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精选

端午寻根:一条母亲河的身世

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今天是端午佳节,在这里先祝各位同学节日快乐。

今天的内容来自得到听书。正式开始之前,先做个广告,咱们618的年中促销活动已经正式开始了,现在有五种会员产品可以选择,而且每一种都有优惠,最高可以节省239元,购买入口已经放在了文稿当中,优惠截止到6月20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来查看。

好,咱们回到今天的内容。我们今天要听的书,名字叫做《汉水的身世》。提起中国的母亲河,很多人会想到长江跟黄河。其实,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汉水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那么,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汉水都扮演过怎样的角色呢?接下来咱们就一起听听这本,《汉水的身世》。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介绍的是《汉水的身世》。

汉水,古时也称“沔水”,我们现在叫它汉江。汉水发源于秦岭南麓,源头在陕西省汉中市一带,途经陕西、湖北一路蜿蜒曲折往东南流淌,最终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

汉水并不是一条普通的河流,“汉朝”“汉族”“汉语”的“汉”这个字追根溯源便是来自“汉水”。如果说黄河孕育了居庙堂之高的儒家文明,汉水流域则是道家文明的发源地。正如道家处江湖之远,植根于基层土壤,汉水在中国历史上也始终以弱者形态,低调地滋养着绵长的文明。作为长江的第一大支流,汉水的名号并不算响亮,但这条河流却哺育了上亿中国民众,其中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6000万北方人。在今天,北京市民打开厨房水龙头,70%的自来水是从汉水南水北调而来的;对于天津市民,这个比例更是达到100%。因此,了解汉水的身世,既是在回望中华文明的过去,也是在感受生活的脉搏。

本书作者袁凌是近年来一位声名鹊起的青年作家。他的文字总能融合自然、历史、现实、人文,并通过“行走”的方式把这些元素激活。这本《汉水的身世》是他的最新作品,一经问世,便被很多学者高调地称作自己的年度推荐书。袁凌出生在陕南,汉水发源的地方,后来他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工作,又喝到了家乡的水。汉水就像风筝的线一样,时时扯动着远方游子的心。

于是,从2014年南水北调通水前夕开始,作者回到故乡,用了8年时间,陆续走访了汉水沿线的移民、纤夫、船工、渔夫和沿岸老街的居民。这些人的过往记忆共同构成了全书的五个部分:南水北调的故事、移民的故事、航道变迁的故事、捕鱼的故事,以及水道环保的故事。如果换个角度看,

其实每一条有生命力的河流,往往兼具两类身份,首先是提供水源,这和民众的存活与成长有关;其次是作为渔场和航道,这与民众维持生计、追求更好的生活有关。

下面,我们就分别从汉水的这两种身份入手,一起走近汉水的身世。

今天的汉水为人所关注,多是因为“南水北调”工程。但严格来说,

汉水不只为今天的一亿多人提供饮用水,更是滋养了世世代代中国人。

汉水有非常古老的历史。《尚书》《诗经》就已经把这条河称作“汉水”。秦朝灭亡后,汉水流经的汉中地区崛起了刘邦,最终他一统天下,以汉为国名。常说秦始皇统一全国,其实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到汉代才真正建成。随后衍生出汉族、汉字、汉服,为中华文明抹上了底色。汉代时期的汉水曾经享有很高的地位,与黄河并称,它处于中央王朝直接控制的地带,承担着长安、洛阳两京的漕运。而在以后的历史中,随着王朝东移,长江干流的地位逐次上升,由边缘而中心;黄河不甘寂寞,屡次泛滥。汉水则沉寂了一千多年,直到前些年“南水北调”工程,才再次获得人们的关注。

北方缺水,因此南水北调,汉水被选为水源,是因为它的水量足够大吗?

在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前夕,央视导演前往汉水拍摄专题纪录片,当他看到汉水,第一感觉不是壮美,竟然是“太小了”。汉水流域降雨量不够丰沛,水量比众多长江一级支流贫弱,汉水全流域年均径流量为577亿立方米,相当于湖南境内湘江的3/4,实在担不起“长江第一大支流”的名号。

长江有许多支流,为什么偏偏选择水量不足的汉水承担起南水北调、哺育中国北方的重任呢?

最初汉水确实没被重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相关部门考虑到北方缺水的状况,于是把长江各条主要支流都调研了一遍。考察组先后提出多项宏伟的调水计划,例如把金沙江、大渡河、岷江等西南各条大江串联起来,一路北上穿越秦岭,与黄河上游的洮河连接,随后再开凿多条输水路线,把水引向西北,灌溉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穿越甘肃进入新疆,浇灌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最后跨越天山经乌鲁木齐北上至当时的苏联国境。有人把这一系列的工程称作“万里长河计划”,并写出“开凿长河十万里,万丈高山把头低。古今风沙大戈壁,明日春风遍河西”的诗句。在这气势雄浑的调水蓝图中,汉水的身量实在是不值一提,无论哪条路线,汉水只是作为长江水北上的小小中转站,都没有独立意义。

但站在今天回看,汉水却是那个宏大蓝图中唯一真正经历了开工建设的。早在考察组奔赴天南海北勘探调水路线的1958年,汉水的丹江口水库就已上马建设了。这是由于丹江口建坝是当时最容易启动的,其他的调水路线都需要巨大的工程量。如今,不起眼的汉水丹江口水库已然是南水北调最重要的枢纽之一。

与长江的雄浑和黄河的激越相比,汉水的性格一直都是低调、温良的。这种性格也塑造了流域的历史文化。

如果说黄河流域传承的是入世的儒家文明,那汉水沿岸就是出世的道家世界。

从东汉开始,古代中国的统治中心逐渐远离汉水流域。于是,汉代末年的张鲁政权兴起于汉中,后来当地逐渐流行起对张天师、紫阳真人的信仰,陕南有个紫阳县由此得名;汉水进入湖北后,则有著名的武当山,这是道教信仰的圣地。唐代,汉水中游襄阳出了个著名诗人孟浩然,他曾多年在鹿门山中隐居学道,放弃了儒家正统仕途、追慕老庄归隐之道。孟浩然朴素清越的诗句,正代言了汉水的灵魂。

不过,孟浩然并不是一位天生的隐士。他在古代又被称为“癯者”,“癯”有退隐的意思。但这种退隐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对世间万物的关切,他的感知仍然灵敏,只因为屡试不被重用而无法施展才能做点实事。他想做一番事业,但因无法实现,便不再留恋。于是他接受躬耕保有一份清白,能拿得起也能放得下。与孟浩然相近,汉水同样有一种“无道则隐,有道则现”的风骨。

只是低调与务实,汉水还不足以成为南水北调的优选。汉水柔顺的特征也为它带来另一种品质:清澈。古籍中记载“湘水天下至清”,流淌于湖南的湘江最初是清澈的,汉水的水质与湘江齐名。但湘江流域富含多重金属矿藏,近代工业化导致它失去了原有的品质。低调的汉水,尤其是汉水中上游,成为清澈水源的主要代表。近年来经勘查显示,在中国大江大河的水系之中,汉水的水质最清洁,上中游长期保持着一到二类水的品质,稍加处理就可直接饮用。对比之下,长江干流的水质大体为三类,湘江为三至四类,东线大运河则低至四到劣五类。这也使汉水成了南水北调最为理想的水源地。

不过,“汉水有清澈的品质”这种表达未免有点矫情。陕南安康市环保局水质保护科科长李纪平曾感慨,其实是汉水流域的不发达为它带来了优势。调水之前,汉水中上游各省市始终处于不发达状态。粗略地以国内总产值对照,2008年,汉水流经的安康市GDP为241亿元,汉中市为366亿元;2020年,安康市是1009亿元,汉中市是1590亿元。尽管翻了几番,但仍然不能和陕西关中地区相提并论,连陕北地区最偏远的榆林市,GDP也高出汉中和安康好几倍。与湘江流经的湖南比,汉水中上游也是落后的一方。千百年以来,汉水以弱者的姿态,维系了自身清白的质地,如今清洁的水本身成了最稀缺的资源,汉水在历史中被重新发现了,汉水流域的民众也迎来一次或许可以迎头赶上的机遇。

南水北调对于汉水的影响,不只是它的价值被重新发现,也深刻影响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2014年7月下旬,一位叫徐术堂的湖北潜江退休工程师,来到汉水边担着桶取水吃。徐术堂之前一直在湖北潜江鱼种场工作,他对汉水非常熟悉,但一向宽阔的江面如今竟然萎缩成了小河沟,满河都是来挑水吃的村镇居民。紧靠汉水的潜江人,如今竟然断水了!

这件事情的直接原因是,汉水中游的丹江口水库为给年底的南水北调通水做准备,下闸蓄水。事实上,受“厄尔尼诺”等气候影响,汉水流域水量从1991年开始不断下降,到2005年径流量减少了接近30%,在2014年,也就是预定的南水北调通水时点,更是创下历史新低。当时的汉水流域正是干旱时期,汉水沿岸的城市和农田灌溉争相用水,到达下游的潜江市已所剩无几,俗称“水袋子”的潜江成了瘪袋子,饮用取水口的泵头甚至暴露出了水面。一同告急的城市,还包括襄阳、宜城、荆门、武汉等地,其中宜城一年内全城三次停水,最长一次达到整两天;襄阳市农田遭遇了重大旱情,稻田中裂缝宽得可以插进手掌。直到近些年,汉水水量才有所回升。

而早在南水北调开通的几年前,为了满足汉水沿线民众正常用水,国家就开始为汉水“补血”了。2010年3月,“引江济汉”工程破土,工程线路从长江荆州段引水至汉水,长江水穿越67公里渠道进入它的支流汉水,又最终经由汉口回流,形成一个闭环。尽管其间有大量的用水消耗,但对于汉水下游来说可谓雪中送炭。工程原本定于2014年国庆节完工,不过由于当年夏天干旱,引江济汉工程提前于8月8日应急通水,也算解了徐术堂的家乡潜江等地的燃眉之急。2017年夏天,湖北遭遇特大旱情,引江济汉工程更是让500万亩农田、百万人口受益。

不过,对于从小以汉水为生的徐术堂等人来说,他们依旧无法释然。2014年8月下旬的一天黄昏,潜江沿岸的渔民肖某,在劳累一天后煮水烧茶。这本是放松时刻,他却遗憾地说:“以前我们直接喝江水,味道清甜,不坏肚子。现在喝长江水,要烧开。”对于徐术堂、肖某等汉水下游的居民来说,汉江水,已经不再如从前那样绿色清甜。因为长江的水质低于汉水,尤其是含沙量大,颜色浑,输送途中又经过了污染严重的长湖,注入汉水后,水体变得有些灰蒙。

南水北调工程同时牵连着两项工程,一项是我们刚才讲的“引江济汉”,还有一项便是“南水北调移民”。

1958年丹江口大坝破土动工,之后的十多年里,丹江口所在的十堰地区移民28.7万人。2005年,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正式开工,十堰再次移民18.2万人。除了修建大坝的直接原因外,过去汉水流域在雨水较多的时候会发生洪涝灾害,移民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但对于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来说,离开世代生长的故土,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大部分居民还是习惯老家的生活方式,融入不了新的地方,一些人偷偷回去,导致迁入的移民村就像他们迁出的老家一样荒凉,老家新家都扎不下根来。

移民改变的不只有人和事,还有文化习俗。湖北随州有个叫黑龙口的移民村。村民康国芬家的阁楼上,保存着一个木雕龙头,是从老家韩家洲带下来的。龙头由一块整木雕成,木质很沉,披戴着红绸和胡须一样的穗子。龙头雕工很讲究,有吐出的木舌头、带弹簧装置的伸缩犄角,额头雕刻着王字花纹。

每年端午龙船会,这个精美的龙头就会被立在船头,这是韩家洲人最风光的日子。全镇十几支赛队之中,韩家洲队总是第一。四年一度的全县龙舟赛中,他们也常常夺标。

韩家洲有五条龙舟,龙头各家轮流接送,搬迁这年正好接到康国芬家里。这年端午赛龙舟的仪式最为热闹,远近的人们慕名而来,塞满了一条江,人们心里都明白,这是最后一次真正的热闹了。龙船会结束之后,康国芬不知往谁家送,就留在自家,又在搬迁时把龙头带来了随县凤凰山。

离开了汉水的龙头,没有了用武之地,但在康国芬眼里,老祖宗传下来的龙头,“灵性还在,不能糟践了”。每逢大年初四,康国芬仍旧按照老规矩,将龙头披红挂彩礼送出门,在自家燃香炉炸鞭炮,然后再郑重地将龙头接回来。

作为一条大江,汉水除了提供饮用的水源外,还承载了人们捕鱼和航运的工作。而这两个功能也在近几十年发生了巨大变化。

汉水打渔的历史和它本身一样源远流长。作者曾在陕南的安康市博物馆里看到一种鹅卵石吊坠。鹅卵石的个头像排球一样大,腰部有穿孔,用于系网。让人很震惊,汉水到底孕育过多大的鱼,需要用这么大的渔网捕捞啊。其实这种鹅卵石网坠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出现了,汉水一带发掘出的类似渔网吊坠不下百枚,这说明当时汉水沿线捕鱼已经十分繁盛了。

不过,在传承六七千年之后,汉水的渔业遭遇了中断。十多年前,在汉水捕捞的船上,不再有船头撒网的祥和景象,网具早已鸟枪换炮。即使是最“温柔”的漂流粘网,也有三层网,外层的网眼大,大鱼可钻入,内层收到30毫米以下,三层网层层带刺,连鱼苗也别想逃出去。更可怕的是电动拖网,从水底曳过,大小鱼虾一概捕尽。很多小杂鱼加起来也不到一根手指粗。尽管每年设有禁渔期,但鱼类休养生息的窗口期仍然太短,在这样的捕捞方式面前,很少有鱼类能活过三年,长到足够大。

即使是看起来无伤大雅的垂钓,如今也失去了传统饵钓中的智慧色彩,只剩下赤裸的暴力。有人会使用一种叫霸王钩的钓具,线粗竿长,钩上不放鱼饵,而是连缀几十对大钩。钓鱼时,人们用力将渔线抛进江中,随后铆足力气左右来回扯动,像挥动弓弦一样,让粗长的鱼线在水中纵横绞杀,来往的鱼只要碰到钢钩就会被挂住,被吊起时大多皮开肉绽。

除了过度捕捞和暴力垂钓,鱼类还遭到采沙作业的威胁。采沙过程会造成大量泥沙浊水,不仅严重影响鱼类产卵和鱼苗孵化,同时也破坏了水底地貌,导致鱼类食物减少。采沙对渔民的捕捞也造成很大影响,因为江面变得不再规整,渔民无法正常布网了。安康市渔政监督管理站站长李志升愤懑却又无奈地说,他们的执法常常受到很大阻碍,因为获得采沙权成本高,添置设备投资大,所以挖沙老板为了尽快回本,会与执法人员发生纠纷,甚至拼命。

当一方水土遇到新的生活逻辑,总会引发复杂的纠葛。汉水沿岸的人们曾以优良的水质为傲,但近几十年大量工厂将污水排进了汉水中,汉水的风姿不再。当地政府出资修建污水处理厂,但维护清澈水质的成本很高。

发展经济离不开工厂,工厂多了要处理的污水就很多,地方政府只得建更多污水处理厂。尽管污水处理厂由国家投资80%,但运行费用由地方自筹,常见的办法是在居民水价中加征污水处理费,但这么做不仅会引发居民不满,而且也未必能补上污水处理厂的费用缺口。

随着时间变化的,不只有作为渔场的汉水,还有作为黄金航道的汉水。

汉水的通航史非常久远,这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打开地图,汉水的北部是秦岭,秦岭以北便是关中平原,西周、西汉、隋朝、唐朝的都城都在这里。汉水的南部是大巴山,大巴山以南便是富饶的天府之国。而汉水整体上朝东南流入长江,因此早早就被当作沟通南北的关键航道。

早在西周,周昭王南征时就曾渡汉水,史料记载周昭王下令用民船搭建浮桥,这说明当时的汉水一带已有渡口和专业的船民。到战国末期,楚怀王曾经为商人颁布船运免税通行证,允许商人的船只在汉水上航行。可见当时汉水的商业航运已经比较繁荣。汉唐时期,长安和洛阳作为国家的东西两京,这里人口众多,需要供应大量物资,汉水承担起了这个重任。物资要从南方运到长安,需要先把货物运到汉水上游,然后穿越秦岭。如果物资要运往洛阳,同样先在汉水航运,然后在汉水中游转入支流唐白河,抵达河南南阳北部再由陆路转运至洛阳。很多文学作品中,襄阳城的位置非常重要。这正是因为汉水大动脉的存在。古代运输是“南船北马”水陆联运格局,汉水沿岸的襄阳便发展成南北漕运中心。

即使隋唐开凿京杭大运河后,汉水的地位也没有下降。原因很简单,长安和洛阳距离汉水都不远,能靠得住。尤其在安史之乱时,中东线大运河被叛军阻断,汉水漕运更是成为帝国生命线。直到南宋末期,从南方运到北方的粮食和茶叶,从北方运到南方的盐和明矾,巩固着汉水沿线的繁华。元明清时期,都城迁到北京了,汉水仍然是地区性的水运要道。

汉水航运的繁荣,也使汉水沿线的襄阳、南阳等地也涌现出一批名人,政治家诸葛亮、文学家孟浩然、书法家米芾都是此中俊杰。

以上是一幅历史的远景图,如果把镜头拉近,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依托汉水水运为生的人。汉水边曾经生活着许多常常在鬼门关徘徊的纤夫,他们的谋生手段是用纤绳拉船。

2016年,作者在湖北随州一个移民村前遇到一位83岁的老人,他叫韩正龙。他的胸膛被晒成了古铜色,脚踝患有风湿,这都是长年做纤夫工作造成的。不过,承力最重的部位还是肩部。

或许你跟我一样,以为拉船用的纤绳是粗麻绳,其实汉水边的纤绳是竹篾编制的,一根纤绳要四五根竹篾缠裹编织,比麻绳更结实。一艘船有两条纤绳,长度有200多米,得用一条小船专门装载和布设。竹篾很硌人,不能直接扛肩上,需要先搭包子,也就是用长布层层缠裹在纤绳上,再搭在肩背上。韩正龙老人当年拉纤时,时刻都“要灵醒”,就是要保持警觉,遇到水急上不了滩,船打横了,他们要在瞬间撒开纤绳,否则就会被巨大的张力扯落险滩。

拉纤绳是个集体协作的事情,离不开喊号子。朱汉春是汉水中游旬阳县航运社的老船工,他的父亲当年是远近闻名的喊号子能手。航运社里喊号子的能手被称作“号头”,当年最有名的号头据说姓赵,排行老幺,众人尊称幺爷,镶着一口大金牙。此外还有一位霍三爷,再下来就是朱汉春的父亲,也是百里挑一的能人。

尽管今天我们见不到幺爷和霍三爷,但我们仍然可以听到被作为文化标本的号子。拉纤绳的号子被称作“上水号子”。这种号子高亢急骤,号头会喊“呦——嗬——呀”。“呦——嗬”的尾音很长,替纤夫把气提上来,当唱到“呀”这一声,纤夫也跟着喊“呀”,同时使猛劲往前扑,这时船会向上移一步。这样一次次重复,纤夫听着号子,发力才能统一,号子乱了,船就有翻的风险。

在汉水两侧的滩地上,纤夫伴随着号子声日复一日工作着。在船上,远远望去最引人注意的是拦头,阻拦的“拦”,船头的“头”。他们拿一件长木桨或竹篙站在船头,发现前方有暗礁等危险,眼疾手快撑一竿子,解除危机。听起来,考验拦头的是观察力,不用耗体力。其实,拦头的工作危险系数也很大。

年过80岁的楚建忠年轻时有一次给别人驾船,在船头拿着竹篙当拦头,一篙撑得近了,船开得又急,篙被别到船舷下边,巨大的反弹力把楚建忠甩了出去,落到涡流之中。楚建忠不大会水,幸好涡流把他旋到岸边才躲过一劫。

船上责任最重大的船长,他们在当地有个颇受敬重的称呼,叫“太公”。全船的安危都在太公手里。他们不仅要熟悉航道,而且要凭借精确的手法、灵敏的反应、恰当的力道掌好手中的舵。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船舵是圆形方向盘,太公掌控的船舵位置在船尾,由一根舵把联结水下的舵身。太公利用杠杆原理扳动舵把,舵身就在水下来回摆动,控制船的航向。但在液压装置发明之前,太公只能靠人力扳舵,与水流抗衡,有时甚至会把舵把扳断,人有可能被别下船去。与纤夫的工作比,太公更耗精力;与拦头的工作比,太公又耗体力。全船安危系于一身,因此无愧于“太公”这个称呼。

但随着汉水上出现了大坝,各地的铁路通车,纤夫、拦头和太公这些职业,已经渐渐沉睡在了记忆里。唯独“号子”以文化标本的形态,被保存在博物馆和纪录片里。

这本《汉水的身世》就为你介绍到这里。汉水与我们的民族与语言同名,哺育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朝代,孕育了统一的文化。

作为长江的最大支流,汉水尽管有过辉煌的过往,但它的品格更像一位清贫的君子,含蓄温和。在它滋养下的沿岸民众也是低调的。他们与千年流淌的汉水一同默默地迎接着生活的流转变迁。

作者袁凌吃着汉水长大,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更多的工作机会,乘船沿着汉水离开了家乡。但他心里总觉得有笔账没还完,于是他循着记忆回到熟悉的汉水江畔,8年间走访了上百人,为汉水这一方世界,集补出一部色彩斑斓的传记。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条河,在成都人心里它是锦江,在杭州人心里它是钱塘江。这些河流与汉水一样,它们承载着三个功能,提供生活用水,哺育民众长大;作为捕捞的渔场,维持民众的生计;作为船只的航道,把民众送向远方,追寻更好的生活。

好,以上就是为你介绍的全部内容。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好,内容听完了。

除了这本《汉水的身世》之外,我在文稿当中,还附上了一张端午听书书单,里面都是适合端午节收听的书,你可以点个关注,之后慢慢听。

现在,618会员年中促销活动正在开展中,在得到首页搜索

“会员”

两个字,就能看到会员产品的优惠购买入口,优惠截止到6月20日,推荐你现在加入。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