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启发俱乐部

女性需要什么样的关心?

今天是3月8号,国际妇女节,先祝各位女同学节日快乐!今天李松蔚老师在《心理学通识》这门课里,特别为你策划了一期问答,专门回答和女性相关的问题。

有女同学问,我到了事业的上升期,也到了结婚生子的年纪,我该怎么取舍?我和老公回家都很晚,感觉越来越像陌生人了,怎么办?当然,今天的这些问题,并不都是女同学提出的,还有很多男同学也在问:男性应该怎么向身边的女性——比如伴侣、母亲、姐妹——表达关心?怎么和女同事得体地相处,才不显得油腻呢?

问题有点多,但问不倒李松蔚老师。在今天的内容里,李松蔚老师会为你一一解答。

接下来,一起来听听李松蔚老师怎么说。

你好,我是李松蔚。欢迎回到《心理学通识》。

为了庆祝节日,主编从后台提问当中,挑选了一些跟性别角色,尤其是跟女性有关的问题。我看了一下, 提问的不只是女生,也有男生。我觉得这是好事,希望男性和女性都共同加强对性别角色这个话题的重视。

我们先回答两个男生的问题。

陈盖瑞Gary同学问:我在的团队女同事特别多,男生很少。我想知道,工作中如何得体地跟女同事相处?聊多了怕别人觉得我油腻,不说话又没法融入,我不确定边界在哪里。

首先,我要表扬这位同学,你的问题非常好。这反映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进步,那就是男生开始困惑了。要我说,早该出现这种困惑了。过去,有的男性说话也不太有分寸,但他们没有被女生说油腻,不是因为不油,只是那时候女性的声音还没有足够大,那些男生没有机会意识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油腻”这个词,算是女性给男性敲响的一个警钟,提醒我们,不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但我觉得你也不用特别紧张。想要融入集体,还是可以大方自信地展现自己。女生也不是洪水猛兽,她们不可能只因为你积极热情地融入集体,就把你定性成油腻。

你唯一要思考的是,你无意的一些言语或者行为,会不会让别人感觉不舒服?请注意,我不是让你去看“我怎么样表现,才能不油腻”,这仍然是一个自我中心的角度。你要考虑的是:“怎么样可以更好地照顾别人的感受”?平时多这样想一想,就不会油腻了。很多所谓的油腻行为,就是一个人在说话做事的时候,伤害到了别人却不自知。

所以,尊重别人,真诚地表达自己,不用太紧张。

小王同学问:请教老师,妇女节到了。身为儿子和哥哥,我该如何向母亲和妹妹表达关心呢?感觉前二十多年,都没找到一个特别合适的姿态。

好,男生想表达关心,这份心意非常难得。我建议,你可以跟她们说:“当我想对你们表达关心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甚至都不知道你们需要什么。”从这里出发,你也许可以跟她们好好聊一聊。

我认为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它指出了一个巨大的未知。这个未知不只是你一个人的困惑,我认为它可能是整个社会的缩影,男性和女性确实缺乏有效的沟通,以至于很多男性空有关心的意愿,却对女性的真实需求毫无概念。这种缺位,不是我们在妇女节这一天表达几句关心就能补足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剩下的364天里,也加强交流。

接下来,我们来听听女性的声音。首先是几个职场女性的困惑。

李粒子同学问:工作要接触很多男性客户,作为女性,工作社交时怎么把握这个度?

这种工作中会接触很多男性客户的困扰,它的本质是,工作规则是由他们制定的。既然是这样,让女生自己把握这个度,当然很难。因为女性在被动的位置上,你能做的选择是有限的,要么接受,要么拒绝。而拒绝也许会带来潜在的损失。我理解你的无奈,因为这不公平。

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应该由一个女性来问,反而是男性更应该学习把握这个度。或者抛开性别角色,不论男女,制定游戏规则的人就应该负责任。

毕竟道理谁都会说:“只要不舒服,你就得大声拒绝。”如果你能做到的话,我当然也鼓励你做一个“不好惹”的女孩,这是最简单的保护自己的方式。但我理解,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得多。如果要拼业绩,拿资源,你也许只能用一种艰难的方式周旋。最后就成了你怎么把握“边界”的问题。

而我想告诉你,这不是你的问题。你之所以感觉有问题,是因为题目本身就太难了,咱们应该找到制定题目的人。好在,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一点,比如我们第一位提问者,就在摸索跟女生相处的“度”,我希望社会上多一些这样的男生。

但在未来到来之前,也许还会有一段时间,你需要在这种复杂的环境里周旋,这时候你可能还是会有很多自我怀疑。我在前面的课程讲过,人格跟环境密不可分。难以把握那个度,不是你这个人的问题,而是你在特定环境下的角色。所以,哪怕在现状当中很艰难,也请你不要承担那些你不该承担的自责。

邵天天同学问:我现在处在事业的上升期,但是也到了解决人生大事的时候,我心里很纠结,担心结婚生子会影响事业发展,李老师有什么建议吗?

我听你说“到了解决人生大事的时候”,我感觉,你把“年龄”当成了一个规则。好像有一个声音在提醒自己说:到时间了,就该考虑下一件事了。

我建议这件事顺其自然就好。确实,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讲,人在不同的年龄段,生活重心可能会自然发生改变。但我们讲过,这不是一个金科玉律的教条。你并不需要因为到了特定年龄,就觉得自己“必须”做特定的事。

如果你刚好在一段亲密关系里,双方都觉得可以进一步了,你们自然而然就会聊到婚姻,聊到未来的生活怎么调整。但如果你的重心在事业上,只想把婚姻当成一个问题来“解决”,那并不是一个好的开始。

所以我认为,你不用硬要解决什么,顶多是在生活中做一些准备。比如,你可以储备多一点的金钱、知识、技能以及对生活节奏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样,如果有改变的可能,你并不会特别慌乱。如果现在是你事业的上升期,你也很享受,那就好好做。只要不拒绝迈入新的阶段,那就已经是在为自己保留改变的可能性了。

张琦Lily同学问:我在做一份996的工作,每天回到家都10点多了。虽然结婚了,但是感觉两个人越来越像陌生人了,我该怎么办?

听到这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们夫妻两人的问题,需要你们一起解决。接着我又问自己:这一定是个“问题”吗?会不会,这也是一种人生的选择?

我建议,你先跟你老公谈一谈,看看各自对目前的状态有什么想法。似乎你不喜欢这种状态,那你老公是怎么想的呢?如果他的感受跟你一样,你们俩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做些什么来增进你们的感情。那么就算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回到家你们仍然可以找到一些事情,度过温暖的家庭时光,比如,一起吐槽万恶的996制度。

但也有一种可能,你们现阶段都想把重心都放在各自的事业上。虽然平时交流得少,但你们对这种状态是满意的。只不过它听起来不符合“幸福家庭”的传统图式。传统观念认为婚姻当中,夫妻两人就“应该”保持密切的交流,否则就是有问题的。不要受这些声音的影响,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婚姻有很多种形态,只要你们两个人满意,那就是好婚姻。

接下来是一位全职妈妈的问题。

欣芯同学问:我是一个全职妈妈,因为孩子出生后身体不好,我就一直陪在孩子身边。现在孩子快三岁了,马上可以去幼儿园了,情况也稳定了。现在我是该重新去上班,还是继续陪着孩子呢?

你看,“我该重新上班,还是继续陪孩子”,你情不自禁地用了“该”这个字,这是在寻求外部判断,好像在找一种更“正确”的选择。但我想让这个问题回到你身上:你“想”怎么做?你是更想上班,还是你更喜欢留在家里的生活?你的想法最重要。

我知道,突然问到你内心的想法,你可能也不知道自己想怎么做。我建议,你先上一段时间的班,半年,或一年,把它当成一个实验。因为你已经很熟悉在家陪伴孩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了,接下来,你就再用一段时间让自己感受一下,回到职场当中是什么样的体验?一年之后你再来做决定,看看自己更喜欢什么生活。

好,这里有一位做出了决定的职场女性。

李晨语同学问:全职妈妈重返职场,感觉身边全是年轻人,一下子没法适应,怎么调整心态?

别怕。我能给的建议就是“别怕”。其他人不重要,他们是年轻人也好,同龄人也好,喜欢你也好,跟你有距离也罢,都不用怕。他们不会妨碍你打好这份工。

我们后面的课程会讲到性别角色。女性在成长中,会受到更多“规训”,也更在意他人的眼光。只要在人际交往中,你就会自动地蹦出一个想法:别人会怎么看我?它更像是一种系统1的反应。而“全职妈妈”的身份像一个醒目的标签,一下子就唤起了你的焦虑感。如果你意识到了这个想法,停下来,回到系统2,让自己放松一点。你是来上班的,跟同事好好配合,完成本职工作,这就是你要考虑的全部。如果他们适应不了你全职妈妈的身份,那是他们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是主编替大家提的问题:女性如何爱自己?提一些建议吧。

我建议,女性少听一些“建议”。严肃一点说,我认为,任何人都不需要听别人的建议才能爱自己,因为你肯定比其他人都知道如何爱自己。

那为什么我们有时候那么需要别人的建议呢?因为在“爱自己”这件事情上,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底气不足。我们总担心,爱自己会不会是自私的,不对的?

不要怕,爱自己很简单。你想做什么,只要不妨碍社会,不伤害别人,你就可以做。比如,你想染粉红色的头发,那就染。只要它能让你心情愉快。虽然愉快的同时,你心里常常会响起这些声音“别人会怎么说?”“我这样是不是一个好女孩/好妻子/好妈妈?”但它们是系统1的自动反应,来自你成长过程中多年的习惯。

你承受这些声音,但同时可以选择让自己开心,而不是让这些声音满意。这就是爱自己。

这周的答疑到此结束。祝每一位女性不只在妇女节这一天,而是在生活中每一天都活得更自由!也请各位男同学跟我一起,把祝福传递给你们身边的女性。

好,内容听完了。

有本书叫《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说的是男女思维上的不同。但其实,双方的矛盾不是因为差异,而是因为缺乏了解。

《李松蔚·心理学通识》这门课,就是要帮你把各种类型的人了解透彻。只要能把人看懂,我们人生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比如,如何处理亲密关系?如何跟原生家庭和解?等等,就会变简单。好多同学都说,这门课里的知识,太实用了。

为了庆祝节日,今天我们专门为你准备了一个“心理疗愈课程包”。除了李松蔚老师的《心理学通识》,还有陈海贤老师的《亲密关系》,以及《怎样学会正念冥想》《焦虑情绪管理课》《怎样成为压力管理的高手》,总价原本是477.7元,现在九折,只要429元,点击文稿区里的图片就可以一键拿下。今天是优惠的最后一天,千万别错过。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