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393|“刘强东的兄弟”与“领导力的真谛”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刘强东再谈兄弟,引发网络热议。第二个是,复旦大学团队,研发出大脑类器官保存新方法。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前段时间,刘强东的一段京东内部发言,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论。简单说,就在5月底,京东召开了内部高管会。这不正好赶上618吗?会议上肯定得提振提振士气,外加给点压力。刘强东当时就说了这么一段话,大概是,你要是业绩很好,可以工作得很轻松,我们照样给你很好的待遇。但是,凡是长期业绩不好,又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有员工享受生活,不想拼搏,我能理解。但我只能说,你不是我们的兄弟,是路人。什么叫路人?你既不是我的朋友,也不是我的兄弟,也不是我的敌人。

有人认为,这话没毛病。你看,假如企业养了一堆闲人,这对勤奋的人来说不是不公平吗?这等于是那部分勤奋的人养了其余那部分闲人。

但是,网上更多的关注焦点,还是在“兄弟”这两个字上。要知道,过去几年,刘强东经常把“兄弟”两个字挂在嘴边。但每次提起,重点好像又都不太一样。网上还有人专门梳理过。

2018年,刘强东说,京东永远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2022年,刘强东说,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兄弟们的努力和坚持,我一直在思考为兄弟们做点什么。2023年,说的是,我不会躺平,也希望兄弟们绝不躺平。到了今年,说的是,凡是业绩长期不好,又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有人说这是因为京东的压力越来越大,当老板就应该抓得严一点。也有人觉得,这个说法变来变去的,难免让人觉得别扭。

这个争论咱们先放一边。我们今天的重点,不是要分析这段话,而是想聊聊这背后的那个更本质的问题,一个人的领导力从哪来?你看,刘强东说的话,本质是什么?是为了重新定义兄弟?当然不是。这是他领导力的一部分,是他管理手段的一部分。

说起领导力,好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个东西太深了。你看,就拿刘强东的兄弟言论来说,短短几年就变了几次。这里面得有多少思前想后?得有多少小心计算?

但是,事实上,假如你也这么想的话,不好意思,我们也许把这个事给想复杂了。

关于领导力的定义有很多,其中让我个人最受启发的观点,来自企业领导力专家,也是咱们得到《领导力》课程的主理人刘澜老师。借用刘澜老师的观点,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领导力,是简单原则在复杂环境下的表现。

这话乍一听有点抽象。举个例子,比如,蚂蚁在沙滩上爬行,爬行轨迹看起来非常复杂。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变幻莫测。但是,这是因为蚂蚁本身有一套很复杂的行动方案吗?并不是,只是因为环境复杂。

首先,蚂蚁大概知道巢穴的位置,它就奔着家的方向走。其次,因为蚂蚁的视线很窄,这是生理局限,它没法提前规划路线,只能盯着眼前,看到障碍物就绕过去。最后,因为沙滩上的障碍物很复杂,蚂蚁在躲避障碍物的过程中,就走出了复杂的轨迹。

换句话说,所谓的复杂轨迹,只是简单原则在复杂环境中的表现而已。

再比如,好多人说小孩子阴晴不定,捉摸不透。但是,孩子的行为模式复杂吗?不就是开心就笑,难过就哭吗?我们无法预判的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他们的遭遇。再比如,很多人说今年的汽车领域变化很快,波谲云诡。其实,大家不就是竞争不激烈的时候卖得贵一点,竞争激烈了就卖便宜点。商业原则不复杂,只是市场情况变复杂了。

同样,

回到领导力,很多看似复杂、看似套路很深的领导力手法,也都是简单原则在复杂环境下的表现。

解领导力的关键,不是去分析那个复杂的环境,而是去把握那个简单的本质。

那么,领导力的本质是什么呢?注意,重点来了。

按照刘澜老师的定义,

谓领导力,就是,动员群众,解决难题。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

首先,动员群众。注意,是动员,不是管理。区别就在于,做管理,需要你有一个合理的身份,比如你是上级任命的领导,是团队的一把手等等。但是,动员就不一样了,任何人都可以做动员。

管理的本质是外部管控,而动员的本质是内部激活。管理是在宏观层面上树立边界,而动员是在微观层面上调动人性。

它意味着你可以不是管理者,也照样可以发挥领导力。

说白了,领导力不等于当领导。

其次,解决难题。注意,必须是难题。这里面有几句潜台词。

一来,

越是难题,越需要领导力

。二来,领导力是以目标为导向,而不是以过程为导向,要的是解决难题这个结果。三来,既然要的是结果,过程就可以有弹性。

你就可以该严的时候严,该松的时候松。假如问题很难,就介入得多一点,假如问题简单,就可以考虑让团队自由发挥。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领导者,有时候一口一个兄弟,但有时候又特别严厉。也许不是因为人变刻薄了,而是因为竞争环境变得严酷了。

好,这个领导力的最高指针就摆在这,动员群众,解决难题。那么,具体到行动,怎么把人动员起来呢?在这里,给你推荐一份来自刘澜老师的领导力十律。不复杂,就十句话。每句话,也都代表着一套行为准则。这十句话很好懂,我在这里大致读一遍。

第一句是,我来。说的是领导力要求你自己在关键时刻得冲在前面。

第二句是,我不知道。说的是必须尊重专业,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第三句是,你觉得呢?说的是领导力不仅是在发射信号,也包含着倾听的部分。

第四句是,我讲个故事。说的是,领导力需要关注同伴的情绪,这需要你在表达上有点技巧。

第五句是,我教你。这是在提醒我们,领导力需要耐心,没人天生就什么都会,该教的时候得教。

第六句是,不要紧。这不难理解,说的是领导力中容错的部分。有容错力的团队更有伸缩的弹性。

第七句是,你或我学到了什么。这说的是一件事的闭环。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它都应该以人的成长为闭环。

第八句是,为什么?这说的是凡事多想一步。要想解决难题,就需要足够深刻的思考。

第九句是,我是谁?第十句是,我该是谁?这两句可以连在一起看,是领导力中自我反思、迭代、升级的部分。也就是,领导力不仅关系到团队管理,更关系到自我成长。

好,关于领导力这个话题,咱们先说到这。假如你还想更深入了解刘澜老师的领导力方法,向你推荐一本刘澜老师今年3月刚刚出版的书,

《领导力就是说对十句话(10周年纪念版)》

,咱们得到就有电子书。以及,还有很多同学都在推荐的,刘澜老师的得到课程,

《领导力30讲》

。这门课讲的不仅是关于领导力的真相,也是关于自我提升的方法。感兴趣的同学建议来看看。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上个月,《细胞报告方法》发布了一项研究,来自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说的是,他们找到了一种能够冷冻保存大脑类器官的技术,这个技术简称MEDY。

注意,大脑类器官,不是大脑本身,而是近似于大脑的局部组织。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大脑中的一小块。简单说,这个研究就相当于,对人类大脑的一小块,实现了冷冻保存。

这个研究看起来好像离我们有点远。但是,其中有这么几个细节,还是值得留意的。

第一,实验里用到了一个词,叫成功冷冻保存。在器官冷冻技术中,对成功的定义,是可以顺利解冻,并且解冻后,依然保留器官原本的功能。

没错,不管是局部的器官冷冻,还是整体的人体冷冻,它最大的技术卡点之一,就在于之后的解冻环节。你就想象,假如一个人被冷冻起来,本来冷冻过程还算顺利,但解冻时,其他器官恢复了,心脏还没恢复,还没有心跳。你觉得这个人还有可能活着吗?

换句话说,

在器官冷冻技术中,最难的不是获得冷冻这个结果,而是确保有一个均匀的冷冻解冻过程。而且一般来说,冷冻的器官越大,结构越复杂,解冻难度就越高。

而这回复旦大学的团队研究的,就是这个完整的冷冻解冻过程。

根据研究人员的观察,这回冷冻的大脑类组织,经过了整整18个月的冷冻,解冻后各项功能都正常,而且组织还能继续完成细胞生长。整个组织的存活时间,有150天。

简单说,这类实验意味着,我们往人脑冷冻方面,又前进了一步。

第二,刚才说的是这个研究的长期目标,而眼下看,它的作用在于,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研究脑部疾病的发病机制。这回实验用的大脑类器官样本,来自一位癫痫病患者。研究人员从这位患者的身上提取出干细胞,然后培育出了这个大脑类器官。而在解冻后,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癫痫相关的病理特征,也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这就意味着,这项冷冻技术,也可以用来保存有病变的新鲜脑组织。这能帮助医疗领域更好地搜集样本,推进研究。

第三,这个研究也从侧面体现出,大脑研究的难度。脑科学的研究,往往需要有特定的时机、特定的样本。就比如这回的研究,是正好有癫痫病患者的干细胞可用。假如没有这个机缘,研究就很难开展。

前段时间,有篇文章在网上流传很广,说的是,地球上被保存下来的脑子比我们想象中要多。这其实是今年3月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辑》上的一个考古学统计。大概说的是,研究人员通过搜集考古记录,发现目前考古学家陆陆续续发现的,保存完好的人脑,已经有4405个,时间最早能追溯到12000年前。这些大脑的保存方式包括,脱水、皂化、冷冻,等等。

但是,注意,

这里说的保存完好,是考古意义上的完好,不是脑科学意义上的完好。这些大脑很难用来做脑科学研究。真正可用于脑科学研究的样本非常稀缺。

比如,19世纪有个美国铁路工人,叫费尼斯·盖吉,在一次意外中被铁棍插穿了脑袋。人是活下来了,但是性情大变。原来挺温和的一个人,受伤之后变得很暴躁。于是,就有人开始研究,是不是盖吉被破坏的脑组织,正好是跟性格有关的部分?这是19世纪的案例,但直到今天,很多脑科学的书里还是会提到。原因之一,就是类似的样本太稀缺了,是无数个巧合,促成了这项研究。

换句话说,

脑科学的很多进展,都需要巨大的机缘。

假如把人体研究,比作走夜路,那么,有的领域手里拿着的,可能是探照灯,能照到很远的地方。但脑科学手里拿着的,可能就是一根忽明忽暗的蜡烛,每一个进展都来之不易。假如你对这些进展感兴趣,在这里,向你推荐王立铭老师最近刚刚上线的《脑科学50讲》。我学习的感受是,这门课在我这种外行人能听得懂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还原了脑科学的深度与复杂。假如你感兴趣,可以听听看。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什么是领导力的本质?借用刘澜老师的观点,领导力的本质是,动员群众,解决难题。我们也借着这个话题,了解了一个思考世界的角度。这就是,很多看似复杂的现象,本质都是简单的逻辑,在复杂环境中的演绎。

第二,大脑冷冻技术有哪些新进展?我们借着复旦大学脑科学团队的成果,说了关于大脑冷冻的技术特征。一来,研究的难点不仅在于冷冻,更在于解冻。二来,脑科学方面的研究不仅需要技术,也依赖时机。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下周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