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222|为什么说选城市,就像“二次投胎”?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苏州跻身特大城市一个月,话题热度不减。第二个是,十一过后,骑行运动再次迎来高峰。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就在十一之前,苏州跻身特大城市的新闻上了热搜。简单说,因为统计口径变化,原来苏州工业园区,算是镇中心区,而这回的统计口径里,它变成了城区。而算上这部分人口之后,苏州的城区人口数量,正好将将超过500万。

按照咱们国家的城市规模统计,超过500万,就属于特大城市。而苏州,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国内的第14个特大城市。

这个信息是9月15日发布的,但是今天,已经过了一个月,关于它的讨论依然有很多。而且注意,苏州可不是突然人口变多的,而是早在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时候,它就已经有这么多人。只不过,这回改变了统计口径,原来一部分镇中心区的人口,划到了城区。

说到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你看,从实际的资源层面看,苏州其实没什么变化。仅仅是在名义上成了特大城市。那么,这个名义上的变化,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咱们先说好处。

你只要跻身特大城市,就意味着你进入了一个政策圈。这个政策圈里的所有好消息,都跟你有关。

比如,对苏州来说,成为特大城市,至少意味着这么几个好处。

首先,前段时间中央政治局提出,要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按照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钟辉勇的分析,一旦苏州成为特大城市,就意味着它也被纳入这个政策范围。它也会更积极地推动城中村改造。这就意味着,整个苏州的城市界面会变好。房地产行业会变得更健康,进而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

其次,成为特大城市,意味着你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权重更大。咱们国家的资源配置,一直有两个主要依据。一是行政等级,也就是,看你是直辖市、省会,还是地级市。二是城区常住人口规模。之前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里面就提到,要推动公共资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也就是,你的资源配置,未来将更多地取决于人口规模。比如,教育、医疗、地铁建设,一旦迈过特大城市这个门槛,这些资源的配置规格都会变高。

最后,成为特大城市,意味着你具备了获批国家级都市圈的资格。按照国家发改委去年9月发布的文件,都市圈要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依托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城市逐步培育。不能跨越发展阶段,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推动都市圈建设。换句话说,成为特大城市,你就有了成为都市圈的入场券。

换句话说,

规模就意味着资质,意味着机会。

当然,除了这些好处之外,成为特大城市,对苏州来说也意味着新的挑战。

首先,机场要不要建?毕竟,苏州现在还没有自己的机场。苏州人坐飞机,要么去上海,要么去无锡。而要想承接更多的资源,机场肯定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其次,别人会拿特大城市的标准来评估你,还会拿你跟其他的特大城市对比。但问题是,很多特大城市本身也是省会,比如武汉、南京、济南、长沙、郑州,等等。而苏州在行政等级上,是地级市。跟省会城市同场竞技,压力肯定不小。

换句话说,成为特大城市,总体肯定是个好事。但在机会之外,这也意味着新的挑战。

同时,说到这,也引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这么关心城市的发展?很明显,因为选城市,就是选未来啊。不是一直有那么句话吗?选城市,就相当于二次投胎。

而且在选城市这件事上,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共识,这就是,要无条件地去大城市。城市越大,机会就越多。总之,大了就是好。

但是今天,针对选城市的问题,咱们再补充一个角度。

一个城市未来发展怎么样,除了看规模之外,还可以看一个东西,叫,资源流动的摩擦力。

这就好比一列火车,怎么才能跑得更快?除了动力强之外,它的每个零件、每个齿轮、每个能量传导过程的摩擦力,也是一个关键因素。这个摩擦力越小,它就跑得越快。

同样,

一个城市,它在资源流动上,摩擦力越小,潜力就越大。

比如,为什么沿海城市往往更富有?只是因为交通方便吗?那你怎么解释,现在高铁已经那么四通八达了,为什么很多内陆城市,在经济上还是拼不过沿海城市?前段时间,我在自媒体九边老师那里看到一个解释。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沿海城市,资源流动的摩擦力更小。你看,外面的人和货物想进来,只需要走个水路就行。而水路本身是不用花钱的,你只需要维护好码头和船只就够了。而建高铁,每一段铁路都需要维护。这个维护成本,就相当于资源进出时发生的摩擦力。

再比如,为什么要去大城市?因为很多大公司、大集团,总部就设在大城市。假如一个年轻人在小城市的分公司,那么他的表现,得通过分公司层层上报,中间信息层层损耗,最后能不能被总部看到,都是一个问题。假如直接在大城市的总部,你的每一个表现,就在总部的眼皮子底下,你的价值自然更容易被识别出来。你看,这也是摩擦力小的好处。

再比如,为什么往往民营经济越活跃的地方,经济越发达?因为民营经济在经营方面,往往更灵活。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他不用熬年头,不用论资排辈,只要有本事,马上就能获得重用。说白了,就是向上流动的摩擦力更小。现在很多地方推出的人才政策,包括落户、津贴、购房补贴,本质上就是为了减少人才流通中的摩擦力。

说白了,怎么判断一个城市的发展?除了看它的发动机,比如产业、规模、人才水位,除了这些之外,还可以看它在资源流动方面的摩擦力。

其实,刚才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不外乎是两句话。

第一,城市是最大的人生杠杆之一,选城市,就是选未来。第二,观察一个城市的前景,除了看发动机之外,还可以看它的摩擦力。

假如一个城市在积极建造发动机的同时,还在想方设法把资源流动的摩擦力降下来,那么它就有可能后来居上。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骑行又迎来了一波高峰。毕竟,眼下正是十月,中国的大多数城市,正值秋高气爽。再加上今年开年以来,骑行的热度就一直很高。就拿今年的618来说,天猫的自行车销量,同比增长了200%。

为什么要骑行?前段时间骑行网站美骑网,发布了《2022年中国自行车行业调查报告》,里面提到,大家骑车,主要有这么三个理由,锻炼身体、休闲娱乐和缓解压力。说白了,就跟散步差不多。最近不是流行管散步叫City walk吗,而骑行最近也出了个新叫法,City ride。

同时,为了承接这个趋势,很多机构都推出了相关的举措。比如,小红书已经连续两年发起骑行友好计划,包括为骑行者提供歇脚点等等。再比如,很多品牌都组建了骑行俱乐部。

但是,

一个城市的骑行文化要想快速发展,最大的动力,还是来自于城市规划。

也就是,打造骑行友好城市。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就来看几个骑行友好城市的案例。

先看咱们中国。在骑行圈里一直有一个说法,咱们国内对骑行最友好的城市有两座,一个是上海,一个是成都。这两个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有大量的林荫小路。

比如上海,本身就有大量的弄堂,同时,上海之前还规划了64条永不扩宽的道路,分布在各个区域。这些小路就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布整个城市。再比如,成都,目前已经建成了6500公里的城市绿道,连接着全城1500个公园。同时,成都还规划了4300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在这些设计的带动下,预计到2035年,成都的骑行比例,能占整个交通出行的85%。

说完国内,咱们再看国外。在骑行友好城市建设上,起步比较早的国家,是丹麦跟荷兰。现在的丹麦,70%的人都有自行车,45%的人把自行车当成日常通勤方式。而荷兰的骑行比例比丹麦还高,全国1700万人,有2200万辆自行车。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自行车比人还多的国家。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骑车,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国家,都专门为骑行做了城市规划。

比如,丹麦的很多路口,都加装了一个栏杆,假如你骑到路口等红灯,就不用下车,手扶在上面就行。再比如,丹麦所有的商业建筑,都规划了大量的自行车停车位。再比如,丹麦还专门为骑行者设计了一种绿波道路。也就是,在公路上,加上一个感应器,万一有人在上面骑行,它就能识别出来,并且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你的时速超过20公里,那么绿波道路沿途的红绿灯,都会在不影响他人出行的前提下,自动变绿,让你骑个痛快。

再比如,荷兰,他们还专门推出了一种能挂在自行车后面的购物车,你要是去超市买东西,都不用开车,骑车就够了。同时,除了硬件设计外,荷兰还专门设计了相关的交通规则。比如,给自行车更高的道路权重,在自行车较多的路上,汽车得限速,等等。

当然,除了荷兰和丹麦,其他国家也做过不少类似的尝试。比如挪威,早在1993年,他们就设计出了一种自行车电梯。也就是,在一个大上坡旁边,装上一个传送装置,骑车的人单脚踩在上面,就可以把人传送到坡上,后来这个装置还做过技术升级。但是,因为控制难度比较大,你要是第一次尝试,很可能摔跤。后来这个设计也就没有大规模普及。现在挪威的自行车电梯,已经成了网红景点,经常有人去挑战。

其实,

最近几年,很多地方的城市规划,都出现了一个趋势。这就是,从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

比如,建设更多的绿地,发展公共交通,还有今天说的建造骑行友好城市,都属于建设人本城市的一部分。假如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巨大的设计,按照《设计心理学》的作者,工业设计家唐纳德·诺曼的观点,设计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叫示能,也就是展示功能。说白了,

一个好的设计,就让你看到它的时候,你就知道该怎么使用。城市也一样,假如你到了一座城市,自然而然地就想去跑步,想去骑行,那么这就是城市设计的胜利。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成为特大城市意味着什么,以及怎么从道路设计层面助力骑行。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