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040|印度阅兵为什么总“上才艺”?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1月26号,印度在新德里举行阅兵仪式,庆祝第74个共和日。第二个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等机构联合发布1月科学流言榜。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就在上个月26号,印度在新德里举行阅兵仪式,庆祝第74个共和日。注意,是共和日,不是国庆日。很多人都觉得印度阅兵是庆祝国庆,但事实上,印度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庆节。在印度国家级的庆典当中,有两个日子很重要。第一个是8月15号。1947年8月15号,印度正式脱离英国独立,同时印巴分治。这天被称为印度的独立日。第二个就是1月26号。1950年1月26号,是印度第一部宪法正式生效的日子,被称为共和日。

好,消息就是这样。我们看看能从中学到什么知识。

我知道,提起印度阅兵,好多人关心的并不是日期,而是印度阅兵上,那堪比专业杂技的表演部分。尤其是摩托车表演,更是年年上热搜。

印度阅兵仪式上的摩托车表演,开挂到什么程度?什么叠罗汉、十个人坐一辆车、堪比杂技的高难度动作,统统安排上。据说2015年,奥巴马看完之后叹了一口气,说我以后再也不开摩托车了。而且人家可不仅是自娱自乐,光吉尼斯世界纪录,就打破过好几回。比如,2006年印度阅兵仪式上,26位摩托车手共同骑在三辆摩托上,叠成金字塔,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再比如,2008年,他们又用251个人,骑在十一辆摩托上叠金字塔,再一次打破世界纪录。负责在阅兵仪式上表演的,是一个专门的摩托车队。他们有一个特别响亮的名字,叫魔鬼突袭。

这件事仔细想想其实有点奇怪。按理说,阅兵这么严肃的场合,你怎么忍心上才艺呢?关于这个问题,网上有很多猜测,但普遍都带点玩笑色彩。比如有人说,这是为了在战场上麻痹敌人,趁敌人目瞪口呆时发动突袭等等。

但是,玩笑归玩笑。这背后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最近,我在公众号地球知识局上,看到了一篇很专业的文章,总算解答了这个疑惑。

咱们先说氛围的事,为什么阅兵仪式上要上才艺?因为整个印度共和日的庆典,是分成两部分的。上半场严肃,主要内容是升国旗、奏国歌,还有各类武器展示。而下半场,主要是以庆典游行为主,有歌舞、民族服装展示等等。而摩托车表演,就在这个后半场。而且是后半场的大轴节目。整个庆典对外售票,票价还不贵,大概是10到500卢比,相当于人民币8毛钱到41块钱之间。但是,票源紧张,很不好买。换句话说,庆典上来个摩托车表演,这事合情合理,并没有那么强的违和感。

那么,这个传统是怎么出现的呢?其实这不是印度人自己的发明,而是来自英国人。

早年,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战场上需要解决通信问题。你可能会说,这还不简单,用无线电啊。当时无线电已经出现了。但事实上,当时的无线电并不成熟,稳定性比较差。战场上传递信息,主要还得靠人。

这时,就面临一个交通工具的选择。骑马?保养成本太高。骑自行车?速度太慢。放眼一看,当时最合适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用摩托车在战场上传递信息,就这么一直从一战沿用到了二战。

换句话说,摩托车在当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军用装备。而且要在战场上传递信息,对驾驶员的技术要求也非常高。什么枪林弹雨、森林洼地,你都得如履平地。怎么办?英国人就开始训练专门的摩托车驾驶员。而且为了打磨这门手艺,1927年,英国皇家通讯兵团,还专门成立了皇家通讯摩托车展示队。为的就是探索开摩托车这门手艺的极限。

在这里,顺便一说。很多现在的运动项目,其实最早都起源于战争。比如击剑、射箭、赛艇,最早都是战场上的军事技术。再比如马拉松,据说最早起源于公元前490年,古希腊人以弱胜强,打败了波斯人。这场战争是在一个叫马拉松海滩的地方打的。为了把胜利的消息传回希腊,一个通讯兵从马拉松海滩出发,一路跑了42公里,终于把消息送回了古希腊城邦雅典。通讯兵也因此累死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奋不顾身的精神,就发明了马拉松运动,赛程不多不少,正好是当年的42公里。

换句话说,很多运动,最早都是军事手段。后来战争结束,运动项目就独立出来,成为一项传统。摩托车表演,就是这么来的。我觉得这个表演可能有点提振信心的意思。它的潜台词是,你们看,这么难的动作我都能搞定,在战场上传递个信息,还不是妥妥的?

英国人最早开创了这个传统,组建了专门的摩托车表演队。直到2017年,英国人才解散了摩托车表演队。因为英军认为,这个表演形式已经无法体现现代军事通讯技术的发展。

这个传统虽然在英国结束了,但是,别忘了,印度当年作为英国最主要的殖民地,受英国的影响非常深。这个传统,早就在印度扎根了。这个扎根的过程,可以分成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传承了这门手艺。1935年,印度组建了自己的摩托车表演队,并且按照英军的方法开始训练。直到后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了你今天看到的像开挂一样的表演。

第二个层面,是掌握这门制造摩托车的技术。英国人的摩托车队,使用的是皇家恩菲尔德牌的摩托车。这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摩托车品牌之一,早年是做枪炮零部件起家的。后来,1955年,印度人跟英国人合资,建立了恩菲尔德印度分公司。而到了1994年,印度人干脆收购了对方。你现在看到的皇家恩菲尔德,已经全部是在印度生产。

你看,从手艺到技术,印度的摩托车表演,其实非常扎实,这个传统也来得合情合理。最后,借用万维钢老师的一句话,假如一个人偶尔干一件事,可能是因为头脑发热。但是,假如一群人一直这么干,那一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就在前不久,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等机构,共同发布了一份1月科学流言榜。也就是,1月在网上流传的那些谣言。这些谣言很多与新冠有关。

比如,新冠康复后,假如出现味觉减退,可以通过吞芥末,喝酱油来唤醒味觉。这是假的。不仅不管用,而且刺激性的食物吃多了,还可能损伤口腔黏膜和消化道黏膜。

再比如,新冠痊愈的标准是,能憋气40秒以上,假如做不到就说明肺有问题。这也是假的。事实上,新冠康复的标准是,第一,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第二,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第三,有肺炎症状的,在复查CT时,显示肺炎病灶已经明显吸收。第四,连续两天核酸检测阴性,或者3次抗原阴性,或者CT值大于等于35。其中并不包括憋气这一条。专家分析,这个谣言很可能是2021年的一条旧谣言,叫憋气30秒可以测试肺部健康的变种。

但是,在这些谣言里,有一条显得特别清奇,叫燃放烟花爆竹,能够消毒。因为烟花里的硫磺,释放到空气里就能消毒。注意,这非但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相反,假如过度燃放,还会污染空气,危害健康。

当然,造谣、信谣、传谣肯定都不对。但是,这背后也反映了好多人的一个小心思,就是明摆着想给放鞭炮找个理由啊。毕竟,今年疫情放开,而且很多城市又都放开了烟花禁令,好多人就更绷不住了,说什么也得出来凑一把热闹。而烟花企业,也在今年一开年,迎来了一大波利好。

比如中国的烟花之都浏阳,烟花内销总额占全国50%以上,出口更是占全国总额60%以上。当地主做烟花的上市公司ST熊猫,过去几个月已经连续五度涨停。

但是,利好归利好,假如稍稍调转视线,你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在过去长达十年烟花禁令的日子里,烟花企业,到底是靠什么盈利的呢?

首先,咱得知道,中国烟花制造水平很高,因此在出口这一块,不用担心。比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浏阳烟花占了四分之三。再比如,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浏阳烟花占了一半。再比如,根据美国烟花协会的数据,全美大型表演中使用的烟花75%都产自中国。

出口这块咱们先不说,咱们单说国内市场。烟花企业在过去十年,主要有这么两种经营方式。

第一种,是生产禁放名录之外的烟花。要知道,咱们国家是把烟花分成四级。A级是专业烟花,必须由专业人员燃放。B级是需要在室外大空间燃放的烟花,伤害距离是25米。过去春节期间民间燃放的烟花,主要就属于这一类。C级是伤害距离5米的小型筒状烟花。D级一般是指伤害距离在1米左右的手持烟花。

过去咱们说的禁放,主要针对的是A级和B级。而C级和D级在一些城市是允许燃放的,因此也被称为城市烟花。而很多烟花企业,过去都把这类城市烟花作为重点。

但是,这又引出一个问题。就是城市烟花,个头小,过年放感觉不尽兴怎么办?烟花企业的做法是,开发新的场景,把烟花做成日常消费品。比如仙女棒,放在手里就能燃放,平时过生日聚会,都可以拿来助助兴。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一句,虽然仙女棒属于冷光烟花,但是也有一定危险,不能大意。

第二个经营重点,是做表演烟花。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个大脚印形状的,就属于表演烟花。过去十年,很多烟花企业都在做这部分业务。

比如长沙,2010年开始,每周都在热门景区橘子洲举办20分钟的烟花表演。这就给很多烟花企业提供了机会。类似的表演,在国内还有很多。还有的烟花企业,专门打造爆款网红烟花,比如今年春节在短视频里刷屏的加特林烟花,就属于这一类。

好,说完烟花的过去,我们再说说未来。未来的烟花会怎么发展?行业内有一个普遍的猜测,就是走品牌化路线。现在的中国烟花,制造属性强,但是品牌属性弱,很少有能叫得响的烟花品牌。很多人就预测,烟花市场未来可能会从重视制造,转向重视品牌,打造出独特的品牌认知。未来成功的烟花企业,可能就像一句歌词说的,叫,注定是不一样的烟火。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