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231|风投行业25年:怎么判断一个人的发展前景?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2023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在上海举办。第二个是,第二届深港澳青少年设计创意大赛,在深圳举办启动仪式。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10月中旬,第23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在上海举办。这也是1998年风投进入中国之后的第25年。那么,这个行业发展得怎么样呢?根据论坛当天发布的《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年度报告(2023)》,去年,我国风险投资基金数量和规模都在增长,但是,增速略有下降。截止到2022年底,中国风投存续基金数量大概是1.94万只,存续规模大概2.9万亿。

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重点,倒不是这些风投基金本身。而是想借着风投进入中国25年的时候,说说这个行业特别重要的一个方法论。这就是,投资人,到底是怎么评估创业者的?毕竟,我们都听过那么一句话,

风险投资,首先是看人,其次才是看事。

就在上周,得到的CEO脱不花老师给我推荐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徐小平退后一步,方爱之向前一步》。里面就讲了过去十几年,著名的真格基金,在看人这件事上,所做的方法论的迭代。

说到真格基金,必须得特别提一句,真格基金的创始人徐小平老师,人家不仅是江湖上的成名前辈,跟你我之间,还有一层关系。没错,徐小平老师,也是咱们得到用户。在这里,感慨一下咱们得到同学里高人云集,也向徐小平老师这样的终身学习者做个致敬。

好,回到主题,真格基金,是怎么选人的呢?

按照过去的设想,这事得基于经验,你看的人越多,就越会看人。没错,过去真格基金确实是这么做的。你可以把真格基金,当成一个由一群投资者组成的平台。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不同的经历。而这些经历,就是他们在选人时最重要的参照。

比如,创始合伙人方爱之,有斯坦福的背景,她就可以专盯斯坦福出来的创业者。比如小红书,在其他风投基金看来,属于消费项目。但是在真格看来,小红书的两位创始人,毛文超和瞿芳,都是斯坦福出来的,这就是属于斯坦福项目,在方爱之的射程内。

再比如,真格的投资人们,互相之间的分工,不仅按照行业划分,也按照人群划分。有人盯北大清华出来的创业者,有人盯互联网走出的创业者。而这个划分依据,主要还是投资人自己的经历。

再比如,徐小平老师早年是新东方出身,跟俞敏洪和王强,三人一起作为创始人团队。按照徐小平老师的说法,三个人一起创业是最好的,一个人太孤独,两个人容易闹矛盾,三个人才是铁三角。这也是为什么他更青睐三人配置的创始人团队。

这是真格基金评估人的1.0阶段。简单说,就是人盯人。也就是,我的经验和履历,让我对某个群体的人有特别敏锐的体感。这个体感就是我选人的重要参照。

这套系统的本质,是一套特别敏锐的经验系统。注意,是经验系统。它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还是人的经验和直觉。这就意味着,一旦某个事跳脱出了过去的经验,这个雷达可能就会失灵。

比如,对真格基金来说,这套系统就在2018年的时候被上了一课。当时正好拼多多在纳斯达克上市。但是,真格基金居然没投拼多多。

这件事对他们的打击有多大?说个细节你感受一下。据说当时方爱之当时正准备去意大利休假,看到这个新闻之后,马上取消了行程。按照她自己的话说,这种错过是徐小平老师很难接受的,她感觉她要被解雇了。而徐小平本人,据说更是焦虑得不得了。

回到这件事本身,真格为什么会错过拼多多?这主要是因为,真格过去主要从新创业者与留学生中选人。当年中国的创投圈,有一个现象,叫copy to China。也就是,很多创业项目,从技术到团队,都是把美国模式复制到中国。但问题是,随着后来中美模式分野,copy to China这套机制开始失灵。比如,过去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更受青睐,但现在,像拼多多黄征这样的连续创业者,在本土的优势变得越来越明显。但问题是,这类人之前不在真格的经验系统之内。

换句话说,这不是某个事情没办好,而是你的整个系统出了问题。怎么办?很明显,

既然系统出问题,你就要升级整个系统。怎么升级?你得在模糊的直觉系统之外,加入一套量化的数据系统。

而这个对人的量化研究,就是真格看人方法论的2.0版本。这个2.0版本,包括这么两组关键方法。

第一,把创业者分成四象限,也就是四类。分别是,小天才,也就是年轻创业者。老司机,也就是连续创业者。操盘手,也就是大企业高管出身者。以及科学家,也就是从事科技研究工作出身者。

同时,这四类人,各自都有不同的评估要点。

比如,什么叫小天才?假如一个人能让别人忽略他的年龄,只关注他的才能,当你形容这个人时,不用把年龄作为限定,他就是天才。比如,莫扎特,16岁时在宫廷当首席乐师。宫廷看重他,不是因为他16岁,而是因为他是当时最好的乐手。按照真格基金的观察,在技术创新阶段,这类小天才的创业者,比较有优势。

再比如,关于操盘手,也就是企业高管。不能看这个人履历有多光鲜,借用真格基金的说法,要警惕阳澄湖大闸蟹。也就是,这个螃蟹只是在湖里洗了一圈就扣上了阳澄湖的名号。

一个高管到底是不是操盘手,得看他有没有做过关键决策。

就好比现在有两个当过高管的人站在你面前,张三是公司里的风云人物,最受老板器重。而李四呢,身处边缘部门。请问,假如你是投资人,会优先考虑谁?答案是,身处边缘业务的李四,而不是头号红人张三。因为最受器重的高管,往往都是执行者,他们在执行老板的意愿。这些人最擅长的是执行和协调。往往是身处边缘业务的人,老板顾不上。这就导致他们要经常自己做决策,这个状态更接近创业者。

再比如,关于老司机,也就是连续创业者。要知道,连续创业,还隐含着一层潜台词,他也有可能是连续失败啊。那么,

你怎么判断一个连续创业者值不值得投?一个关键指标就是,看是不是有一群优秀的人,一直跟着他干?以及他犯的错误是不是越来越高级?

再比如,关于科学家出身的创业者,真格基金也通过量化研究得出了一个新判断。过去他们觉得,创业要想成功,科学家必须自己当CEO,一切都得自己来。但通过量化研究他们发现,这类公司里最成功的,往往是这个科学家没有全职。他只是挂名,然后由学生来当CEO。

好,这是第一个真格基金评估创业者的方法。把人分成四象限。

接下来要说的第二个重点,是真格基金关于创业者的几个量化研究结论。他们调查了640多家独角兽创始人的履历,得出一个关键结论。这就是,创业者在时空分布上,并不是均匀的。也就是,有的地方就是更容易出创业者,就应该多关注。

比如,从创业者的地域分布上看,沿海地区创业者偏多。

再比如,从学科上看,学理科的比学文科的多。

再比如,从年龄上看,互联网创业者创业的黄金年龄是26到28岁。

再比如,从谷歌、斯坦福出来的创业者很多。同时,国内的几所超级中学,包括成都七中、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出来的创业者也很多。

这个研究甚至聚焦到了小区这一层。他们发现,好多互联网创业者,之前都在清华附近的一个叫华清嘉园的小区住过。按照真格基金的判断,清华片区也许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创业据点。

除了这些逻辑层面的量化研究,真格基金也有一套基于感性的方法。比如,遇到一个特别优秀的人,假如你特别希望他为你工作。那么,不要投。要投那些,你想为他工作的人。再比如,假如一个创业者穿得西装革履,也许不是好事。说明这个人也许一直挺循规蹈矩的,等等。

好,关于真格的方法论,咱们先说到这。最后,跳出这些具体的方法,我觉得这个对方法论升级的过程,还回答了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总说要突破自我,但是,这个突破口到底在哪?这个答案好像特别宽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坚持学习算不算突破自我?尝试新行业算不算突破自我?

但是,回到真格基金,我们能隐隐嗅到一个真相。所谓突破自我,它指的并不是某个技能点的增强,而是,你的整个系统的升级。著名的商业作家克里斯坦森曾经写过一本书,叫《与运气竞争》。里面有一个特别关键的观点,说的是,大多数成功者,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成功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成功难以复制。说白了,很多人都是一套运气系统。大家尽人事,听天命。

而一个人的突破,往往就在于不断跟自己的运气系统较劲。在这个过程中,把直觉变成数据,把感受变成逻辑,把不可量化的量化。把这个不可控的运气系统,升级成一个可控的方法系统。

从依赖运气,到看到运气;从等待运气,到掌控运气。换句话说,所谓突破自我,它的本质就是,跟自己的运气竞争。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前不久,第二届深港澳青创赛,也就是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在深圳举办了启动仪式。举办青创赛的目的,是鼓励青少年提升创新能力。而且今年的比赛,最低报名年龄,放宽到了小学一年级。而最高报名年龄没变,还是19岁。

假如你去看比赛,你会发现,在创新这件事上,大家都挺卷。恨不得从幼儿园就开始报班,参加培训。总之,想提高创新能力,你多少得吃点苦。

但是,说到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有没有什么轻松一点的方法,能提升一个人的创造力呢?

针对这个问题,前不久,有一位叫马克·马森的个人成长作者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五种无聊的方式,也能让你更有创造力》。里面提到了这么五个,关于创新的真相。

第一,创新来自勤恳工作。按照我们通常的设想,创新这个事,起手不能俗。也就是,你不能拘泥于现状,得有一点跳脱出当下的勇气。但事实上,这个作者观察了很多所谓的天才。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其实都在勤勤恳恳地做自己的本职工作。

比如,达尔文在发表《物种起源》之前,一直在各大洲观察记录动植物,就这么一直坚持了20多年。再比如,披头士乐队,在成名之前,每晚坚持演奏六个小时,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再比如,有人问斯蒂芬·金是怎么成为小说家的?斯蒂芬·金说,不管发生什么,每天雷打不动写满3000字。还有一个研究显示,诺奖得主的工作时间,平均是同行的两倍。

就像一位著名的摄影师,叫查克·克洛斯说的,

灵感是给外行的。对于我们来说,每一个创意,都来自工作本身。

第二,枯燥的岗位,也能激发创造力。换句话说,你可别觉得必须得从事科研,从事艺术,才能磨炼创造力。有时候事情正好相反,枯燥的岗位反而能磨炼创造力。比如,爱因斯坦的大部分科学成果,是他在瑞士专利局当办事员的时候搞出来的。再比如,刘慈欣的主要作品,都是在娘子关水电站当工程师时想出来的。按照马克·马森的观察,枯燥的工作,能为你提供足够的闲暇时间去思考新东西。

第三,要尽量让自己无聊。

注意,是无聊,而不是分心。无聊的本质是空,也就是什么都不想。而分心的本质是杂,也就是有一堆事挤在你脑子里。

之前很多神经学专家做过研究,人在放空的时候,大脑里负责联想的神经网络会更敏感。而很多创新,往往就来自这些随机的联想。

第四,学会模仿。马克·马森认为,真正纯粹的新创意,是非常少见的。绝大多数创新,都来自对前人的模仿。也就是,你盯住一个人模仿,在这个过程中,你自然而然会加入你自己的想法。换句话说,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模仿的副产品。

第五,创意的关键,不仅在于内容本身,也在于展示方式。比如,某个学科大部头,明明随便在哪个书店都能买到,但因为读起来太难,就是没人看。这时,假如有人能把它们讲明白,那么大家就会认可。说白了,知识本身很重要,而转述知识的方式,也很重要。

其实,前面说的这五个方法,可以总结成一句话,这就是,

创新这件事,本身就在常理之外。同样,锻炼这个能力的方式,也在常理之外。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怎样判断一个人的发展前景,以及如何提高创意能力。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