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人生有哪两张损益表?

利用,动词,意思是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或者用手段使人或事物为自己获取私利。描述人际关系时,多指贬义。

人们对于“利用”两个字的观感并不好,认为它对应着吃亏,有时候因此而愤愤不平。我对此倒看得比较淡,因为在我进入社会之初,就接受过一种教育:一个人最基本的价值就是利用价值,如果连利用一下的价值都没有,反倒是一种麻烦。

当时我因为职场上的事情去找一位前辈倾诉,他把这句话当作是一种常识告诉我。并且讲了一段让我毕生难忘的话:以你现在的情况而言,就是一个刚工作的大学生。那么,麻烦你告诉我一下,我有什么特别的理由需要在意你,我又有什么特别的理由需要关照你?你能帮助我完成工作吗?不能。你能帮我升职加薪吗?也不能。那你对于我有什么价值,你和别的同事又有什么不同?既然如此,请问其他同事来找你,和你打交道,除了免费利用你一下,无论是帮他们扫地倒水,还是跑腿送文件,难道还会有别的事吗?

接着他又说了一段让我更为震撼的话:你今天来找我,我愿意听你倾诉,还愿意和你唠叨,原因和其他同事完全一样,同样是想要利用你。其中的区别是他们没有我贪婪,目光相对短浅,只是想着利用你帮着端茶送水,在单位大会上放炮,或者是上班的时候聊天帮他们打发时间。而我更看好你的未来,想着将来也许可以大大地利用你一回,所以现在要和你结个善缘,这说明我比他们要贪婪得多,懂得放长线钓大鱼。如果我并不看好你,觉得你没有丝毫价值,那我和你说这些话又是为了什么呢?所以,你应该因为你还值得被利用这一点而感到庆幸。

最后他问我:现在,你还因为自己被人利用而生气吗?在接二连三的震撼之后,我得承认当时我一丝火气都没有了,只觉得头晕目眩,可能是因为他的这番话我从未想过,更没有人以如此简单直白的方式当面告诉我,一下子不能完全消化和接受。

如今距离那番谈话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现在我也承认这是一个常识。早已经不再坚持认为被利用就是吃亏,被免费利用就是吃大亏,更不会认为别人通过我的所得,正是我的所失。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损益表,两种不同的损益测算方式。

一种损益表完全以自己为核心来计算得失,凡是自己付出了努力,就要对应一笔收益,否则就是亏损。很多人都持有这种测算方法,但是如果仔细想一下就会知道,这种算法其实根本不成立。不单是因为收益可以区分为有形或者无形的两种,最关键的问题是它根本错误地理解了一个人的生存状态。依照这种算法,每个人都是一颗孤立的原子,我的所失,必然就是某人的所得,反之亦然。

但是,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模型,在这种模型里没有人是孤立的原子,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和他人建立起某些联系。于是每一个人自身也不是原子,更像是一条通道,一座桥梁,或者是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可以通过它连接到特定的人,达成特定的事。我认为这种模型要更为科学一些,因为没有人能够在这个社会里孤立存在,我们或多或少都要和他人连接在一起,和特定的事以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

所以,按照这种模型来思考的话,一个人的价值并不体现在他能在多大程度上不断占便宜,能利用多少人,而是他自身能建立多少条稳固的连接通道。通道越多,通道越稳定,那么他自身的价值也就越高。通过一个人总是能找到本市最好的心脏病医生,这就是一种很好的价值。通过一个人总是能找到一个生活难题的最佳解决方案,这同样也是一种很好的价值。

那么,作为通道也好,桥梁也罢,还是节点——随便你怎么说,保持稳定和连通性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在另外一张损益表上,并不会把一次利用当作是一次损失。相反的,它不过是无数次验证中的一次,证明你这条通道是有效的。你的个人价值并不体现在单次的得与失里,也不体现在单次的吃亏还是占便宜上,当你连接一次人和人,人和事的同时,你的价值就已经得到了体现和提升。

当年在纸媒兴旺的时代,经常有编辑在临封版前上线来找我,让我帮忙补白,写个800~1000字的文章填补版面。有时候是因为稿件被毙,有时候则是因为作家拖稿。这样的活计一般都要得很急,但极少有编辑会提出愿意加价。当时我完全理解我的位置和功用,那就是他们可以利用我去解决临时缺稿的问题。但我并不在意这一点,天底下能写字的人多了,不缺我这一个。天底下写好文章的人也多了,我未必是最好的那一批。但是他们会拖稿,他们会延迟,而我不会。只要有我在,编辑就不用担心版面开天窗,因此我也有了我存在的价值,一种单纯的利用价值。

所以当时我最多一天需要写接近五篇文章去填补版面,编辑就在线上等着要。于是我赢得了“快手”的称号,同时也增加了许多媒体刊载文章的机会。然后我因为稳定输出的能力,也接到了越来越多的专栏约稿,以至于我在很早就可以靠写作获得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使得我在工作中的心态变得更加平和,保留了更多的自我。那么,这样算下来我是亏了还是赚了呢?应该说和得失盈亏没关系,完全是一个中性的概念,读者、编辑和我,各自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我自己在逐渐成长为一个关键的节点。

我知道很多人本能地厌恶利用,尤其是自己被人利用。但我认为那只是损益表的原因,只需要换一张新的损益表,个人的感受就会完全不同,世界也会开阔很多。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认为自己要做明星,要做中心,那就有一套自己的人生算法。但也有人认为自己去做一条路,一座桥就好,人生最重要的真相就是人活在人群之中,任何增加人际网络关联,或者任何提升人和事情之间连接效率的事情,都值得去做,价值和意义就体现在连接之中,那么他们又会有另外一种人生算法。

如果稍微冷酷一点去想,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合作之情,其中无一不是隐藏着利用的。当然其中有感情的部分,但是可资利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你总得为其他人提供点什么价值。说句不好听的,像我这样的人即便放下万缘,削发出家,等进了寺庙的第一天,估计也会被方丈叫去负责写公众号和讲演稿。否则让我进来干什么呢?就缺我一个人来寺庙里修行么,还是素斋需要多张嘴来消耗?

我猜想道路和桥梁要比收费站快乐,因为收费站总是担心有人冲卡,有人拒绝支付,而道路和桥梁总是高高兴兴的,只要有车辆和行人经过,哪怕并不会为自己多停留一刻,但它们还是会觉得快乐。

人生有哪两张损益表?插图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