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知识

刘邦怎样白手起家? – 王鼎杰

我是王鼎杰,欢迎来到《王鼎杰讲透史记》。

昨天我给你讲了,司马迁是如何塑造出项羽这样一个悲剧英雄形象的。今天这一讲,我要给你说的是楚汉争霸的另一个主角,汉高祖刘邦。

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刘邦出身平民,他没怎么受过贵族教育,经常在公共场合爆粗口,还边洗脚边接待重要的客人,一有机会,就会放纵自己的欲望。司马迁就说他“好酒及色”,是个酒色之徒。

如果把刘邦放到秦末起义军领袖的行列中一看,他也没什么优势。一来,他缺乏贵族背景,二来不过区区一介泗水亭长,要钱没钱、要兵没兵。

但是,楚汉争霸到最后,偏偏是这个身份不高,一身毛病,资源稀少的刘邦胜利了。他从一个基层小官,一跃成为开国帝王,开创了汉朝的百年基业,为后世英雄夺取天子之位树立了一个榜样。比如陈武帝陈霸先、明太祖朱元璋,都是跟刘邦一样白手起家建立王朝霸业的帝王。

刘邦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在司马迁笔下,这个开国帝王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一起回到《高祖本纪》来聊一聊,司马迁笔下,汉高祖刘邦的人格形象。

前瞻性
说起刘邦的人格形象,第一个要说的就是他前瞻性的眼光。

后人因为习惯了郡县制的大一统格局,所以看到项羽搞分封制,很容易认为这是逆历史潮流的错误选择。同时,自然也就很容易把刘邦称帝视为寻常。事实上,在当时,华夏世界的主流观点其实是推翻秦始皇建立起来的这个大帝国。而如果说项羽选择的是一条违背历史潮流,但符合当时主流观点的道路,刘邦走的,恰是一条虽然符合历史潮流,却违背了当时主流观点的道路。

那么,刘邦为什么会选择“称帝”呢?在我看来,这才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而探索这个问题的起点,就在刘邦的故乡。

关于刘邦的出身,《高祖本纪》说得很清楚:“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在这句话里,我提醒你注意一个地名“丰邑”,丰收的丰,城邑的邑。丰邑就是今天江苏省最西北角的丰县。

这一带曾经是宋国的领地,但是到战国时代,齐国、楚国、魏国三强瓜分了宋国。于是,这里就成了齐鲁文化、楚文化、三晋文化交界地带。从任何一个地域文明来看,这里都是边缘,都不代表相应文化的正宗,也没有什么强势的本地文化。但这里又是文化交集之处,什么都有,也最有可能催生出一个新东西。

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刘邦具备了跨文化、跨地域的属性,同时,他也更容易接受新的文化和思想。

在秦灭六国后,刘邦来到沛县谋发展。也是在这里,他主动学习秦朝的新文字,并通过了秦朝的基层官吏选拔,当上了泗水亭的亭长。

别看亭长的级别不高,但泗水亭的位置却非常重要,这是泗水沿线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一个信息、物资和人员交汇的地方。刘邦在这里,迎来送往,见到的都是大人物。也正是因为这个职务的原因,刘邦后来去咸阳出公差,又遇到了秦始皇的仪仗队,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大丈夫当如此也”。

从这一句话里,你可以看到刘邦和项羽的巨大差异。这两个人都有野心,他们都在想着一般百姓不敢去想的事情。但项羽的反应是推翻秦帝国,恢复分封天下。而刘邦作为一个亭长,反而切身体会到了秦王朝管理的高效,而且目睹了秦始皇的尊贵,表达了自己的向往。他从一开始就跟项羽走的不是一条路,他不想当诸侯,而是以秦始皇为目标,想要成为一个大帝国的皇帝。

我在讲秦始皇的时候提到过,在刘邦那个时候,皇帝制度以及皇帝制度背后的官僚帝国模式,是一个刚出现的新制度,而且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制度。可惜,秦始皇操之过急,过度使用民力,最终造成了帝国的崩溃。不过,皇帝制度本身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是,在推翻暴秦的这个起义大潮中,无论平民出身的陈胜,还是贵族出身的项羽,都将秦王朝全盘否定了。在这个背景下,刘邦可以说是唯一一个,能够把秦王朝制度的创新和统治阶层的残暴,区别看待的人。

而刘邦的这个选择,不得不说,非常具有前瞻性。他也真的在秦帝国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帝国,从此确立了中国往后两千年的统治形态。

豁达坚忍
但是,要想最终赢得楚汉争霸的胜利,成为一代开国帝王,光是靠前瞻性的眼光是不够的,坚忍的性格、豁达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对此,司马迁也特意用了四个字形容刘邦的这种性格特点,叫“意豁如也”,意思是胸怀开阔,形容刘邦拿得起放得下,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难都能积极面对。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史记·高祖本纪第八》)
我们看刘邦的早期经历,就会发现,他的人生中写满了挫折。他年轻的时候,最敬仰的英雄是信陵君。可惜,刘邦这个时候,信陵君已经去世了。于是,刘邦就找到了信陵君的门客张耳,当了张耳的门客。

但是,随着秦国统一天下,张耳成了通缉犯,刘邦也不得不狼狈逃回故乡。

后来,刘邦又来到沛县谋发展,好不容易进入了秦帝国的基层,成了泗水亭的亭长,又遇上天下大乱。他负责押送一批囚徒去咸阳做工,结果刚一出发,很多人就逃跑了。刘邦为了逃避惩罚,只好带着愿意追随他的人,逃亡到了荒无人烟的芒砀山区,最后是靠老婆送饭,才活下来。

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刘邦也非常豁达乐观,而且很能感染身边人。结果,不仅没有人逃跑,反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追随者。后来,刘邦之所以能在沛县举兵反秦,靠的就是手上这一百多人。

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史记·高祖本纪第八》)
后来楚汉争霸的时候,刘邦对战项羽,屡战屡败,仍能屡败屡战。这中间,刘邦性格上的这种乐观和韧劲,显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就拿彭城之战来说,这一战,刘邦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刘邦自己也险些成为了项羽的俘虏。但是,刘邦刚逃出虎口,就开始和张良谋划大败局下的新布局,完全没有陷入失败的苦闷中,反而认清了自己的能力极限。于是他转变策略,不再盲目与项羽正面作战,而是一边派韩信去开辟北方战场,一边设法联络各路愿意和项羽对抗的力量,最终取得了胜利。

因此,在我看来,刘邦作为一个开国帝王,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具备前瞻性的眼光,更重要的是,刘邦自有一种豁达坚忍的心态,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他都能摆脱困境,卷土重来。

敏锐的判断力
刘邦另外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具备敏锐的判断力。我们知道,在刘邦的时代,最厉害的一个谋士,就是张良,堪称“超级大脑”。但其实,这个张良前后遇到过很多反秦义军的领袖。那些人根本听不懂张良的计策,也不愿意听张良的谋划。但是,到了刘邦这里,张良就发现,刘邦不仅能听得懂,听完还会想办法落实。所以张良说刘邦,“沛公殆天授也”,也就是说刘邦的才华是上天赋予的。

这种才华或者说这种判断力,让刘邦常常能够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决策。

比如,刘邦攻入咸阳之后,针对秦国法令过于严苛繁琐的问题,化繁为简,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也就是杀人要偿命,伤人和偷盗要受惩罚。看上去很简单,却抓住了赢得人心的关键。那就是,以法律形式保护百姓的生命权和财产权。

而且,敏锐的判断力让刘邦可以快速识别、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改正错误。

最著名的一个例子莫过于,刘邦得天下后,大臣陆贾劝刘邦多读经典,刘邦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乃公”就是“你老子我”的意思,是刘邦特别喜欢用的一个骂人的口头禅。也就是说,你老子我的江山,是马上打下来的,用得着读这些书吗?

面对皇帝的不耐烦,陆贾却立刻反驳,“能骑马打天下,难道还准备骑着马治天下吗?”然后旁征博引,既列举了商汤、周武王刚柔并济,所以国家长治久安的正面案例,又以吴王夫差、智伯、秦朝二世而亡为反面教材,向刘邦指出治理国家不能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文治的执政理念。

刘邦虽然被陆贾一番话说得不太高兴,但他立刻听懂了陆贾的建议,而且诚恳地请陆贾深入研究秦亡汉兴的道理深层道理,以资借鉴。陆贾每奏一篇,刘邦都极力称赞。

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史记·高祖本纪第八》)
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刘邦和项羽的又一个不同。项羽虽然彬彬有礼,但很难真正接受别人的意见。横行天下,靠的就是自己。刘邦则相反,他虽然言行粗俗,却自有一套吸取他人意见,做出正确决策的判断能力。正是这个差异,让刘邦最终打造了一个辽阔的统一战线,彻底打败了过度地域性,也过度刚愎自用的项羽。

因此,在我看来,如果说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为我们塑造的是一个悲剧英雄形象,那么他在《高祖本纪》中塑造的就是一个具有前瞻性、豁达坚忍,同时具备敏锐判断力的开国帝王。

总结
好,最后,我来给你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刘邦是一个比项羽更复杂,更难理解的人物。他出身平民家庭,凭借丰邑和沛县地区的区域优势,挣脱了阶层的束缚。他对新事物有很强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具备前瞻性的眼光。而且,他性格豁达坚忍,能够在挫折中屡败屡战,他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也能在复杂局面中,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决策。这些素质,终于让刘邦在庶民觉醒的风潮里,建立了汉朝,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新时代。

刘邦怎样白手起家? – 王鼎杰插图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