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366|无酒精啤酒,为什么不是“伪命题”?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是“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先祝各位同学假期愉快。在今天的节目正式开始之前,还有一个特别提醒。就是,“五一”期间,得到为你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知识礼物,叫做“小长假的7种打开方式”。比如,你可以利用假期刷刷《文明之旅》,为你的假期增加一点人文趣味,或者可以趁小长假,掌握一项AI新技能等等。

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

五一

就能看到活动的具体内容,也欢迎你把它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咱们一起过一个高质量的假期。

好,咱们正式开始今天的内容。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夏季将至,啤酒迎来消费旺季。第二个是,职业闭店人,频频登上热搜。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眼看要到夏天了,啤酒即将迎来全年最大的消费旺季。但是,你可能也发现了,最近市面上,出现了不少无酒精的啤酒、白酒。

注意,这个无酒精酒,看起来好像很合理,毕竟,元气森林之类的无糖甜水都那么畅销。但是,假如仔细琢磨,这个产品其实天然就带着一组矛盾。因为你好像很难定义它的消费场景。

你看,喝酒图什么?假如是一个人独饮,图的是那份微醺感。显然,无酒精酒给不了。假如是一群人喝酒,为的是社交。为什么社交要喝酒?我曾经听到过一个观点,就是因为酒这个东西不太容易下咽。这个动作的潜台词就是,你看,这么难的事我都为你做了,说明咱俩交情不错吧?说白了,

喝酒之所以能社交,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酒这个东西喝起来有难度。

假如把酒精去掉,难度归零,你觉得它还适合社交吗?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无酒精酒只适合猎奇,适度品尝,很难形成大规模的消费。

但是,话说回来,这么高难度的产品,假如有人做成,其中的方法,是不是也挺值得了解?今天,咱们就说一个相关的案例。

这是个无酒精啤酒品牌,来自美国的Athletic Brewing,中文叫运动酿造。运动酿造2017年成立,从一开始就瞄准了无酒精啤酒。到2023年,运动酿造已经做到了美国零售店销量第一,年销售额1亿美元。在美国的无酒精啤酒市场,运动酿造一家占据了20%的份额,超过百威和喜力。

运动酿造是怎么发展壮大的?最近我看到自媒体《增长黑盒》专门做了分析。运动酿造的策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

不跟传统酒类抢市场,而是瞄准新市场。

无酒精啤酒的目标人群是谁?是酒精不耐受的极少数人吗?运动酿造的创始人比尔·舒菲尔特说,假如这么看,这条赛道就太窄了。真正的用户群体,来自大众。大多数人在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不饮酒的,你要从这大多数人里识别自己的客户,然后拿下他们。

运动酿造的具体动作,有这么三个。

第一,瞄准热爱社交,又特别惜命的年轻人。

首先,运动酿造发现,18到34岁的年轻人,明显越来越不爱喝酒,喝酒的比例20年里从72%降低到了62%,频次从每周的5.2次降低到了3.6次。其次,年轻人之所以不愿喝酒,除了不想摄入酒精,还因为不想摄入热量,酒精度数每增加一度,热量就会增加20千卡,啤酒肚比醉酒更可怕。

这么一来,该做什么产品,答案就很明确了。2017年,运动酿造做出了第一款无酒精啤酒,风味、包装都和啤酒相似,但热量不到普通啤酒一半,并且不含脂肪和糖分。这款啤酒也为运动酿造后来的产品线奠定了基础。

运动酿造的第二个动作是,攻占运动爱好者圈层,以此撬动大众市场。

运动酿造在创业初期瞄准了一个群体,专业运动员。对运动员来说,酒精会增加肝脏负担,影响蛋白质合成。因此大部分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都是不喝酒的。而无酒精啤酒,恰好能把这份副作用降低。另外,无酒精啤酒的电解质浓度和人体血液接近,类似于“电解质水”,也很适合运动人士。

为了拿下这个群体,运动酿造开始搞活动,做地推,吸引运动人士的注意。比如在体育比赛的终点,等着给运动员发啤酒。再比如,邀请健身人群在课程后喝自家的啤酒。再比如,赞助各类全国性的铁人三项赛、越野赛等等。2022年,运动酿造就足足参加了2500多场体育活动,平均每天8场。同时,运动酿造也签约了大量的知名运动员担任品牌大使。

就这样,运动员群体作为一个杠杆,帮助运动酿造迅速破圈,撬动了更大的市场。

运动酿造的第三个动作是,抓住特定的人在特定时期的特定需求。

最近几年欧美有一种很流行的公益活动,叫做“干燥一月”,号召大家在1月份主动戒酒。2022年,英国有13万人报名参加“干燥一月”的活动。在美国,根据食品饮料研究公司CGA的调查,35%的成年受访者愿意在1月份完全戒酒。

显然,这对于无酒精啤酒来说,是一个“超级窗口”。运动酿造就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们发现,假如一名新用户在整个“干燥一月”都喝自己的产品,那么他大概率会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持续消费。因此运动酿造模仿多邻国,设计了一款游戏化App,让用户记录连续不喝酒的天数,然后攒积分、兑换奖励,让用户在戒酒的30天里最大限度地与品牌保持联系。靠这个活动,公司每年的销售规模能扩大20%到30%。

你看,乍一想,没有酒精的啤酒,像是个伪命题。一方面,既然要喝酒,那没有酒精,还喝什么?另一方面,假如要喝无酒精饮料,那为什么还要做成啤酒?但事实上,刚才说的这些场景,哪一个不是真真切切的需求?这也提醒我们,

当一个反直觉的产品出现时,先别忙着否定它,伴随反常而来的机会,也许比想象中更多。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词条“央视曝光职业闭店人”登上了微博热搜。原因是,很多办卡的理发店、健身房、少儿培训班,突然被“第三方”接盘。为什么能过渡得这么丝滑?就是因为职业闭店人的存在。职业闭店人,就是专门替人关店,做资产转移,债务规避。

关于职业闭店人,一直有很多争议,但这并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我们要说的是,透过职业闭店人,不难发现,开店这个事其实难度从来都不低。根据“中国零售信息”最新发布的数据,2024年的第一个季度,全国至少有31家商超关闭了部分门店,里面包括沃尔玛、大润发、永辉、物美、天虹超市、盒马鲜生、卜蜂莲花等品牌的部分门店。连锁店尚且如此,个人开店大概率也有难度。

那么,开店这个事到底难在哪呢?最近,我看了著名财经作者沈帅波老师的一场专访。讲的就是他对开店的洞察。接下来咱们就具体看看。

首先,

所有别人的成功经验,都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这就导致,在开店方面,你很难复制别人的成功。

比如,“面包之乡”江西资溪,这个地方既没有原料优势,交通也不便利。但鲍师傅、泸溪河都出自资溪,看起来好像一切事在人为。但事实上,这些品牌出现还有一个因素,正好赶上一大波消费升级。你很难复制出一个一模一样的环境。

再比如,目前国内最大的足浴连锁品牌之一叫“郑远元”。而它靠的不仅是手艺,更是因为创始人郑远元的家乡,陕西紫阳县,常年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人才。这个造血机制,你很难复制。

其次,

在没有规模之前,开店存在负杠杆效应。

按照沈帅波老师的话说,门店在没有起规模之前,需要长期投入资金去“养店”。比如,你拿50万元的成本去开店,它不是一开店就盈利,可能还需要再投入50万元维持经营。这个时候就需要投入资金和耐心去等待。而这个周期的长短,可能因为行业不同,有很大的差别。说白了,选择一个容错度高的行业也很重要。

假如面对这些挑战,你依然决定开店创业,有没有什么坑是可以提前注意的呢?沈帅波老师有几个提醒。

第一,当你觉得一个行业是蓝海的时候,很可能你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还不到20%。像轻食店,为什么少?是因为它的辐射范围只在写字楼一带。一旦离开了写字楼周边,这个生意就很难成立。再比如,国外奶昔店很多,为什么国内却很少?是因为外国人有喝冷饮的习惯,但在国内只卖冷饮,难度就高多了。

第二,在中国的实体零售市场,前100个门店,未必是从1到100,可能只是从0到1。因为门店的模型其实很丰富,很多头部连锁的店型都有7种以上。比如,航空枢纽店、商场店、校园店以及小区附近的社区店等。说白了,前100个门店,可能只是覆盖了几种最基本的门店模型。

第三,门店选址,过去有个铁律是跟着大品牌走,但这个经验在今天可能失灵了。一来,很多品牌已经突破了万店。有些很可能放低了对部分门店的选址要求。二来,有些选址,当下可能不是最佳选择,但未来随着商业氛围的变化,可能会成为好选址。说白了,得花时间养店。这个负担对个体创业者来说不低。

注意,说了这么多,我们可不是想泼冷水,只是想带来几个提醒。同时,假如你想深入了解开店方面的技巧,在这向你推荐零售专家黄碧云老师的《小店创业课》,里面不仅有开店的方法,也有很多对人性的微观洞察,很有意思。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无酒精啤酒是怎么打开市场的?

关键在于,不眷恋存量。从一开始,就不把自己当成酒精的替代品,而是当成前所未有的新产品。

很多事只有先定义新问题,才更有可能获得新答案。

第二,开店的难点是什么?主要是,你很难复制别人的经验,因为所有事后总结出的经验,往往都是必要非充分条件。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当成一个刹车,有强劲的动力系统很重要,有一套敏锐的制动系统也同样重要。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 明天见。

1. 无酒精啤酒是怎么打开市场的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