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334|悦己经济学:演唱会怎样成为“行走的GDP”?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东南亚三国,争抢泰勒·斯威夫特演唱会。第二个是,爽文外卖,热度持续提升。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今年春天,演唱会延续了去年的火爆。这个趋势本身并不新。但是,当你看到有些新闻的时候,还是会吓一跳。

比如,就在上周,东南亚三国抢霉霉的事上了热搜。霉霉,就是歌手泰勒·斯威夫特。东南亚三国,就是泰国、菲律宾和新加坡。

最开始,是泰勒·斯威夫特在新加坡举办演唱会。泰国总理赛塔一看,觉得挺好,也想把霉霉请过来。结果一问才知道,霉霉演唱会团队已经跟新加坡签了协议,新加坡政府每场提供200万到300万美元的补贴。演唱会一共举办6场,加起来就是1000多万。问题就在于,这6场演唱会一办,整个东南亚地区,愿意为霉霉演唱会付费的粉丝,大概率会集中前往新加坡。换句话说,这6场演唱会,至少是把2024年上半年,霉霉在东南亚地区的粉丝钱包,一次性掏空了。之后别人就算再把霉霉请过去,也未必有那么多人去看。

这也是为什么,新加坡连办6场,泰国和菲律宾会着急。按照英国《卫报》的报道,泰国总理赛塔还说过,要是霉霉来泰国,他们愿意提供5亿泰铢,相当于1400万美元的补贴。据说菲律宾对这个事意见更大。根据菲律宾GMA新闻网的报道,有位菲律宾议员,叫乔伊·萨尔塞还说,假如新加坡真的跟霉霉签了独家协议,这可不是好邻居能做出来的事。

听到这,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一场演唱会,闹到要东南亚各国政要出面,至于吗?这主要是因为,演唱会太赚钱了。赚到什么程度?

比如,有一个数据分析机构,叫Question Pro,这家机构的总裁丹·弗利特伍德就说,假如泰勒·斯威夫特是一个经济体,那么她的规模将超过50个小国家。再比如,根据美国旅行协会的测算,2023年霉霉在美国的演唱会,带动的GDP超过100亿美元。堪称是行走的GDP。

再比如,这回的新加坡演唱会,按照业内的估计,可能会给新加坡带来2.6亿到3.7亿美元的收入。就在上周,飞新加坡的机票据说都平均涨价2倍,旅游景点的预订量比平时增加了23倍。

其实,演唱会火爆,这个趋势在国内也很明显。从去年3月开始,演唱会就逐步升温。之后全年火爆,持续到现在。前段时间还看到一个报道,说一位上海的观众,去年看了47场演唱会,花掉了全年收入的五分之一。

今天,借着这个话题,我们也来说说,这一轮演唱会热中,几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前段时间,《经纬创投》发了一篇文章,专门研究了这个话题。

第一个趋势是,跨城观众增加,带来人均消费提升。也就是所谓的,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

据说演唱会跟文旅消费之间,大概存在一个1:4的关系。每100块钱的门票,就会带来大概400块的其他消费。

门票越贵,带动的消费越多。因为大家的心态普遍是,这么贵的票都买了,还不好好享受享受别的。门票越贵,这个心态就越明显。

比如,根据《2023—2024年中国演唱会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有28.3%的人,观看一场演唱会的预算是3000到5000元之间。有一半的人,预算在1000到3000元之间。再比如,去年夏天,周杰伦的海口演唱会,短短4天,给海口带来了9.76亿元的旅游收入,相当于端午假期的三倍,比海口的五一黄金周旅游收入还要高出1亿元。

就在前不久,做票务出行的天巡公司,还发布了一份2024旅游趋势报告。里面就说,今年人们会越来越多地愿意为文化体验而去旅行,包括为了看演出,或者为了打卡影视剧的同款景点。

第二个趋势是,三、四线城市演唱会数量明显增加。根据中国演出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三、四线城市的音乐演出数量明显增加。比如,根据摩登天空的副总裁沈玥的说法,去年是草莓音乐节开拓新城最多的一年。全年20场音乐节,有10场是在新城市举办的,包括泉州、佛山、景德镇等等。再比如,去年4月,浙江温州永嘉县举办了两天的楠溪江ROCKTOWN音乐节,陆陆续续来了两万多人,据说其中60%以上的观众,是从其他城市来的。

其中很多音乐演出,地方政府都在场地和政策上给了支持。换句话说,

地方政府,也在有意识地用演唱会来撬动旅游GDP。

第三,什么样的歌手适合开演唱会?注意,去年演唱会虽然多,可不是场场都赚钱。根据摩登天空副总裁沈玥的说法,去年也许是有史以来音乐节总场次最多,主办方和投资品牌数量最多的一年。但同时也是取消率最高,个案亏损额最高的一年。尤其是2023下半年,供给端的增长已经超过了需求端的增长。

那么,哪些歌手的演唱会人气最高呢?按照过去的设想,名气越大,现场效果越好,越适合开演唱会。但是,你要看好多冷清的演唱会,歌手名气也不小。

比如,汪峰。名气够大吧?而且汪峰的歌特别适合现场听。但是去年,汪峰在洛阳的演唱会就不太顺,据说现场都没坐满。

为什么?你看,汪峰的人设是什么?是摇滚歌手。这是个很酷的人设。你要想保持这个很酷的人设,就需要在平时一直做很酷的事情。比如,当年汪峰从中央音乐学院出来,组建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音乐学院科班出身的摇滚乐队,鲍家街43号。这就是件很酷的事。类似的事情多了,听众的期待就会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特别想去现场见他一面。但问题是,汪峰这几年一直忙着在综艺节目里当评委。传出的最大的新闻是和章子怡离婚。而点评新人和离婚,这两件事在很多人看来并不算酷。这个期待没积累起来,演唱会的热度也不容易上来。

反过来,你再看张学友。直到今年,张学友的演唱会依然是开票秒空。为什么?因为张学友一直在积累期待。比如,你在网上,总能刷到张学友演唱会的视频。今年62岁,开演唱会还是连唱带跳。再比如,张学友的很多歌,就是专门为演唱会写的,比如那首《她来听我的演唱会》。还有那个张学友演唱会上抓逃犯的梗,还有张学友的表情包。总之,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导致他在大众的视野里,几乎没有消失过。

按照和菜头老师的话说,

演唱会的本质,是渴望兑现。你在平时就积累起别人的渴望,演唱会才能像开采石油一样,爆发出来。

好,关于演唱会,咱们先说到这。简单说,演唱会在文旅经济里的重要性,出现了结构性的提升。在这背后,悦己经济,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人们的消费重点,正在从购买商品,转向购买体验。从获得服务,转向获得快乐。从为结果付费,转向为一个愉快的过程付费。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几个月,美团和饿了么上突然出现了一批名字很奇葩的店铺。比如,重生之我在北京卖麻辣烫、穿越之我在新疆炒米粉、无限轮回之我是炒饭盟主。总之,清一色的爽文路数。这类店铺,也被称为爽文外卖。

你再点开看店铺介绍,画风更清奇。比如,重生麻辣烫的介绍是这么说的,上一世我苦学麻辣烫技术,终于成功当天,被小人设计惨死在店中。现在我重生归来,准备开始复仇。来吧,吃上一碗麻辣烫,我给你讲讲我的复仇计划。你再点开菜品,还能选择厨师,同一道菜,可以选温柔善良的吴师傅、学艺精深的张师傅,等等。

总之,在这个外卖页面里,几乎所有能写字的地方,全都被利用上了。

乍一看,你可能觉得这是店主为了博眼球,开玩笑。但事实上,这已经是一类新型的外卖供应链。没错,从店名、菜品名称,到店铺简介,都由总部统一输出。店主需要做的只是复制粘贴。

你感受一下,外卖都已经卷到什么程度了?现在已经不卷口味,不卷成本,开始卷脑洞了。当然,也有人说,这个名字太儿戏,品质未必靠得住。

但是,我们想说的重点,倒不在这个外卖的名字上。而是,这类外卖店反映了一个趋势。这就是,

在一个品质高度趋同的行业里,假如你能为用户提供哪怕是一丁点,能让人产生联想的线索,那么它就能成为巨大的优势。

比如,就拿这个重生外卖来说。你看到,就有可能好奇点进去。假如10个点进去的人,能有一个下单,这个转化率就不低。据说有的店铺,只是因为加了重生这两个字,销量就能比同行高一倍。

这个趋势在别的行业或许也成立。比如,最近两年有款游戏,叫《潜水员戴夫》,在玩家中呼声不低,从销量到评分,都算是遥遥领先。

但是,你要是单看游戏本身,从玩法到画质,都不算特别出挑。这款游戏为什么火?

主要是因为,以前确实有一位叫戴夫的潜水员。起初是1994年,有个20岁的年轻人在潜水的时候遇难,遗骸迟迟没有找到。直到这个叫戴夫的潜水员,在2004年下潜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这具遗骸。他就想办法打捞。结果在打捞过程中发生意外,戴夫也遇难了。但没成想,戴夫遇难后的第三天,他的尸体居然跟那具年轻人的尸体,一起浮上了海面。你看,这个故事是不是很传奇?

而《潜水员戴夫》,正好讲的也是一个叫戴夫的潜水员的故事,也有打捞物品的环节。

但是,这件事最大的反转在于,游戏的制作方,从来没有说过这款游戏的原型就是戴夫。按照设计团队自己的说法,他们只是觉得戴夫的故事很感人,为了致敬,就给这个游戏取名叫《潜水员戴夫》。没错,只有这个名字是刻意设计的。但是,就因为有了这么一个抓手,玩家就开始自发地往里面填充想象。比如,玩家会主动找游戏里的设计,认为这是对戴夫致敬的伏笔。对于这些事,游戏设计方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而这款游戏,就在玩家的想象中,热度越来越高。

你看,不管是重生外卖,还是《潜水员戴夫》,它们都反映了同一个真相。这就是,

在一个高度同质化的市场里,只要你的产品能提供一点可供联想的线索,那么大家就会自发地往这个产品里填充越来越多的故事,填充越来越多的意义。

久而久之,优势自然就积累出来了。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演唱会带动消费的逻辑。一来,是因为跨城观众越来越多。二来,是因为体验经济的流行,人们正在越来越多地愿意为体验买单。

第二,爽文外卖的热度从哪来?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可供联想的线索。

其实,这两个话题,说的都是一件事,这就是,悦己经济的崛起。你看,看演唱会,是为了让自己高兴。同样,点爽文外卖,也只是因为跟别的外卖比起来,点这个外卖能让我稍微高兴一点点,觉得更有意思一点点。在一个高度同质化的市场里,哪怕是一点点多出来的悦己体验,都可能成为巨大的优势。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1. 演唱会带动消费的逻辑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