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285|2024,保持乐观的三个理由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全国多地升温,结束极寒天气。第二个是,《2023中国代际圈层洞察报告》发布。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最近,全国很多地方迎来了一轮升温,这轮寒潮终于有了落幕的迹象。前段时间冷到什么程度?网上有个调查,叫,看看你的城市在冰箱哪一层?结果发现,全国超过20个省,都在冰箱的冷冻层,也就是0摄氏度以下。

但是,我们要说的重点,倒不是天气,而是开年,想拿升温这个事讨个好口彩。也许过去一年你面对过很多挑战,但无论如何,都希望你今年春暖花开。

我也知道,咱们得到同学都喜欢一个词,叫理性乐观派。

乐观这个事不能盲目,咱得有点扎实的逻辑。

正好前段时间,有一篇文章在朋友圈很刷屏,来自经纬中国的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本来讲的是张颖自己在2023年做投资的思考。但是从中,你能明显读出一个乐观的总基调。

要知道,资本对趋势,一向是很敏感的。那么,这个乐观从何而来呢?在张颖的这份发言里,有这么三个关键洞察。

第一个洞察是,市场正在进入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时代。就像巴菲特说的,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说白了,现在做事的门槛变高了。比如,这两年你很少见到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以前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只要你能保持规模增长,即使亏损也能上市,但现在不行了。再比如,A股也提高了IPO的标准,限制了一些行业。但是,这都不意味着机会消失了。只是市场变得更谨慎了。

缺乏生命力的企业熬不到下一轮,但是,假如你足够好,就会比以前更受追捧。

第二个洞察是,我们正处在第三次发展浪潮中。按照张颖的观点,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是土地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改变,我们脱离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这释放了咱们中国的第一波潜能。第二次浪潮是世界工厂和房地产。从2001年加入WTO开始,我们的商品就快速覆盖全世界,中国也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第三次浪潮,就是现在,它包括两个关键部分。一是能源结构转型,二是智能制造。

而咱们中国,在这两方面都非常有竞争力。就拿能源结构转型来说。咱们有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新能源汽车普及,就推动了动力电池发展,动力电池又拉动了储能,储能又带动了光伏和风电。你看,这个

巨大的市场规模,其实不仅仅关系到消费数据,它也是技术进步的关键推手。

第三个洞察是,举国体制的力量要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在今天说的几件事里,我觉得这个最有启发。过去谈到举国体制,很多想到的,往往是决心,是魄力,是劲儿往一处使。但事实上,除了前面这些,

举国体制还有另一层重要的价值。这就是,它把科技创新,从一场闭卷考试,变成了开卷考试。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给你讲个故事。前段时间,我在自媒体《远方青木》那看到一个事,是关于航母上的一个部件,叫航母阻拦索。

航母阻拦索,就是一根特别强韧的绳索。在军迷中一直流传一个说法,没有这个绳索,航母的威力,原地减一半。你看,航母的战斗力从哪来?因为它能搭载战斗机。但问题是,战斗机的重量可不轻,降落时就需要一条长长的跑道来减速,而航母的跑道不够长,怎么办?这就需要一根韧性极强的绳索,在飞机降落滑行的时候勒住它。没错,航母阻拦索就是干这个用的。

这个阻拦索对制造工艺要求极高。过去全世界只有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国家能造。别人想用,得花大价钱买。比如当年美国卖阻拦索,300万美元一根。你可能会说,这个价格放在航母上也不算贵啊。没错,单根是不贵。但你架不住这是个消耗品。每使用100次,就得更换一根。你要是一天起降个100次,一根阻拦索也就能用一天。按照一艘航母装4个阻拦索算,一天就是1200万美元。

而且阻拦索这个东西,除非不出事,出事就是大事。比如,据说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航母,在一次演习的时候,阻拦索断裂,一架战机没刹住,直接冲到海里。再比如,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号,曾经阻拦索断裂,像一根巨大的钢鞭横扫整个甲板,导致很多人下半身终身残疾。

你看,这个阻拦索既然这么重要,咱们肯定不能让别人卡着,得自己攻克啊。于是,举国体制启动了。当时,中国购买拆解了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航母,找到了一截断裂的阻拦索,并且通过测试,确定了阻拦索的性能参数。

紧接着,相关部门召集了全国上下的缆绳制造公司,公布了航母阻拦索的技术参数。说白了,命题确定了,解题思路也公开了,大家赶紧干起来吧。

但是,没成想,当这个技术参数下发到河北的一个索具公司,叫巨力索具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他们的技术人员越看这个参数越眼熟。因为他们之前做过一款产品,跟这个阻拦索的参数几乎一样,而且这个东西在仓库里,还有几千根存货。

而且更神奇的是,后来技术人员一测试,发现这个东西,居然真符合航母阻拦索的参数。后来查了半天才知道,美国军方的采购层层分包,最后一层承包商在全世界考察的时候,就发现巨力索具的某些产品,在参数上接近航母阻拦索,于是就请他们批量生产。但是,整个采购有一部分内容是保密的,巨力自己都不知道生产的绳索是干什么用的。直到他们看到航母阻拦索的技术参数。

后来的事,不说你也能猜到。这个技术卡点,早就不存在了。

注意,讲这个故事,不是要说阻拦索这个东西本身,而是你能从中看到,举国体制的威力。举国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把科技研发,变成一场由全社会一起参与的开卷考试。

很多问题,我们不是没有答案,而是不知道答案就在自己手里。现在,

把问题、解题步骤、行动思路,全都公开之后,现存的答案马上就能匹配到相应的问题。而那些还没有答案的问题,也能被更快解决。

好,回到今天的技术创新。借用张颖的说法,技术创新从来没有唯一的方式,关键看,你在技术曲线上所处的位置。假如是陌生领域的技术前沿,你可以试错,可以发散。但是,假如这项创新已经确定了路径,那么,举国体制与科研攻关,是最好的解法。

其实,前面说了这么多,无非是三句话。

第一,机会不是变少了,而是不再平均了。只要本领过硬,向你聚拢的资源比以前更多。第二,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也在为技术演化提供驱动力。第三,在科研方面,举国体制的力量,要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前段时间,《新周刊》联合巨量算数发布了一份报告,叫《2023中国代际圈层洞察报告》。本来,岁末年初就是报告扎堆的时候,而且关于代际圈层的研究也不少。但是,这份报告里有一个地方还是挺有意思的。这就是,他们划分代际的方式。

过去划分代际,要么是用西方的XYZ那一套,要么是以10年为界,说什么70、80、90后。但问题是,这个划分其实非常粗糙。比如,1989年出生的人,你觉得他是更像1981年出生的“80后”,还是更像1991年出生的“90后”?没错,

真正决定代际的,不是年代本身,而是这代人生活在什么样的技术基础之上,经历过什么事。

而这回,《新周刊》的报告,用的就是这个分类方式。按照技术基础跟社会文化,把中国人分成了5个代际。

第一个,叫炽红世代,说的是1949—1959年出生的人,总数大约有1.1亿多,占总人口的7.8%左右。像三农学者温铁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都属于这个世代。这代人的青春,伴随着上山下乡,生活资源紧张,因此他们从小就懂得抱团。而现在,在所有世代中,炽红世代在社交方面也是最活跃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爷爷奶奶辈的人,互相很容易聊得到一起去。在年轻人里,就没这个效果。

第二个,叫藏青世代,指的是1960—1974年出生的人。这代人里有相当一部分,在婚育方面受父母影响,对相亲接受度最高,大多都没有恐婚情绪。同时,他们平时也喜欢在短视频和直播中消费。说白了,在直播带货,以及未来的银发经济,乃至老年婚恋方面,藏青世代都是贡献增长的中坚力量。同时,按照这回《新周刊》报告里的说法,藏青世代里,有38%的人,属于小金矿矿长。说白了,就是有钱、有时间,更有花钱的意愿。

第三个,叫海蓝世代,说的是1975—1990年出生,也就是现在34—49岁的社会中坚群体。总数大概有3.4亿多,占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23.9%)。这代人里,有相当一部分,有极强的职场责任感。按照《新周刊》的报告,每6个海蓝世代里,就有一个堪称是职场永动机。不是在工作,就是前往工作的路上,而且女性的比例比男性多。同时,在消费行为上,海蓝世代也是最理性的。你要想打动他们,必须得拿出点有性价比的产品。

第四个,叫灿金世代,说的是1991—1999年出生的人,也就是“90后”。这群人大概有3.2亿多,约占总人口的22.7%。灿金世代的特点是自信,他们的成长,正好赶上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同时,因为从小接触互联网,他们的表达欲更强烈。

第五个,叫淡紫世代,他们是2000—2006年间出生的“00后”。这个群体大概有1.5亿多,约占总人口的10.8%。这代人的成长里有两组清晰的记忆。一是咱们中国的全面发展,比如,我们在通信跟航天领域进展都很快。二是贸易摩擦等压力因素。这就导致,他们既有上一代人的冲劲儿,同时在很多方面,又多了一份小心谨慎。

好,五个代际说完了。你要说这个划分百分百准确,也未必。毕竟,用一句话概括几亿人,这事本身就难度很大。但是,从中你能看到一个思考代际的思路。这就是,

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其实都是一套解决方案,解决的是他那个时代里,他在生活中面对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怎么了解一个人?不是看这个人本身,而是看他都面对过哪些挑战。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我们说了三个保持乐观的理由。这些理由可以概括成一句话,这就是,我们手里拥有的答案,可能比想象中更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它、抓住它、激活它。

第二,划分代际的新方法。从中我们能看到,怎样了解一个人?不是看这个人本身,而是找到他所面对的挑战。每个人的行为模式,都是一套被挑战塑造的解决方案。

《2023中国代际圈层洞察报告》,来自巨量算数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下周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