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347|清明节特刊:“死亡咖啡馆”与“临终重建”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英国《卫报》发布临终心声调研。第二个是,国内首家由殡葬公司开办的死亡咖啡馆,在上海落地。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不知道你还有没有印象,去年的清明节,正是GPT最火的时候。当时我们问了GPT一个问题,说的是,假如我想在清明节这天,思考一下生死问题,请问你有什么建议。当时GPT给了三个建议。第一,做好遗嘱。第二,准备一份生前预嘱。注意,这个预嘱跟遗嘱不一样。它针对的是,人在临终时要不要接受某些医疗手段。比如要不要插管,要不要上呼吸机之类。第三个建议是,留下生命回忆。比如,做一份生前回顾,给自己拍一部纪录片,等等。

而今年的清明节,咱们换个角度。不说来自AI的建议,而是说说,关于生死,那些AI不知道的事。什么事AI不知道?很明显,是那些正在发生的,来自具体的人的现实体感。

我们要说一个问题,这就是,当一个人的生命即将走向尽头时,他的内心在想些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比如,我之前在《利维坦》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维特根斯坦传》的作者,叫瑞·蒙克。按说,这应该是最了解维特根斯坦的人之一。按照他的说法,1951年4月28日,维特根斯坦在临终的时候,躺在病床上。当时医生跟维特根斯坦说,有几个他的朋友第二天会过来看他。维特根斯坦可能也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不确定能不能坚持到朋友来。他就留下一句话,说,告诉我的朋友们,我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但是,后来有很多人提出过质疑。因为维特根斯坦这一辈子,大概率算不上幸福,他为什么会在临终前说出这么一句话呢?后来美国史丹森大学的一位哲学家,叫罗纳德·L.霍尔,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按照他的分析,维特根斯坦临终前说的,应该并不是这句。肯定是中间哪出了岔子,把这句话记错了。

再比如,之前有一位作者,丽萨·斯玛特写过一本书,叫《临终之语》,里面记录了181位临终之人,说过的2000多句话。再比如,1921年,美国的人类学家亚瑟·麦克唐纳,曾经发表过一项研究。他的结论是,人在临终时说什么,这个事因职业而异。比如,哲学家的临终所言,经常包含问题、答案和惊叹。而军人的临终所言,经常包含指令与告诫,等等。

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我们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而在这些声音中,最主流的观点之一是,

人在临终时,可能意识模糊。在这个状态下说的话,未必能反映他们的真实想法。

因此,我们也许可以换个角度,不看人们说了什么,而是看他们在最后的日子里,都做了什么。就在前不久,英国的《卫报》做过一组跟踪采访,记录了30位临终之人的状态。这些人大多数身患绝症,很多人在文章发布时已经离开了人世。

那么,这些人在最后的日子里,都做了什么呢?

第一,大多数人,都在努力跟这个世界,建立更多的联系。

没错,可不是自我封闭。正好相反,这组采访中的大多数人,都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去跟周边建立更多的联系。

比如,有个人叫凯特,31岁时被确诊癌症。一开始她总想躲在屋里不见人。但很快,她就换了个状态,开始连续地举办家庭聚会。再比如,这组采访中最年轻的人一个,叫阿曼达,23岁,来自加拿大魁北克,也是身患绝症。阿曼达说自己剩下的所有时间,都会尽量多参加聚会。再比如,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的阿拉贝拉,确诊绝症后,她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就是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坚持出去走走。她认为,只要走出家门,就会获得惊喜。

第二,几乎所有被采访者,都经历了目标的崩塌与重建。

也就是,在得知自己患了绝症后,很多人都产生过自暴自弃的念头,还有人开始酗酒。但很快,他们又都完成了人生目标的重建。

但是,有一点不同,就是这些人的目标,普遍从过去的关注自我成就,转向了关注身边的人。比如,有个人叫埃德蒙森,是个职场精英。过去的目标就是一路升职加薪,成为公司的CEO。但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他就重做了一张时间表。这张时间表不是围绕工作展开的,而是围绕自己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几点到几点跟家人在一起,哪天去跟朋友聚聚之类。

第三,多数人在最后的日子里,都或多或少完成了一些自我突破。

很多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居然在最后的日子里被干成了。

比如,有个美国人叫胡安,56岁,患有渐冻症。本来胡安非常内向,平时连公开发言都费劲。但是,在确诊渐冻症之后,胡安居然开始练习脱口秀。而且还完成了一场演出,还用演出给渐冻症患者筹款。

再比如,还有个人叫詹姆斯,也是渐冻症患者。确诊之后,他开始创作播客。而且还在播客中为更多的人普及渐冻症的相关知识。你看,这也验证了前面说的,人们都更多的,把目标转向了关注他人。

好,关于这个话题,咱们先说到这。按照《卫报》的报道,这些被采访者在最后的日子里,都变得更关注身边的人,更倾向于突破自我。你看,这是不是很像阿图·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别》里说的,

人生永远有无穷无尽的选择,即使生命的尽头也是如此。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有一间上海的咖啡馆很受关注,叫“摆渡人咖啡”。因为开这家咖啡店的既不是咖啡爱好者,也不是餐饮行业的创业者,而是一个叫“摆渡人”的殡葬公司。你看,把“咖啡店”和“殡葬公司”放在一起,是不是有点让人意外。

殡葬公司开的咖啡店,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前段时间,《咖门》专门做了调研。

首先,是这家咖啡店的配置。摆渡人咖啡店除了有一位咖啡师之外,还专门配备了一名疗愈师。而这个疗愈师不是别人,正是殡葬行业的一线人员,其中就有生命策划师、生命礼仪师、生命白事管家等。

其次,这家咖啡店的咖啡只送不卖。假如你想要尝一杯这里的咖啡,需要跟店里的聊愈师分享一件跟生死或者殡葬相关的故事来换,甚至灵异故事也可以。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家殡葬公司开的咖啡店,里面还摆放着寿衣、骨灰盒等殡葬用的物品,很多人虽然好奇,但未必真的会去。他们是怎么把顾客吸引过来的?这就要说到这家咖啡店的定位,“摆渡人咖啡”给自己的定位不是普通的咖啡店,而是“死亡咖啡馆”。

“死亡咖啡馆”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04年,瑞士的社会学家伯纳德·克瑞塔兹(Bernard Crettaz)就提出了这个概念。死亡咖啡馆,是一类讨论死亡的线下活动的统称。也就是,大家聚在一起,讨论生死相关的话题,而且不一定非得喝咖啡,也可以喝茶,或者干点别的。

在2011年,伦敦就开设了全世界第一家“死亡咖啡馆”。2014年,上海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发起了我国第一场“死亡咖啡馆”活动。再比如,北京的“死亡茶舍”,是由一家医院设立,专门用来跟临终患者的家属交谈。

最早开设“死亡咖啡馆”这种活动的,要么是公益组织,要么是医院,唯独没有殡葬公司。这回,摆渡人咖啡算是国内最早做死亡咖啡的殡葬公司之一。他们的主要服务,都是围绕死亡教育展开的。

摆渡人咖啡把门店分成了三个区域,分别是洽谈区、商品展示区和体验区。根据负责人的说法,咖啡店会开设跟“死亡”主题相关的活动。比如,今年的元宵节,他们就组织之前服务过的逝者家属,一起做花灯,探讨跟死亡相关的话题,以及表达对逝者的感受等。再比如,眼下的清明节,咖啡馆也有相应的活动。

再比如,对没有殡葬需求的人,他们准备开展“死亡体验”相关的活动。比如,每周六举办一次主题活动,组织拍遗像、躺进棺木等体验性的活动。

换句话说,死亡咖啡馆,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更轻松地谈论死亡的语境。他们是把原来跟大多数人有距离的死亡教育,放到了一个更常见、更温和的场所里。根据168report去年发布的数据,目前全球临终关怀市场的年度增长率,有10%左右。而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会把用户的需求,不断地推向马斯洛金字塔的更上层。也就是,

过去关心身体是否痛苦,但未来,这个行业将越来越多地倾向于,情绪层面的平稳降落。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英国《卫报》对临终之人的调研。结果显示,多数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非但没有选择放弃,反而更愿意跟周边世界产生更丰富的联系,去挑战一些自己从没做过的事。

第二,殡葬公司为什么要开咖啡馆?这背后体现了一个趋势,从殡葬到临终关怀,人们的需求正在从身体层面,延伸到情绪层面。而死亡咖啡馆,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探讨生死问题的,更温和的语境。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