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326|什么样的职业,没有35岁危机?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年轻人居家开酒吧,homebar热度上升。第二个是,苏格兰威士忌协会,公布2023年出口数据。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今年开春,有个叫homebar的生意,热度越来越高。homebar,也叫家庭小酒馆。按照业态划分,属于清吧的一种。清吧,大概就相当于清净的酒吧。里面没表演,不跳舞,只要就是朋友小聚,喝点小酒。而homebar收费模式也很简单,一般是门票制,比如上海,一个人收个200元左右,里面的酒水随便喝。假如一个晚上来个100人,流水就有两万左右。

听到这,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神仙职业吗?你看,全天不用坐班,来去自由,而且工作就在家里,主要工作就是招呼朋友喝酒。只要你通讯录里朋友够多,客厅足够大,这不就是兼顾事业与家庭的完美职业吗?

但是,别着急,假如你想经营一个家庭酒吧,至少要面对这么几个挑战。

首先,这是需要营业执照的。一开始确实有人在自己家办酒吧,但很快,随着经营走上正轨,他们都转去商住两用的公寓,租了专门的场地。而且最好是租那种,稍微有点空的楼栋,否则四周不是公司就是住家,你经营酒吧不被投诉才怪。

其次,当店主的,可不仅仅是卖酒而已。你还得对客人的体验负责。比如,老板得去加每位客人的微信,看他们最近的朋友圈,判断这是不是个正经人,来了会不会骚扰到其他客人。再比如,装修也有讲究,传统的酒吧风格显得太商业,必须得足够像自家的客厅,得足够温馨。

而且即便你可能克服前面这些,你可能还面对最后一个挑战。这就是,城市的选择。据说这个圈子里一度有个说法,说家庭酒馆这个生意,只在上海等几座城市成立。

第一,去酒吧的往往是平时特别忙的年轻人,他们往往一个人在外地打拼,平时也没什么社交。你看,这么一框定,大概率跑不出北上广深这几座城市。像成都之类的城市,尽管酒吧文化茂盛,但本身生活节奏就很安逸,对家庭酒馆的需求并不强烈。

第二,关于产品定价。每个地方的酒吧文化不同。上海的年轻人,去酒吧主要是为了聊天,喝酒在其次。因此,你卖门票,200元一张,大家其实喝不了多少酒,肯定能回本。但别的城市就不一定。据说之前有人在青岛开家庭酒馆。因为上海定价是200元,青岛按照当地消费水平,就定在了100元左右。但没成想,青岛的年轻人,去酒吧还真就是奔着喝酒去的,遇上酒量好点的,成本马上就罩不住。

第三,上海的商务区相对集中。但要放在北京,两人一个在顺义,一个在房山,就算想找个酒吧聚会,交通成本也太高。

说白了,家庭酒馆,不是想办就办的,它需要相当的专业门槛。而大家之所以对这个职业感兴趣,主要还是因为,这个生意好像特别能解决一个人的35岁危机。

你看,35岁危机,是怎么出现的?之前古典老师提出过一个解释,说

35岁危机,主要是因为角色堵车。也就是,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要背负越来越多的角色。但是精力是有限的,角色一多,就堵在一起了。

角色堵车,最容易出现在28到35岁之间。你看,这7年正好是谈婚论嫁的年纪,你就得扮演妻子丈夫的角色,假如要孩子,还得扮演父母的角色。再看职场,这7年正好是晋升的时候,你可能要额外扮演管理者的角色。除了这些,要不要再去读书深造,要不要搞个副业。你看,这些事儿扎堆儿在一起,角色堵车不就出现了吗?

这时好多人向往的,就是一个既能兼顾收入,又能兼顾爱好;既不耽误赚钱,又能顾家的工作。这么一算,家庭酒馆好像还真挺合适。

其实,关于怎么兼顾自己的角色,有个解决方案曾经特别流行,这就是凯文·凯利的1000个粉丝理论。说的是,

假如你有1000个愿意为你付费的铁杆粉丝,你卖什么他们就买什么

那恭喜,你就可以去追求诗和远方。

就算赚不了大钱,这1000个粉丝贡献的收入,至少也能体面生活。

注意,你可千万别觉得,这个理论提出已经好几年,再加上现在自媒体满天飞,就觉得它过时了。恰恰相反,这个1000个粉丝理论,从来都没有过时过。而且不管放在什么职业,它几乎都通用。

在这,我想给你讲一个真事儿。我微信通讯录里有个神人,叫时叔,本名时圣运,山东人。你要是在北京电影学院一带打听,时叔可是名人。因为他是整个北电一带,最可靠的电影垂类图书分销商之一。没错,不管你是在校的学生老师,还是准备考北电的校外人员,但凡你需要电影相关的书,不管多冷门,时叔都能给你找到。

而且你可千万别以为,时叔是个电影专家,或者经营一间大书店。都没有。时叔是2006年来的北京,最开始在西城的一个酒楼当保安。平时闲着没事,就逛逛周围的报刊亭。当年北京遍地报刊亭,时叔觉得这是个机会,就一通张罗,在北京电影学院附近开了报刊亭,同时也卖点书。

注意,在当时,北京恨不得是每条街上都有报刊亭,竞争激烈。你怎么做起来?按照通常的想象,这得扩大经营品类,得在附近搞搞宣传,把知名度打出来。总之,得从大处入手。但是,时叔正好相反,是从小处入手。时叔生意的起色,最开始是从帮学生找书开始的。

首先,有些学生想参加艺考,但是,相关的参考书不好买。比如,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的《电影艺术词典》、当年北电党委书记侯光明出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考生》以及张会军的《考上北京电影学院》。这些都是备考的热门书。但是,市面上很难买到。时叔发现有人打听这些书,他就把书名记下来。然后联系出版社,上门找到负责的编辑,就这么一本本地把书给背过来。

其次,时间长了,在北电的学生中,时叔的知名度就打开了。而且你知道时叔的业务有多坚挺?后来智能手机流行,报刊亭为了挽回收入都开始卖水,卖烤肠。但时叔的生意,一直就没怎么受影响。对学生来说,多难买的书,时叔都能给你找到。对出版社来说,多冷门的书,在时叔这都能卖出去。

你看,

找到一个方式,给一群特定的人创造价值。这也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最后,北京修新地铁线,时叔的报刊亭正好在新站点上,也就关了。时叔本人在北电谋了个差事,在男浴室负责管理学生物品。但是,书可是照样卖。时叔跟我说,现在是主业副业兼顾,工作挺轻松。时叔也注册了抖音和微信,还来买书的,绝大多数还是熟人介绍。而且你可以想象一下,时叔的生意,会受什么新媒体、培训班、直播电商的影响吗?不会。我就服务好我面前这一小部分人,这就足够了。

没错,就靠电影图书这么一个小品类,靠着熟人介绍,居然成了一门坚挺了20年的生意。这是不是完美符合凯文·凯利的1000个粉丝理论?

好,时叔的故事讲完了。其实,从家庭酒馆到时叔的报刊亭,我们想说的,无非是这么三句话。

首先,就像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说的,将来一定是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越来越多的方式,跟其他人发生越来越多的联系。其次,在这个发生联系的过程中,人人都有机会。最后,抓住这个机会也许不难,关键就在于找到一群特定的人,解决他们特定的问题。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上个月,苏格兰威士忌协会公布了2023年苏格兰威士忌的出口数据。全年出口额56亿英镑,折合成人民币,大概不到510亿,同比下降了9.5%。出口量是13.5亿瓶,同比下降了19.2%。这也是最近3年以来,苏格兰威士忌,第一次出现出口金额与数量的双下降。

苏格兰威士忌为什么下降?除了市场环境之外,还有一个影响因素,这就是,竞争对手的崛起。最强劲的对手之一,就是印度。根据英国的《烈酒商业杂志》统计,早在2021年,全球销量前十的烈酒品牌中,印度威士忌就占了四个。按照《印度时报》的报道,2022年,印度威士忌的销量,就已经赶上了苏格兰威士忌的销量。

但说到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印度原本是不产威士忌的,他们是怎么做到后来居上的呢?回看这个过程,你能发现一个有趣的,关于创新的逻辑。这就是,

很多创新,其实是被约束条件倒逼出来的。

什么意思?咱们从印度威士忌的出现说起。

首先,印度人自己以前是不喝威士忌的。当年是因为有大量的英国士兵驻扎在印度,这些驻兵对威士忌需求很大。要知道,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但问题是,印度想酿造威士忌,还面对这么两个约束。

一来,原料不够。威士忌本来是把粮食谷物当成原料。但印度当时粮食短缺,吃都供不上,哪有多余的来酿酒?二来,信仰不允许。之前有位日本学者叫宫崎正胜,专门考证过。按照宫崎正胜的考证,印度教的教义里有规定,说用谷物酿酒是种罪孽,只有低种姓才喝谷物酿的酒。

怎么办?印度人一看,既然谷物不行,干脆换别的吧。看来看去,印度正好盛产甘蔗,而从甘蔗里提取出的糖蜜,就可以用来酿酒。而且酿出来的酒口感更柔和,价格还便宜。这就是印度最早的威士忌,被称为印度黑糖威士忌。在印度国内非常畅销。

你看,这个创新,其实是被原料的约束倒逼出来的。

但是,光在国内畅销还不够,还得把它卖到全世界。但问题是,在欧洲人看来,用糖蜜酿酒,太不地道了。怎么办?印度人一看,只好换原料。既然老外只认粮食酿的威士忌,那好,就用粮食。

而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印度的粮食问题已经有所缓解,因此,原料不缺。再加上这么多年做黑糖威士忌沉淀下来的经验,再做其他酒也驾轻就熟。而且因为印度气候炎热,威士忌的发酵速度更快。据说只需要3年时间,成色上就能跟苏格兰发酵18年的威士忌媲美。

同时,印度人意识到本地威士忌的优势之后,就开始全力推广。

比如,主动参加各类测试。像印度的雅沐特,最开始走红就是因为在一次盲测中获得了高分。再比如,跟其他品牌合作。像印度酒厂保罗约翰,跟苏格兰的老厂凯德汉合作,推出了一款麦芽威士忌。借助凯德汉在酒类行业的影响力,这款酒在2021年还入选了威士忌专家吉姆·莫瑞(Jim Murray)的《威士忌圣经》,并且被打出了97的高分。

你看,过去提到创新,我们总觉得,要先打破约束条件。但从印度威士忌的身上,你能看到另一种创新的路径。这就是,

创新很多时候,是被约束条件倒逼出来的。它是约束条件与解决方案之间,彼此碰撞的结果。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怎样解决35岁的角色堵车?其中一个思路是,凯文·凯利的1000个粉丝理论。也就是,找到一群特定的人,跟这些人打交道,既是社交,也是工作。所有的创新和机会,都从这群人中来。

第二,印度威士忌是怎样走红的?它不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创造,而是被约束条件倒逼出的创新。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