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启发俱乐部

得到精选|如何过一生,才算不辜负?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明天,我们得到的年度日更专栏《贾行家·文化参考》第三季就要开始更新了。在专栏的预售期间,已经有接近9000名同学加入,不少同学都是从第一季一直订阅到了第三季。

很多同学说,感谢《文化参考》,让自己有机会跳出日常工作的琐屑,在文艺的精神后花园每天徜徉十分钟。第三季上线在即,今天咱们先来学习一篇《文化参考2》的好内容: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生活?未来的日子,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行动?来,听听贾行家老师怎么说。

你好,欢迎回到《文化参考》,我是贾行家。

不怕你笑话,我是近几年才开始从头想一个简单的问题: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的,我该怎么过好生命里剩下的日子?

也许不只是我这样吧。你说那个时候我们花钱费力地出门旅游,到底是图什么?报名参加一个旅游团,十天里走遍欧洲的七个国家,是想要见识一点儿新鲜的人和景物,是打算拍一些照片回来发朋友圈,还是只是告诉自己“我去过这些地方了”,还是因为身边的人都是这么度假的?

我有一位长辈,几十年前获得过一次在当时很难得的到巴黎去的机会,他竟然出了机场就一头扎进了旅馆里,死活不再出门了,每天都喝掉一瓶茅台——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搞到那么多茅台的——他就这样一直从醒来喝到落日,从抵达法国喝到登上返程的飞机。我是花了很长时间来理解这件事:既然巴黎代表着无数人的向往,那它自然也代表着很多人的恐惧。我在一篇写巴黎的小说里读到过和他一模一样的人,我也一直把这件事当作一个人生的比喻:到底怎样过,才算是不辜负自己来世界的这一趟呢?

最近,不只是年轻人,我的同龄人也在问这个问题:该怎么看待这几年的社会变化,怎么认清楚自己在其中的位置?自己正在过的日子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什么又是属于自己的那个“好”呢?

这类问题当然是挺大的。

从第一季《文化参考》的第一周开始,我就在追踪德国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人类学家项飙对于当下社会问题的观察,他那个时候还是牛津大学的教授,现在已经放下手头的研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协调社会学科项目上了。

在项飙和吴琦的那本对谈录《把自己作为方法》在国内大热以后,他成了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人类学家。我们这些外行读者觉得他亲切,一直在用清晰的、有感觉的思路和语言和我们诚恳地交流。把话说得再直白一点儿的话,那就是项飙是始终让学术“说人话”的,所谓“高僧只说家常话”,这要比满嘴的术语更厉害。

我在去年为你介绍的是他有关社会生活里的发展附近、建立乡绅精神的观点,这个思路的闪光之处在于让我们和所在的地方发生切实的联系,通过把自己摆进去,说清楚一件遥远的事到底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它的意义就有点儿像我们去做心理咨询,分析师会让你讲出自己的人生故事,用故事的叙事来建立自我。

视角和方法的区别,往往是很多分歧的来源。有的人情感激昂、态度坚定,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却是模糊的。可能是因为缺少足够的生活经历,也可能是像我的那位长辈似的,是下定决心不接受新世界了。你刚才也听出来了,他是个混得很不错的人,何苦要把自己辛苦建立的良好感觉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颠覆掉呢。还有一个常见的原因是来自于教育,我们已经习惯了灌输性的教育,一切的标准答案都被塞进了脑子里了,以至于我们还以为那就是自己想出来的。

项飙解释,这些灌输进来的东西属于“范畴”,就是大的概念,最明显的范畴是道德。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拿了同学的东西,他其实并没有“偷”这个概念,只是喜欢,或者要搞一个恶作剧,结果却从老师上纲上线地责骂、父母恼羞成怒的态度里,感到了强烈震惊,在他被强制道歉的过程里,他知道了这就是“不道德”,从此,他会努力忘记这个羞耻,或者拼命掩盖类似的事,直到形成了一种常见的人格:做了不道德的事儿要不承认,只有被人揭穿了才会感到羞耻。在这个过程里,道德这种自上而下的大的范畴,和这件事的具体经验感受就形成了隔阂。

我们所习惯的教育,通常是不太讲具体感受和经验的,这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失去了对自身经验的审视,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它,只觉得复杂的真实经验是乱七八糟的,还不如没有呢。于是,我们就会更习惯用大的范畴来组织自己的思想,从范畴出发去看社会。

对世界的理解变得抽象了以后,人会非常容易观点极端化,只有同意和反对,对于背后的历史来源、复杂奥妙失去了兴趣。项飙问:“(如今的人讨论问题,简直是)拿范畴放烟花,这边是红色,那边是蓝色,非常热闹,但是也很消耗,放烟花的那一刻你觉得非常有力量,但是烟花只持续 5 秒钟,而生命可能会持续近 100 年,烟花之后的那些夜晚该怎么办?”

尤其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变化,恐怕不能再做那么简单的判断了。我们更需要从自己的真实经验和经历出发,实实在在地把握问题,像正念玄想那样,把规定好的概念先从脑子里驱逐出去。比如,从头回忆自己五岁那年到底是为了什么拿了人家的东西,自己在这前前后后有什么样具体的心理变化,而不是总想着那是自己第一次偷东西。这样的思考更有可能弄清楚社会是在如何组织、如何运转,自我和社会到底是什么关系。也就距离那个“我真正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的答案近了一步。

那么,我们不妨首先聊一聊刚才开了一个头的教育问题。

教育是过好生活的基础,我同意这句话,然而,什么又是好的教育?那不只是获取过上某一种生活的技能,它首先是认识自己和生活的能力。

过去一年里,孩子的教育也是生活里变数最大的现象,至今我们也没回过神来。有分教,“刚刚学会了,又说不对了;说好不卷了,又来打脸了。”

《新周刊》的一份报道里说,去年的考研报考人数将近460万,录取比例不到四分之一。一位来自国内顶尖财经大学的毕业生,曾经的高考优胜者,在一年的备考时间里,每天学习14个小时,拿到了高于往年的录取分数,还是被每天学习16个小时的同学“卷”了下来。她引用《王者荣耀》里的人物台词哀叹:“不要靠近考研,会变得不幸。”打开电视散散心吧,又看到谷爱凌正站在奥运冠军领奖台上。老话讲“孩子还是自己的好”,现在是连这一条也未必了。

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开始的留学潮,也许就是这一切的起点,出去多学学、多走走,当然是好的。如果用更自觉的话讲,是希望把自己或者孩子培养成一个突破旧有生活经验的世界公民,和不同国家的人平等、开放地交流。不要关在房间里喝酒,要走出去看一看巴黎圣母院,万一它什么时候着了火,我们就看不到了。

项飙自己就在这个行列里,他从北大毕业以后留学牛津,在牛津担任过多年的教授,他的研究课题也包括国际流动里的个人生活变化。他在文章里提到,我们可能需要先放下文化意义上的“全球主义”“成为世界公民”这样的大词,从头想想孩子的教育这件事。

今天的精英式西方教育的优点是把人的培养看得很重,但它是把学生当做一个孤立的人在培养。是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研究,进行科学主义的观察归纳,做出明确的设计。比如,在儿童听力最敏感的时期,要让他学钢琴,而再过几年,表达欲望开始变强了,就要开始学小提琴,因为小提琴有更强的表达性。这些方法都是很精确的。

然而问题是:孩子在如此精心设计的、被填满的教育里,就不再接触真实生活了。所谓国际精英教育,如今变成了高度统一的、科学化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只是西方想象里的物质上高度发达的生活方式。

项飙认为这不是真正的世界性。印度诗哲泰戈尔在家乡建过一个很有名的印度式大学,教本民族的古典文学,强调诗歌和音乐教育,包括佛教思想,同时也有西方的课程内容。这种既有本土又有世界性的教育实验在今天已经很罕见了。同样,拉美人有适合拉美的教育,要教他们的孩子面对自己的问题,告诉他们怎么打渔,怎么保卫自己的土地,怎么去和西方的大公司抗争。

现在的国际精英教育可以培养个人能力很强、待人接物很有情商的个体,但是跟世界的其他部分并没有那种有机的联系。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精英彼此之间是很像的,他们喝一样年份的葡萄酒,看一样的歌剧,会慷慨捐助慈善和环保项目,但是他们的自我意识也是通过大的“范畴”而来的,并不是由真实的、个人经验形成的。比如,一件东西摆在这儿,他们不需要讨论,就能直接说出哪一个美、哪一个不美,答案都很一致,这种审美上的一致性特征,就是阶级分化的表现。

同样,这些精英也未必真的知道怎样过好自己的一生,因为他们不了解真正的世界。项飙说,你怎么样去理解世界?首先是理解世界和你所在的具体的地方,这其实是一个过程。那个狭隘的、以西方上层社会为模板的世界,是外在于人的,人要放弃自己的东西才能去追逐这些目标,在这个过程里,人会因为失去了多元的世界而失去自己。“世界不是在你之外,世界就是你脚下的世界,你站的地方就是。”

抱着既有的观念,当游客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比如非洲或者拉美,就会觉得那里的人不文明,到处都是不认字的“文盲”,而这个结论就是因为他自己的界定方式太狭隘了,好像只有能在纸上读写,在电脑上打字的人才是“有文化”,如果你仔细听这里的人说话,那也许是诗歌一样的语言。这就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个基本守则:文化并没有高低之分,不能把巴黎看得高于非洲。

我们一直在为北京十一学校九渡河小学的本土化教育而感动,把他们的乡土经验作为未来学习的样本,正是因为他们专注地在教当地孩子怎么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去向果园里的果农学习怎样培养一棵核桃树,向木匠学习怎么样把树变成器物,然后再用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美术和工业知识把这件器物变成商品。这是用自己脚下的土地去连接世界,去理解自己。

项飙说:“你要从那个活生生的人,非常具体的人出发,站在你面前的那个人,在那一刻就是宇宙的中心。你想象,如果你是他,你会怎样感受周围?那很可能是你开始把自己变成真正的世界公民的第一步。”

而这一步,是让我们穿过灌输的或者孤立的教育,去理解什么才是世界、什么才是生活的起点。

好,内容听完了。

贾行家老师这个栏目,就是每天陪你去一趟“诗和远方”。每天十分钟,带你到文学、戏剧、影视、展览等等文化领域,汲取精神力量,然后再返回真实世界。《文化参考》,就是专属于你的精神后花园。

明天,也就是1月11号,这趟文化列车会继续启程。现在,你在得到App首页搜索“文化”两个字,就能看到《贾行家·文化参考》第三季的订阅入口。欢迎你现在加入,给自己的2023年备上一份新年礼物。

顺便预告,为了庆祝《文化参考》第三季专栏开启,从今天开始,连续3天,贾行家老师会请来他朋友圈里的各路大神,和你度过三天的文艺之夜。今晚8点,作客的是得到专栏《超级个体》的主理人古典老师,欢迎你来直播间捧场。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