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挣钱?

今天我们选择两个话题,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可口可乐发布三季度财报,二是新能源车赛道迎来新玩家。

来看今天的第一条。最近,可口可乐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业绩增长迅猛。三季度总营收为110亿美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为28亿美元,同比增长14%。事实上,可口可乐的业绩只在2020年受到了疫情的短暂冲击,之后强劲复苏。2021年,可口可乐的营收就超过了疫情前的2019年,净利润比2019年增长了9%,净利润率从2019年的24.1%进一步提升为25.4%。2022年前三季度,可口可乐继续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

对此,可口可乐CEO詹鲲杰(James Quincey)表示,可口可乐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外部环境中,“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高度的灵活性。”也有投资机构表示,可口可乐是能够扛过疫情的稳健投资选择。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什么知识。

为什么可口可乐这么能打,能在疫情中强势反弹?其实,你去看可口可乐的百年发展史,会发现,抗周期向来就可口可乐的一大特征,不管经济如何潮起潮落,可口可乐能始终保持高利润,旱涝保收。

一个重要原因是,可口可乐从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商业模式——瓶装授权体系。也就是,可口可乐公司自己不生产和销售可乐,它只生产浓缩糖浆,再把糖浆卖给经过授权的独立瓶装商,由他们将糖浆兑水、灌装成成品销售。可以理解为,可口可乐公司只是这些瓶装厂的原材料供应商,后面的生产、销售由瓶装厂自己负责。

瓶装厂的利润很高,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你能成为可口可乐公司的授权瓶装商,就意味着一夜暴富。比如,艾森豪威尔将军在二战期间把可口可乐列为军需用品,让可口可乐趁机跟随美国大兵全球扩张。战后,可口可乐投桃报李,让艾森豪威尔成为授权瓶装商,可口可乐在南美的所有瓶装厂都归艾森豪威尔父子所有。

那么问题来了:可口可乐公司为什么要给瓶装厂留出高利润?看上去,好像可口可乐亏了,瓶装厂只需要简单进行罐装和销售,就能分走一大块利润。但其实,瓶装授权体系是可口可乐公司能够穿越周期,并且在全球快速扩张的关键。

在瓶装授权体系下,可口可乐能够一直保持轻资产。直到20世纪末,它也仅仅有8座浓缩糖浆厂,为全球几千家授权瓶装厂供货。遇到经济衰退、政治动荡等因素,可口可乐可以很容易地调整它的糖浆产量,主要市场风险由瓶装厂去承接。后来可口可乐干脆连糖浆都不生产了,只向瓶装厂提供无糖浓缩粉,让瓶装厂按照规定比例自己加糖,这样就把国际糖价波动的风险也甩给了瓶装厂。

更重要的是,各地瓶装商是帮助可口可乐快速打开本土市场的利器。由于瓶装厂的高利润,大家都想来抢这个生意,可口可乐每到一个新市场,就会授权当地最有钱有势的人来做瓶装商,比如在日本就找三菱、三井这些大财阀,在印度就找当地的宗教领袖,等等。一方面可以借助他们的资源和影响力快速打开市场,另一方面,一旦当地政府找麻烦,这些瓶装商自然会出面解决,不用可口可乐操心。

你看,之前我们聊起可口可乐,只是说它的营销有多厉害。其实,可能比营销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构建起一个“合作伙伴生态”,从而实现快速扩张。

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国内有一家做复合化肥的公司,叫亿兆生物科技,它利用可口可乐这套打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打开了市场。事情是这样的:亿兆生物科技研发出了一种新型复合肥,能把肥料当中营养成分的释放期从原本的1个月延缓到4个月,能够大大提高农作物对肥料的吸收效率、减少肥料用量,每吨的生产成本也更低。总之,这是一个技术上很先进的产品。

不过,想要单凭产品本身的优势来快速扩张,很难。肥料行业的区域性很强,一家工厂的销售半径通常只有250公里。想要快速扩张,就得在不同的区域大量投资建厂,非常重资产。同时,化肥行业高度分散,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很多本地化肥厂,有自己的本地销售网络。亿兆想要快速扩张,就意味着要和它们正面竞争,这是一场长期且超长战线的硬仗。

这场仗是不是非打不可呢?其实,有更好的解决方式。亿兆用类似可口可乐的瓶装授权体系,把这些大大小小的化肥厂变成自己的授权生产厂。亿兆自己只生产化肥浓缩料,再把浓缩料卖给授权生产厂,由它们加工成成品,通过它们在当地的销售网络进行销售。

稍有不同的是,为了减轻生产厂的现金流压力,亿兆会在产品生产完成后,先以成本价跟生产厂结算一次;等产品实际销售出去之后,销售毛利由工厂拿走75%,亿兆拿25%。

你看,这样一来,亿兆就把这些本地化肥厂,从潜在竞争对手,变成了自己的合作伙伴。站在化肥厂的角度来说,原来自己生产的低端复合肥,产品同质化严重、毛利率低,也没有什么品牌可言;成为亿兆的授权生产厂,有更好的产品和品牌加持,销售更容易、利润更高,还没有现金流压力,它们当然愿意。通过这种方式,亿兆在短短两年内,实现了销量和品牌影响力的快速提升。

有句话叫“功成不必在我”,实现商业成功不是只有“竞争的升级”,也可以是“合作的进化”。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最近,又有两位行业大佬入局造车,推出新能源车品牌。

一位是小牛电动创始人李一男,他的新能源车品牌自游家,10月上旬推出了首款产品自游家NV,起价27.88万元,定位是城市电动SUV。另一位是大众汽车前副总裁,大众史上职位最高的华人苏伟铭。10月30日,他推出新能源车品牌宾理,并公布了首款概念车。宾理的定位是豪华智能,要做电动界的超跑,售价达到百万元级,量产车计划2024年下线。

目前,国内已经有了150多家新能源车企,整个赛道打得火热,还是不断有玩家加入。这说明行业虽卷,但想象空间依然巨大。李一男也表示:“现在入局造车肯定晚了,但并不是入局晚就没有机会。”

那么,新的机会点在哪儿呢?我们之前经常听到一句话,叫“软件定义汽车”,这是指汽车正在从一种机械设备,变成由软件驱动的电子产品;现在又冒出来一个新理念,叫“场景定义汽车”,也就是,不再把汽车看成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独立的生活空间。要从用户使用这个生活空间的不同场景来开发汽车。

比如,自游家主打的是“城市探索出行”,我理解就是近郊露营场景,车里设计了大量储物空间,支持手机无线充电,还能外接冰箱。而宾理强调“健康生活空间”,车内安装了各种传感器,能日常监测用户的健康数据,还能在突发状况下迅速响应,提供医疗帮助。还有著名的“奶爸车”理想ONE,强调的是接送孩子、三代同行等家庭生活场景。

还有人提出,未来汽车的主流场景是“移动的智能客厅”。想想看,客厅有什么特点?它经常是多人同时使用,每个人在各干各的事情,爸爸刷抖音,妈妈上淘宝,娃在打游戏。怎么能让大家互不干扰?有汽车厂商就针对这个场景,打造“个人音频区域”,使用噪声消除技术,给车厢里的每个位置设置一个音频气泡,坐进这个“气泡”里,你只能听到自己设备的声音,而听不到别人的声音。

再比如,一家人长途出行,可能会换着开车,但每个人的开车习惯是不同的,包括驾驶模式、座椅姿态、常用路线,甚至播放列表。未来的驾驶系统,就会用智能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你坐上驾驶座时,车辆就会识别你的身份,并且显示你的个人设置,让你无缝过渡到自己熟悉的模式。

还有,既然是客厅,那我可能希望隔个几年就改改布局,换换风格。车厂可以怎么做?内饰升级比较简单,比如加个屏幕、换个座椅,调整调整颜色什么的,现有的技术完全可行。

外观部分,不管是贴纸、镀膜,还是用新材料,解法都不少,我们在第314期节目中还介绍过一种思路,宝马已经用上了电子墨水技术,能让车身一键变色。软件升级,可以OTA技术,也就是远程无线升级来实现。

这些都好办,最难的是硬件升级。为了让汽车在几年后也不掉队,现在通行的做法是“硬件预埋”,也就是,先把以后可能要用到的硬件装到车上,等技术成熟了再通过OTA解锁它们的功能,比如很多车型的自动驾驶模块就是这么干的。

不过,硬件预埋也是有极限的。车辆研发时的硬件水平可能跟不上电子产品实际的发展速度。特别是,汽车一开十年,而芯片可能每年都要迭代一次,它们之间存在时间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现在的思路是,可以打造一套开放的硬件接口和架构,只要未来的新硬件能符合车辆研发时定下的标准,就能实现替代。目前,极氪汽车正在做这样的尝试,他们设计了一个跟乐高类似的平台,在做硬件设计时留好了标准化的接口,不管未来硬件迭代了几轮,只要标准不变,就还能装到现在的平台上。

总之,未来的汽车,不仅是一个点到点的移动工具,更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第三空间”。我们想要体验的全面智能居家生活,可能会最先在汽车里实现。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最近,一个中层管理者向脱不花提问:“花姐,我是做运营支持的,我的团队每天都要接大量的临时需求,大事小事不断,但拿不出来大成绩,想优化也无从下手。我怎么才能带好我的团队,让大家工作有希望,前进有目标?”

脱不花说,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具体怎么办?你可以以双月为单位,带着团队开好“四个会”:制定会、对齐会、跟进会、复盘会。

首先是“制定会”,你要制定接下来两个月,最重要的3到4个具体目标。这个会,你一定要拉上你的领导来开,让领导知道你的团队目标,在大方向上获得支持。

“对齐会”,是把团队的大目标,拆分成每个成员的小目标。注意啊,你一定要跟每个人都做好确认,否则之后的复盘就会缺少抓手。

“跟进会”,是用团队目标来指导每一步的工作。不要让团队一直处在紧急的状态,需求咱们得接,但是要往自己的目标上靠。你要定期对需求梳理排序,优先完成和部门目标最靠近的任务。这也是对外释放信息:目标之上优先干;目标之外缓缓干,因为我们有更紧急的事儿。

最后是“复盘会”。做一个工作,最重要的是闭环后形成的能力。虽然你接到的任务是零散的、临时的,但你可以把怎么接活、怎么分配、怎么完成形成流程,以不变应万变。这样,你的工作方法就是在优化的。

这样跑完两个周期,相信整个团队会有改观。大家会觉得工作有了主线,你也能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要到年底了,如果你也是管理者,想带团队冲刺,欢迎加入脱不花的管理实战课;如果你是管理预备军,也建议你报名,提前站在管理视角看职场。你在得到App搜索“管理”就能报名,只要9.9元,还赠送25节职场微课文稿,赶快加入吧!

最后还要向你汇报一件大事,今年的年度报告已经开启预售了。香帅、何帆、薄世宁、沈祖芸、孙亚飞五位老师,会继续带来他们在各自领域这一年的调研成果,“双11”期间,五份报告一起拿下立减50元,不要错过。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

附:五大年度报告购买链接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