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153|中年男人,为何处在消费链“底端”?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沙利文咨询公司发布预测,称中国男性第四餐市场将高速增长。第二个是,英国殡葬业头部企业,推出水焚葬服务。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就在前几天,我看到一份沙利文咨询公司发布的预测。说中国男性的第四餐市场,将在2025年,达到千亿规模。第四餐,也就是常说的保健品。因为每天都得在一日三餐之外吃,因此叫第四餐。比如,今年618,在很多平台上,营养健康品类,增速第一。而主要贡献增速的,就是男性。

乍一看这个新闻,我自己感觉,多少还是有点扬眉吐气的。倒不是因为保健品,而是,中年男性,终于在消费市场上扳回了一点面子。

最近几年,不是总有那么句话吗?在消费市场里,中年男人不如狗。还有人专门做过排序,按照消费能力从高到低,分别是,少妇、少女、儿童、老人、狗、未婚男人、已婚男人、已婚有娃的男人。你可以感受一下,中年已婚有娃的男性,在消费鄙视链里是什么地位?

还有很多人试着解释这个现象。比如,最近有一篇文章很火,其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中年男人以不花钱为荣,以不花钱为家庭责任感的体现。当老婆问他要不要买一条新腰带时,他大吼,我不要。这一声不要,既是对责任感的确认,也是对自己的安慰。既发泄了情绪,又省了钱。

好,这个话题估计往后越说越上头,就此打住。那么,中年男人,真的不消费了吗?咱们肯定不能光看网上的言论,更得看数据。

从数据上看,中年男性,并不是不消费,而是,不容易消费。

简单说,相对于女性,中年男性的消费特点是,频次低,但单价高。除非不买,买就买贵的。比如,就在今年618,很多以中青年男性为目标用户的产品,像渔具、无人机、摩托车,价格动辄四五位数,但销量都大幅增长,据说有的品类增幅达到1000%以上。

再比如,2022年,在全国的网购成交额中,中年男性的消费比例,高达38%。一点都不低。再比如,根据《中国奢侈品消费白皮书》的调查,中国男性群体的消费金额,有很多集中在单价2000元到3000元的商品上。这个价格区间,比女性高出将近10%。这也是为什么本来以女性为目标用户的LV、爱马仕,最近都推出了男性产品线。

再比如,为什么商家在父亲节的促销少?我听过一个解释,是因为这部分人的钱更难赚,不是你简简单单搞个满300减50就能打动的。因此,商家更倾向于赚容易赚的钱。这就造成一个感受,中年男人被商家遗弃。假如看具体的商品,跟中年男性强相关的品牌,最近几年增长似乎都不错。比如,始祖鸟、七匹狼、海澜之家,等等。

你看,说到这,就验证了我们刚才的结论。中年男性,轻易不消费,可一旦消费数额就不低。

说到这,你可能已经发现了,撬动中年男性消费,难度似乎比其他群体要高一点。我们顺着这个思路,姑且做一个假设。假如一个品牌在撬动中年男性方面,做得不错,那么,他做生意的方法,是不是值得我们学学呢?

最近,我正好看到一个T恤品牌,叫比音勒芬。这是一个中国品牌,2003年在广州创立。在股市里,它还有个外号,叫衣中茅台。说明资本市场对它的增长大都看好。至于衣服本身,借用网上的一句话,叫谁穿谁中年,谁穿谁资深。

而且这个品牌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用它的人一直用。但不用的人,压根就没听过这个品牌。比如,你在百度上搜索比音勒芬,联想搜索结果普遍是,比音勒芬属于什么档次、穿比音勒芬的都是什么人、比音勒芬是个什么品牌之类。

你看,广告少,知名度没那么高。但是,比音勒芬的单价普遍是,一件T恤一两千元,而且全年营收超过28亿,毛利率70%以上。这说明,这个品牌一定是以非常精准的渠道,找到了精确的用户。而且被它锁定的用户,往往忠诚度很高。

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最近,我在一个自媒体,半佛仙人那里,看到了一组很有意思的分析。背后有这么三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找准渠道。渠道决定用户。请你想象一下,假如你是比音勒芬的老板,你会把门店开在哪?注意,这个品牌是20年前创办的。你在20年前,要想吸引有购买力的中年男性,应该把店开在哪?开在商场?很多男性逛商场,是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的,注意力很分散。开在街边?很多人平时开车上下班,没机会注意到你。答案是,应该开在机场。

你看,20年前,能经常出入机场的,大多数收入不错。加上经常出差见人,对衣着也比较讲究。而且机场这个场所,天然就带着商务属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成功学的书,喜欢放在机场书店卖。顺着这个思路,比音勒芬,把大量的门店,开在机场里。据说截止到2021年,比音勒芬的机场店,有69家,而且全部直营。什么概念?全国的大型机场,大概也就60个。换句话说,你在全国的几乎所有大型机场,都能看到比音勒芬的店。除了机场,比音勒芬也在高尔夫球场和五星级酒店开店。你看,规格都不低。

第二个方法是,找到精神标签。也就是,别人一看到我这个产品,就能联想到某个向往的东西。顺着这个思路,比音勒芬的品牌定位是,做专业的高尔夫球服装。

听到这,你可能会说,不对啊,高尔夫球,这明明是一个真实的场景,为什么说是精神标签?在比音勒芬自己的招股书里,有这么一个数字,根据公司对现有VIP客户的统计,其中78%的人,表示不打高尔夫,或者仅仅在高尔夫球场打过练习。

这就好比,每个男孩的心里都有一个奥特曼,每个女孩的心里都有一个芭比娃娃。同样,也许每个中年男性的心里,都有一座高尔夫球场。虽然不打,但是向往。贴上这个精神标签,打动用户的概率,就高得多。

但是,说到这,就引出一个问题。都是直营店,而且价格贵,意味着比音勒芬的库存压力肯定不小。要知道,在零售业,高库存可是能拖垮一个企业的。那么,比音勒芬是怎么清库存的呢?

这就要说到,第三个方法,比音勒芬清库存,不靠打折,只靠奥莱。为什么不能轻易打折?毕竟,他们主打的是高价,要是经常降价,就会损坏品牌形象。但是,假如把库存放在奥莱里降价卖,就能把这个降价感,降到最低。你看,大家觉得,奥莱本来就是打折的地方,不管多大的品牌,在这降个价也是顺理成章。这么一来,锁定奥莱这个渠道,库存问题也解决了。

好,这个品牌咱们先说到这。假如说从这个案例里能获得什么启发,我觉得有这么两点。

第一,什么是品牌?过去我们都觉得,品牌、产品和渠道,这是三件事。品牌是标识,产品代表功能,渠道意味着我怎么卖。但是,很多时候,品牌、产品和渠道,其实是一件事。就像比音勒芬,品牌决定产品,但品牌从哪来?通过渠道树立,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接触用户,你在用户心里,就是什么样的人。

第二,越是看起来紧闭的大门,背后的机会可能越大。你看,为什么有的中年男性经常买高价产品?我们可以揣摩出一个心态,这就是,我平时都节俭了,那么在特别心动的事情上,肯定得对自己好一点。换句话说,克制欲望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积攒欲望的过程。谁能先点燃这个积攒的冲动,谁就抓住了机会。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就在7月初,英国的《卫报》报道了一件事。当地一个大型殡葬服务商,叫Co-op Funeralcare,推出一个新业务,叫水焚葬,简称水葬。也就是,把遗体通过碱性水煮沸,把其中的脂肪和组织溶解掉,最后只剩下骨头。工作人员再把骨头粉碎之后放到骨灰盒里,交给家属。

咱们先把这个技术细节放一边,但至少,它说明了一件事。殡葬业,也在追求创新。当然,至于方法合不合适,这另说。今天咱们就借着这个话题,说说咱们国内的殡葬业,正在发生的创新。

我们要说的企业,叫福寿园。这是国内殡葬业的头部企业,已经在港股上市。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按照过去的想象,干这行想赚钱,无非是把墓地的价格抬高。但问题是,这件事总归是有尽头的,空间是有限的,它不可能无止境地涨价。因此,福寿园从一开始,就换了个思路。

首先,福寿园把它的业务,分成了三个“记”,分别是记号、记载和纪念。什么意思?咱们一个个说。

先说记号,也就是墓碑和墓地。福寿园的做法是,一人一碑。设计师根据使用人从事的职业、经历、个人爱好来设计墓碑。比如逝者生前是文学家,那么墓碑就可以是一个卷轴,如果是舞蹈家,墓碑可以是自己舞动的雕像。这么一来,使用者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业务,记载。也就是,除了墓碑之外,还能让逝者留下点什么?福寿园就给每块墓地,配备了一组增值服务,比如,把逝者的照片、音频和视频都永久储存。再比如,为逝者做电影,为他们撰写传记,写作成书,还有为他们修家谱等等。以前修家谱是条件优越的家庭才能承担得起的,但是福寿园把这件事的成本降低了不少。

再比如,福寿园还用AI还原逝者的声音。2021年,中国的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去世,福寿园和他的亲友们合作,用AI语音还原了吴孟超院士的声音。在追思会上,吴院士的声音问,现在护士们的待遇有没有提高?据说当时现场不少护士泪流满面。

而当福寿园的记号、记载做出创新后,纪念方式也就自然变得不同了。以前,亲属面对的只有墓碑和照片,现在有纪录片、有视频,甚至有AI声音,可以看到一个生动的、立体的人。纪念就从一个偶尔的、单一的行为,变成了常态。

说到这里,关于墓园的体验设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维度我们没有触及,那就是对墓园这个场域的设计。这一点,福寿园的设计思路是,把墓园变得阳光,让墓园变公园。用福寿园的CEO王计生的话说,这叫阴事阳做。

在我们印象里,墓园是肃穆沉重的,但是福寿园观察到,现代人对死亡的态度已经不再那么局限,很多人认为,死亡也是生的一部分,也可以是阳光的。因此,福寿园并没有像一般墓园那样,种植肃穆的松柏和香樟,而是大量种植了低矮的灌木,以及郁金香、蝴蝶兰等色彩饱和度高的花,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采光,让墓园显得明澈、透亮。

当然,这些还只是从自然角度改变墓园的精神面貌,福寿园还缺少一些文化底蕴。怎么办?福寿园的策略是,邀请社会贤达落葬,让墓园不仅仅成为个人的安葬场所,更是历史文化的纪念平台,这个墓园承载的精神空间就更大了。借用王计生的话说,这叫积攒人文邮票。

比如,在上海福寿园里,安葬了1000多位历史名人,包括陈毅、阮玲玉等等。同时,墓园里还有一些上海本地的名人。比如,在上海福寿园里,安葬了一位本地的年轻歌手,他的墓前常年摆满了歌迷送来的鲜花和卡片。卡片上不是悼念的词句,而是歌迷们想跟偶像倾诉的心事。

你看,说到这,不难发现,表面上看,福寿园做的是墓地,但是,墓地属性在其中的比重,反而是最轻的。借用王计生的话说,墓地是一个记号,是一个空间。空间是有限的。随着土地紧张,未来墓地可能会变得更小。但是,记号会变小,记载和纪念,却可以越来越大。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中年男性的消费逻辑,以及墓地产品是怎么做创新的。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下周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