有多高?我说几个词你感受一下,刘畊宏女孩、张同学、《孤勇者》。刚过去不到一年,现在听是不是就觉得特别遥远?假如你是个脱口秀演员,把这些编成节目,那么观众今天听起来也一样觉得遥远。你得在一年里不断追着流量跑,不能停。

你可能会说,除了这个,有没有别的选择?有。这就是第二种难,叫明星的难。也就是,你必须出一个足够好的,不会过时的作品。这就不是光靠编内容能解决的了。你得有表演。顺便一说,现在国内脱口秀,普遍都是这一类。它的学名应该叫单口喜剧,跟严格意义上的脱口秀还不太一样。注意,单口喜剧,既然是剧,就得有表演。比如,在哪个地方停顿?在哪个地方皱眉头?在什么时候互动?这些都是在一场场表演中磨出来的。

而且往前深挖一步,脱口秀这个物种本身,还有一个难处,就是它的笑点。我听到过一个说法,脱口秀的笑点,来自四个字,叫,啥也不是。说白了,就是把你生活中那些看不顺眼的事,那些憋着忍着的压力,全都通过笑料瓦解。看完你会觉得,这算事儿吗?啥也不是。换句话说,脱口秀的本质是拆除情绪。

但问题是,拆除这个动作,很难重复。比如听歌,歌曲是构建情绪,因此一首歌你可以听很多遍。但是,脱口秀是拆除情绪,一个东西拆一遍就不存在了,哪给你机会拆第二遍?到这一步,咱们又回到了第一种难。你得不断出新作品。

你看,说到这,你应该发现了,什么是厉害的脱口秀演员?不是你一个节目做得有多精,也不是你出新品的速度有多快。而在于你能恰到好处地在明星策略和网红策略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节奏。说白了,判断一个节目什么时候能火,什么时候过时,然后踩着这个节奏出足够好的新品。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周一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