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精选

吴伯凡:转折时刻,幸亏有《道德经》

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今天的内容,来自于一门我们最近刚上线的新课,就是《吴伯凡讲透道德经50讲》。我们都知道,《道德经》可是被称为“万经之首”“智慧之源”,但是要知道,读经典其实也是需要时机的。

按照吴伯凡老师的话说,当你的人生、事业、生活发生转折的时候,当你开始怀疑过往做事方式是否正确的时候,当你开始出现疑惑,发现有些事不能用过往的认知解释的时候,当你希望以“弱者”姿态来影响全局的时候,那么你就到了读《道德经》的时候。

为什么这么说呢?

来,咱们有请吴伯凡老师给你讲一讲。

你好,我是吴伯凡,欢迎来到《吴伯凡讲透道德经》。

相信这个时候,你和我都在问一个相似的问题:在众多的经典当中,我为什么要读《道德经》,而且要听你的解读呢?

这是你的问题,其实也是我的问题:我为什么要解读《道德经》?

应该说,所有的经典都是值得读的,同时所有的经典也都是不值得读的。为什么呢?

这就要说到一个字,叫“契”,契机的契。我们要不要读一本经典,也是需要契机的。这个契机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所处的境况。任何一部经典,哪怕它是极有价值的,它的价值也需要跟我的某种特性契合、符合,它才成为我的经典。

那么,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场景下跟《道德经》是有契机的呢?

现在我很想说一句话:

我这门课是给有问题的你。

不是说你这个人有问题,你的思想有问题,是你内心里头确实有那种如鲠在喉的问题,跟你的生命体验、跟你的经历关系极其密切的问题。当你有那样的问题的时候,《道德经》才是你的《道德经》。

法国学者安德烈·焦尔当在他的《学习的本质》这本书里头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学习是来自于认知上强烈的挫败感和危机感。就像是你去买一件东西,打开钱包以后发现,你的钱包里头的钱不够,这就是一种危机感,一种挫败感。你既有的认知已经完全没办法来理解、解释眼前发生的事,更不知道如何去应对的时候,这才是学习的开始。这种状态就是一种认知的支付危机,或者说是一种认知上的破产感和无措感,也可以把它称为一种认知地震。

这里我给你分享一下历史上两个著名的人物,他们是如何接受老子,接受《道德经》的。他们两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遭遇到了那种强烈的认知地震。

第一个人叫孔子。

据说2500年前,孔子前往洛邑(当时东周的那个首都)去见老子。老子是国家档案馆和图书馆的馆长。孔子是来自于山东的,我们可以说是一个职业学校的老师。他见了老子以后,回到鲁国“三日不语”。

可以想见,老子对孔子在思想上造成了巨大的震撼。因为孔子见老子的时候都年过半百了,他一辈子都是秉承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信念,周游列国,去说服别人接受他的理念。可是他在现实当中遭遇了绵绵无尽的碰壁和追逼,“累累如丧家之犬”。

他遇到的情况不仅是冷遇,而且有些时候是人们对他强烈的排斥,使得他在心理上几乎陷入了一种习惯性失败的那种状态。他就是在这样一种境况下去问道于老子:我到底为什么会是这样?

老子告诉他:你很可能把这个世界看反了,你所思所想、所行所为可能都恰好颠倒了。老子特别地提醒他:你应该像水一样,水虽万折而必东,不管怎么曲折,最后它一定会东流入海,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它又是特别柔软的。

我相信他一定讲到了《道德经》里头的那些话:天下最柔的就是水,但是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当老子把一个他(孔子)已经非常了解的世界的另一面展现出来的时候,孔子就陷入到巨大的震惊当中,所以他三日不语。

我们中国历史上说是有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这里我们不说王阳明,说那半个圣人——曾国藩。

曾国藩是这么一个人,他非常自信。他那个时候的心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己所欲,施于人”。比如说,跟他同朝做官的人,他动不动就要去参人一本;对于下属,动不动就把人拉过来教育一顿。突然,他父亲去世,他又必须回家,三年守制丁忧,这时他没有人可以教育了,每天把他的几个弟弟叫过来,对他们进行各种教导、教训。后来他的几个弟弟就很怕他,找各种理由不在家,然后他把几个弟媳叫过来,进行各种教育教训。他突然意识到这种状况是很不妥的。

这个时候别人介绍说,你应该去一个地方见一个人。然后,他就去了长沙的碧云观,见到了一个道长。

这个道长告诉他:你现在应该读一本书《道德经》,尤其是你要仔细感悟,那里头说的“水德”是什么。什么叫水德?简单地说,就是柔顺。水是随形而化,水没有形状,容器是什么形状,它就是什么形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总是力图去谋求某种优势,而水总是往低处去,水的这个特性恰恰是你缺乏的。

这时候的曾国藩突然感受到了一种认知地震,他终于意识到,真相和正道可能在他看到的、熟悉的世界的背面。这是一次巨大的认知转变,从此以后曾国藩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假如没有这样一场转变,曾国藩可能就不是我们所知道的那个人。可以说,他是经历了一种认知上的重生,从而在立功、立德、立言上达到了三不朽。

最后,我们要回答刚开始的那个问题:我为什么要读《道德经》?

我们读《道德经》,不是因为《道德经》被高度赞誉。很多人在读《道德经》,很多人在讲《道德经》……所有这些都不是理由。《道德经》是一本极其安静的经典,它强调的是那种“致虚极,守静笃”,它是要我们去一个人独自去面对“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作为天地之间的一个终端,去感受世界的真相,去获得来自于宇宙的真实的力量源泉。

我们读它的理由,就是我们的认知出现了危机感、挫败感,甚至是破产感,出现了那种大大小小的认知地震,让你开始怀疑你一贯做事的方式到底对不对。尤其是在环境很好的时候,你很容易把你的成功归结为你的努力。而当这个环境一旦不是那么好的时候,你突然发现你曾经的所为,导致成功的那些想法、做法、办法都不管用的时候,你可能会经受到孔子式的、曾国藩式的那种认知危机感。只有你有这种危机感,你才可能有一种认知上的受体。你没有这个受体,它千遍万遍在你耳边吟诵,你都是听不进去的。

所以我说,这门课是献给“有问题的”你。带着真问题,带着你的人生、你的事业,当然还带着很多读《道德经》时候的困惑和不解,我们一起来解读《道德经》才可能是有成效的。

得到APP的用户当中应该有一些同学是我的老朋友了,因为在得到APP刚刚上线的时候,我就开设了一个专栏叫《伯凡·日知录》,后来又开了叫做《认知方法论》《每周商业评论》等课程。另外一些同学可能比较熟悉我曾经做过的财经脱口秀节目叫《冬吴相对论》《冬吴同学会》。

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本职工作是做商业评论,研究中国商业的现象、案例,偶尔还会做一些商业的咨询。与此同时,我自己一直对哲学、宗教思想有长时间的关注,因为我自己的专业是哲学,研究的方向是东西哲学比较。

在我长时间的关注了商业现象,关注了企业管理的一系列问题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对某些商业现象、组织现象、管理现象用《道德经》的某个概念、某句话进行概括,恰当到让你感觉到激动的程度。后来我在跟做企业的朋友们交流的时候,我也发现用《道德经》的思想语言与他们进行沟通,反而更容易让他们了解正在做的事。

十几年前,我很偶然读到了很有意思的书,叫《如果让亚里士多德来管理一家公司,他会怎么做?》读完这本书,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我是不是可以写一本书《如果让老子来管理一家企业,他会怎么做?》虽然这本书没有写出来,但这个问题带着我又重新去读《道德经》。

这些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读《道德经》的时候,如果有一些感受,就把它记下来,久而久之,这些感悟积累了很多,我做了初步的整理。我发现听起来离你很远的《道德经》,也许就是离你的生活,离你的工作最近的。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我终于把自己对《道德经》的理解整理成一门50讲的课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你听得懂的方式讲清楚《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它跟你的生活,跟你的工作到底有什么真切的关联。

好,现在我就正式邀请你一起加入这门课程,开启道德经的思想和认知之旅。

好,内容听完了。

吴伯凡老师的这门《吴伯凡讲透道德经50讲》,除了帮你搞懂经典本身之外,还会把其中的智慧迁移到今天的组织管理跟个人成长中。

而且特别提醒一句,这门课现在正在上新期,从4月10日到4月28日,这门课立减40元,原价169元,现在只需要129元。

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

“道德经”

就能看到这门课的订阅入口,推荐你现在加入。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