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371|导演陆川:当你“拼命搞钱”时,能收获什么?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导演陆川新作《749局》宣布杀青。第二个是,耐克公司或将开启新一轮裁员。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上个月底,有个消息在影视圈很受关注。导演陆川的《749局》,终于宣布杀青。为什么说终于?因为这部电影是2018年开机的,没错,2018年开机,2019年拍摄完第一轮。直到2024年3月,又完成了一部分补拍,才算正式杀青。前前后后一共6年。

我们之所以说起这个事,倒不是因为电影有多好,毕竟,片子还没上映,好不好不知道。讲这个事主要是因为,导演陆川这6年的经历。至少我个人看完之后挺佩服。而且这段经历,或许能够回答一个更普遍的问题,这就是,当一件事跌到谷底时,应该怎么找到那根救命的绳索?

为什么说跌到谷底?跟你说说陆川当年的情况。

首先,风口关了。《749局》是2018年底开拍。这个时间点非常微妙,刚好是影视业的资本寒冬。大量的热钱开始退场。借用陆川的话说,开机之前遍地是热钱,到处是大哥。他乐观到什么程度?一般来说电影是资金到位七八成再开机。而《749局》是资金刚到位30%就开机了。陆川总觉得钱虽然没到,但也正在路上。结果没成想,这些钱全都折在了路上。要知道,《749局》还是个科幻片,是所有片子里最烧钱的类型。陆川还请了好莱坞的团队,像《疯狂的麦克斯》的美术、《星球大战》的摄影、《阿凡达》的视效总监,全都招呼上了,但就在这会儿,资金断了。

其次,团队没了。要知道,电影拍摄是按天算钱的,只要开机,你就要养活整个剧组。现在资金断了,你总不能让整个团队在这耗着吧?因此,陆川就把当时能缩减的全部缩减,团队从贵的换成便宜点的,宾馆换成100元一天的。总之,只保留剧组的最低开销。

最后,口碑悬了。陆川最早成名,靠的是《可可西里》之类的文艺片。但后来执导的几部商业片,比如《王的盛宴》《九层妖塔》,口碑都不如之前。而这回的《749局》,从陆川请的团队就能看出来,有那么点赌上职业尊严的架势。借用陆川的原话,电影做不完,对导演来说是个原罪。

你看,风口关了、团队没了、口碑悬了。这就是陆川当时面临的情况。你觉得算不算谷底?但是,就在6年之后,他居然把这部电影拍完了。

那么,这6年里,陆川都做了什么呢?前段时间,36氪旗下的《后浪研究所》对陆川做了一场专访。访谈很长,完整内容就不展开了。主要说说,我从中读出的一个感受。

这就是,

你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必须先把它变成你自己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得亲自把这个事认下。

就拿陆川来说,拍电影缺钱这个问题无解吗?未必。要知道,按照陆川的身价,只要肯接活,接广告,未必赚不到大把的钱。但为什么迟迟不这么干?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清高,就是挑。

但是,再追问一句,为什么挑?你要是有创业经验肯定知道,一个人之所以挑三拣四,主要还是因为,这不是自己的事。借用陆川的话说,过去导演在行业里的角色像代孕,孩子出生之后就跟你没关系了。而陆川的状态发生变化,主要就是从自己投资开始。也就是,自己成立公司,自己掏钱,把《749局》变成了自己的生意。按照韩三平的话说,只有你自己投进去,别人才愿意相信你。

注意,一旦把这件事变成自己的事,人的心态就变了。

比如,以前有人找陆川拍广告,他挑三拣四。把电影变成自己的之后,陆川一年拍了十多个广告,圈里人都说陆川抢钱抢疯了。在广告前后的筹备期,陆川就去跟甲方开会。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坐在那给甲方赔笑,这个事以前作为电影导演是不愿意接受的,但现在这种职业性的赔笑他已经很会了。假如搓背能挣跟广告一样多的钱,他也能去搓一下,可惜没那个技能。

再比如,有朋友劝陆川,说一个电影导演总拍广告,会消耗品牌价值。但是,这是站在旁观视角,一旦你切换到做事的人的视角,看到的就更多是它沉淀下来的价值。比如陆川就说,拍广告锻炼了自己,因为广告的流程化管理很严格。他自己公司的成本管理流程,就是在拍广告的过程中定型的。

再比如,后来他们意识到拍剧更赚钱,就开始接电视剧。借用陆川的话说,剧集这艘船更大,我们必须上这艘船,一定要冲进去,成为这个行业的野蛮人。当时他的公司还提出一个口号,叫开门办厂,服务行业。注意,不是艺术创作,而是服务行业。

你可以感受一下这个状态的变化。在这念一段36氪网友的留言,大概说的是,这事对陆川挺好,他之前的读书人的拧巴孤傲,在这件事里被磨成了胸口的一个勇字。在他这个年纪很重要,是他起飞的铺垫。

但话说回来,其中的道理复杂吗?电影没钱,肯定要去搞钱。拍广告赚钱,当然要去拍广告。但问题是,过去很多人为什么迟迟不行动?不是不懂道理,而是缺少助推。而从陆川的经历里你能明显感受到,

有时候助推这个东西并不深奥。你只要把这件事认下,变成自己的事,行动自然就发生了。

从这个角度看,假如团队里有什么棘手的活儿,突然蹦出个人说,这事我认了,我来。你可能要注意了,这个人没准就是改变整个局面的关键。

除此之外,陆川还讲到了很多别的。比如,凡事多开口,因为很多帮助就像彩票一样,是随机发生的。你张口的次数越多,中奖概率就越高。

比如,陆川为电影找了家英国的特效公司,叫Dneg,给《沙丘》做过特效。显然,这样的团队不便宜。当时正好是2020年,陆川跟这个特效公司都比较闲。大家就每周聊一次电影。注意,这个沟通频率,就导致了一组连锁反应。

首先,给了特效公司信心。本来好多人都觉得《749局》拍不出来了,但因为沟通频繁,特效公司就知道导演一直惦记这个事呢。其次,因为特效公司对这个事有信心,就更愿意加入。因此,聊了一年之后,他们报出的价格就降了一半。最后,基于这个合作和信任,假如你再开口提别的事,成功率就高。陆川就是在沟通了一年后,跟Dneg提出,能不能请他们投点钱。

这就好比,我开了家饭馆,资金不够,想找大厨投点钱。借用陆川的话说,他自己都觉得无耻。但Dneg居然同意了,以减免制作费的方式投资。

再比如,这6年里,陆川最没有头绪的时候,选择去读了个商学院。本来是想在同学中拉点投资,但没成想,这几年很多同学也不易。投资虽然没找着,但陆川通过上学,意识到该怎么做生意,做公司,这对他经营自己的公司很重要。你看,这是不是就像那句话说的,当你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就去读书吧。

说到这,你也许已经发现了,

为什么我们常说躬身入局?这个动作的本质,是完成一次视角上的转换。以前关注局限性,现在关注可能性。以前关注自我感受,现在关注解决问题。以前看到的是一块块挡住去路的石头,现在看到的是石头与石头之间那条可能走得通的路。

就像前面说的,你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就先把它变成你自己的问题。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耐克再次宣布裁员,耐克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全球总部,将裁员740人。这也是耐克之前裁员计划的延续。早在2024年2月,就有消息说,耐克要裁员2%。按照它的总人数83700人算,大概是1600名。

据说这一轮裁员,跟耐克之前的财报有关。根据耐克2024财年第二季度的财报,公司营收是134亿美元。同比上个财年,只增长了1%。而2024财年的第三季度,也就是2023年12月1日到2024年2月29日,耐克的营收压力变得更大。

那么,耐克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前段时间,耐克的CEO约翰·多纳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耐克过去这几年,过度重视DTC,为了自己的商店和网站而排斥批发商,这太过分了。

注意,耐克的CEO提到了一个概念,DTC。这是最近几年最火的商业概念之一。而耐克从使用DTC到反思DTC,算是经历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今天,我们就借着耐克这几年的经历,说说这个DTC。前段时间,自媒体《深响DeepEcho》专门做了分析。

DTC,全称是Direct To Consumer,也就是直接面向消费者。注意,是直接面向消费者。也就是,中间没有渠道商,没有第三方零售,没有电商平台。品牌自己做自己的平台,直接卖自家的东西。比如,SHEIN、小米,还有很多造车新势力,用的都是DTC。

这个模式简单说,就是三个要素的组合,爆品、电商和新媒体营销。

比如小米,先有一个像SU7这样的爆品,再通过互联网营销放大它的热度。这时,大家就会主动来找你,去哪找?你需要有一个自己的电商,比如小米自己的商城。这么一来,用户买东西时的数据也都沉淀在你手里。你就可以拿着这些数据,做迭代升级,做新一轮的爆品,而且整个过程,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乍一看,这好像是个完美模式。耐克前几年也是这么做的。2020年,耐克削减了大量的经销商,自己做了四个App。自己推产品,做营销,研究用户数据。而且头两年直营收入一路增长。直到2024财年,这个增长的势头才放缓。

那么,耐克的DTC模式,哪里出了问题呢?

首先,DTC的进化路径跟传统的中间商模式不一样。传统的中间商模式,是先难后易。一开始争取渠道商很难,但一旦形成合作关系,你就有了特定的渠道,再推产品就不愁卖。比如娃哈哈,之所以有能力推新品,就是因为他们的渠道能力强。而DTC模式正好反过来,一开始红利很大,到后面越来越难。因为DTC模式要求你一直出爆品,一直在用户中保持热度,这就要求企业有很强的营销能力,或者是产品本身性价比很高。像SHEIN和小米,都同时满足这两点。

这就好比,经销商模式,就像无处不在的小饭馆,不管口味如何,总之离得近,你走过路过都难免去一趟。而DTC模式就像市中心的网红集市,又大又繁华,但因为离你家远,除非它一直这么热闹,否则一旦冷清一点,你就不会跑远路专程去一趟。

其次,DTC模式略去了中间商,从中间商那里拿回了成本,但同时,也拿回了风险。我们都知道,做零售,最大的敌人之一,就是库存。不管多厉害的品牌,也可能被高库存拖垮。在经销商模式里,这部分库存风险是由经销商承担的。但在DTC模式下,就需要品牌自己承担。

最后,DTC模式和经销商模式很难同时存在。比如耐克,也尝试过做DTC模式的同时,保留一部分经销商。但问题是,它肯定会把大量的资源向DTC倾斜,毕竟这是自己的门面。这就导致,用户在耐克自己的App上能买到新款,而在经销商的门店里只能买到老款。这么一来,经销商肯定不答应。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逐渐放弃耐克,把重点转向别的品牌,还有的大型经销商干脆做起自己的品牌。这么一来,耐克等于是间接给自己培养了对手。

因此今年,耐克就宣布,要把这个模式改回来,要逐步恢复对于批发业务的关注,把回归批发作为改善公司业绩的重要举措之一。

听到这,你有没有感觉有点似曾相识?没错,有点像今年的阿里巴巴。去年阿里提出了1+6+N的模式,大家分兵作战,各奔前程。但今年,又提出回归淘天业务,集中力量做电商。也是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轮回。

你看,

过去的商业竞争,考验的是谁能先掌握新工具。但现在的商业竞争,考验的是谁能够不被新工具固化,能够敢于放下新工具。这个始终保持变化,不眷恋存量的能力,也许才是最宝贵的。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怎么推动自己的行动?我们讲了陆川的故事。关键不在于方法,而在于站位。假如你想解决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行动的关键,也许是先把这个问题变成自己的问题。视角变了,行动自然就发生了。

第二,耐克为什么回归经销商模式?从中我们能看到,商业竞争中,最重要的不是掌握新工具,而是不被任何一个新工具固化。这个始终保持变化的能力,或许才是最关键的。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