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启发俱乐部

心理学如何让人更幸福?

今天的内容,来自李松蔚老师的《心理学通识》。你听“通识”两个字就知道,这门课是要带你把心理学这个领域系统地学一遍。

那我们为什么要学心理学呢?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不过根据我的经验,一个特别普遍、特别受欢迎的答案是:希望借助心理学,让自己生活更幸福。

李松蔚老师说:心理学里还真有一个流派,专门研究怎么让人活得更幸福。它叫人本主义。现在它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叫积极心理学。那么,积极心理学的主张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力量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听李松蔚老师是怎么说的。

我是李松蔚,欢迎回到《心理学通识》。

前面几节课,我们一直在做心理学思想史的巡游。从比较早的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再到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还有上节课讲的认知革命,了解了不少观点。不过,不知道你会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些观点对普通人来说有什么用呢?

确实,不管是我日常的观察,或者你去问身边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有很大一部分人会说:我学心理学,就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惑,让生活更加幸福。这个主义那个主义,整天研究参数、功能、机制什么的,真的能让我的生活更幸福吗?

如果你也同意这个看法,你可能会喜欢我这节课介绍的流派,人本主义,这也是我们这个心理学小巡游的最后一站。

它现在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头,积极心理学,很多畅销书、对话节目、TED演讲里经常有积极心理学的身影。它主张的是,心理学的研究应该挖掘人们向善和追求幸福的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研究怎么让人活得更好、更幸福。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说人本主义,而不是直接说积极心理学呢?积极心理学这个说法,是1998年马丁·塞利格曼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之后才正式出现的,其实是人本主义在今天的一个分支。所以在心理学思想史的角度,我还是保留“人本主义”的说法。

这节课将从三个方面给你介绍,分别是人本主义的人性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什么是人本主义的人性观?用一句大白话来讲,就是“把人当人”。

要理解这句话,你首先要理解,什么叫做“不把人当人”。我们先设想这么一种情况:假如有一个人出身贫寒,从小在物质方面很拮据,你猜他长大之后会怎么样?

学了这么多心理学理论,你可能掌握了不少分析的思路。

这些角度都很有道理,但人本主义认为,这都是把他看成一个盖棺论定的对象。如果把他作为一个“人”看待,他会怎么样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他想怎样就怎样。

很显然,他会想尽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好。至于这个“好”是什么,是由他自己定义的。那么,他也一定有能力让自己变好。

这不是心灵鸡汤也不是脑筋急转弯,而是一种人性观:人不是纸面上的题目或者实验室里的研究对象,他是活生生的人,具有自身的意志和变化的潜能。对他个体意志的充分尊重,这就是人本主义的底层逻辑。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没错,就是那个提出“需求金字塔”理论的马斯洛,他提出过一个概念,叫“自我实现”。他说人就像一颗种子,永远在从环境中吸取养分,提升自身的才智和能力,不要用固定的眼光看他们。

你可能会觉得这跟前面讲过的功能主义有点像,它也强调人的变化成长。但功能主义有一种被动性,它认为人的变化单纯只是为了适应环境。而马斯洛提出,人变化的最终方向是摆脱环境制约,实现自我的超越。

一个生长在贫寒环境里的人,在生理、安全需求没有满足的时候,他会表现出对物质的渴求。当这些需求被满足之后,他就会有更高的追求,比如照顾家庭、帮助更多的人、从事更有意义的工作。就像种子钻出了石头缝,顽强地向上生长,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它在某一刻的歪歪扭扭,而要看到它不断向上生长的内在生命力。

你可以想象,这种人性观对心理学的颠覆是巨大的。

作为一门学科,心理学原本给自己预设了一个专家立场,那就是,我们运用专业知识对人做判断,帮助他们弃恶扬善、变得更好。而人本主义的主张是:并不需要专业介入,人自己就会发生改变。

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门纸上谈兵的学问:这个世界上明明有很多人不思进取,甚至自甘堕落,要怎么理解这样的现象呢?这就要讲到第二个方面,人本主义的价值观。

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叫做“都好”。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你有任何一方面的追求,都是好的,那是你自己所认可的一种价值,别人没有权力作出好或不好的价值评判。就像有的人追求成功,也有人追求自由和内心的宁静。在人本主义看来,不管他追求什么,每个人都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

为了说明这一点,就要回到马斯洛著名的需求金字塔理论。他认为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要,先满足生存、安全的需求,然后是社交、尊重的需求,最后是自我实现。这些需求像金字塔一样,一层一层从低到高排列上去。但是请注意,这里的“高”和“低”并不代表好或不好,只代表着发展阶段上的先后顺序。

从需求实现的角度看,每个人每一刻做的事都有意义。一个中学生每天跟父母对着干、玩手机、不学习,看起来好像是在浪费光阴,可是用人本主义的眼光看,他也许是通过对抗父母,来实现自主性的需求。等这个需求实现之后,他自然会转向更高的价值。

举个例子,几十年前,中国的城市建设刚起步的时候,公共厕所只要提供了卫生纸,就会被人悄悄拿回家。你可以批判这些人的道德素质,但你能说他们是无可救药的坏人吗?从人本主义的眼光来看,他们也在积极地解决自身的需要,只是在那个阶段,人们的需要聚焦在物质的安全感上而已。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自然就会“仓廪实而知礼节”。你看,发展到今天,这种现象已经消失了。

所以在人本主义者眼中,没有“问题”,也不需要定义谁对谁错,每个人事实上都在向好,只是不同阶段的需求不同,对“好”的定义不一样而已。

这个观点有多重要呢?它让心理学真正做到了一视同仁。

心理学研究的规律,往往带有隐蔽的价值属性。比如一旦我们说,一个人的学习、成就、婚姻会受到成长经历的影响,可能你没有察觉到,但这种说法其实就在定义,什么是正常的、“好”的心理现象,也就暗示了哪些是不正常,“不好”的。这样的心理学可以帮助一些人,同时也潜在地拒绝了一些人,否定了一些人。

在这一点上,只有人本主义真正站在每个人自己的立场,支持每一种心理自身的价值。你追求的东西是好的,他不认同你的追求,他也是好的,你们各自有各自的好。同时,你们都可以向更高的需求层次转化,只要给予了充分的条件。

那要给予什么条件呢?这就要说到人本主义的方法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位开创者叫卡尔·罗杰斯,是和马斯洛齐名的人本主义代表人物,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咨询师,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

他开创了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流派,叫做“以人为中心疗法”,核心元素叫“无条件积极关注”,意思就是无条件地对一个人表达全然的欣赏和接纳。

现实生活中,我们被人欣赏往往是有条件的,就像考试考了第一名,父母才会赞赏。罗杰斯认为,这种“有条件的欣赏”会带来很多焦虑。而如果感觉到自己无论怎么做都是好的,都是值得被爱的,我们就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我实现上。

罗杰斯把这个理念用到心理治疗上,去欣赏来访者,包容他们的全部感受,哪怕是那些被自己或者是社会定义为“有问题”的感受。

有人担心,无条件接纳缺点,会不会带来纵容,反而让问题更严重?罗杰斯用大量的心理治疗实践证明了人本主义的核心假设,那就是人永远在向上发展。

他发表过这样一个经典案例,说有一个孩子行为怪诞、特别难以管教。然后罗杰斯发现,这位妈妈特别挑剔,孩子的问题好像跟妈妈有关。于是,罗杰斯把重点放在了妈妈身上,对她无条件积极关注。效果非常好,妈妈获得了更多自我接纳之后,对孩子的接纳增加了,孩子的问题行为也逐渐消失。

罗杰斯的实践,对整个心理咨询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比如,今天的心理咨询师都管客户叫做“来访者”,英文是“Client”,这就是从罗杰斯开始的。在罗杰斯之前,统一叫做“病人”。这意味着对心理咨询工作性质的不同理解:

这种认识方式不光解放了来访者,也解放了专业人士。心理学家不再需要比普通人更聪明、更高深,而是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陪伴,甚至是向上的托举:有时候我并不知道一个人该怎么变好,但我相信他自己知道。我只要无条件地信任他,就够了。

最后做个总结:人本主义在人性观上,关注人的发展潜能;在价值观上,用需求金字塔把不同的心理状态都看做特定阶段的需求满足。在方法论上,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只要给予充分的接纳,人就会自发地向上生长。

今天的思考题是:在讲过的六个流派里,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呢?

如果你觉得这么多流派让你眼花缭乱,好像感觉对这个学科更加无从入手了。没关系。前面讲的都是历史,下节课我们来做一个整体的梳理,顺便认识一下今天的心理学界是什么样。我是李松蔚,我们下节课见。

内容听完了,我是罗胖。

李松蔚老师的《心理学通识》是一门年度课程,现在才刚刚开始更新。

你刚才听到的这一讲,来自课程的第一个模块,叫做“心理学知识地图”。这个模块总共只有10讲,却能带你把心理学100多年的历史系统地学习一遍。心理学发展到今天,影响最大流派有哪些,心理学这个学科的现状、困境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你听完这10讲都能有一个初步的答案。

李松蔚老师说:哲学帮助人类,心理学帮助具体的人。

如果你想掌握心理学这样一门帮助别人也帮助自己的学问,推荐你现在就在得到APP首页搜索“心理学”三个字,咱们跟着李松蔚老师一起把心理学系统地学一遍。

好,罗胖精选,明天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