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383|我的阿勒泰:怎样守护内心的“诗与远方”?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热播剧《我的阿勒泰》收官,带动新疆旅游热。第二个是,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发布新款iPhone颜色预测。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这周末,526,是咱们得到8周岁的生日。先感谢各位同学捧场。今年的526,我们准备了一个主题活动,叫做,不学习,只休息。邀请爱学习的你在这天松弛下来,好好休息。因此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我们也聊一个跟松弛感有关的话题。这就是最近刚刚收官的热播剧,《我的阿勒泰》。从数据上看,《我的阿勒泰》几乎是毫无悬念地,成了今年的第一部剧王。

首先这部剧起点不低,《我的阿勒泰》改编自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我的阿勒泰》。这本书2010年出版,到现在销量近百万册。其间还获得过2017年的中国好书奖,2018年的鲁迅文学奖。

被改编成电视剧后,《我的阿勒泰》也有点未播先火的架势。早在正式在央视一套播出之前,《我的阿勒泰》就入围了今年的戛纳国际电视剧节最佳长剧集竞赛单元,也是史上首部入围这个竞赛单元的华语长篇剧集。注意,这里的长篇,是按照戛纳的丈量方式。按照咱们国内的标准,《我的阿勒泰》其实是一部迷你剧,前前后后一共只有8集。

在5月7日正式播出后,《我的阿勒泰》的第一集,收视率就超过了1.95%,这个数据,几乎与去年的《繁花》和前年的《狂飙》齐平。

被电视剧带火的,还有阿勒泰当地的旅游业。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最北部,与蒙古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接壤。这里的风景按照网友的话说,属于随便截一张图就能当桌面那种。而阿勒泰的最佳旅游时间,是6到8月,电视剧的播出时间,正好踩中了旅游旺季的前期。从携程的数据上看,从《我的阿勒泰》开播到现在,阿勒泰地区的度假订单量,环比增长了370%。根据飞猪的数据,阿勒泰旅游的搜索热度,最近增长了500%。同时,新疆其他地区的旅游订单,也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增长。

《我的阿勒泰》为什么火?咱们先从剧情说起。阿勒泰讲了一个什么事呢?简单说,就是小镇姑娘李文秀,在大城市打拼,但一路不顺。没办法,她就回到了老家,跟开小卖部的母亲一起生活。过程中,又在当地认识了新朋友。假如你没时间看《我的阿勒泰》,我建议你听听周杰伦的《稻香》,描述的是差不多的状态。

那么,

这么简单的情节,为什么能这么受欢迎呢?我搜集了大量的观众留言和剧评,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分别是,松弛、豁达,以及美。

在这里,读几段《我的阿勒泰》里面的台词你感受一下。

比如,主角李文秀问妈妈,我虽然笨手笨脚,但还是个有用的人对不对?妈妈跟她说,啥叫有用?生你下来是为了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吃,它就这样在草原上也很好啊,自由自在的。

再比如,提到怎么面对过去,有句台词是这么说的。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不要总是想让昨天的阴雨淋湿今天的行装。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换句话说,不管遇到什么事,人总是要继续往前走的。

再比如,说到痛苦,有句台词是,痛苦这东西,天生应该用来藏在心底,悲伤天生是要被努力节制的。受到的伤害和欺骗总得去原谅,满不在乎的人不是无情的人。最安静与最孤独的成长,也是能使人踏实、自信、强大、善良的。

再比如,描写去澡堂洗澡,有几句话是这么说的。我这平凡的身子,平凡的四肢,不久后将裹以重重的衣裳,平凡地走在黄昏之中。这平凡的生活,这平凡的平安。

再比如,表达不甘心,有句台词是,干必需的活,赚必需的钱,生活平静繁忙。我知道这平静和这繁忙之中深深忍抑着什么。这样的身体,不是为着疲惫、为着衰老、为着躲藏的啊。

这个写作风格,跟作家李娟的经历有关。李娟1979年出生在新疆,小时候生活在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从小就极爱读书,什么书都读。但在上学这方面,李娟严重偏科。高中的时候,因为成绩原因,再加上家里的经济压力,李娟就半路辍学回家,在当地开了一间半流动的裁缝店和杂货铺。但生意也很一般。其间,李娟还当过推销员,当过流水线小工。

总之,在写作方面,里面几乎没受过任何专业训练,她就这么自己摸索,凭着感觉写,结果反而写出了自己的风格。

借用《文汇报》副刊“笔会”主编周毅的话说,《阿勒泰的角落》美在哪里?就美在她明亮的而非阴暗的底色上。

寂寞的诗多矣,明亮爽朗下的无边的寂寞似乎还没有人写,这就是独创的境界。

但是,说到这,也引出一个问题。你看,我们评价《我的阿勒泰》这部剧,都说它美,说它有诗意。但问题是,这部剧的原著是一部散文啊。这就好比,给你一首李白的诗,好不好?好。但请问,你能把它拍成电视剧吗?不能啊。

回到《我的阿勒泰》,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我的阿勒泰》的原著,一共分成两辑。第一辑叫记忆之中,讲的是李娟在阿勒泰的喀吾图和阿克哈拉村的生活细节。第二辑叫角落之中,讲的是李娟跟随母亲和外婆,一路迁徙流动的所见所闻。包括去大山深处采木耳,在春天的草原上搭帐篷,去参加牧场上的阿肯弹唱会。阿肯,是哈萨克族对民间歌手的称呼。阿肯弹唱会,说白了就是草原上的民间歌会。

这些片段美归美,但问题是,你怎么把它们拍成电视剧。假如按照麦基的标准,这些片段既没有冲突,也没有颠覆,根本就算不上故事。

换句话说,《我的阿勒泰》的影视化,其实伴随着一个挑战,怎么把抽象的诗意,变成具体的情节?

正好前段时间,《新华网》对《我的阿勒泰》的导演滕丛丛做了一场专访。完整的采访过程咱们就不展开了,主要说说其中的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

这就是,

你需要拿出对待电影的心力,去对待一部电视剧。电影和电视剧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电影是用镜头讲故事,电视剧是用台词讲故事。

用行话说,电视剧给得要更直白,更直接,有什么就直接用台词表现出来。这么做的好处是成本低,而且收看门槛也低。你看,在家看电视的时候,大多数人并不是聚精会神,可能是一边吃饭,一边做家务。这时,电视剧传递信息,主要就靠台词。

但问题是,诗意这个东西,不适合用这么直白的表现方式。怎么办?导演就需要采用拍电影的方式。比如,同样表现高兴。电视剧的手法可能就是直接让角色哈哈大笑。而电影可能就会拍雨过天晴,拍微风拂过树叶,通过这些画面让你感受当事人的高兴。这样做的成本更高,对制作水准的考验也更大。

而且更关键的是,你这么做,观众不一定买账。因为大多数观众,对其中的差别只有个朦朦胧胧的感受,很难识别出具体的不同之处。

比如,早年张纪中拍《射雕英雄传》,尽管设备是电视剧的设备,但手法上,几乎通篇都用了电影级的镜头语言。但观众关注的重点全都在李亚鹏的表演和周迅的配音上,极少有人发现其中的设计。因此在之后的几部改编中,你能明显看到张纪中对镜头语言做了简化。这其实是个挺可惜的事。

换句话说,用拍电影的方式拍电视剧,是个难而正确的事,并且有一定的风险。观众不买账,就一切白费。但一旦观众买账,这个电影级的拍摄方式就能让你对其他电视剧形成降维打击。就像去年王家卫的《繁花》一样。

同样,《我的阿勒泰》的选角也遵循着类似的难而正确的标准。借用滕丛丛的话说,她只是挑选最适合的角色,并不在乎流量。要知道,尽管现在看,《我的阿勒泰》的几位主演都红了。但是,在选角时,于适演的《封神》第一部还没有上映,蒋奇明的《漫长的季节》还没有播出。当时导演只是做了她认为正确的选择,只不过,后来这些人突然火了。

你看,这个过程,是不是又一次回答了那个问题。为什么要做那些难而正确的事?一来,

一旦你做一件很难的事,竞争对手就会突然变少。

就像《我的阿勒泰》,迷你剧,散文改编,电影级拍摄,这三个因素同时出现在一部电视剧上,这本身就很罕见。二来,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但一旦这件事做成,你就能远超其他对手。就像李娟在《我的阿勒泰》里说的,我正是这样慢慢地写啊写啊,才成为此刻的自己的。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前几天,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在X,也就是原来的推特上发了个预测,是关于尚未发布的新款iPhone的颜色。按照他的预测,这回的iPhone16,可能有黑、白、绿、粉、蓝等几个颜色。

听到这,有人可能觉得有点小题大做。只是一款手机的颜色,又不是什么年度流行色,犯得上专门预测吗?其实,之所以有人做这些预测,不光是因为苹果的用户多,更是因为,苹果特别擅长用颜色来呼应消费者的情绪。也有很多人把苹果当成颜色的风向标。比如,iPhone5S推出土豪金的那年,恰好赶上咱们国内的消费升级,金色就显得特别搭。

同时,说到这,也引出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在设计中,用好色彩元素呢?正好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叫《色彩:看不见的影响力》,作者是一对夫妻,凯列·法尔曼和肯尼斯·法尔曼,两人也都是设计师。我们接下来就说说,他们在色彩方面的三个有趣的观察。

第一,蓝色使人有力,粉色使人无力。法尔曼做过一个实验,大概过程是,让志愿者双臂发力,同时在他们的面前放上一张纸。结果有一个神奇的发现。假如这张纸是蓝色的,志愿者会觉得双臂更有力量。假如这张纸是粉色的,志愿者会觉得双臂没那么有力气。

法尔曼认为,这可能是粉色影响了内分泌系统,引发了暂时性的肌肉放松。注意,这个放松是暂时的,有效时间大概是30分钟。说白了,在你盯着粉色看的前30分钟,可能会觉得力气变小,但30分钟之后,这种影响就消失了。

第二,红色增进食欲,蓝色抑制食欲。这个结论你以前可能听过,之前黄碧云老师也讲过类似的观察。比如,对减肥的人来说,就可以把食物放在蓝色的盘子里,或者在餐桌上放个蓝色的装饰灯,都能降低食欲。再比如,卖水果时,颜色越红越鲜艳,就越受欢迎。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就不多说了。

第三,棕色和红色代表浓郁,蓝色和黄色代表稀释。有人专门做过实验,找了200名志愿者品尝咖啡。注意,咖啡都是一模一样的,只是杯子的颜色不一样。分别包括,棕色、红色、蓝色和黄色。结果发现,人们普遍觉得,红色和棕色杯子里的咖啡要浓一些,而蓝色和黄色杯子里的咖啡,要明显淡一点。其中,味道最淡的是蓝色。

这也是为什么,洗衣液的包装大都是蓝色。因为蓝色给人的感觉更温和,让人觉得这个洗衣剂成分不会太强烈,不会破坏衣物。

除此之外,法尔曼还提出了很多有趣的结论。比如,原色能让人觉得商品有性价比,紫色能让人觉得成本高,黑色、银色和金色能让人联想到高科技,等等。

你看,过去我们总说,

好的设计一定有清晰的功能指向。从颜色的角度看,这个功能,不仅包括使用功能,也包括情绪功能。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我的阿勒泰》是怎么还原原作的诗意的?关键在于,用电影的手段,来完成电视剧的拍摄。有时候,做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意味着竞争对手反而更少,而且一旦做成,就能获得巨大的优势。

第二,颜色怎样影响情绪?我们说了几组法尔曼的观察。包括,蓝色使人有力,粉色使人无力。红色促进食欲,蓝色降低食欲。棕色代表浓郁,黄色代表稀释。

以及今天提到的两本书《我的阿勒泰》和《色彩》,得到都有电子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下周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