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指环,解码​身体的新陈代谢

Ultrahuman是一个新陈代谢追踪器。

戴上指环,解码​身体的新陈代谢

它测量运动、睡眠和身体的压力信号。

在心率、心率变异性、皮肤温度和运动等生物特性的帮助下,深入了解身体。

它与智能实时推送相结合,可以帮助采取纠正措施并增强健康。

戴上指环,解码​身体的新陈代谢

Ultrahuman会量化不同指数分析身体。

 

运动指数的制定是为了帮助了解整体能量消耗。该分数基于代谢当量(MET),取决于一天中的运动量,而不仅仅是在一天中特定持续时间的锻炼。

 

在一天中实施更多的运动可以改善新陈代谢和心血管功能。分数越高表示运动越多,频率越高。

 

戴上指环,解码​身体的新陈代谢

睡眠指数旨在帮助了解不同的睡眠阶段,如深度睡眠、REM睡眠、轻度睡眠和清醒。

在睡眠的不同阶段,身体会发生不同的代谢过程,以进行生长、修复、恢复和维持。如果一个人睡得很晚,他们可能会跳过深度睡眠并进入REM睡眠。

戴上指环,解码​身体的新陈代谢

借助Ultrahuman,还能通过恢复分数了解身体的当前状态。它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组合,如HRV、心率和全天体温,以帮助更好地了解各种身体信号。

 

通过心率变异性 (HRV) 获取线索,以指示压力水平。

 

如果恢复分数认识到您处于压力状态,它将通过Ultrahuman的优质内容库推动你进行适当的冥想、呼吸练习或锻炼。

 

戴上指环,解码​身体的新陈代谢

感觉是比戴手环轻松一点。

戴上指环,解码​身体的新陈代谢

 

原创文章,作者:网友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zhba.com/4072.html

Like (0)
Previous 2022-10-27 pm1:35
Next 2022-10-27 pm1:46

相关推荐

  • 耳机一戴,啥都不爱

    Nitecore NE20是一款噪音压缩耳塞。 听力损失可能发生在任何暴露于高噪音的耳朵中,需要佩戴听力保护设备。但是普通的无线耳塞通常不符合耳朵尺寸,无法舒适地放入耳朵,很可能既没有有效防噪音,并且会在运动过程中脱落。 最严重的问题是,普通耳塞的隔音原理是利用声音遮盖声音,以达到抵消效果。如果声音调高一点,会导致声音泄漏。此外,普通耳塞无法准确捕捉和处理高分贝声音,甚至无法更好地进行隔音降噪。 佩戴耳塞时,用户会从耳塞形状、耳塞重量、佩戴耳朵后的稳定性等方面评估自己的舒适度。但大部分数据显示,长时间佩戴不规则耳机容易引起很多耳朵疾病。导致大多数疾病的最重要因素是耳塞的形状。 为此,需要更好的耳塞! NE20是一款入耳式电子听力保护器,与传统耳塞相比,它更轻便、舒适。 在通过记忆隔音棉进入耳朵的过程中进行调整,以适应各种耳朵形状,让用户在有效隔离外部音量的同时,摆脱耳塞带来的负担。 通过自动拾音检测,自动抑制82dB以上的有害噪声,0.1s内进行超快声音压缩处理,提高恶劣环境下通信的态势感知能力。 在隔音降噪状态下,仍然可以自由听音乐、接听或拒接电话,共享交流和娱乐的多样性。 NE20使用记忆隔音海绵,将其挤压平整并塞入耳朵。 记忆海绵会根据耳孔的大小调整耳海绵的形状,大大减轻了耳塞对耳朵的负担,让用户在各种场景下都能稳定、舒适地享受音乐盛宴。 目前,许多具有声音压缩功能的耳机已经在1s内压缩了声音,但这样会有非常明显的延迟感,而N2在0.1s内进行超声波压缩,以阻挡高于82dB的危险噪声。 N2具有多种场景模式。 1.静音模式——仿佛在寂静的森林里享受音乐盛宴 2.室内模式——用户通常可以通过声音的拾音增益听到周围的声音 3.户外模式——通过增加声音的拾取增益,用户可以更清晰地捕捉周围较小的声音 蓝牙5.3增强了传输效率、安全性、稳定性等,使其更强大、功耗更低、运行时间更长。 具有IPX5级防水。 远离纷纷扰扰……

    2022-12-01
  • 无线充电宝,但只为苹果

    AirBox Go是一款专为旅途打造的 10000 mAh 电池组,专为苹果设备供电,让你专注于冒险,而不必为电池电量分神紧张。 旨在消除在移动中充电时对充电器和线缆的需求,让收拾更轻便,走得更远。 AirBox Go分别配备了10000 mAh电池,20W USB-C输出以及iPhone、AirPods和苹果手表的三个无线充电点。 只需拿起AirBox Go,就可以享受一天没有电缆和充电器的生活。 与苹果公司以7.5W无线充电输出为上限的大多数售后市场电池组不同,AirBox Go的MagSafe充电板提供不受限制的15W输出,可为iPhone提供超快的功率传输,使输出翻倍,但完全消除了麻烦。 此外,Apple Watch充电器和AirPods电源底座各有自己独立的5W输出,这意味着可以一次为所有Apple小工具充电而不会降低速度。 20W USB-C 输入可以将其变成扩展坞。 因此,当最终在家中或酒店安顿下来时,只需为AirBox Go接入电源,同样可以为所有设备(包括AirBox Go自身)充电。 设计上具有便携性和实用性,采用的官方MagSafe组件还可以确保每次都精确对准,其工业级磁铁在手机运转时可以毫无问题地固定手机。 在充电时使用手机,并轻松舒适地握住AirBox Go和充电手机,这要归功于其无线和人体工程学设计。 AirBox Go通过了MFM(为MagSafe制造)和MFi(为Apple Watch制造)认证,因此可以确定它不仅可以与Apple设备配合使用。 此外,还获得了CE、FCC、IC、CB和UN38.3 / MSDS国际认证,并内置多种保护功能,以保护其免受过充、短路和过热的影响。 至于飞行常客,也不必担心,AirBox Go获得了TSA的批准。 虽然但是,一个117刀,你会种草吗?

    2022-10-27
  • 贴住,不打鼾

    Sleepmi Z3是一款智能防打鼾设备,用于检测,跟踪和消除打鼾,让你是时候告别不安的夜晚和疲惫的早晨了。 作为一款一款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设备,可分析你的打鼾习惯并采取温和的步骤来修复它。 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可基于多种因素提供有关打鼾模式的可视化数据,并使用内置传感器监控运动。 根据睡眠数据,可以找出哪些因素会损害睡眠,哪些补救措施可以帮助完美地睡眠。 通过AI算法来准确识别打鼾,你所要做的就是佩戴它,每当设备检测到打鼾时,它都会向Sleepmi Z3 发送温和的脉冲干预,提示你改变姿势并恢复喉咙肌肉的弹性。 可以调整时间和脉冲干预强度。对于睡眠敏感的用户或唤醒的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延迟来延迟工作时间。 Sleepmi 应用程序使其易于查看:睡眠模式,包括身体姿势、打鼾持续时间以及数据趋势的直接影响。 设备能够探测判断你的睡眠位置。如果仰卧打鼾,你会通过设备感觉到轻微的振动。这些轻柔的振动会提示你在不完全醒来的情况下翻身。 佩戴舒适,可以通过可重复使用的模块贴着,也可以借助耳朵固定。 小巧便携,无论是在家、出差,还是在办公室小憩,都能轻松使用。 真的会有用吗?

    2023-03-02
  • 从3060到4070Ti性能提升明显,妥妥的生产力工具,索泰4070Ti使用体验

    大家好,我是fanfan。去年下半年我装了人生第一台主机,吹雪D5+12900K+索泰3060,结果遭到了网友的一致吐槽,说这套配置给足了3060面子,于是今年就一直计划着升级一下显卡,目标就是4070Ti。经过半年的奋斗,终于零花钱凑够了,入手了梦寐以求的4070Ti,开启卡生巅峰。经过一个多月的使用,这卡太香了。 本次上机的这款显卡来自索泰的RTX 4070Ti-12GB X-GAMING OC,是一款支持4K光追的高端游戏显卡。都说差生文具多,我虽然打游戏不怎么样,但是最起码配置上不能拉跨。索泰X-GAMING系列显卡在外观上设计上使用了非常年轻化的设计元素,完全颠覆了传统显卡的风格。涂鸦的元素使用让这款显卡非常清新活泼,很受年轻人的欢迎。因为我家中机箱使用的式联力的海景房mini,纯白色的配色,搭配这款显卡非常合适。先看上机效果。 外观 索泰RTX 4070Ti X-GAMING OC这款显卡在材质上使用了高强度的合金背板,在结构稳定性上有很不错的提升,同时一体铸形工艺也能提升显卡经典防护能力。配备了三个风扇,使用了暗影疾扇叶,通过优化扇叶曲率,提升了工作过程中的风阻,从而提升气流的流畅度。在风扇中间部位有X-Gaming 系列的Logo 点缀。而且风扇支持自动启停,使用过程中声音也非常小。 背部的黄色的X-GAMING涂鸦配合黑色背景上的底纹,非常醒目。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样个性化的显卡,颜值很高。 显卡侧面是一圈蓝色包边,中间是索泰的logo,旁边的GEFORCE RTX的标志。中间的logo使用了灯光的设计。可以配合索泰全新升级的FireStorm4.0显卡管理软件,进行自定义的灯光控制。 这里不得不说的是Firestorm这款软件可以对显卡进行优化,显卡核心频率、现存频率、电压、风扇、BIOS切换等调节都非常直观。图形化的控制界面一目了然,非常有科技感。 散热方面也做了升级,内置大尺寸的散热鳍片模组,这种一体的大面积散热鳍片设计,能够有效增加散热效率。再加上上下穿透式对流散热设计,可以让显卡工作过程中的热量迅速被气流带走,从而保证显卡处于最佳状态。 显卡供电方面使用了16pin的供电接口,需要支持ATX3.0的电源,,直接可以,它采用最新的 ATX3.0 规范的 16Pin 供电接口,随包装内附赠了 3*8Pin 转 16Pin 的转接头。 但其实 RTX 4070Ti-12GB X-GAMING OC 的功耗是非常低的,电源兼容性也非常好,常规电源的双 8Pin 输出即可带动,可以多插一个 8Pin 接口缓解供电线压力。视频接口配备了3个DP1.4a和1个HDMI2.1的接口,DP1.4接口能够满足日常对高帧率电竞显示器的需求。 在尺寸方面,这款索泰4070Ti X-GAMING OC整体体积较小,尺寸303X121X61mm,目前在40系先看里面算是比较小巧的了,也可以装进小巧的机箱里面。我用的包豪斯海景房mini戳戳有余。 配置参数 RTX 4070Ti采用的式Ada Lovelace架构,使用了全新的AD104-400核心。和老大哥4090的AD102相比,AD104使用的式小核心的设计,所以说体积上要小上不少。一共拥有7680个CUDA核心,显存位宽为192Bit。从配置上,RTX4070Ti对标的是上一代旗舰3090Ti。索泰这款X-GAMING OC配备了12GB的GDDR6X显存,流处理器相对于3060基本上翻倍了,整卡功耗285W,配上我一套配置,整机功耗不到尤其是对于我之前只配备了750W的电源来说,不用升级电源也可以完美使用。 从官方给出的性能总结就是:由于 Ada 光流加速器的引入,使得 DLSS 3 能够预测场景中帧和帧之间的运动变化,实现 AI 插帧,在保持图像质量的同时提高帧率。同时支持双 AV1 编码器的应用,不仅可以将视频导出时间缩短,还能拥有更好的画质。所以4070Ti相对于30系列显卡性能上的提升还是非常大的。 娱乐大师跑分测试 之前半年一直使用的是3060,日常使用完全能够满足需求,性能还算强劲。装好4070Ti之后,原有的机器上升了不少,整机鲁大师跑分结果直接帅炸了,当之无愧的朋友圈王者。整机跑分直接飙到230W+,让我兴奋到不行。 显卡跑分直接可以到80w+,再回头看看之前的3060的跑分结果,整整提升了将近40W分,太强大了。 从鲁大师硬件检测的数据可以看到硬件参数,如下图所示。 在目前市面上在售的显卡里面排名12,这成绩真的很不错。 支持光线追踪,显卡光线追踪性能跑分高达14W,平均帧率为49。显卡温度一尺维持在较低的状态,最高64度,平均55度的样子。 因为这款显卡支持DLSS,对于光纤追踪有不错的优化,能可以大幅度提升帧率,并且保持高画质。从测试数据 我使用的显示器是红魔的的2k电竞显示器,使用dp线连接,可以在电脑端直接设置240Hz。 就像我们日常在steam上玩的CSGO就能明显感受到高刷的乐趣。而且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帧率一直比较稳定,可以跑满240Hz。如下图,右上角稳定的帧率。 鲁大师跑分,显卡部分测试轻松可以fps250+以上。 3DMARK测试 之前活动的时候购买过3Dmark软件包,可以用来跑电脑性能测试。索泰RTX4070Ti这款显卡使用3Dmark Time Spy Extreme测试结果如图所示,显卡得分11083。 使用Time Spy整机得分22270,显卡得分23202。已知RTX 3090Ti的显卡得分为 21‏‏439‏‏分,所以可以看出来目前4070Ti-12GB X-GAMING OC的性能上已经超越了上一代的3090Ti。 压力测试结果如下,以99%的稳定性完美通过严苛的压力测试。 渲染软件实测 之前也说过,在我的日常工作流里面经常会用到建模和渲染软件,渲染要用到显卡,在最新的keyshot软件里面加入了GPU渲染,渲染过程中已经不再完全依靠CPU了,毕竟显卡的图形计算能力比CPU不是强一点两点。开启keyshot的GPU渲染,从此,给电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之前使用3060进行分辨率3840×2195,300dpi进行渲染,当时觉得速度已经超快了,完成渲染使用了3分14秒。渲染过程中GPU基本处于满载状态。 4070Ti同样质量仅需要2分8秒,时间基本上缩减了将近一半。而且在渲染过程中,GPU只在刚开始和结束的时候进行高负荷工作,其他时间并没有满载进行工作,风扇也没有呼呼响。可见4070Ti如果满载的话,性能应该超强悍。 关于不管是工业设计、室内设计还是建筑设计,都离不开渲染软件,V-RAY是我们惯用的一款渲染器,使用V-RAY Benchmark跑分测试结果如下所示。 GPU-Z参数检测 使用GPU-Z可以看到索泰4070Ti X-GAMING OC最高功耗是314W,默认功耗285W,在40系列显卡里面基本上算是低功耗显卡了,但是还是比之前的3060高了115W。 使用AIDA64进行显卡压力测试,可以看到测试过程中显卡满载,满载功耗基本上在80%-90%之间上下浮动,温度也维持在65度左右。风扇的转速高,三个风扇同时工作,噪音很小。 PCMark10测试 作为生产力工具方面,使用PCMark10进行测试,测试结果8925,在图片以及视频创作方面得分很高。作为生产力工具是一把好手。 游戏方面,从IT之家的大量数据测试表明在开启DLSS之后的帧率有明显的提升,这对游戏体验还是有很大的提升。…

    2 hours ago
  • 成为推杆高手!

    InBirdie Tempo + 是一款智能高尔夫推杆模拟器。 推杆对打高尔夫球十分重要。 为了实现完美的推杆,往往需要不断练习以提高这 3 个主要因素:推杆距离、推杆角度,推杆节奏。 InBirdie Tempo+则成为提升这些要素的出色推杆训练器。 根据专业高尔夫教练的说法,作为一名休闲高尔夫运动员,最难学习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够弄清楚推杆的节奏。 大多数高尔夫教练推荐的学习节奏的方法是依靠节拍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InBirdie Tempo+配备了内置节拍器,使这个过程对于初学者或已经知道他们的推杆速度并希望手动输入InBirdie Tempo+的人来说尽可能轻松。 InBirdie Tempo+ 有助于尽可能准确地跟踪 -18 到 +18 度的推杆角度,甚至精确到最接近的小数点。 要调整推杆的目标距离,只需将推杆放在传感器的右上角,即可将距离增加 3 英尺。 要降低目标距离,将推杆放在传感器的右下角,将其减少 3 英尺。 许多高尔夫球手都认为,在推杆方面要学习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节奏。 无论是从 3 英尺还是 30 英尺开始推杆,推杆速度都应该始终相同。如果可以通过简单地调整挥杆长度来找到并保持适合的推杆节奏,就可以以任何距离进行练习,从而始终如一地达到想要的结果。 InBirdie Tempo+ 可以准确计算推杆时高尔夫球的发射角度,信息屏幕会让你了解各种信息:节奏、距离以及推杆角度等。 结合大屏让练习更酸爽。 由于光学激光器令人难以置信的灵敏度,InBirdie Tempo+可以测量从+18度到-18度的角度。如果推杆完全笔直,它将在屏幕上显示为 0 度。 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在使用InBirdie Tempo+时调整推杆距离。 第一个选项使用方便的免提光学传感器,该传感器位于高尔夫球起始位置的上方和下方。只需将推杆靠近传感器并将其握住 – 传感器记录了球杆的存在后,它将自动为你调整目标距离。你把球杆固定的时间越长,它就会把目标距离移动到选择的任何方向越远。 第二个选项是使用官方的InBirdie Tempo应用程序,可以在其中手动输入所需的确切数字,或者只需在屏幕上滑动目标距离条。 市场上的大多数其他垫子都使用它们的垫子长度作为卖点——毕竟,垫子越长越好,对吧?但另一方面,明显的缺点是垫子需要大量的空间才能正常工作。 但是,InBirdie Tempo+创新的应用程序设计,使其垫子不局限于实际的长度,在应用程序允许输入推杆的任何类型的距离。 厌倦了每次推杆后都必须拿起高尔夫球才能继续练习? InBirdie Tempo+省去了这个麻烦,推杆垫末端的反射板将球无缝弹回其起始位置。 与InBirdie Tempo+的早期型号相比,垫子的材料已经升级,以尽可能接近实际果岭的感觉和功能。 下面的防滑垫和垫子顶部更厚、几乎天鹅绒般的织物使 InBirdie Tempo 更加隔音和防滑。 没有玩过,好玩不。

    2023-01-18
  • 深入消毒,中杯大杯超大杯

    EezyDry是专门用来为杯子消毒和烘干的工具,解决了真正的日常问题。 EezyDry 采用 UVC 和热风技术,可以在几分钟内干燥和消毒可重复使用的奶瓶、婴儿奶瓶、盖子和奶嘴以及许多其他家居用品。 随着塑料瓶对环境的影响,每个人都在转向可重复使用的瓶子。然而,这只是成功的一半…保持它们清洁干燥无霉菌似乎是我们创建解决方案的下一场战斗。 霉菌在可重复使用的水瓶中生长并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三样东西: 一个温暖的生长环境,超过60华氏度。 水或任何液体。 唾液等可能为霉菌、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提供食物的来源。 所有 3 个都存在于瓶子中。 使用 EezyDry,瓶子可以在几分钟内通过热空气干燥。 暴露在这种强烈热量下的霉菌和细菌会在 3 分钟内被“中和”。 嵌入在 EezyDry 装置底部的 UVC 光技术也将有效消毒和摧毁 99.99% 的任何剩余细菌和细菌。 干燥循环将空气加热到 194 华氏度。大多数洗碗机仅在 130 到 140 华氏度下运行。霉菌和细菌在高于 160 华氏度的空气中能在 3 分钟内被杀死。 在运行干燥循环周期时,可以同时选择运行 UVC 灯,且可以设定时间。 对于对热敏感的物品,UVC 灯则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循环运行,不会产生热量。 经过干燥和消毒,瓶子几乎可以立即储存或重复使用。 把这些瓶子放回橱柜里,知道它们下次使用是安全的。 甚至可以将车钥匙、牙刷、手机、瓶盖、婴儿奶瓶、奶嘴、奶嘴等挂在 EezyTree 上或旁边,对其进行消毒。 如果 EezyCover 未正确就位且安全开关未接合,则设备会无法启动以确保安全。  根据瓶子的大小或形状,可以选择不同工作时长。 譬如中杯、大杯、超大杯。 作为一个用杯达人,确实有很多杯子需要深度清理。

    2022-11-23
  • 自组装朋克跳转时钟

    Rantoge是一种机电凸轮钟,依靠电机旋转来驱动凸轮报告时间。这是一个DIY套件。 时钟设计为全金属,使用铝合金、不锈钢和黄铜。采用胡桃木底座和全金属机身的时钟结合了古典和现代设计理念。独特的设计在任何场合都非常有吸引力。 无论摆在卧室、工作室、客厅,都具有独特的朋克风格。 在Rantoge的工作过程中,齿轮和凸轮旋转形成的机械声音,以及金属数字板翻转使时间可以听到和看到。 Rantoge的机身采用黑色阳极氧化铝,所有齿轮均由黄铜制成,耐磨性强,所有部件都用不锈钢螺丝安装在一起,不会生锈。所有旋转接头均内置自润滑铜轴承,使时钟工作非常平稳,可以长时间正常运行而无需维护。 操作非常简单,将USB-A接口连接到电源,Type-c接口连接到时钟,机械时钟就会开始运行。 如果要调整时间,只需操作时钟前面的两个按钮即可。左边是时针调速按钮。每次按下它时,小时数都会跳到下一个值。右边是分针调整按钮,通过操作相应的次数,可以达到实时值。 为了保证时钟的准确性,Rantoge使用的内置芯片可以自动记录断电后的时间,并在下次开机时补偿损失的时间。 Rantoge的整个机身由铝合金零件,黄铜齿轮,粉末冶金轴承,不锈钢螺钉,亚克力板等组成。 提供非常详细的安装教程视频,可以在一小时内轻松完成所有组装工作。 添加了多种颜色的亚克力贴纸,允许 Rantoge 添加更多自定义样式。 共提供了六种颜色,分别是黄色黑色绿色橙色红色浅蓝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粘贴在时钟的数字显示屏上,以实现想要的颜色效果。 喜欢。

    2023-02-21
  • 按摩器,穿脚上

    ZIMMO FREEFOOT是一款智能可穿戴足部按摩器。 帮助在漫长而忙碌的一天后,告别疼痛和疲倦,放松身心。 与其他传统的足部按摩器不同,ZIMMO可以像穿着鞋子一样将脚滑入其中,从而提供一种舒适感,在不知不觉中享受增强按摩。 ZIMMO FREEFOOT可以提供全足部的按摩。 用36个按摩球按摩脚底,5个按摩球在足弓下,2个刮痧按摩头在脚跟,加起来有43个按摩球。 感觉到有一个专业按摩师在脚底揉搓。 配备气囊,包裹脚和脚踝,进行挤压治疗,充分放松双脚。 通过检测安全气囊中的压力,实时控制安全气囊充气和放气阀。让不同大小脚的用户可以享受同样舒适的按摩。 与传统的按摩设备不同,ZIMMO FREEFOOT的特点是以蛋壳形状体现的分体式设计。基本上,这意味着你不需要像笨重的修脚机那样需要携带和使用整个设备。 可以简单地从充电底座上取下设备,并决定是否要在两只脚上使用ZIMMO FREEFOOT,如果只想按摩一只脚也可以。 无论是坐在办公桌前,还是躺在床上看书,都可以用ZIMMO FREEFOOT来进行足部按摩。 通过一个简单的菜单,可以选择四种按摩模式中的一种,调整按摩强度,激活加热按摩功能,以及打开或关闭设备。 当然,通过遥控器调整也可以。 传统的足部按摩器使用大型有刷电机,伴随着巨大的噪音。ZIMMO FREEFOOT在一台按摩器上配备了两个无刷电机,提供安静而全面的足部按摩。 脚套可以随时清洗以保持洁净和舒适。 提问,有那种一边走路一边按摩的鞋吗,暴走旅行很需要。

    2022-11-17
  • 杯中有杯!

    Morph Cup是一款多合一旅行杯。 采用瓷器和不锈钢,设计尺寸恰到好处,形状精美,可握在手上。 可以通过5种不同的方式使用Morph Cup。 2合1马克杯,不锈钢杯,瓷杯,带手柄和硅胶吸管,并作为随身携带的皮革袋。 选择喜欢的风格,挣脱束缚,以不同的方式喝水。 内胆瓷杯由100%纯白色实心瓷制成,并烧制两次以确保半透明性和耐用性。 采用的瓷器材料重量轻,无毒且耐用,易于清洁,不会留下饮品污渍或气味。 瓷杯也可独立使用。 可在微波炉、蒸锅和烤箱中加热,硅胶套防滑,且有助于防止烫伤。 两个杯子,两种材料。 可以嵌套在一起,使其更便携,并分开单独使用,从而可以同时享用两杯饮料或与朋友分享。 两种杯子的嵌套方式,需要确保使每种使用方式都能防漏。 团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确保二合一马克杯、独立瓷器和不锈钢马克杯防漏,让你在使用时感到安心。 瓷杯还配备了独立防漏盖。 配备装束皮革袋,便于携带。 可以将 Morph 从啜饮盖直接转换为带有专用吸管的盖子。 吸管上同样有盖子,以确保卫生。 硅胶手柄专为便于携带而设计。 它是杯子的完美补充,因为一旦组装,即会与杯身非常紧密地贴合。 它也有5种不同的颜色。 具有两种尺寸组合。 很适合优雅的我。

    2022-12-09
  • 从小白到装机入门一篇就够了,一步到位挑战高难度装机

    本文内容较长,将近8k字,也是我从零到装机成功心路历程的记录,选择的装机方案为了颜值,确实难度挺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耐心观看,前半部分基本知识普及,后半部分实战装机、系统安装以及稳定性测试。欢迎大家给我支持哦! 装机难么?答案是:真不难。 风扇到底哪面是进风,哪面是出风? 水冷风冷怎么选?水冷有几种? DDR4和DDR5区别是啥? ATX还是ITX主板? 这些问题都是我之前的这一个月才搞明白的事情,虽然理解的并不是那么深度,但应该可以成您为装机之路上的垫脚石。 如果你对装机一窍不通,那么看完本篇不一定让你学会动手装机,但至少能保证让你眼睛会了。下面这个图是我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历练装成的机器,从一窍不通到装机成功,最终的呈现效果,至少我自己满意了。这么漂亮的机器,放在家里至少是一道漂亮的风景线。接下来跟我一起来学装机吧! 漂亮的海景房套装(第一时间分享,还没来得及收拾) 晚上精彩的RGB效果 这是一个小白装机的故事。8月底,我决定装一台自用主机。因为我老东家是某CPU大厂的缘故,所以我第一时间联系了相关内购,5折拿下了12900k,美国寄过来,含税基本上是京东价格的一半。这个CPU的到手,也正是我的装机故事的开始。 很多人问我,为啥不等一个月,13代U都已经出来了,为啥还要买12代U,其实对于我来说,不管是12代U还是13代U,真的没有太大差别,一开始我只想买个i5的玩玩装机,可后来好奇心驱使我上了i9,反正也不贵,就瞎折腾呗。 本文基本上涵盖了很多装机需要用到的基础知识,基本大纲如下: 正文 大家好,我是fanfan,今天要分享的是我9月份花了一个月时间装机的成果,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装机小白,变成了现在说起来头头是道的装机小能手。从开始决定装机,到完美下车,基本上用了一个半月时间,其实在今年8月份真的是从来没有装过机器的小白,一直用的都是笔记本电脑。为什么要装机?其实一切的源头都是我一个共有八月份装了一台机器,让后向我各种展示,让我心里也痒痒的,暗自下定决心装机。 因为之前对装机一无所知,所以不知道12代i9意味这什么。身边的很多人跟我说这个u得上大几千的ATX主板,散热要上360水冷,机箱也得用超大的那种,对这些参数一无所知(希望大家别介意,并不是说来自CPU大厂就啥都知道,毕竟我只是个做外观设计的人员)。于是我开始去慢慢研究了这些参数背后的意义。 CPU型号中的字母代表什么? 当看到Intel的cpu时,型号后面都有字母,例如:K,KF,F,X等,那么这些字母代表什么意思呢? K后缀表示其配备核显且可超频 KF后缀表示其没有配备核显但可超频 F后缀表示其没有配备核显且不能超频 X后缀表示有核显可自动超频 没后缀,具备核显但不可超频 有核显,就意味着直接使用主板上的HDMI接口连接显示器就可以显示,无需独立显卡。 至于超频嘛,目前其实跟我没有什么太大关系,此处省略一万字。 U跟主板有没有关系? 这个问题也许会困扰很多小白,其实U跟主板有关系,但是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份价钱一分货,贵的主板肯定好,但是便宜的主板也能用,并不是说便宜的主板就不能装贵的CPU。只要接口相同,那么就可以。我本次入手的12900K的接口类型是LGA1700,只要主板接口支持LGA1700,就可以安装。一般情况下,主板的详情页都会说明支持哪一代的U,也如果实在不懂,可以问在线客服是否支持,以免买错。 主板类型有哪些? 这个问题一开始也困扰我,我并不知道主板有哪些类型,也不知道主板有哪些品牌。了解过之后,才发现主板原来跟相机的画幅有一拼。市面上根据尺寸不同,主要有四类主板:ATX(标准型)、M-ATX(紧凑型)、MINI-ITX(迷你型)、E-ATX(加强型)。主板类型的选择跟机箱的选择也是息息相关的。主板的选择跟后续我们对机器升级的拓展性有关系,比如说,内存插槽的数量,pcie插槽的数量, 而且CPU有两大阵营,Intel和AMD。当然这两种阵营的CPU对应的主板也是不同的,所以产生了AMD和INTEL两大芯片组的主板。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intel的u不要买成了AMD的主板。 水冷的选择跟主板有没有关系? 我一开始也啥都不知道,以为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关系,其实两者并没有什么关系。跟水冷有关系的只有机箱是否支持相关尺寸的水冷,一般机箱的详情页都会标明支持哪种类型的水冷,如下图所示。 水冷常见的就是120、240、280、360、420这几种水冷,其实这些冷排的差别就是风扇尺寸和个数不同的个数,风扇尺寸有120mm和140mm两种,见下图。 常见的散热系统基本上就是水冷和风冷。对于风冷和水冷如何选,我觉得这个问题我目前回答不了,但是从网上查到的相关资料来看,其实风冷和水冷之间的散热性能差异其实没有那么明显的差异化,风扇的噪音也基本上差不多。所以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散热系统的选择。我选择的是目前比较流行带屏幕的恩杰水冷,这个水冷当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就愿意为他的颜值买单,当然实测,散热效率也是杠杠的。 另外关于主板的选择,我们在京东搜索主板的时候,会发现有下面这些选项,如果你不了解主板,那么这些选项看的简直是一头雾水。 其实这些选项都是跟后续的其他配件息息相关的,主板带不带WIFI,几个网口,是不是支持2.5G网络,几个内存插槽,支持DDR4还是DDR5,固态盘支持PCIE3.0还是4.0的,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这些接口里面,内存的DDR4和DDR5是不同用的,DDR4和5的选择也是各有各的优势,但是目前看来DDR5已经是以后的大势所趋了,电子产品买新不买旧,朋友都建议果断选择D5,于是我也选择了支持D5的板子和内存。关于PCIE的选择,这个也是同理默认选择4.0。 我的配置 另外,你要知道装机到底需要哪些配件。在这里我也列出来我配件表,列表里面的价格遇上双十一,肯定会有变动,想抄作业的朋友建议等双十一好价再入手。 以上就是装机前需要知道的基础知识,有了这些知识,先把配件凑齐,接下来的装机就好说多了。因为电脑装机并不像手机笔记本那么精密,每个部件都是五大三粗的,装起来很容易。BUT!还是建议大家多看点装机视频之后再动手,以免出现犯傻的操作。先放出来我装机器的阶段性成果,是不是美呆了(不对,前面已经放出来了)。 内存怎么选?到底是DDR4还是DDR5? DDR5毫无疑问,已经是大势所趋,所以大家不要再纠结到底是D4还是D5,这里只能说要我,我就选DDR5。 从12代Intel CPU开始,已经开始了对DDR5内存的支持,而且从13代U也继续同时兼容DDR4和DDR5内存的设计,已经可以断定目前不管是12代还是13代CPU,兼容DDR4只是过渡性的设计,毕竟D4和D5接口上通用,CPU的设计上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对于老用户来说非常友好。 目前看来DDR5有着明显的优势,D5的基础频率4800起步,而D4的高端内存对于4800也望尘莫及。DDR5更低的工作电压也对于功耗以及发热控制有一定的优势。 在作为生产力工具方面,日常进行的图像处理、视频剪辑、图像渲染等方便,DDR5依靠其强大的带宽、以及工作频率优势,都比DDR4有不少的提升。 正式开始装机 首先要把所有的配件全部凑齐,我从决定装机到所有部件的选择,再到购买,花了将近一个约时间,当然这中间也有很多其他因素,因为有部分部件是找朋友内购的,快递有的是从美国寄回的,时效性不太能保证。但总体来说,装机确实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但是非常有趣。看到自己装好的一台梦想主机的时候,简直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兴奋。 这些部件齐全了之后就可以开始着手装机了。如下图所示的是配件全家福,乔斯伯的魔术风扇因为当时没有到,后续补上了。 因为我习惯一次性把事情做完,所以第一件事我就把所有的配件摊在了桌子上。能够一眼看到所有的配件,方便所有的布局。板、U、显卡、内存、硬盘、机箱、电源、散热器、风扇。一切都尽收眼底。 装机的过程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是第一次装机,一定要认真观看网上的教程,然后再操作。现在主板的接口设计,很难让你接错接口。另外一定要看说明书,要知道每个接口的含义。 CPU 我五折到手的12900K,第一次看到这种包装,感觉还是很新奇的,包装很精致,内部结构设计的也不错。 12代cpu的安装跟之前的安装稍微有一点差异,仔细观察一下就可以完成安装,没有什么难度。 装好机器,进入系统直接去设备管理器截图,就问你看着16核24线程的列表,太爽了,至少短时间内这配置作为我工作学习的生产力工具完全够用了。 3DMARK跑分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使用CPU-Z测试结果如下: 主板 华硕Z690吹雪D5主板,因为要上DDR5的内存,所以选择了D5主板,也是找朋友拿到的优惠价,虽然说优惠的不多,但应该会比双十一便宜,2200到手。到手之后认真看说明书。 选用标准尺寸的ATX主板,也是因为大家都不建议使用小机箱,因为小机箱散热肯定没有大机箱好,其次是因为ITX的主板供电规格上好像也跟ATX有差异。因为我也是首次装机,还是以平稳下车为主,其他的后续再折腾。 ROG STRIX Z690-A GAMING WIFI吹雪对标电竞级的主板,也算是中高端配置的入门级配置了,再加上优惠的加持,也是我12900K的首选。 供电方面,使用的是16+1供电模组; 散热上,白色机甲风的一体式I/O+VRM散热装甲搭配高品质导热贴,能够避免硬件过热导致的性能下降; 扩展能力方面,全尺寸的PCIe 5.0 x16插槽,4个M.2 SSD接口,HDMI 2.1、DP 1.4、USB-C 3.2Gen 2×2、Intel WiFi 6E无线网卡、Intel 2.5G有线网卡。而且支持双向AI降噪、AI智能超频、AI智能散热等,让小白超频的门槛又降低了。 显卡 因为我日常大多数时间都是画图、照片处理和视频剪辑,没有过度的游戏需求,而且当时40系列显卡马上就要上了,也不知道40系列显卡性能提升如何。暂时选择了性能够用的索泰RTX3060 12GD6 天启OC,12G的显存其实对于我日常画图来说完全够用。不少人吐槽我这套配置让3060走上了卡生巅峰,其实在我看来够用就好。 整体显卡315mm的长度,底部三个风扇,中间的风扇带ARGB灯光,顶部附带两个带灯光的小风扇。支持软件控制灯光效果。而且支持光线追踪。 接口部分拥有3个dp接口,一个HDMI2.1。最大支持7680×4320分辨率。 要注意的是ROG的主板在显卡插拔的时候设计的有个按钮,可以实现一键解锁显卡,方便取下显卡,千万不要用蛮力,容易造成主板虽坏。 灯光控制支持软件设置,进行灯光效果以及颜色调节。支持多种显示效果和颜色,可惜的是不支持主板同步,不过我日常使用的是白光,设置成冷白光逼格满满。 灯光显示效果 显卡性能测试 使用日常的工业产品渲染软件keyshot11进行测试,keyshot11支持GPU渲染。让GPU负担起图像渲染的工作,CPU的占用率渲染速度提升还是杠杠的。测试渲染参数如下,4k分辨率,300dpi,采样600,使用GPU渲染,渲染时长3分14秒。同样参数在没有不开启GPU渲染的情况下,完全使用CPU渲染,风扇狂转,cpu100%占用, 开启GPU加速,可以看到CPU的利用率很低,大部分是CPU参与渲染计算。 关闭GPU加速,CPU直接占用100%,而且渲染时间大大增加。…

    2022-11-08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