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214|国庆课代表卫燕:学习,是为了对抗人生风浪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是假期第7天,继续咱们的国庆特别节目。今天我们的特邀课代表,很可能是学分最高的得到老师之一。这就是

《乳腺医学课》

的主理人,卫燕老师。卫燕老师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是一名长期在临床一线深耕的医学专家。但是,卫燕老师告诉我,与其被称作得到老师,她更愿意被称作“得到学员代表”,而且是“勤奋的老年学员代表”。

没错,卫燕老师在得到的学习时长,马上就要超过10000小时了,不瞒你说,这个时长,我们公司内部的好多同事都自愧不如。先向卫燕老师说一声佩服。

卫燕老师和得到的结缘,也特别有意思。2019年,薄世宁老师在得到开了“医学通识”这门课,课程当中有一个案例,参考了卫燕老师的文章。薄老师给卫燕老师看成稿的时候,卫燕老师觉得,得到这门课,才是严肃的医学通识课该有的样子,从此,卫燕老师就加入了得到学习者的队伍。

卫燕老师说,到了她这个60岁以后的年纪,学习的目的,既不是升职加薪,也不是带领团队,而是让自己的内心更加丰盈通透。只有通过学习,获得视野开阔的展望,视角多变的观察,多维度的深入思考,才能应对生活中那些“猝不及防”的变故,为人生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撑。换句话说,

在面对人生的风浪时,你要用不同的学科知识,在海边给自己打造一座抵御风浪的书房

,得到,就是这样一所书房。

那么,在今年的学习中,卫燕老师会推荐哪些课程呢?接下来,我就为你转述卫燕老师的思考。

卫燕老师推荐的第一门课,是万维钢老师的

《精英日课》

。万维钢的课程,总能带我们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思考世界。

比如,今年,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中介绍了一本书,《首要怀疑》,作者是牛津大学物理系教授、霍金的同门师弟蒂姆·帕尔默。这本书的全名,叫做《首要怀疑:从量子物理学到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科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我们的混乱世界》,你看,里面既有理科生熟悉的“混沌”“分形”、量子力学这些概念,也有文科生关心的“人的意识”“自由意志”、经济学、社会系统,并且还把这些内容都联系在了一起。

卫燕老师说,自己最受启发的,不是其中有关科学问题的见解,而是万老师讲这本书讲到最后,有关人类大脑的洞察。

你知道,我们的大脑依靠放大电信号来传递信息,放大信号需要消耗能量。特定神经元得不到足够的能量时,信号在传递过程中就会出现损失,因而产生噪声。这是我们大脑的天然限制,不可能每根神经元都精确传递信号,没有那么多能量可用。

但是,万老师会告诉你,

噪声不见得是坏事。我们的大脑可以主动使用噪声,也就是信号传递中的随机性。

比如,我们解数学题,从来不是把自己学过的所有解题技巧都拿出来,十八般兵器都放在桌子上挨个试,那太慢了,我们往往是让自己的思维跳来跳去,有时候跳对了,就能直接找到思路。再比如,科学家做出重大发现的“尤里卡时刻”,也是如此,

“尤里卡时刻”的本质,就是在高密度思考问题时,出现的灵光乍现。

大脑的噪声,可以让思维跳跃,尤其是当你处于多任务模式的时候,思维的碰撞,反而更容易出灵感。

最后,万维钢老师还有一个精彩的总结:“

正因为有噪声,才让我们的大脑超越了算法。你的思维跳跃、你的走神儿和溜号、你的白日梦、你模模糊糊记不清刚刚看见的东西,你稀里糊涂就敢接受一些不严格的观念,才让你成为一个人而不是一台机器。

你看,这些我们常见的状态,甚至是苦恼,都能在科学层面获得解答。学习《精英日课》的一大乐趣,就是通过硬核的知识,重新认识自己。

卫燕老师推荐的第二门课,是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

。这门课是得到的经典课程,有60万人加入学习。去年,薛老师给这门课做了升级,用“生活的逻辑”这个主题,重新串讲了课程内容。

薛老师的经济学课,讲的是经济学,但没有只讲经济学。这门课给你的是一种,“地道的经济学思维”。而在卫燕老师看来,经济学课,是写给每个人的人生指南,收获了经济学的思维,可以迁移到生活、工作中,处处受益。

比如,薛老师在《选择与成本》这一讲中讲到,经济学是一门讲究选择和比较的学问。

我们说一个人聪明,有很多指标,比如记忆力、想象力、表现力、联想力。但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在关键时候,做正确决定”,也就是做选择的能力。

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假设,“稀缺”,也就是资源不够。你就得做选择,你就要做权衡。你要在天平两端放上正确的东西,去掉不正确的东西,这样,才能做一个好的比较。

而经济学要做的,不光是告诉你,怎样才能把不相关的选项拿走,在天平两端放上最合适的选项。而且,经济学还告诉你,做比较的时候,不光要看那些你看得见的东西,同时也要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也就是那些,需要通过推测才能看见的东西。

卫燕老师说,这也是经济学可以给我们的生活有所启发的地方,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就思考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东西。

仔细想想,假如生活中,我们看问题、下判断太过粗糙,到了需要做决定的关键时刻,我们往往会觉得茫然。只有在平常,就对很多问题做过深入细致的思考,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策。就像我们经常会说“急中生智”,这个“智”从哪里来?它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从平常的思考中积累出来的。

卫燕老师把这个“选择思维”,也迁移到了自己的工作当中。比如,她在做肿瘤治疗的时候,需要给病人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要追求疗效,但同时也要考虑毒副作用,还要考虑治疗周期等等其他的相关问题。这是一个不断把选项放到天平上权衡的过程。卫燕老师会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告诉病人,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成本的事情,不存在没有代价的收益。我们只能通过做选择,来找到当下的最优解。

你看,经济学的思维,是帮助我们在做决策时保持理性的重要推手。

卫燕老师推荐的第三门课,是方建勋老师的

《中国书法通识》

。咱们很容易觉得,书法是专业门槛很高的一门艺术,但是,方建勋老师这门课,恰恰要帮你把这个门槛迈过去,要让你成为“书法艺术的半个内行”。

卫燕老师在这门课中最大的收获是,给自己植入了一个坚定的信念:

“终身学习”这件事,在人生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你可以随时随地,尝试一件自己以前从来没做过的事。

课程中专门有一节,讲了弘一法师的“弘一体”书法。你知道,弘一法师,也就是李叔同,是近代中国的文艺先驱,他写过著名的歌曲《送别》,也是中国话剧开先河的人物,演过《茶花女》。他还在绘画上有很深的造诣,漫画大家丰子恺就是他的得意弟子。

但你可能不知道,他在书法上的成就也很高。他的字,被称为“弘一体“,要知道,在书法界,能被称为“某某体”的,都是很厉害的书法家。

不过,弘一法师书法的妙处,不光在于“弘一体“这个成就,还在于,弘一法师用一生的书写,讲述了一个修行的故事。

出家前,李叔同是公认的大才子,写行草书法,淋漓酣畅,满纸云烟,信手拈来。看起来,每个字都在飞动飘荡,动感很强。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