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388|六一特刊:养育孩子,就是重新养育自己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2024年“六一”儿童节到来。第二个是,中国科研团队公布糖尿病治疗新进展,再生胰岛移植成功。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明天就是6月1日,国际儿童节。一般来说,在这天,有两个话题被提及得最多。

一是如何养育孩子。毕竟,“六一”是孩子的节日。我们肯定要琢磨怎么让孩子变得更好。二是重新养育自己。没错,好多成年人凑“六一”的热闹,就是打着这个重新养育自己的旗号。成年人重新养育自己,也是这两年最热门的心理学话题之一。

但是,假如深究,养育孩子和重新养育自己,这两个话题其实是一件事。没错,这就是咱们今天的标题,养育孩子,就是重新养育自己。

注意,我们可不是说要剥夺孩子自由生长的权利,非要把孩子培养得跟家长一模一样。我们要说的是,

养育孩子的过程,会促使成年人重新思考自己的成长。比如,自己的行为模式是怎么形成的?有哪些地方可能有问题?又该怎么改掉它们?

这些问题都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获得一个更清晰的答案。

这个说法有依据吗?当然有。

咱们先从一个故事说起。前段时间,著名的教育家李希贵校长,在一场家庭教育的主题分享中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个出版社,出了一本新书,畅销得不得了。为什么畅销呢?因为书名起得好,直击好多人的痛点。书的名字叫《如何在30天内改变你的老婆》,英文名,how to change your wife in 30 days。大家一看,这不就是我想解决的问题吗?这本书一个星期就卖出去十几万册。

但是,突然有一天,这本书的作者给出版社打了个电话,说不对劲,你们把书名打错了一个字母。应该是life,不是wife。书名其实是how to change your life in 30 days,《30天改变你的生活》,不是《30天改变你的老婆》。

结果,出版社把书名改过来之后,你猜怎么着?整整一个星期,只卖出去3本。

李希贵校长说,这个故事其实反映了一个心态,每个人都想改变别人,但是没人愿意改变自己。

但问题是,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不是一直有那么句话吗,

孩子不会成为你想要的样子,他只会成为你的样子。很多时候,孩子的成长是从家长的成长开始的。

前两年,李希贵校长还出了一本书,《家庭教育指南》,非常畅销,我身边家里有娃的同事人手一本。先不说具体内容,这本书有一个有趣的设计。随书附赠了一个信封,家长不能拆,必须交给孩子。信封里装的,是一张家长毕业证。孩子可以反过来监督爸妈,只有爸妈的表现合格了,才能把这个证交给他们。

你看,这个设计就是在提醒我们,成长这个事,得全家人一起来。

那么,道理摆在这,具体到方法,应该怎么做呢?在这里,咱们说两个提醒。

第一,我们对孩子的不满,反映的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需求。心理作家丛非从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说的是,所有的关系,都是由需要构成的。不管是跟外人的关系,还是跟孩子的关系。

当你需要他,他却不满足你,而你又执着于从他那里获得满足,这就是一切矛盾关系的根源。因此,处理矛盾的本质,就是处理自己内心的需要。

比如,辅导孩子写诗,写白日依山尽,3个小时过去,孩子只写出了白字上面那一撇。你先别笑,这是真事儿。你可以想象一下家长有多崩溃?恨不得在那一刻觉得,大号算是练废了,不如干脆再生一个,开个小号。

但是,按照丛非从的观点,家长这时可以稍微冷静一下,审视自己的感受。这个崩溃的感觉,其实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几个需求。比如,对安全感的需求。孩子不写作业,家长会为孩子的前途担忧,会产生不安全感。再比如,对自由的需求。因为家长会觉得,孩子要是能好好写作业,自己不就解脱了吗?可以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再比如,对价值感的需求。孩子不写作业,家长会产生挫败感。你就想象,孩子3小时就写出一撇,家长就算在外面再有本事,这一刻他也觉得自己像个大傻子。

按照丛非从的分析,这个需求,其实一共包括五个层面,分别是,

安全感、价值感、自由、亲密和意义。所有人的所有关系方面的烦恼,归根结底都跑不出这五个需求。

这五个需求,就相当于内心的五个支柱。

意识到这点,我们就知道,再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可以这么做。

首先,可以告诉孩子,我生气是因为我的问题,原因不在你身上。你的目标应该是完成你的任务,而不是承担我的情绪。这么一来,孩子也能卸下心理包袱,更好地成长。

其次,可以告诉自己,我生气了,背后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是这五个支柱中的哪一个出了问题?我应该在哪方面多磨炼自己?按照丛非从的话说,

内心需求出问题,不是因为缺少方法,而是缺少底气。而直面这个问题,就是长出底气的开始。说白了,这个问题只要被意识到,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借用教育专家沈祖芸老师的话说,

养育的过程,没有问题,只有成长,当你觉得问题出现的时候,恰恰是成长要发生的时候。

好,这是咱们说的第一个提醒。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能成为家长自我成长的指南针。

第二个提醒是,通过观察孩子的成长,重塑自己的行为模式。也就是,我们有很多小时候就养成的行为模式,但是,我们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些习惯是怎么养成的。而观察孩子的成长,能让我们发现这些习惯背后的成因,进而改变它。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举个例子,比如,有的人总是没理由地缺少安全感,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可能等他有了孩子之后,每天跟孩子一起学习,经常去学校开家长会。这时他才会想起来,原来是因为他小时候在学校总受挫,总挨批评,才养成了这个性格。没错,人有的时候只有回到当初的情景,才能想起相关的事情。

而意识到这点之后,这个人也许就能进一步明白,今天的教育理念比他小时候要先进得多,师资队伍的水平也比当年高得多。造成他不安的因素已经没了,也就更不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孩子。这时,他的安全感水平就会提高。

说白了,

养育孩子,有时就像照镜子。能让人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并且意识到这些经历对自己的影响。进而基于这个认识,做出积极的改变。

好,关于养育孩子与养育自己,咱们先说到这。在这里,借用作家黄淑文的一句话做个总结。说的是,

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每个人都需要学习,需要把自己还原成一颗种子,重新长成自己。

最后,祝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六一”节日快乐。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糖尿病治疗有新进展。本月上旬,澎湃新闻报道,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殷浩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程新教授团队,利用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愈了一名有25年病史的严重糖尿病患者。注意,这也是世界上首个自体再生胰岛移植的成功案例。

具体是怎么回事儿呢?很多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但对于严重的患者来说,这还不足以控制血糖水平。这些患者,最好是通过移植胰岛组织。但是,移植胰岛组织,又面临供体缺乏、分离技术复杂等难题。因此,在体外再生胰岛组织,就成了一个主攻方向。

这回研究人员采用的方法是,把患者自身血液中的干细胞,转变为“种子细胞”,在体外再造胰岛组织,然后移植回体内。

而这项进展的背后,其实是最近这几年,医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

再生医学。也就是,重建功能受损的人体器官或者组织,让它们恢复原本的功能。

咨询公司TechNavio预测,2023年到2028年,全球再生医学市场规模会逐年扩大,年复合增长率为23.31%。

再生医学有很多分支领域。刚才说的干细胞再生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而在这些分支中,还有一个分支进展尤其快,商业化前景也相对清晰。这就是生物再生材料。

今天,我们主要就了解一下生物再生材料。

传统的生物材料,它的技术逻辑,类似于换零件,也就是,身体上哪个零件出问题了,就换上一个人工的,比如人工关节、种牙植体。而生物再生材料,它的技术逻辑,类似于种种子,也就是,把这个材料移植进人体后,能够促进人体组织自身的再生。

前不久,医疗产业研究机构蛋壳研究院发布了一份《2024生物再生材料行业研究报告》,专门研究了生物再生材料的发展现状。里面有这么几个重点。

首先,政策的支持力度在提升。

从政策支持上看,“十三五”开始,国家就设立了“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专项。2022年,国家推出了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2023年年底,已经有不少生物再生材料进入了《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

从投资热度上看,最近三年,国内共有41家生物再生材料企业,完成109笔融资,累计金额22.67亿元。尤其是2023年,有6笔融资达到了亿元级别。

其次,咱们再看产品应用。目前国内已经有173款基于生物再生材料的医疗产品上市。这些产品在三大医疗领域应用最广,分别是,骨科、创伤修复和医美。

第一,骨科。前面说的173款上市产品中,有74款都属于骨科,主要是应用在受损骨头组织的修复再生。这里咱们可以了解两个热门的产品方向。一个是添加了活性因子的骨修复材料,比如骨形态发生蛋白质-2(BMP-2),可以刺激DNA合成和细胞复制,能够缩短骨骼组织的再生时间。另一个是关节软骨修复产品。关节是人体活动最依赖的组织之一,但软骨的自我修复能力很一般。因此,软骨再生材料在临床上有非常迫切的需求,也已经列入了《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第二批重点项目》。

生物再生材料的第二大应用领域是创伤修复。这里的创伤,不光指烧伤、撞伤,也指糖尿病足、静脉性溃疡、压疮等等“疾病型”创伤。传统的创伤修复材料,主要作用是保护创面,而生物再生材料更进一步,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同时还能减少瘢痕,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一共有84款相关产品获批。比如组织工程皮肤,它可以模拟天然皮肤的三层结构,可以治疗烧伤、溃疡等严重的皮肤损伤。再比如硬脑膜补片,治疗的是大脑内部的创伤,颅骨和脑组织之间的那层硬脑膜损伤了,就可以用它修复。

第三个应用领域,医美。过去的医美,主要方法是用材料做物理填充,而再生医美,主要是用材料刺激组织细胞再生。比如,现在流行的“童颜针”,核心成分是左旋聚乳酸,作用是激活成纤维细胞和胶原蛋白产生弹性纤维。再比如,还有一种热门产品“少女针”,作用是刺激胶原蛋白再生。

好,以上就是对生物再生材料的介绍。简单说,

生物材料应用的历史很久,但原来的疗法是机械式的,就像给机器更换零件。而现在的生物再生材料,它的疗法是生命式的,可以促进损坏的人体组织重新生长。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怎么把养育孩子变成一场自我成长?我们可以把养育孩子时遇到的问题,当成自己成长的指针。借用沈祖芸老师的话说,当你觉得问题出现的时候,恰恰是成长要发生的时候。

第二,生物再生材料有哪些应用前景?目前有三个主流的应用方向,分别是,骨骼、创伤和医美。同时,生物再生材料的主要趋势是,把机械式的零件替代,变成更灵活的组织再生。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下周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