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024|到点下班,不回信息,有好处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乐视发布新工时制度引发讨论。第二个是,零食产品进一步推进场景化营销。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前段时间,乐视因为一条工时制度,又上热搜了。乐视宣布,员工每周上班四天半,周三下午可以不来。还有人专门去探访乐视总部,结果发现,周三下午还真没什么人了。后来的发展,你懂的。很多人开始评论,这是反内卷的表率啊。结果乐视就这么再一次被推上了热搜。

好,消息就是这样。我们看看能从中学到什么知识。

首先,缩短工时,这件事本身并不新鲜。而且之前的很多做法,比乐视要极端多了。

比如,早在2011年,大众汽车的管理层就跟工会签署过一项协议,禁止员工在下午6点15分到次日早上7点之间,使用智能手机收发电子邮件。注意,这个要求是强制的。

再比如,德国汉高公司,在2012年还搞过一个活动,叫电子邮件大赦。也就是,在圣诞节到新年这一周,员工可以忽略任何电子邮件。

再比如,2016年,法国通过了一项法案,叫做员工离线权。但凡你的雇员人数超过50人,你这个公司就有义务起草一个章程,规定员工不需要在周末和工作日的晚上发送或者回复电子邮件。但是当时离线权在执行中,遇到了不少问题,据说最近有人已经开始研究离线权2.0的设计了。

再比如,2019年,日本职场流行一个词,叫下班失联。意思是,只要下班了,你就别因为任何工作的事来找我。当时日本劳动安全卫生综合研究所,还专门表示支持这个做法。当年还根据这个现象拍了个日剧,名字特别霸气,叫《我,到点下班》。

估计听到这,可能有人很羡慕,觉得这样特别好。但是别着急高兴,上面说的这些,在执行中,或多或少,全都遇到了问题。

有个组织叫INTWAF,the International Net on Technology,Work,and Family,全称叫做国际技术、工作和家庭网络,他们专门研究过这件事。结果发现,员工之所以渴望离线权,是出于四个动机。第一个是,希望提高工作的专注度,不想总被打扰。第二个动机是,获得掌控感,而不是被通信工具呼来唤去。第三个动机是,希望获得更高质量的社交行为。第四个动机是,保护家庭时间等自主时间。

但问题在于,这个离线权的设定,并没有很好地达到这四个目的。首先,一旦设置离线时间,就意味着,你必须得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工作,不能超时。但是很多人想灵活安排时间。其次,这封锁了一条竞争路径。要知道,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他们都是刚入职场,经验能力其实差不多。那么,靠什么跟同辈人拉开差距?主要就靠投入更多的精力时间。最后,现在很多工作的性质变了。香帅老师在她的《年度财富报告》里曾经提过。一个国家一旦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就会发生一个转变。它的劳动力,大规模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要知道,制造业的工作边界比较明确。但服务业,它是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的。讲究的就是随时响应,哪里有一个明确的边界?

注意,咱们可不是说,工作时长就必须得长,或者一定要短。关键是,我们得知道,设计工作时间,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它的本质,不是工作时间长短的问题。它讨论的,是一个很多公司的企业文化里,考虑得比较少的东西,那就是,克制。

说白了,不靠耗时间来出业绩,每个动作都准确有效。在这里,我想向你介绍两家公司,都堪称是克制型企业文化的表率。

第一个公司叫Slack。这家公司很神奇,他们的主要业务之一,就是做企业办公软件。好多人说害自己加班的就是这个东西。但这家公司自己的企业文化,却是从不加班。据说他们旧金山总部的墙上,就印着一句口号,叫,努力工作,到点下班。在国外某个职业点评网站上,Slack的评分接近满分。而且有95%的员工说他们会向朋友推荐这家公司。

第二个公司叫Basecamp。主要为企业提供协作办公解决方案。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是轻易不扩张,不加班,用最少的力气,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前几年,这家公司还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最佳小公司之一。

那么,这两家公司,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我查看了书里对他们企业文化的描写,发现了这么几个共同点。

第一,是对注意力的保护。为什么给员工不回信息的权力?本质上,是为了保护员工的注意力,确保他们每天都有整段的,能够不被打扰的时间。

脑科学有一项研究,说的是注意力,是人脑最稀缺的资源之一。而且注意这个东西有个特点,就是切换成本特别高。比如,你正在谈项目,突然让你做个PPT。你会发现,这两件事之间的切换,你总归需要一点时间来酝酿。这就是注意力机制的切换成本了。就好比,你要往一个瓶子里装新东西,就必须得把原来的东西倒出来。

因此,在很多公司的企业文化里,就有一条,叫保护主义。也就是,要保护员工的注意力。还有人把这个注意力使用的过程,比作花钱。假设你手里有一大笔钱,假如你把它们全都换成一块钱的硬币,那你就只能买到一些零散的小玩意儿。但是,假如你把这笔钱一次性全花出去,就能买到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一个完整的1小时,跟60个一分钟,完全是两个概念。

换句话说,给员工充分的自主时间,其实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专注时段。

第二个共同点,是对新机会的态度。很多公司之所以很忙,是因为他们总在尝试新机会。这也没错。但是,这两家公司都提醒,面对新机会时,你很可能出现一种,低垂果实的错觉。很多果实看起来低,可能只是你离它远。等你走近一点,你会发现它比最初看起来高。再近点,更高。因此,这两家公司做计划时都有一条,就是凡事都稍微慢一点。

第三个共同点,是对目标的制定。很多公司都特别在意增长型目标,也就是流水是多少,客户是多少之类。但是,这两家公司都在这些客观数据之外,设立了一个主观体验指标。也就是让每个客户,都在这里获得尽可能好的服务。换句话说,跟增量比起来,他们更重视存量。

其实,所有这些要点,反映的都是同一个转变。那就是,企业的增长,正在从连发模式,变成点射模式。过去是拼资源,拼效率,然后大面积扫射,命中一个算一个。结果就是,无止境的资源投入。但同时,也有另外一种打法。那就是,定点瞄准,不在意我打出了多少子弹,而是看,我命中了多少目标。从这个角度看,不管是离线权,还是到点下班,它的本质,就是给公司、给个人,留出这个冷静思考的瞄准时间。凝聚起足够的注意力,找到足够有价值的目标,打出足够凶猛的火力。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去年,网易文创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发布了《2022年中国零食消费趋势白皮书》。里面有这么几个调研角度很有意思。

第一个是,在每个年龄段里,哪个零食能被称为童年之光?不知道你最喜欢的零食是什么。总之,根据调查发现,“70后”的童年之光,是果丹皮和大白兔奶糖。“80后”的童年之光是无花果丝和小浣熊干脆面。“90后”的童年之光是小浣熊干脆面和香菇肥牛。“00后”的童年之光是星球杯和卫龙辣条。你可能也发现了,小浣熊干脆面,生命力非常强,堪称是零食穿越周期第一名。

第二个是,最受欢迎的口味,是甜和辣。而且大家的要求不光是口味,还得足够健康,足够低碳。有55.7%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零食的生产过程能减少污染。有47.4%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零食吃了能完全不长胖。

第三个有意思的地方是,这回的调查,对消费者的场景做了相对细致的研究。比如,年轻人享用零食的时间,集中在14点到16点,以及18点到20点。而占比最大的零食消费场景,排在第一的是看剧打游戏。第二的是学习工作期间,吃零食补充能量。

听到这,你估计也发现了,场景化,在很多消费趋势里,这个词都经常出现。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场景化。但是,咱们换个角度。这不,马上就要过年了,咱们说点轻松的。最近我刚好在果壳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把场景化做得最好的东西之一,叫苯甲地那铵。是不是有点陌生?它还有一个别名,叫苦味素。英文名是Bitrex,也就是bitter苦,和rex王的组合。直译过来就是苦味之王。

这个东西原本是1958年,英国的一个制药公司,想研究牙科麻醉剂。结果实验中出了一点小状况,麻醉剂没研究出来,倒是把它研究出来了。

在这里,要特别说一句,新药研发这件事,本来就有非常高的不确定性。顺手研究出来别的东西很常见。比如当年拜耳公司,为了研究吗啡的新型变种,结果却研究出了海洛因。没错,就是那个万恶的海洛因。在20世纪初一些欧洲的药店里,经常能看到海洛因套装。包括一个注射器、两根针头、两小瓶海洛因。全套售价折合成人民币,大概不到10块钱。后来没多久,就被禁止了。

好,书归正传,咱们接着说苦味素。你看,这个东西,除了苦,就没别的特点,怎么把它卖出去?这就要靠洞察场景了。我们先看它的特点。

首先,是特别苦。苦到什么程度?只要达到十万分之三的浓度,人就完全接受不了。其次,在这个浓度下,它的毒性非常微弱,对人几乎造不成伤害。最后,因为需要的浓度很低,因此对于使用者来说,只需要一点就够,几乎不增加成本。

顺着这个特点,苦味素还真就找到了很多应用场景。

比如,养猪。要知道,猪挤在猪圈里,闲着没事,就经常咬其他猪的尾巴。猪圈里又不干净,一旦咬破了就容易感染,怎么办?往猪尾巴上抹苦味素啊。这样猪就不咬了。

再比如,当年任天堂的游戏卡带,经常有小朋友放在嘴里啃。怎么避免?加苦味素。

再比如,那些看起来五颜六色的洗涤剂,闻起来特别香,怎么防止小朋友误食?加苦味素。

简单说,苦味素扮演的,其实是一个警戒线的角色。你只要触碰它,它就给你一个强烈的反馈。但是,又不会伤害到你。你看,一旦打开场景这个想象维度,很多东西,一下就有了新价值。

最后,借用一句名言。歌德曾经说过,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其实,从场景这个角度看,这句话反过来也成立。你只要能给世界创造价值,那么你就值得被喜爱。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