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得到头条

如何看懂中东变局?

你好,我是徐弃郁,欢迎来到《全球智库报告解读》。今天我们来聊一下中东。在刚刚过去的7月,中东地区比较热闹:先是美国总统拜登对中东进行了他上任后的第一次访问,去了以色列、沙特等国家;而他前脚刚离开,普京紧接着也到访中东,当然他去的是和俄罗斯关系非常紧密的伊朗。这种外交访问的时间安排本身就显示出很重的战略博弈色彩,国际战略研究界和各大智库当然非常关注。我们可以发现中东地区正在发生一些深层次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颠覆以往我们对中东的印象,完全可以用“巨变”来形容。那么,这种“巨变”到底怎么看?对我们的影响可能在哪里?本期视频课我们就从智库报告的角度来看一下。

一、为什么说中东原来的战略格局正在瓦解?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中东就是一个战乱和冲突不断的地区。那冲突的根子是什么呢?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面,这根子就是以色列要复国,阿拉伯国家不允许,所以“阿以矛盾”——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就是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要知道,这判断不是一般说说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可是一种权威说法。

那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当然有道理,而且在大约几十年的时间里,用它来分析中东的乱局都是管用的。但问题是,现在这“阿以矛盾”还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中东的事情呢?换句话说,它还是不是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你注意,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是搞懂当前中东战略格局的一条关键线索。

我这里有一篇报告,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今年1月份出台的,题目叫做《沙特-阿联酋轴心与地区秩序的维护》,篇幅不小,有将近50页。这篇报告说到两个关键时间点,一个是2003年,一个是2011年。2003年发生了什么事?那就是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报告说,这场战争受益最大的就是伊朗,因为原先一直压制它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被美国推翻了,使得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迅速扩展,这样一来,沙特、阿联酋这些阿拉伯国家就感到了新的威胁。

讲到这里我插一句,伊朗这个国家在民族和宗教派别上和主流阿拉伯国家差别比较大,而且它在历史上曾经是统治大半个中东的波斯帝国,所以伊朗和主流阿拉伯国家明里暗里其实一直有较量。当伊朗的影响开始进一步扩展的时候,这种较量当然就开始表面化了。

那2011年发生了什么事呢?那就是西方媒体所谓的“阿拉伯之春”。你可能还记得,当时很多阿拉伯国家出现动荡和内乱,一些政权被推翻,像穆斯林兄弟会这些社会宗教力量异军突起。这个事情对于多数阿拉伯国家来说影响特别大。所以报告认为,经过2003和2011这两个时间点以后,多数阿拉伯国家的威胁判断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冲突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而伊朗的外部竞争和国内穆斯林兄弟会变成了更加严重的威胁。报告说,正是为了应对这种威胁,两个最富有、最有实力的阿拉伯国家——沙特和阿联酋背靠背,形成了一种非正式的联盟关系。更重要的是,在这一阶段美国出于对付中国的需要,不断从中东抽调力量,基本上属于要“抽身离开”的架式。要知道,美国以前一直是影响中东最主要的外部力量,它这种行动趋势当然会让中东国家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处境和未来。报告说,沙特与阿联酋的联合,加上美国削减中东军事存在,使这个地区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重大改变。

所以你看,我们以前一直讲的以色列-阿拉伯国家这对持续半个多世纪的矛盾正在发生“降级”,越来越算不上是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中东原来的那种格局正在瓦解,新的格局正在形成。

二、为什么美俄领导人访问将强化中东新格局?
那要问的一个问题是,这次美俄总统的访问对这种新格局起了什么作用?我们这里把时间顺序颠倒一下,先讲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访问。他访问的国家就是伊朗,并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与伊朗总统莱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举行了峰会。那普京这次访问背后的考虑是什么呢?

我这里有一篇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ISPI)在7月21日发布的报告,题目是《普京与莱希和埃尔多安的会晤:叙利亚的下一步是什么?》。报告讲得很清楚,普京这次访问有两个目的,次要目的和主要目的。其中次要目的是和伊朗、土耳其商量叙利亚的局势,因为三方都卷入了叙利亚的内战。那主要目的是什么呢?报告说,普京卡在拜登访问中东之后访问伊朗,主要目的是要向西方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俄罗斯虽然遭到西方的制裁,但并不孤立,而且俄罗斯还在中东等重要问题上有很大发言权。正因如此,报告总结说,普京对伊朗的访问更多地与俄罗斯的全球形象有关,而不是与叙利亚有关,其象征意义更加重要。应该说,这话说得已经很清楚了。

相比普京的访问,拜登对中东访问在动机方面都要复杂得多,结果也很不好判断。很多中外媒体把焦点对准两件事情:一是拜登和沙特王储萨勒曼会晤时气氛冷淡,双方有点各说各话;二是沙特没有明确答应美国关于石油增产的要求,所以拜登被形容成“两手空空”离开中东。但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显然不完全是。沙特王储和拜登关系冷淡是真,但沙特并没有真的疏远美国,特别是在石油增产的问题上,它作为全球石油出口的龙头,还是做出了重要响应。比如对欧洲的石油出口,彭博社的数据显示,沙特7月份通过埃及管道向欧洲输送的石油达到每天120万桶,比俄乌冲突之前翻了一番,这就大大减少了欧洲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很好地满足了美国和欧洲的战略需要。沙特在这方面的力度不少。所以在国际政治中,公开报道和事实不会完全一致,报道的焦点可能并不是现实的重点。那这次拜登对中东的访问到底应该怎么看呢?美国和平研究所7月21日发布了一篇报告,题目就是《拜登此次中东访问的五大要点》,对拜登的访问进行了很简明扼要的总结。我们就直接看一下它列了哪五大要点:

第一个要点,“重新启动以-巴和平进程不是美国的优先事项”。这一点我们之前就提到,以-阿矛盾的地位本身已经“降级”,现在对美国来说就更不重要了。

第二个要点,“扩大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地区安全和经济合作是美国在中东的主要优先事项”。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以色列和阿联酋、巴林这些阿拉伯国家正在形成像“内盖夫论坛”这样的多边合作框架,而美国对此特别重视,正在极力推动。

第三个要点,尽管存在分歧,但美国与沙特的合作仍将继续。

第四个要点,美国及其地区伙伴在防止伊朗发展核武器的目标一致。应该说,这两个要点都很清楚,不用展开了。

第五个要点,与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竞争使美国仍然把中东问题作为重点。报告说,美国不断把军事力量撤出中东,使一些国家感到美国正在放弃这一地区,但这种印象不对,拜登此次访问要传达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美国不会离开,不会留下一个真空让中国或俄罗斯来填补。

应该说,这五个要点把拜登此行的目标基本覆盖。但重点是哪里呢?坦率地说,如果我们站在美国政府的角度,第五个要点肯定是重中之重,因为这个“美国不会离开”是他们最想要传递的信息,而且这是从中美竞争的全球战略出发的。但是如果从对中东地区的影响来看,最关键的却是第二个要点,就是扩大以色列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合作框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种合作实际上包含一些更深层次、也更加敏感的内容,这篇报告恰恰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我这里另一篇报告正是专门谈这个敏感内容的,我们来看一下。欧洲对外关系理事会7月13日发布一份报告,题目是《美国支持海湾国家与以色列防御条约的危险》。报告开头就指出,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区域伙伴关系里面有军事合作的成分,而拜登此次访问中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向这种合作进一步提供政治和军事支持。这会产生什么后果呢?报告说,这会造成以色列-阿拉伯关系进一步军事化,而且明确针对伊朗。说白了,就是以色列和阿拉伯这两家仇敌居然要形成共同对付伊朗的准军事同盟,这就更加颠覆我们对中东的印象了。

但报告说,这可不是空穴来风。以色列一直把伊朗的核计划看成是对自己的重大威胁,所以在和阿拉伯国家缓和关系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和它们发展针对伊朗的军事合作。在6月份,以色列就宣布要建立一个“区域防空联盟(MEAD)”,成员可能包括阿联酋和巴林,甚至可能扩展到沙特。

所以你看,这次美俄总统分别访问自己在中东的盟友,实际上是加速了中东新格局的形成。我这里再重复一遍,中东新格局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在以色列和阿拉伯之间,而是逐步转移到以色列-海湾阿拉伯国家和伊朗之间。另外以-阿之间的联合已经带有军事意味,“中东北约”这个词在媒体上开始频繁出现。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担心,这样一来中东会不会更乱了?这种新格局会不会对我们中国不利?毕竟我们在这个地区的利益是很大的。

三、中东新格局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对于这类问题,我认为首先需要看清楚的是我们的利益在哪里。我们在中东地区最大的利益是什么?当然是石油和天然气。我们国家大约70%的石油需要进口,2022年上半年排在前8位的石油进口来源国我列了个表。你看,排在第一位的是沙特,前8位里面有5个是中东的阿拉伯国家,从它们那里来的进口原油占到我们总进口原油的50%。应该说,这几个数据本身就说明问题。

再看其他领域,我国和阿拉伯国家的联系发展得也很快,特别是和沙特、阿联酋。7月21日,美国专门研究中东问题的一家智库——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出了一份报告,题目就叫《如何应对中国在海湾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鼓吹美国要警惕中国的影响力在中东不断扩大。报告重点强调,中国政府与中国企业正“混合”起来增加对海湾阿拉伯国家的投入,尤其是在沙特、阿联酋进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度参与它们的通信网络和“智慧城市”(这里当然还提到了中国企业华为)。报告还耸人听闻地说,中国与阿联酋这些国家的军事合作也不断深入,中国的“蓝水海军”,也就是有能力在深海区域作战的海军力量,在这里找到了新的支点。

我们如果把这篇报告耸人听闻的、渲染“中国威胁论”的东西去掉,其实还是能够看出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利益基础正在迅速扩大,而且比较牢固。美国对此已经比较紧张了。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沙特、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和中国发展关系的背后有什么考虑呢?真的是要“去美亲中”吗?也不是。这篇报告有一点说得比较客观,那就是沙特和阿联酋希望中国增加在中东的存在,实际上也是出于伙伴关系多元化的考虑。报告说,这种多元化不仅增加了这些国家的战略自主权,而且给了它们更多的筹码和回旋余地,包括和美国打交道。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中东正在作为一个“中间地带”兴起,它实际上有利于中美之间保持一种战略稳定。

如果这个命题真的成立,那我们对中东的传统印象可能会更加彻底地颠覆掉。这实际上也是再次强调,一个时代已经结束,我们可能需要再一次问自己:“准备好了没有?”

好,这期《全球智库报告解读》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

如何看懂中东变局?插图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