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158|上半年数据出炉:5.5%,意味着什么?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上半年经济数据,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

首先,我们说一个最近公布的大事。就在7月17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2023上半年经济数据。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

什么概念?放在年内,比第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跟去年比,也快于去年3%的经济增速。跟疫情三年比,快于疫情三年年均4.5%的经济增速。跟其他国家比,今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增长1.8%,日本1.9%,欧元区1%。按照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的说法,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仍然是主要经济体当中最快的。

咱们再看外部视角。早在上半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时,国外的金融机构就普遍表示,看好2023年中国经济。有多看好?我们自己定下的年度增长目标是5%,而花旗银行的预测是6.1%,法国兴业银行的预测是6%。而这回,就在上半年数据公布之前,7月初,景顺资产管理公司发布了《2023年中投资展望》。关于中国的经济复苏,提到了这么几个关键词,分别是,显著反弹、前景稳健、在起伏中复苏。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理解上半年这个5.5%的增长呢?已经有很多经济学者和机构做过分析。我们从中挑选了三个重点,转述给你。

第一,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确定的,但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也提到,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压力。那么,为什么说有压力呢?按照一些经济学家的分析,这是因为,5.5%是相对去年而言的增长。但是,去年第二季度的增速是0.4%。换句话说,基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计结果。

按照之前的计划,我们今年的全年GDP增速,要达到5%。结合上半年的数据,假如要实现这个目标,下半年的增幅需要达到4.7%。而按照金融学家香帅老师的分析,目前从政策工具看,不管是货币、财政还是各种市场化措施,还都有很大的发力空间。换句话说,目标肯定能实现。

好,这是一个总体的数据解读。当然,我们也知道,观察经济复苏,光看总量还不够,还要看其中的结构。也就是,哪些产业复苏更强劲,哪些地方机会更多。这就是咱们要说的第二个重点。

前段时间,经济学家张奥平专门做了分析。你可以从中看看,机会的走向。

从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上半年增长7.2%,制造业投资增长6%。同时,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5%。这里面尤其需要注意的增长有两个,一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5%。二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5%。

假如你觉得记这些具体的数字太麻烦,可以记住两个大逻辑。

第一,咱们当前有一个关键的大目标,叫强链补链。之前我们请中央党校的郭强教授解读过今年的两会政策。其中提到,今年确定经济目标的方式,跟往年有所不同。往年是目标导向,先定下一个数字,然后努力实现。而今年是问题导向。也就是,我们正面临很多复杂的挑战,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先兼顾这些问题,先守住安全底线。产业的安全底线在哪?显然,科技、制造、能源,都是重中之重。因此,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制造业、新能源、高科技,都会呈现出强劲的势头。

第二,切换到个人的消费视角,你可能会发现,消费需求方面出现了分化。有的商品增长很快,有的增长较慢。其实,长期看,所有消费需求都会增长,只不过,复苏的顺序有先后。按照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理论,当消费复苏时,有一批人会特别敏感,就是那部分习惯享受性消费的人。这部分人往往特别乐观,只要经济稍有向好的迹象,他们就会马上开始消费。而这部分人偏好的消费品,往往是享受型商品。比如旅游。这时,消费市场就会呈现出一个享受性消费增长快,必需品增长慢的情况。但是,当经济进一步复苏时,其他人也会陆续恢复信心。换句话说,只要经济持续复苏,这部分消费者的信心也会被启动。到时,消费市场就会迎来全面的增长。

当然,要想启动消费,还需要民营企业进一步提振信心。就像张奥平老师说的,内需中,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是就业的函数,就业是企业投资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发展的函数。

说到企业,就又引出一个问题,在2023年,有哪些领域,诞生了独角兽企业呢?要知道,独角兽企业是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的主力军。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未来的机会和方向。这就是咱们要说的第三个重点,从独角兽企业的角度,看看哪些领域更有潜力?

前段时间,经济学家任泽平做了一场主题为《点燃希望》的年中演讲,其中做了专门的分析。

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超过500家,比去年增长了42%,增长率几乎翻倍。

那么,这些独角兽都在哪些领域呢?独角兽分布前三的领域分别是,硬科技110家、新能源70家、大健康领域63家。

其中,硬科技和新能源,不用多说,这是我们一直发力的方向。在这里,我想请你尤其关注大健康领域。

从需求端看,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对健康肯定有更多的需求。这不难理解。关键是,供给端,最近几年医学的进展速度,远超从前。比如,2023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公布了2023年度十大新兴技术。其中有六个技术,跟医疗健康有关。这些技术的细节先不展开,我们下周会做详细解读。换句话说,从技术的角度看,最近几年的医学技术,进展极快。而这些技术怎么落地,怎么应用,其中都蕴含着巨大的机会。

好,关于上半年的数据,咱们先说到这。在这里,借用经济学家张奥平老师的一句话,唯有以后天的视角思考明天的格局,以明天的格局做出今天的决策,才能不悲观,不迷茫,才能抓住长期的确定性。

同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关键部分,这就是民营企业。一直以来,民营经济具有56789的特征。5,指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指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指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指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指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就在7月19日,有一份关于民营经济的关键文件发布。这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财经》杂志第一时间发表社评。同时,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也是咱们得到《公司金融课》的主理人,田轩教授也在个人媒体上,分享了他的思考。接下来,我就为你转述来自《财经》社评以及田轩老师的重点内容。

咱们先说这份文件发布的前提。在《财经》社评中提到,民营企业不仅在投资中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就业、创造税收方面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面临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国际化的重要担当,在应对地缘政治格局重组和脱钩断链挑战压力阶段性加剧之际,可以发挥更为灵活有力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举个例子,这就是平台经济。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的外需转内需,以及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初步构建,平台经济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它一边联结强大的制造业产能,一边联结庞大的消费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中国经济和市场生态。同时,平台经济催生了物流等行业,与中国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互相成就,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基础设施过剩的风险。而平台企业所积累的算力、算法、存储、数据,也为中国传统企业的信息化再造和数字中国战略的全面推进,提供了可能。

换句话说,民营经济不仅在提供就业,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说,提振民营企业信心,鼓励促进民营经济恢复发展,在很多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7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在这份《意见》中,有一个提法尤其值得细读。意见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你看,从“重要组成部分”到“生力军”,到“重要基础”和“重要力量”,从鼓励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到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充分表明中央及社会各界,对民营经济重要性的高度肯定和关键共识。

注意,是高度肯定和关键共识。《财经》杂志主编,也是咱们得到《投资参考》课程的主理人何刚老师告诉我,这个提法尤其值得注意。说明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党中央和社会各界,都有了非常一致性的认定。

关于《意见》中的详细内容,我们来引用田轩老师的观点。田轩老师认为,促进、发展壮大,是全文中最突出的两个关键词。

同时,《意见》又从六个角度出发,部署了具体任务。这六个角度分别是,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

同时,在执行层面,田轩老师认为,要从问题入手,切实把握《意见》精神,做好延展执行。民营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三个,缺资金、缺信心、缺底气。

应对缺资金,要短期集中力量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2020年9月,我国开始实施《确保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这为相关治理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这回《意见》进一步,将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问题单列。明确提出,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建立拖欠账款定期披露,完善拖欠账款投诉处理和信用监督机制。田轩老师认为,这将有力推动解决拖欠账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民营企业缺资金的问题。

应对缺信心,要以政策舆论之稳,营造守护企业家精神宽容氛围。田轩老师说,近年来,为了熨平疫情带来的疤痕效应,国家针对中小企业出台的各类支持政策力度空前。但从客观上看,市场预期和信心似乎并没有实现牢固的筑底修复。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政策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一致性不足,影响了市场预期和信心修复的节奏。对此,这回的《意见》中,将“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战略支持力度”放在重要位置,显示出国家对于安定民营企业信心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应对缺底气,要以法治之力,将平等对待民营企业落于实处。《意见》指出,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特别提出了,杜绝选择性执法和让企业自证清白式监管。田轩老师说,这意味着国家层面对于在民营权力保障过程中,摆脱行政过度干预模式的决心。

好,以上是来自《财经》社评以及田轩老师的思考。我们为你做了大致转述。假如你想了解更多,可以阅读《财经》社评以及田轩老师的文章原文。这期节目,也推荐你分享给身边的创业者和企业经营者。

最后,借用《财经》社评中的一段话。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的。因此要解决这些难题,实现新的发展,既要寻觅新动能,也要盘活老资产。既要加大新投入,也要化解老债务。既需要大手笔的宏观调控和大刀阔斧的改革,也需要抽丝剥茧的耐心和静待花开的定力,也就是需要政府、社会和各种市场主体群策群力、协力向前。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下周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