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213|国庆课代表卓克:怎样积累“微精进”?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是假期第6天,继续咱们的国庆特别节目。今天的特邀课代表,是《科技参考》的主理人,卓克老师。

在这里一定得给卓老板打个广告,《科技参考》第三季在10月中旬马上就要开始更新了。

接下来,我们回到今天的正题,来说说卓克老师的学习清单。

卓克老师推荐的第一门课程,是

刘勃的国学课》

《刘勃的国学课》第二季

正在预售中。说起刘勃老师,这可是一位“妙人”。

用卓克老师的话说,

刘勃老师的课程,有一种“茶馆感”,张弛有度,跌宕起伏。

比如,刘勃老师讲到《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的长坂坡之战, 张飞为了阻挡曹兵,吼声把桥给震断了。怎么能给同学传达这个吼声的威力呢?刘勃老师引用相声《八扇屏》中说张飞的片段,来了一段不喘气的贯口,紧接着又引用京剧《甘露寺》中的片段,唱了两句京剧。

再比如,说到桃园三结义,讲关羽、张飞遇见了刘备,发现他实为贵相,但是又不太确定,于是请刘备喝酒,因为人喝醉了,本质就会暴露出来。果然,刘备醉了,能暴露的全暴露了。

那怎么让同学们能通过声音感受到这个奇异的画面呢?刘勃老师引用了元代杂剧里关羽演员的台词,比如“面目口中钻出条赤练蛇儿,往他鼻中去了”,再比如“眼内钻出来,入他耳里去了”。

再比如,讲到《西游记》的部分,刘勃老师说唐僧形象有点“脓包”。为了论证这一点,刘老师一人分饰两角。一会儿是孙悟空的急赤白脸,一会儿是唐僧的迟疑滞纳,把师徒二人的对话演绎得活灵活现。

卓老板说,这种全情投入式的讲课风格,给他带来了非常好的陪伴感。说的人尽兴,听的人过瘾。有时候开车时放一段,感觉就像拉着一位说书先生,一路都不孤单了。可以这么说,刘勃老师的《国学课》,是最好的副驾驶。

卓克老师推荐的第二门课,是贾行家老师的《文化参考》。这门课的第三季正在更新中。贾行家老师每天都会紧跟文化圈里的热点事件。

在卓克老师眼里,

贾老师的声音,乍听平淡,但仔细听来,话里都是梗,时不时就甩一个小包袱。

比如说,贾老师讲,什么是音乐节?是从几天前开始,城市的某一块空地上,突然冒出来很多奇怪的小青年。有滑板的,有骑着摩托的,有看起来一年前就该剪头发的。然后某个周末,大巴车拉来了更多这样的小青年,哪儿的口音都有,却好像彼此熟悉。当天晚上,舞台方向,什么东西轰一声炸开,一些远听像电锯,近听也像电锯的动静传了出来,那几万小青年们,就跟着这些动静甩身体。附近一些年龄大的人,此时刚吃完晚饭,要么在遛狗,要么被老伴儿溜,基本都驼着背,背着手抱怨“嘛呢这是”?这就是音乐节。

你听,不管你去没去过音乐节,这段表述你是忘不掉了。

再比如说,

为了解释东北话爱省略这个特点,贾老师举例子说,就像张三对李四说:“那谁,你上那哪儿,把那啥给我那啥了”,在其他地方可能对方听不懂,但在东北,李四完全明白张三的意思。

卓克老师说,这种风格,让他想起了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以及张艺谋的喜剧电影《有话好好说》中的感觉。甚至,还有几分王小波杂文的味道。

卓克老师推荐的最后一门课,是熊逸老师的

《熊逸讲透资治通鉴》

。这门课的第四季正在预售中。

你知道,《资治通鉴》这种历史巨著,全文300多万字,任谁都会产生一种高山仰止,要跪地拜读的感觉。但是,卓克老师说,在熊逸老师的课程里,他感觉到了一种难得的平视感。

他并不会将《资治通鉴》,或者自己的解读,抬到多么高的位置。反而会替你卸包袱,告诉你这一切没有那么复杂,帮你用更加平和的态度,去接触这部经典。

比如,熊逸老师专门用一讲,分享自己是怎么解读资治通鉴的,他说,做这门课程,就好比厨师烹调一头大象。如何拆解,如何备料,如何加工,如何上桌,如何还能在色香味俱全之上做出独家风味,每一个细节看上去都好像无从下手。其实,解读的套路也不难,他把他的解读手法,拆解成了七把刀。

第1把刀:追本溯源。

无论拿到一部书、一份档案,还是听到一个说法,都要追踪出处,评估一下信息源的可靠程度。

第2把刀:竭泽而渔。

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不同的记载往往会有出入。就有必要网罗所有材料,然后,要么从蛛丝马迹当中去伪存真,要么给真相圈定出一个大概范围,让不同的说法共存。

第3把刀:跟进学术前沿

,给《资治通鉴》查漏补缺。作为现代人,眼界可以高出司马光一筹。

第4把刀:知人论世

。剖析司马光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学术立场,看懂他在编写《资治通鉴》的过程当中应对着怎样的时代问题。

第5把刀:思想史的专用解剖刀。

《资治通鉴》一经问世就催生出各种衍生作品。我们可以从衍生作品中读出《资治通鉴》之外的历史。

第6把刀:古代意识。

让自己像一名古代人一样尝试理解并解决古代问题。既要从当事人的视角出发,理解他们的局限,也要从上帝视角俯瞰全局,怀着千万个小心给历史复盘。

第7把刀:现代意识。

借助历史经验理解现代世界,解决现代问题。

熊逸老师就是用这七把刀,烹饪一部《资治通鉴》,始终保持小火慢炖。让你用最低的精神成本,成为一个读懂《资治通鉴》的人。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