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380|中国“河豚之乡”,是怎样练成的?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全国多个沿海城市陆续迎来休渔期。第二个是,进入5月,电商平台开始备战618。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最近,上海、威海、厦门等沿海城市陆续宣布,进入伏季休渔期。伏季休渔期,也叫夏季休渔期。不同的地方,时间段略有差异。像黄海、渤海地区的休渔期从每年5月开始,持续到9月初结束。而南海的休渔期一般是从每年的5月中旬开始,到8月结束。而东海的休渔期通常是从每年的6月初开始,到9月中旬结束。

制定休渔期主要是为了保护海洋资源,对咱们的日常饮食影响倒不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国内水产品总产量7100万吨,比上一年又增长了3.4%,其中养殖产量占比达到81.9%。同时,我国也是世界渔业大国里,首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业的国家,已经连续32年世界第一。假如看人均,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超过48公斤,是世界平均值的2倍。假如看品种,我国水产养殖种类超过300种,涵盖了绝大部分水产类食材。

这个逻辑其实并不复杂。首先,咱们的市场大,需求大。其次,有需求,就有供给。再加上我们纬度丰富的海岸线,无论是海水养殖还是淡水养殖都能搞定。

但是,前段时间,我在《正解局》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中国众多水产养殖基地里,非常特别的一个存在。这就是,河北唐山的曹妃甸。曹妃甸,被称为“中国河豚之乡”。2022年,曹妃甸的河豚养殖面积是1.9万亩,年产量大约是1159吨,产值1.2亿元。同时,这里养殖河豚的产量占到全国的90%以上。无论是养殖面积还是产量,曹妃甸都排在全国第一。

为什么说曹妃甸很特别?前面说过,大多数水产养殖,都是先有需求,再有供给。而曹妃甸养的河豚,在国内一度是没什么需求的。主要是因为,咱们国家一度禁食河豚。首先,河豚这个东西有毒。通常情况下,这个毒素分布在内脏、卵巢、血液、鱼皮、鱼头等部位,尤其内脏毒性最强。据说,河豚毒素的毒性相当于氰化钠的1250倍,0.5毫克就会让人死亡。

比如,香港的作家米哈曾经出版过短篇小说集《昨天喝了河豚汤》。这个书名的灵感,来自松尾芭蕉的俳句,“哎呀,幸好没事!昨天喝了河豚汤。”意思就是,昨天喝了河豚汤,今天还能没事,已经走狗屎运了。再比如,河豚是少数厨师需要专门去考证才能处理的鱼类。坊间还一度有“吃河豚不请客”的说法。

再加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餐厅的河豚加工工艺参差不齐。因此,出于安全考虑,1990年11月,卫生部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就出台了《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其中就明确规定,禁止河豚流入国内市场。

要知道,这个河豚“禁食令”直到2010年,国内的河豚加工逐渐成熟,才被废止。前前后后,国内的河豚市场低迷了20年左右。

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对曹妃甸造成太大的影响。在2018年,曹妃甸就被评为“中国河豚之乡”。没错,河豚经营完全放开没几年,曹妃甸的河豚就做成了头部。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曹妃甸的做法,大概可以分成这么三步。

第一步,是保证自己不下牌桌。也就是,先保住河豚养殖的火种。

在国内需求减少的时间里,曹妃甸开始谋求出海。虽然我国食用河豚的技术还不太成熟,但邻近的日本和韩国,有长期食用河豚的历史。比如,河豚生鱼片,在日本有着“白身鱼刺身之王”的称号。再比如,河豚汤是韩国釜山的特色,而且当地的河豚很贵。于是曹妃甸就凭借低价优势,做起了河豚的出口。

要知道,曹妃甸地处渤海湾,渤海湾是黄河、海河、滦河的入海口 ,大量的淡水和养分涌入渤海。同时,曹妃甸东部的海域,生长着大量的贝类,刚好是河豚最喜欢的食物。

有了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早在1996年9月,曹妃甸就完成了第一笔河豚出口交易订单。直到今天,曹妃甸的河豚出口量也排在全国第一。全国出口的河豚,几乎一半都是来自曹妃甸。

第二步,是改良河豚养殖技术。河豚流通的最大阻力,是它携带的毒性。因此,要想把河豚生意做起来,就要想办法消除这个毒性。

要知道,河豚自身并不产毒,主要是因为吃了一些有毒的藻类和贝类,在体内转化成毒素。于是,曹妃甸从河豚幼苗开始就喂养鱼虾等食物,这就避免了它到处吃那些有毒的东西。

曹妃甸天河水产养殖公司的总经理姜长波,被称为国内养殖河豚“第一人”。在实行禁令期间,姜长波还针对河豚的喂养方式等方面,向农业农村部提交了报告。这个举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后来的禁令解除。

第三步,是在禁令解除后,在国内打开知名度。

2010年,国内河豚“禁食令”被废除之后,曹妃甸在国内还没什么知名度。尤其当时市面上主要流通的是产自南方的暗纹东方鲀。于是曹妃甸就想办法把“河豚”打造成当地的旅游招牌。比如,2015年的10月,拿下了“曹妃甸河豚鱼”的地理标志证明。再比如,把原来的海边养殖场,打造成河豚文化小镇。2019年,曹妃甸的河豚文化小镇还被评为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示范村。

好,关于曹妃甸,咱们先说到这。你看,曹妃甸经历的,从产品出海到打开市场,跟今天很多公司经历的是不是很像?在这个过程中,

关键不在于一步到位,而是一点点地找出路,一点点地改变限制条件。就像曹妃甸所在的地理环境,无数条河流汇集到一起,自然就形成了像海洋一样广阔的市场。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5月,很多电商平台都开启了618预热。而且之前就有人预测,今年的618,可能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年。一方面,是直播电商和平台电商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作为今年618最大的选手之一,阿里巴巴上半年刚刚做完战略调整,要全力聚焦电商业务。而618就是阿里战略调整后的第一次大战。

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年,电商平台上还有一个趋势,工业品电商。这也许会是618的一个新看点。今天,咱们主要就说说这个工业品电商。

工业品电商,就是在电商平台上卖工业品。比如,电闸、叉车、升降机,等等。比如,3月20日,“交个朋友”开了一场“空中的士”直播,卖的是亿航智能的无人驾驶智能飞行器,售价199万元,在那场直播里,飞行器全款成交一台,收到订金的有12台。

目前,淘宝工业品有70多万名活跃卖家和9000多万名买家,年在线交易额超过1200亿元。京东旗下的工业品平台京东工业,有48个品类,共4250万个SKU的工业品,买家包括将近7000个大企业和超过200多万家中小企业。

通过互联网买卖工业品,不算新鲜事。比如,早前的阿里巴巴网站,主要业务就是工业品交易,其他的工业品电商平台也有不少。比如去年刚刚上市的震坤行,做电子元器件供应链的云汉芯城,做工控零部件的工控猫,做实验室产品与配套服务的泰坦科技等等。

看前景,工业品电商潜力不小。2022年,全国的网上零售额是13.79万亿元,渗透率31%。而同一年,工业电商市场的总规模是9500亿元,渗透率只有7.5%。别忘了,咱们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国,而且有75%的互联网普及率。这就意味着,工业品电商也许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按照艾瑞咨询的预测,到2025年,工业品电商的市场规模会增长到1.75万亿元,市场渗透率会增长到13.2%。

听到这,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把工业品放到网上卖吗?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但是,不好意思,假如这么想,咱们可就把这个事想简单了。前段时间,《星海情报局》专门做了分析。

因为工业品有一些独特的特性,电商的加入,会对它产生一些独特的推动作用。

第一,电商解决了传统工业品交易中获客难的问题。传统的交易中,卖家想要和客户搭上线,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比如,大型企业,往往有一套严格的采购体系,一个新的供应商很难打进去。再比如,供需之间,可能存在层层分销,供应商面对的是分销商,而不能直接对接到最终客户。而在电商平台上,因为平台是公开的,品牌和工厂都能直接面对客户,这就能减少交易成本。

第二,电商解决了工业品交易中账期长、回款难的问题。传统的工业品采购,账期往往在半年以上。对于供货方来说是很大的压力。举个例子,为了生产这一批货,供应商花了2000万元成本,那么等待回款期间,为了供应下一批货,你还得有2000万元的现金。在这个资金压力下,中小企业保持生存的难度很大。而电商平台就可以解决这个账期问题,它的交易过程和咱们平常网购很像。比如淘宝的工业品电商,最多半个月就能收到账款。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工业品电商解决了交易中的信息壁垒问题,这给整个行业的升级,带来了可能性。

你看,传统的交易模式中,很多中小企业供应商,做的主要是本地或周边的生意,它们没有能力拓展更大的市场,获得更多的信息。而电商平台的好处,就是把一切信息都透明地呈现了出来,包括产品信息、交易信息、评价信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些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比如,淘宝后台有一个“生意参谋”功能,会每天给店家提供包括爆款产品资料在内的各种信息。再比如,用户使用过产品后给出的评价,能帮助厂家找到改进的方向。再比如,同行看到你的好产品后也会立即跟进,整个品类的品质会不断升级。

换句话说,把工业品交易用电商的逻辑重做一遍,不仅能推动购买和销售行为的升级,还能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比起单打独斗,更有效的方式是协同进化,公开平台的作用之一,就是为这种协同进化创造条件。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曹妃甸是怎么把河豚生意做起来的?一来,曹妃甸本身,有天然的水产养殖资源。二来,当地的河豚养殖业,有较强的创新韧性,在解决小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一个大市场。

第二,工业品电商有哪些优势?它不仅缩短了厂家的回款周期,提升了行业透明度,还为制造商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这也许能够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升级。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